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上单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2643发布日期:2022-02-16 15:3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上单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特指一种门上单杠。


背景技术:

2.门上单杠是一种用于锻炼手臂、腰腹的健身器材,现有市场上门上单杠包括一管体和一对可伸缩地设置在管体内的杆体,杆体可螺纹连接在管体内,转动杆体,杆体可伸出或收缩在管体内,从而一对杆体可分别抵紧在墙壁上。
3.然而现有技术不够完善,现有门上单杠采用墙壁对杆体的摩擦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结构较为简单,容易滑落,存在支撑不稳定以及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牢固、使用安全的门上单杠。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门上单杠,包括门上单杠,门上单杠两端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对门上单杠进行辅助支撑,支撑杆至少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设置在门上单杠的下方,外管内滑动设置有内管,内管和外管的长度相对可调节,内管的端部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支撑在门上单杠的下端。
7.作为优选,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门上单杠的凹槽。
8.作为优选,所述门上单杠包括第一平面部,凹槽包括第二平面部,第一平面部贴合在第二平面部上。
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包括落地支架,落地支架固定设置在外管的下端。
10.作为优选,所述落地支架包括一对支脚部,一对支撑杆的支脚部构成四点支撑结构。
11.作为优选,内管和外管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紧固件,内管和外管的长度相对第一紧固件可调节。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外管上,第一安装座具有第一弹性带,第一安装座上铰接有第一凸轮,第一弹性带抵接在第一凸轮上,当第一凸轮在第一安装座上转动时,第一弹性带可靠近或远离内管。
13.作为优选,所述内管的长度是可调节的,内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抵接在门上单杠的下方,第一管体滑动设置在外管内,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设置在外管和第一管体之间,第二管体滑动设置在第一管体内。
14.作为优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第二紧固件。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管体上,第二安装座具有第二弹性带,第二安装座上铰接有第二凸轮,第二弹性带抵接在第二凸轮上,当第二凸轮在第二安装座上转动时,第二弹性带可靠近或远离第二管体。
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7.(1)使用本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时,当门上单杠紧固在墙壁上时,墙壁对门上单杠起到支撑作用,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使得支撑杆的上端抵接在门上单杠的下方,支撑杆的下端抵接在地面上,支撑杆也对门上单杠起到支撑保护作用,从而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因此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具有支撑牢固、使用安全的优点。
18.(2)使用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门上单杠的凹槽的设置,使门上单杠在与内管连接时可以与凹槽进行适配,且两者连接放置时更加安全。
19.(3)使用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时,支撑杆包括依次套设在一起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外管,外管和第一管体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设置在一起,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设置在一起,当收纳或携带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将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外管收缩在一起,支撑杆的整体占用空间更小,更加便于携带,且更加方便调节支撑杆的长度,方便使用者将门上单杠固定在不同的使用高度,因此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具有便于收纳的优点。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支撑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紧固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紧固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外管、2-内管、3-第一紧固件、4-第二紧固件、5-落地支架、6-侧向支撑件、7-横管、8-横杆、21-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21-第二平面部、31-第一安装座、32-第一凸轮、311-第一弹性带、321-第一手柄、41-第二安装座、42-第二凸轮、411-第二弹性带、421-第二手柄、51-支脚部、61-机壳、62-第一滑动座、63-第二滑动座、64-弹性件、611-第一壳体、612-第二壳体、613-第一平面部、621-第一导向斜面、631-第二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9.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其整体结构呈左右对称,包括门上单杠,门上单杠的长度是可调节的,使用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时,调节门上单杠的长度,可使门上单杠两端分别抵接在墙壁上,从而将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紧固在墙壁上。
