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5399发布日期:2021-01-26 15:3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登杆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安全和优质服务的要求不断的提升,在面对突发事故,安全、及时的抢修显得由为重要。雷电常会引起线路跳闸,失地、断线等故障,需要检修人员在雨后进行登杆检查、抢修。登杆脚扣是输变电领域中一种常用的攀爬作业辅助器材,方便检修人员的登杆检修。
[0003]
登杆辅助装置包括与电杆相适配的主扣杆部分以及与检修人员脚部适配的脚踏部分,在使用时,检修人员脚部绑紧在脚踏部分上,之后检修人员将登杆脚扣的主扣杆部分卡紧在电杆上,利用杠杆作用,借助人体自身重量,使得卡扣部分的另一侧紧扣在电杆上,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检修人员易于攀登,检修人员抬脚时因脚上承受重力减小,扣自动松开,方便检修人员的向上攀登。
[0004]
由于电线杆通常都是下粗上细的结构,故若想使辅助装置可以在实时贴合电线杆,必须对登杆辅助装置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一般均是通过改变脚踏部分和主扣杆部分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的,但是这样的调节必须弯腰用手接触脚脚踏部分才能进行,此时仅有一只脚受力,这在高空中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坠落危险,这是由于现有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主扣杆部分均为整体式的弧形杆,无法很好地适应不同粗细的电线杆,无法起到智能调节的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06]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登杆辅助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0007]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登杆辅助装置无法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线杆。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主扣杆单元,包括直杆、第一弧形杆、第二弧形杆和调节件,所述第一弧形杆与所述直杆铰接,所述第二弧形杆与所述第一弧形杆铰接,多个所述调节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直杆和所述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和所述第二弧形杆的连接处;以及,脚踏单元,设置于所述直杆侧面,包括与所述直杆配合的脚踏件、设置与所述脚踏件前端的卡头,以及设置于所述脚踏件上方的绑带,所述脚踏件包括与所述直杆滑动配合的调节块、与所述调节块连接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前脚踏板,以及与所述前脚踏板插接配合的后脚踏板。
[0009]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
述后脚踏板包括插进所述前脚踏板内的第一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前脚踏板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
[0010]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脚踏板内部两侧面均设置有限位齿,所述第一部包括设置于侧面的第一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内并与所述限位齿配合的限位杆、设置于所述限位杆侧面的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并带动所述限位杆上下移动的承载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一端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的传动杆、与所述第一部上下两内侧面连接并与所述传动杆配合的固定柱,以及设置与所述旋转杆上的扭力弹簧;所述第二部包括设置于侧面并与所述固定柱配合的旋钮。
[0011]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脚踏板内部单侧的所述限位齿由多个四分之一圆柱依次连接而成。
[0012]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绑带包括设置于所述前脚踏板两端的第一带和第二带,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之间的第三带。
[0013]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电机,所述电机与第二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直杆、所述第一弧形杆和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杆和所述第二弧形杆的另一端,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齿轮蜗轮蜗杆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直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弧形杆和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配合的第二凹槽。
