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9456发布日期:2021-03-02 20:2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球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抛球架。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受到篮球竞技比赛的影响,篮球运动逐渐向大众化普及,篮球运动中,身体较高的人占有极大优势,其对身体较矮的人较为不利,由于篮球对抗较为剧烈,篮球运动不适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同时篮球场地的搭建成本和场地要求较高,容易对篮球运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篮球运动,可有效避免篮球对身高的要求,篮球运动的对抗性降低,方便使青少年和中老年加入此项运动中,有效扩大受益人群,同时场地建设成本投入降低,场地要求降低,方便对篮球运动项目的推广,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抛球架。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篮筐,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篮筐固定在底座的顶部,篮筐的顶部设置有进球口,篮筐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均设置有出球口,底座的外侧设置有进入区域,进入区域的外侧设置有投球区域;篮球运动时,运动员禁止进入进入区域内,运动员可站在投球区域或投球区域外侧区域将篮球通过进球口投射入篮筐内,篮筐内的篮球可通过两组出球口掉出,从而完成投篮运动,底座和支撑杆可对篮筐进行固定,通过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篮球运动,可有效避免篮球对身高的要求,篮球运动的对抗性降低,方便使青少年和中老年加入此项运动中,有效扩大受益人群,同时场地建设成本投入降低,场地要求降低,方便对篮球运动项目的推广,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支撑杆的内部架设有螺纹钢;通过将支撑杆内部架设螺纹钢,可有效提高支撑杆的强度,提高实用性。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篮球运动时,运动员禁止进入进入区域内,运动员可站在投球区域或投球区域外侧区域将篮球通过进球口投射入篮筐内,篮筐内的篮球可通过两组出球口掉出,从而完成投篮运动,底座和支撑杆可对篮筐进行固定,通过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篮球运动,可有效避免篮球对身高的要求,篮球运动的对抗性降低,方便使青少年和中老年加入此项运动中,有效扩大受益人群,同时场地建设成本投入降低,场地要求降低,方便对篮球运动项目的推广,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图1中篮筐放大结构示意图;
[0009]
附图中标记:1、底座;2、支撑杆;3、篮筐;4、进球口;5、出球口;6、进入区域;7、投球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其在工作时,篮球运动时,运动员禁止进入进入区域6内,运动员可站在投球区域7或投球区域7外侧区域将篮球通过进球口4投射入篮筐3内,篮筐3内的篮球可通过两组出球口5掉出,从而完成投篮运动,底座1和支撑杆2可对篮筐3进行固定。
[0012]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为:通过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篮球运动,可有效避免篮球对身高的要求,篮球运动的对抗性降低,方便使青少年和中老年加入此项运动中,有效扩大受益人群,同时场地建设成本投入降低,场地要求降低,方便对篮球运动项目的推广,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底座1可采用5cm厚、直径60cm的钢板进行制作并将其固定在外界100cm水泥底座上。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支撑杆2可采用直径40cm的波纹管制作,其内架设2cm螺纹钢,高度300cm。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篮筐3的规格可采用直径75cm、高度30cm。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进球口4的直径可采用直径45cm。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出球口5的直径可采用直径40cm。
[001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进入区域6可采用半径3m的米黄色染料进行染色。
[001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投球区域7可采用半径5m的绿色染料进行染色。
[002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其运动规格可为:米黄色区域外可投篮,绿色区域内为2分,绿色区域外为3分,发球时需站至绿色区域外,人数可为三人制或五人制,此项运动中只可投篮得分,不得扣篮。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其在使用时,可进行360
°
投篮。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抛球架,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002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