30.所述门上单杠包括横管7和横杆8,横杆8螺纹连接在横管7内,当横杆8在横管7内转动时,横杆8可伸出在横管7外或收缩在横管7内。当横杆8伸出在横管7外时,门上单杠的长度变长;而当横杆8收缩在横管7内时,门上单杠的长度变短;门上单杆也可以为市面上其他款式的应用于门框或墙壁两侧的单杠。
31.所述横杆8为一对,一对横杆8分别螺纹连接在横管7上,当一对横杆8在横管7上转动时,一对横杆8可分别向横管7的两端伸出或分别从横管7的两端向内收缩,进一步提高了门上单杠长度调节的效率。
32.所述门上单杠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对门上单杠进行辅助支撑,支撑杆竖直设置在门上单杠的下方,支撑杆的长度也是可调节的。
33.所述支撑杆为一对,一对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横杆8的下方,一支撑杆设置在门上单杠一端的下方,另一支撑杆设置在另一门上单杠另一端的下方,支撑杆可以与横杆8间隙配合,即只是位于横杆8的正下方,当横杆8与门框或墙体突然脱离接触后,支撑杆对门上单杠进行辅助支撑,避免门上单杠掉落,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门上单杠掉落地面,砸坏地面;还可以将支撑杆与横杆8抵接配合,即横杆8与支撑杆抵紧,支撑杆对横杆8进行支撑,增加了纵向支撑,使用时更加安全,使用者也不会有突然掉落的心理负担。
34.具体地,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和门上单杠的端部相互抵接在一起,并且支撑杆的端部和门上单杠的端部螺栓固定在一起。
35.使用本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时,当门上单杠紧固在墙壁上时,墙壁对门上单杠起到支撑作用,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使得支撑杆的上端抵接在门上单杠的下方,支撑杆的下端抵接在地面上,支撑杆也对门上单杠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起到双重支撑的作用,因此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具有支撑牢固、使用安全的优点。
36.内管2的端部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支撑在门上单杠的下端,且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门上单杠的凹槽。
37.所述横杆包括第一平面部613,凹槽包括第二平面部613,第一平面部613贴合在第二平面部221上,从而避免横杆在支撑杆上产生晃动,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的平稳性。
38.所述第一平面部613为三个,三个第一平面613部依次设置在横杆的周向上,第二平面部221一一对应于第一平面部613,第一平面部613贴合在对应的第二平面部221上,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的平稳性。
39.所述第二平面部221承托在第一平面部613的下方,为了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第二平面部221形成的截面为“u”形,或第二平面部221形成的截面的开口上宽下小的梯形,这样也更方便第一平面部613与第二平面部221安装,也方便支撑杆对门上单杠进行辅助支撑。
40.所述支撑杆包括外管1,外管1竖直设置门上单杠的下方,外管1内滑动设置有内管2,内管2抵接在门上单杠的下方,内管2可沿外管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当外管1在内管2内滑动时,内管2可伸出在外管1外或收缩在外管1内,从而支撑杆的长度是可调节的。
41.所述外管1和内管2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紧固件3,第一紧固件3可拆卸设置在外管1上,第一紧固件3还可拆卸设置在内管2上,当第一紧固件3脱离内管2时,内管2可在外管1内自由滑动。而当内管2滑动至外管1任意位置并且将第一紧固件3安装在内管2上时,外管1和内管2固定设置在一起,从而支撑杆可保持在该长度上,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
42.所述第一紧固件3包括第一安装座31,第一安装座31固定设置在外管1上,具体地,第一安装座31套设在外管1上,并螺栓固定在外管1上,从而便于拆装。
43.所述第一安装座31具有第一弹性带311,第一安装座31和第一弹性件64采用弹性塑料一体成形,第一弹性带311可发生弹性形变,第一安装座31上铰接有第一凸轮32,第一
凸轮32可在第一安装座31上横向转动,当第一凸轮32在第一安装座31上转动时,第一弹性件64可靠近或远离内管2。
44.当第一弹性件64靠近内管2时,第一弹性件64可将外管1和内管2固定设置在一起;当第一弹性件64远离内管2时,外管1和内管2可相对自由滑动。
45.所述第一凸轮3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手柄321,第一手柄321和第一凸轮32一体成形在一起,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手柄321向第一凸轮32的旋转方向的外侧延伸,使用者可抓握在第一手柄321上带动第一凸轮32转动,第一手柄321相当于“省力杠杆”,起到省力的作用。
46.所述内管2的长度也是可调节的,内管2包括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第二平面部221形成在第二管体22的上端,第一管体21滑动设置在外管1内,第一紧固件3可拆卸设置在外管1和第一管体21之间,弹性带可抵紧在第一管体21的外侧。