[0014]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杆包括第一杆身和第一杆头,所述第一杆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杆身的宽度,所述第二弧形杆包括第二杆身和第二杆头,所述第二杆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杆身的宽度;所述第一杆头和所述第二杆头的端部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杆头和所述第二杆头内,所述第二齿轮旋转配合在所述第一杆身及所述第二杆身内。
[0015]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杆和所述直杆的铰接轴与设置于所述直杆内的第二齿轮的转轴共线;所述第二弧形杆和所述第一弧形杆的铰接轴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杆内的第二齿轮的转轴共线;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固定所述电机的电机壳,其分别固定于所述直杆、所述第一弧形杆和所述第二弧形杆上。
[0016]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机壳包括与所述电机顶面配合的第一限位板,以及与所述电机前部端面配合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电机后部端面与所述电机壳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电机壳还包括设置于两侧面的滑动槽、设置于后端的圆孔,以及通过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二限位板螺纹连接的螺钉,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
[0017]
作为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直杆还包括卡槽和第二孔,所述第二孔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调节块包括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凸起,以及竖直设置的第三孔;所述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二弧形杆和所述卡头的内侧面均设置有防滑垫。
[0018]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主扣杆单元由多根杆件组成,并且通过调节件可以智能调节主扣杆单元的弧度,使主扣杆单元可以卡紧电线杆;脚踏单元与直杆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登杆辅助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线杆;前脚踏板和后脚踏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脚,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
图1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结构图。
[0021]
图2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0022]
图3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后脚踏板结构图。
[0023]
图4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后脚踏板局部示意图。
[0024]
图5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后脚踏板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前脚踏板斜面剖视图。
[0026]
图7为实例1中可调节弧度的登杆辅助装置的直杆、第一弧形杆和调节件爆炸图。
[0027]
图8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直杆、第一弧形杆和调节件剖视图。
[0028]
图9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电机壳与电机爆炸图。
[0029]
图10为实例1中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的圆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1]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3]
实施例1
[0034]
参照图1~10,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适用于多直径电线杆的登杆辅助装置包括主扣杆单元100和脚踏单元200,脚踏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直杆101侧面,在使用时,检修人员脚部绑紧在脚踏单元200上,之后检修人员将主扣杆单元100卡紧在电杆上,利用杠杆作用,借助人体自身重量,使得卡扣部分的另一侧紧扣在电杆上,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检修人员易于攀登,检修人员抬脚时因脚上承受重力减小,扣自动松开,方便检修人员的向上攀登,并且在登杆过程中,可以
调节主扣杆单元100的弧度,使其贴合电线杆。
[0035]
具体的,主扣杆单元100,包括直杆101、第一弧形杆102、第二弧形杆103和调节件104,所述第一弧形杆102与所述直杆101铰接,所述第二弧形杆103与所述第一弧形杆102铰接,多个所述调节件104分别设置于所述直杆101和所述弧形杆102、所述第一弧形杆102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3的连接处。第一弧形杆102与第二弧形杆103形状与结构均相同,为了便于叙述,才将其分别命名。
