一种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9640发布日期:2020-10-20 12:4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及社会功能障碍,增强其自立能力,改变其生活状态,使其最终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骨科训练是康复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各类骨科疾病、创伤的保守治疗以及术前、术后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患儿在手术后,由于年龄较小,在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且配合度不够,从而使得患儿的康复缓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患儿锻炼积极性的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拉伸锻炼机构,所述拉伸锻炼机构与底座连接,且拉伸锻炼机构包括钢丝绳、弹簧、运动板、立柱、定滑轮和横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立柱,立柱开设有一端开口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运动板,运动板延伸外安装槽的外部,且运动板的下表面通过弹簧与安装槽的内底壁连接,运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定滑轮并贯穿横杆设置,所述横杆与立柱固定连接,且横杆靠近立柱的顶部设置;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与运动板和立柱连接,且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指针、齿板、齿轮、转轴、轴承座和隔板,所述立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且立柱的上方设有转盘,转盘与指针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均匀圆周排列的隔板,转盘的另一侧转动中心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齿轮的转动中心,且转轴贯穿轴承座并与轴承座转动,其中轴承座与立柱固定连接,且运动板位于安装槽外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齿板,齿板与齿轮相互啮合;手柄机构,所述手柄机构与拉伸锻炼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伸锻炼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立柱开设的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贯穿运动板并与运动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柄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弧形布套,所述钢丝绳远离运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钢丝绳向背的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布套。

优选的,所述手柄机构还包括固定套和定位销,所述连接板与钢丝绳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销,定位销插设在对应的固定套内,其中固定套与横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表面的边角处安装有锁止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指针的上表面为圆顶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患儿在拉动钢丝绳时,运动板向上运动,此时通过齿板带动齿轮转动,在转轴的作用下,使得转盘转动,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定转盘上的单一区域,从而家属可以给患儿对应的奖励,使得患儿锻炼更有趣味性,增加患儿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患儿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转盘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手柄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转盘机构;11、转盘;12、指针;13、齿板;14、齿轮;15、转轴;16、轴承座;17、隔板;2、拉伸锻炼机构;21、钢丝绳;22、弹簧;23、限位板;24、运动板;25、立柱;26、定滑轮;27、横杆;3、锁止万向轮;4、底座;5、手柄机构;51、固定套;52、定位销;53、连接板;54、弧形布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转盘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手柄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骨科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4;拉伸锻炼机构2,所述拉伸锻炼机构2与底座4连接;转盘机构1,所述转盘机构1与运动板24和立柱25连接;手柄机构5,所述手柄机构5与拉伸锻炼机构2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拉伸锻炼机构2包括钢丝绳21、弹簧22、运动板24、立柱25、定滑轮26和横杆27,所述底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立柱25,立柱25开设有一端开口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运动板24,运动板24延伸外安装槽的外部,且运动板24的下表面通过弹簧22与安装槽的内底壁连接,运动板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钢丝绳21的一端,钢丝绳21的另一端绕过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定滑轮26并贯穿横杆27设置,所述横杆27与立柱25固定连接,且横杆27靠近立柱25的顶部设置。

需要说明:患儿在进行通过手柄机构5拉动钢丝绳21,使得弹簧22发生形变,从而对患儿的肢体进行康复锻炼。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转盘机构1包括转盘11、指针12、齿板13、齿轮14、转轴15、轴承座16和隔板17,所述立柱2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12,且立柱25的上方设有转盘11,转盘11与指针12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均匀圆周排列的隔板17,转盘11的另一侧转动中心固定连接转轴15的一端,转轴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齿轮14的转动中心,且转轴15贯穿轴承座16并与轴承座16转动,其中轴承座16与立柱25固定连接,且运动板24位于安装槽外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齿板13,齿板13与齿轮14相互啮合。

需要说明:转盘11被隔板17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上写有奖励的物品名称,患儿在拉动钢丝绳21时,运动板24向上运动,此时通过齿板13带动齿轮14转动,在转轴15的作用下,使得转盘11转动,当转盘11停止时,指针12指定转盘11上的单一区域,从而家属可以给患儿对应的奖励,使得患儿锻炼更有趣味性,增加患儿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患儿的恢复。

参考图1所示,所述拉伸锻炼机构2还包括限位板23,所述立柱25开设的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板23,限位板23贯穿运动板24并与运动板24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通过限位板23使得运动板24的运动更加平稳。

参考图1和图4所示,所述手柄机构5包括连接板53和弧形布套54,所述钢丝绳21远离运动板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3,连接板53与钢丝绳21向背的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布套54。

需要说明:在对患儿手臂进行锻炼时,患儿手部拉动弧形布套54,从而可以拉动钢丝绳21,在对患儿腿部进行锻炼时,患儿的脚部钩住弧形布套54,从而可以拉动钢丝绳21,减小装置使用的局限性。

参考图4所示,所述手柄机构5还包括固定套51和定位销52,所述连接板53与钢丝绳21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销52,定位销52插设在对应的固定套51内,其中固定套51与横杆27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定位销52插入对应的固定套51内,使得连接板53可以稳定的放置在横杆27上。

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座4下表面的边角处安装有锁止万向轮3。

需要说明:通过锁止万向轮3有利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与转运。

参考图1所示,所述指针12的上表面为圆顶结构。

需要说明:指针12的上表面为圆顶结构,避免指针12带有尖,避免误伤患儿,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