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5288发布日期:2022-05-11 14:1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


背景技术:

2.在产妇生产后,其盆底肌会产生松弛,需要产妇进行训练康复,以保证与盆底肌吊设连接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盆底肌的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生育后的女性不及时锻炼,会使盆底肌肉松懈现象,有相当部分产妇出现阴道前后壁轻度松弛、脱垂、兴奋性下降等,加上产后激素变化,阴道黏膜干涩和菲薄,会阴伤口恢复欠佳,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
3.目前缺乏一种能够助于产妇在床上进行盆底肌康复辅助训练的机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包括第一卡腿套、第二卡腿套和弹簧,还包括插套、内杆和螺纹杆,所述第一卡腿套一侧设有第二卡腿套,所述第一卡腿套两侧焊接连接有插套,所述第二卡腿套两侧焊接连接有与插套对应位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端部焊接连接有与插套对应的内杆,所述内杆端部与插套插设连接,所述内杆上套设有弹簧。
7.进一步地,所述内杆一端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所述插套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杆对应的移动槽。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腿套和第二卡腿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穿绳孔,所述第一卡腿套和第二卡腿套两端的穿绳孔内分别扣设有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所述第一束带内侧和第二束带外侧分别缝设有魔术贴钩刺面和魔术贴毛圈面。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腿套、第二卡腿套、插套和支撑柱均为不锈钢材料制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第一卡腿套、第二卡腿套、弹簧、插套、内杆和螺纹杆组成的组件,助于产后的产妇进行盆底肌的康复训练,以助于盆底肌的收缩恢复,从而使与盆底肌吊设连接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康复训练时,产妇躺与床上,并将膝盖弯设立起,随后将第一卡腿套和第二卡腿套分别对产妇的左右大腿内侧进行卡设,利用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上的魔术贴钩刺面和魔术贴毛圈面,使第一卡腿套和第二卡腿套能稳定对产妇的大腿进行粘扣固定,随后产妇微台臀部,使臀部离开床体,并相继通过大腿对第一卡腿套与第二卡腿套进行相向压靠,此时产妇的盆底肌得到收缩训练,依次往复对
第一卡腿套与第二卡腿套之间相向压靠,可有效进行产后康复。
12.2.通过弹簧、插套和内杆组成的弹力抽拉组件,能够增加产妇第一卡腿套与第二卡腿套进行相向压靠的弹性压力,从而增加盆底肌收缩的强度,通过对螺纹杆和六角螺母的拆卸,人员可对弹簧进行拆卸更换,从而助于人员对内杆上更换所需弹力压强的弹簧,拆卸时,人员将六角螺母对螺纹杆螺纹拆卸,随后将螺纹杆对内杆的插孔抽拉出,从而使内杆脱离移动槽的限位,使得内杆能够从插套内抽拉出,使得内杆上的弹簧能够取下,使用灵活便捷,大大增加不同阶段产妇康复训练的需求,整体产后康复辅助仪使用灵活便捷,可助于不同阶段产妇对盆底肌的收缩训练,从而助于因生产和怀孕期间造成的盆底肌的松弛能够逐渐恢复,使得与盆底肌吊设连接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的内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的内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第一卡腿套;2、第二卡腿套;3、插套;4、支撑柱;5、内杆;6、插孔;7、螺纹杆;8、六角螺母;9、移动槽;10、弹簧;11、穿绳孔;12、第一束带;13、第二束带;14、魔术贴钩刺面;15、魔术贴毛圈面。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4所示,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包括第一卡腿套1、第二卡腿套2和弹簧10,还包括插套3、内杆5和螺纹杆7,所述第一卡腿套1一侧设有第二卡腿套2,所述第一卡腿套1两侧焊接连接有插套3,所述第二卡腿套2两侧焊接连接有与插套3对应位置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端部焊接连接有与插套3对应的内杆5,所述内杆5端部与插套3插设连接,所述内杆5上套设有弹簧10。
20.其中,所述内杆5一端贯穿开设有插孔6,所述插孔6内插设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8,所述插套3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杆7对应的移动槽9;移动槽9用于对内杆5穿设的螺纹杆7进行限位,以保证内杆5在插套3内不会脱落。
21.其中,所述第一卡腿套1和第二卡腿套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穿绳孔11,所述第一卡腿套1和第二卡腿套2两端的穿绳孔11内分别扣设有第一束带12和第二束带13,所述第一束带12内侧和第二束带13外侧分别缝设有魔术贴钩刺面14和魔术贴毛圈面15。
22.其中,所述第一卡腿套1、第二卡腿套2、插套3和支撑柱4均为不锈钢材料制作。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产后康复辅助仪,工作时,人员通过第一卡腿套1、第二卡腿套2、弹簧10、插套3、内杆5和螺纹杆7组成的组件,助于产后的产妇进行盆底肌的康复训练,以助于盆底肌的收缩恢复,从而使与盆底肌吊设连接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康复训练时,产妇躺与床上,并将膝盖弯设立起,
随后将第一卡腿套1和第二卡腿套2分别对产妇的左右大腿内侧进行卡设,利用第一束带12和第二束带13上的魔术贴钩刺面14和魔术贴毛圈面15,使第一卡腿套1和第二卡腿套2能稳定对产妇的大腿进行粘扣固定,随后产妇微台臀部,使臀部离开床体,并相继通过大腿对第一卡腿套1与第二卡腿套2进行相向压靠,此时产妇的盆底肌得到收缩训练,依次往复对第一卡腿套1与第二卡腿套2之间相向压靠,可有效进行产后康复,通过弹簧10、插套3和内杆5组成的弹力抽拉组件,能够增加产妇第一卡腿套1与第二卡腿套2进行相向压靠的弹性压力,从而增加盆底肌收缩的强度,通过对螺纹杆7和六角螺母8的拆卸,人员可对弹簧10进行拆卸更换,从而助于人员对内杆5上更换所需弹力压强的弹簧10,拆卸时,人员将六角螺母8对螺纹杆7螺纹拆卸,随后将螺纹杆7对内杆5的插孔6抽拉出,从而使内杆5脱离移动槽9的限位,使得内杆5能够从插套3内抽拉出,使得内杆5上的弹簧10能够取下,使用灵活便捷,大大增加不同阶段产妇康复训练的需求。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