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2808发布日期:2020-12-04 13: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它包含底板(1)、侧板(2)、顶板(3)和支撑柱(4),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有侧板(2),该侧板(2)一侧壁的上侧固定有顶板(3),该顶板(3)悬设在底板(1)的上方,顶板(3)另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柱(4),该支撑柱(4)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座椅(5)、腿部牵引机构(6)、限位机构(7)和手臂牵引机构(8),座椅(5)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上,底板(1)一侧的上方设有腿部牵引机构(6),该腿部牵引机构(6)中一号滑块(6-1)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侧的支撑柱(4)一侧的滑槽内,腿部牵引机构(6)的下侧设有限位机构(7),限位机构(7)中的限位板(7-1)分别悬设在两侧的一号滑块(6-1)的下侧,一号滑块(6-1)的后侧设有手臂牵引机构(8);

上述的腿部牵引机构(6)还包含推板(6-2)、导向柱(6-3)和配重板(6-4),推板(6-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一号滑块(6-1)固定连接,推板(6-2)下表面的两侧均设有弧形槽(6-5),推板(6-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柱(6-3),该导向柱(6-3)的上端依次穿过数个配重板(6-4)、顶板(3)后,悬设在顶板(3)的上侧;

上述的限位机构(7)还包含内螺纹管(7-2)、螺杆(7-3)、转动轮(7-4)、从动齿轮(7-5)、主动齿轮(7-6)、转杆(7-7)和电机(7-8),限位板(7-1)的一侧滑动设置在支撑柱(4)一侧的滑槽内,限位板(7-1)的下表面上均固定有内螺纹管(7-2),内螺纹管(7-2)的内部均插设有螺杆(7-3),且通过螺纹旋接,螺杆(7-3)的下端依次穿过底板(1)的上侧壁、转动轮(7-4)后,通过轴承与底板(1)的下侧壁旋接,前后两侧的转动轮(7-4)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转动轮(7-4)与螺杆(7-3)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螺杆(7-3)上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7-5),该从动齿轮(7-5)设置于底板(1)的内部,且从动齿轮(7-5)与主动齿轮(7-6)啮合设置,主动齿轮(7-6)的中心内插设固定有转杆(7-7),该转杆(7-7)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底板(1)的下侧壁旋接,转杆(7-7)的上端穿过底板(1)的上侧壁后,与电机(7-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7-8)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电机(7-8)嵌设在其中一个支撑柱(4)内;