[0036]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弧形杆103可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弧形杆103依次铰接,调节件104设置于其铰接处。第二弧形杆103的数量越多,主扣杆单元100的弧度可调的范围就越大,越能贴合各种粗细的电线杆,但是使用的调节件104也会越多,故第二弧形杆103的数量优选为2个,这是因为通过2个第二弧形杆103和1个第一弧形杆102组成的半圆形能够满足大部分型号的电线杆,通过3个调节件104也能够调节主扣杆单元100卡合电线杆,最为划算。
[0037]
脚踏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直杆101侧面,包括与所述直杆101配合的脚踏件201、设置与所述脚踏件201前端的卡头202,以及设置于所述脚踏件201上方的绑带203,所述脚踏件201包括与所述直杆101滑动配合的调节块201a、与所述调节块201a连接的连接杆201b、与所述连接杆201b连接的前脚踏板201c,以及与所述前脚踏板201c插接配合的后脚踏板201d。所述后脚踏板201d包括插进所述前脚踏板201c内的第一部201d-1,以及设置于所述前脚踏板201c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部201d-1连接的第二部201d-2,第一部201d-1为槽钢和钢板连接而成,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第二部201d-2和第一部201d-1采用焊接。
[0038]
进一步的,所述前脚踏板201c内部两侧面均设置有限位齿201c-1,所述第一部201d-1包括设置于侧面的第一孔201d-11、设置于所述第一孔201d-11内并与所述限位齿201c-1配合的限位杆201d-12、设置于所述限位杆201d-12侧面的旋转杆201d-13、设置于所述旋转杆201d-13上并带动所述限位杆201d-12上下移动的承载杆201d-14、设置于所述旋转杆201d-13一端的第一锥齿轮201d-1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01d-15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01d-16、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01d-16连接的传动杆201d-17、与所述第一部201d-1上下两内侧面连接并与所述传动杆201d-17配合的固定柱201d-18,以及设置与所述旋转杆201d-13上的扭力弹簧201d-19;所述第二部201d-2包括设置于侧面并与所述固定柱201d-18配合的旋钮201d-21。每一侧的限位齿201c-1均由多个四分之一圆柱依次连接而成,这样设置的主要原因是当限位限位杆201d-12与限位齿201c-1卡合时,后脚踏板201d无法继续插进前脚踏板201c,但是却可以向外拉,即起到单向限位的效果。第一孔201d-11为长圆形孔,主要是用于使限位杆201d-12只能进行上下移动,限位杆201d-12两侧是抵在前脚踏板201c内部侧面的故其无法左右移动,旋转杆201d-13两端固定在前脚踏板201c内侧面上,承载杆201d-14设置在限位杆201d-12的下方,当旋转杆201d-13转动时,可以带动限位杆201d-12向上移动,固定柱201d-18的作用是对传动杆201d-17起到固定作用,扭力弹簧201d-19的作用是当旋转杆201d-13不受外力时,其可以回到初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杆201d-13的初始状态为:限位杆201d-12处于与限位齿201c-1卡合状态,承载杆201d-14与限位杆201d-12刚接触或者不接触。当旋钮201d-21时,传动杆201d-17带动第二锥齿轮201d-16转动,第二锥齿轮201d-16带动第一锥齿轮201d-15转动,然后使承载杆201d-14拖动限位杆201d-12向上移动,当限位杆201d-12移动到第一孔201d-11的最顶端时,旋钮201d-21无法拧动,并且此时
限位杆201d-12与限位齿201c-1完全脱离,后脚踏板201d可以插进前脚踏板201c内,当手松开旋钮201d-21后,旋转杆201d-13在扭力弹簧201d-19的作用下回归初始状态,限位杆201d-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并与限位齿201c-1卡合。
[0039]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203包括设置于所述前脚踏板201c两端的第一带203a和第二带203b,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带203a和所述第二带203b之间的第三带203c,向穿鞋子一样,第一带203a和第三带203c是固定前脚掌的,第三带203c是固定后脚跟的,故第三带203c优选为与前脚踏板201c铰接或者倾斜设置。
[0040]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104包括第一齿轮104a、第二齿轮104b和电机104c,所述电机104c与第二齿轮104b分别设置于所述直杆101、所述第一弧形杆102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3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104a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杆102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3的另一端,所述电机104c与所述第二齿轮104b蜗轮蜗杆配合,所述第一齿轮104a和所述第二齿轮104b啮合。而采用蜗轮蜗杆配合的原因是蜗轮蜗杆这种配合方式具有自锁性,即只能通过电机104c转动才能带动第二齿轮104b转动以致调节主扣杆单元100的弧度,更加安全。
[0041]