47.所述第二管体22抵接在门上单杠的下方,第二管体22滑动设置在第一管体21内,第二管体22可沿第一管体2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当第二管体22在第一管体21内滑动时,第二管体22可伸出在第一管体21外或收缩在第一管体21内,从而实现内管2的长度调节。
48.所述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第二紧固件4,第二紧固件4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管体21上,第二紧固件4还可拆卸设置在第二管体22上,当第二紧固件4脱离第二管体22时,第二管体22可在第一管体21内自由滑动。而当第二管体22滑动至第一管体21任意位置并且将第二紧固件4安装在第二管体22上时,第一管体21和第一管体21固定设置在一起,从而内管2可保持在任意长度上。
49.所述第二紧固件4包括第二安装座41,第二安装座41固定设置在第一管体21上,具体地,第二安装座41套设在第一管体21上,并螺栓固定在第一管体21上,从而便于拆装。
50.所述第二安装座41具有第二弹性带411,第二安装座41和第二弹性件64采用弹性塑料一体成形,第二弹性带411可发生弹性形变,第二安装座41上铰接有第二凸轮42,第二凸轮42可在第二安装座41上横向转动,当第二凸轮42在第二安装座41上转动时,第二弹性件64可靠近或远离第二管体22。
51.当第二弹性件64靠近第二管体22时,第二弹性件64可将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固定设置在一起;当第二弹性件64远离第二管体22时,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可相对自由滑动。
52.所述第二凸轮4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手柄421,第二手柄421和第二凸轮42一体成形在一起,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手柄421向第二凸轮42的旋转方向的外侧延伸,使用者可抓握在第二手柄421上带动第二凸轮42转动,第二手柄421相当于“省力杠杆”,起到省力的作用。
53.使用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时,支撑杆包括依次套设在一起的第二管体22、第一管体21和外管1,外管1和第一管体21通过第一紧固件3可拆卸设置在一起,第二管体22和第一管体21通过第二紧固件4可拆卸设置在一起,当收纳或携带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将第二管体22、第一管体21和外管1收缩在一起,支撑杆的整体占用空间更小,更加便于携带,因此本具有侧向支撑杆的门上单杠具有便于收纳的优点。
54.所述门上单杠包括侧向支撑件6,侧向支撑件6设置横杆8上,支撑杆抵接在侧向支撑件6的下方,即: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侧向支撑件6的凹槽,具体地,侧向支撑件6
为一对,一侧向支撑件6设置在一横杆8的外端,另一侧向支撑件6设置在横杆8的另一端。
55.所述侧向支撑件6包括机壳61、第一滑动座62、第二滑动座63和弹性件64,机壳61固定设置在横杆8上,支撑杆抵接在机壳61的下方,具体地,机壳61螺栓固定在第二管体22的上端。
56.所述第一滑动座62设置在机壳61内,第一滑动座62具有第一导向斜面621,一对第一导向斜面621较低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对第一导向斜面621较高一侧之间的距离,第二滑动座63滑动设置在机壳61上,第二滑动座63可在机壳61上竖直滑动,第二滑动座63还固定设置在横杆8的外端,第二滑动座63可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抵紧在第一导向斜面621上。
57.当使用者抓握在横杆8上进行锻炼时,在第一导向斜面621的导向下第二滑动座63和第一滑动座62紧固在一起,横杆8两端的第二滑动座63相互靠拢,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的牢固性。
58.所述第一滑动座62也滑动设置在机壳61上,第一滑动座62可在机壳61上横向滑动,当第一滑动座62在机壳61上滑动时,第一滑动座62可靠近或远离第二滑动座63,弹性件64设置在第二滑动座63和机壳61之间设置弹性件64,弹性件64迫使第一滑动座62靠近第二滑动座63,从而迫使第一滑动座62上的第一导向斜面621保持抵接在第二滑动座63上,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
59.当使用者抓握在横杆8上进行锻炼时,横杆8对第一滑动座62的冲击可转化为弹性件64的弹性势能,减缓冲击,提高了使用的平稳性。
60.所述第一滑动座62在机壳61上的滑动方向和第二滑动座63在机壳61上的滑动方向正交,结构互锁,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
61.所述第二滑动座63具有第二导向斜面631,第二导向斜面631和第一导向斜面621相适配,第二导向斜面631贴合在第一导向斜面621上,提高了第二滑动座63在第一滑动座62上滑动的平顺性。
62.所述机壳61为中空的,机壳61包括第一壳体611和第二壳体612,第一平面部613形成在第一壳体611上,第一壳体611固定设置在第二管体22的上端,第一壳体611还螺栓固定在第二壳体612上,第一滑动座62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611和第二壳体612之间,第一滑动座62限定在第一壳体611和第二壳体612之间滑动,第二滑动座63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611和第二壳体612之间,第二滑动座63限定在第一壳体611和第二壳体612之间滑动。
63.所述弹性件64为螺旋弹簧,弹性件64设置在机壳61内,弹性件64的一端抵接在机壳61上,弹性件64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滑动座62上。
64.所述支撑杆包括落地支架5,落地支架5螺栓固定在外管1的下端,落地支架5可落地放置在地面上,提高了支撑杆在地面上的平稳性。
65.所述落地支架5包括一对支脚部51,支脚部51位于落地支架5的下端,一对支撑杆5的支脚部51构成四点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杆5对地面支撑的稳定性。
6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