上述的手臂牵引机构(8)由配重块(8-1)、拉绳(8-2)、拉环(8-3)、限位块(8-4)、挂环(8-5)、挂钩(8-6)和滑轮(8-7)构成,座椅(5)一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数个配重块(8-1),配重块(8-1)上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挂环(8-5),该挂环(8-5)内均插设有挂钩(8-6),该挂钩(8-6)分别固定在与之相邻的配重块(8-1)的下表面上,最上侧的挂环(8-5)上绑设有拉绳(8-2),该拉绳(8-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顶板(3)上的一个通孔、两个滑轮(8-7)、顶板(3)上的另一个通孔、限位块(8-4)后,绑设固定在拉环(8-3)上,拉环(8-3)悬设在座椅(5)的一侧,限位块(8-4)与拉绳(8-2)固定连接,滑轮(8-7)固定在顶板(3)的上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槽(6-5)内嵌设有软垫(9),该软垫(9)的上侧壁与弧形槽(6-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在操作时,通过软垫(9)对使用者的腿部和弧形槽(6-5)进行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5)的下侧固定有连接板(10),该连接板(10)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二号滑块(11),该二号滑块(11)滑动设置在滑轨(12)上,滑轨(12)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齿条(13),该齿条(13)的内部均插设有限位斜楔(14),该限位斜楔(14)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杆(15),该连接杆(15)的上端依次穿过弹簧(16)、固定板(17)后,悬设在固定板(17)的上方,弹簧(1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7)的下表面以及限位斜楔(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7)分别固定在座椅(5)的前后两侧,使用者坐至座椅(5)上,带动座椅(5)向一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斜楔(14)在齿条(13)的上方行走,当使用者的双腿位于推板(6-2)的下侧后则停止移动,此时弹簧(16)将限位斜楔(14)向下推动,使得限位斜楔(14)的下端插设在齿条(13)的两个齿之间,对座椅(5)进行限位,当使用完成后,双手分别将连接杆(15)向上抬起,连接杆(15)带动限位斜楔(14)向上移动,使得限位斜楔(14)与齿条(13)分离,最后移动座椅(5),使得双腿从支撑柱(4)之间抽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15)的顶端固定有拉板(18),该拉板(18)悬设在固定板(17)的上侧,通过拉动拉板(18)带动连接杆(15)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滑块(6-1)的上侧悬设有控制开关(19),该控制开关(19)固定在支撑板(20)上,该支撑板(20)均呈“l”形设置,支撑板(20)的竖边分别固定在前后两侧的支撑柱(4)上,控制开关(19)与指示灯(21)连接,指示灯(21)固定在顶板(3)的下表面上,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能力,将支撑板(20)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固定好后,进行锻炼,锻炼时,膝盖抵住推板(6-2)向上移动,推板(6-2)带动数个配重板(6-4)以及一号滑块(6-1)向上移动,直至一号滑块(6-1)抵触控制开关(19),控制开关(19)打开指示灯(21),提醒使用者达到了事先定的目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4)的一侧壁上均设有刻度层(22),在调节支撑板(20)的高度时,通过刻度层(22)确定支撑板(20)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原理:使用前,先根据使用者的能力选择合适重量的配重板(6-4),将其套设在导向柱(6-3)上,然后再选择合适重量的配重块(8-1),配重块(8-1)上端的挂环(8-5)套在挂钩(8-6)上,挂完后,使用者坐在座椅(5)上,然后将座椅(5)向一侧移动,直至使用者的双腿位于推板(6-2)的下侧,双手分别握住拉环(8-3),双腿分别位于推板(6-2)下侧的弧形槽(6-5)的下侧,然后根据使用者的高度,启动电机(7-8),电机(7-8)通过转杆(7-7)带动主动齿轮(7-6)转动,主动齿轮(7-6)带动从动齿轮(7-5)转动,从动齿轮(7-5)带动一侧的螺杆(7-3)转动,该螺杆(7-3)带动其上的转动轮(7-4)转动,该转动轮(7-4)带动另一个转动轮(7-4)转动,该转动轮(7-4)带动其内部的螺杆(7-3)转动,两个螺杆(7-3)同时带动内螺纹管(7-2)上下移动,内螺纹管(7-2)带动限位板(7-1)上下移动,直至弧形槽(6-5)套至使用者的腿部,在训练时,双腿向上推动,通过双腿将推板(6-2)向上推动,推板(6-2)带动配重板(6-4)向上移动,达到对双腿训练的效果,双手拉动拉环(8-3)向下移动,拉环(8-3)带动拉绳(8-2)向下移动,拉绳(8-2)的一侧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在滑轮(8-7)上滑动,拉绳(8-2)的另一侧则带动配重块(8-1)向上移动,达到对双臂训练的效果。


技术总结
一种体育运动用锻炼牵引装置,本发明涉及体育锻炼用具技术领域;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有侧板,侧板一侧壁的上侧固定有顶板,顶板悬设在底板的上方,顶板另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它还包含座椅、腿部牵引机构、限位机构和手臂牵引机构,座椅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上,底板一侧的上方设有腿部牵引机构,腿部牵引机构中一号滑块滑动设置在两侧的支撑柱一侧的滑槽内,腿部牵引机构的下侧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中的限位板悬设在两侧的一号滑块的下侧,一号滑块的后侧设有手臂牵引机构;在锻炼时,可分别通过装置对大腿以及手臂进行牵引训练,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本发明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袁本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9.17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