进一步的,所述直杆101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机104c配合的第一凹槽101a,所述第一弧形杆102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机104c配合的第二凹槽101b,所述第一弧形杆102包括第一杆身102a和第一杆头102b,所述第一杆头102b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杆身102a的宽度,所述第二弧形杆103包括第二杆身103a和第二杆头103b,所述第二杆头103b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杆身103a的宽度;所述第一杆头102b和所述第二杆头103b的端部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齿轮104a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杆头102b和所述第二杆头103b内,所述第二齿轮104b旋转配合在所述第一杆身102a及所述第二杆身103a内。第一杆头102b和所述第二杆头103b的端部均为圆弧形的原因是这样设置使得其与电机壳104d更好配合,在转动时不会与电机壳104d产生干涉。而所述第一杆头102b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杆身102a的宽度是因为这样便于与另一杆件进行铰接。
[004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杆102和所述直杆101的铰接轴与设置于所述直杆101内的第二齿轮104b的转轴共线;所述第二弧形杆103和所述第一弧形杆102的铰接轴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杆102内的第二齿轮104b的转轴共线,即活动齿轮均为第二齿轮104b,所有的第二齿轮104b转轴均为两两杆件铰接处的铰接轴共线。
[0043]
所述调节件104还包括固定所述电机104c的电机壳104d,其分别固定于所述直杆101、所述第一弧形杆102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3上,所述电机壳104d包括与所述电机104c顶面配合的第一限位板104d-1,以及与所述电机104c前部端面配合的第二限位板104d-2,所述电机104c后部端面与所述电机壳104d的内侧面贴合。所述电机壳104d还包括设置于两侧面的滑动槽104d-3、设置于后端的圆孔104d-4,以及通过所述圆孔104d-4与所述第二限位板104d-2螺纹连接的螺钉,所述第二限位板104d-2与所述滑动槽104d-3滑动配合。
[0044]
进一步的,所述直杆101还包括卡槽101c和第二孔101d,所述第二孔101d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调节块201a包括与所述卡槽101c配合的凸起201a-1,以及竖直设置的第三孔201a-2;当螺栓直杆101与调节块201a位置确定好后可以用螺栓通过第三孔201a-2并穿过第二孔101d进行固定,使其无法移动。所述第一弧形杆102、所述第二弧形杆103和所述卡头20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防滑垫202a。
[0045]
综上,第二齿轮104b为活动齿轮,安装在直杆101、第一弧形杆102和第二弧形杆103的头部位置,第一齿轮104a为固定齿轮,安装在第一弧形杆102和第二弧形杆103的尾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说的头和尾是指当绑带203处于上方时,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在前方的称之为头部,在后的称之为尾部,电机104c同样安装在直杆101、第一弧形杆102和第二弧形杆103的头部位置,放置在第一凹槽101a和第二凹槽101b中,与对应的第二齿轮104b采用蜗轮蜗杆配合,电机壳104d起到固定电机104c及对电机104c进行防护的作用,可以防止裤腿等杂物卷进电机104c和齿轮中,故电机壳104d的上壳应当稍微长一点,可以将第一齿轮104a和第二齿轮104b完全覆盖住。直杆101插进调节块201a的方孔201a-1中,通过凸起101c与第三凹槽201a-11的配合可以起到登杆时对两者的限位,需要注意的是,方孔201a-1的高度不能比所述直杆101的高度大太多,此处所说的高度为竖直高度,方孔201a-1的高度优选为当直杆101底面紧贴着方孔201a-1底面时直杆101才能在方孔201a-1中移动,当直杆101底面略微离开方孔201a-1底面时,凸起101c就会和第三凹槽201a-11有所接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登杆过程中,可以完全保证直杆101和脚踏件201位置不发生移动,更加安全。
[0046]
在使用时,根据电线杆的粗细调节调节块201a在直杆101上的位置,通螺栓进行固定,根据使用人员脚掌的大小,将后脚踏板201d拉出至合适距离,若拉出距离过多需要减小距离时,转动旋钮201d-21,使限位杆201d-12脱离限位齿201c-1,推动后脚踏板201d至合适位置即可,用第一带203a和第三带203c固定使用人员的前脚掌,用第二带203b固定后脚跟,由于使用人员的脚跟踩在后脚踏板201d上,并且第二带203b固定了脚的位置,故后脚踏板201d即无法向前移动也无法向后移动。进行登杆时,通过对应电机104c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104b来调节第一弧形杆102、第二弧形杆103的弧度,以贴合电线杆,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主扣杆单元100上设置控制模块,当需要调节主扣杆单元100弧度时,只需要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若干个电机104c,使其带动第一弧形杆102、第二弧形杆103转动即可,较优的,可以通过遥控器遥控控制模块,而遥控器由登杆人员控制即可,此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做赘述。
[0047]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