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6030发布日期:2022-08-09 21:4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力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拉力阻尼器。


背景技术:

2.划船运动是一项受条件限制十分严重的运动项目,其中船只、水域、天气等因素均会影响到划船运动员的训练,使得划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极容易受到上述因素影响而无法充分锻炼到划船时所用到的主要肌肉群。虽然许多运动器械也能达到单独肌肉的锻炼目的,但对于划船运动过程中,手部发力模拟效果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为了实现划船运动员在室内也可以完成划船肌肉群的锻炼,市场上生产有许多各类的划船锻炼设备,该此类设备为了满足锻炼需求,占地面积大、价格高昂,不利于进行家用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小巧、价格低廉、可以模拟划船动作的一种拉力阻尼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力阻尼器,包括用于拉力复位的复位组件和用于提供拉力阻尼的阻尼器,所述复位组件与阻尼器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复位组件卷扬连接有拉力带,所述拉力带用于进行拉力锻炼,所述拉力带绕过一个定滑轮。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为实现模拟划船动作,锻炼相应肌肉群的目的,拉力阻尼器简单的采用了复位组件与阻尼器的结合设计,使阻尼器具备了拉力阻尼与拉力复位的功能,从而可以简易实现划船动作的目的,而后再利用定滑轮的设计,将拉力带绕过定滑轮,可以实现拉力带的多角度拉力动作,使拉力阻尼器适用于不同的操作者以及不同的锻炼环境,在进行划船锻炼时,只需要将拉力阻尼器摆放好,而后在相应位置放置座椅,锻炼者就可以坐在座椅上模拟划船锻炼,同时可以根据锻炼者的锻炼习惯,随意改变座椅高度,使锻炼更佳舒适,相较于市场上的划船锻炼器械,结构简单、小巧,易于摆放在家里任意位置,价格低廉,锻炼者的购买压力小,更有利于拉力阻尼器的普及与应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拉力阻尼器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复位组件、阻尼器与定滑轮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通过所述改进,将复位组件与阻尼器均连接在同一个安装支架上,有利于定位两者之间的距离,便于两者之间的传动连接控制,在进行搬运拉力阻尼器时,也避免了复位组件与阻尼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移,造成后续使用时不便的情况,保证拉力阻尼器的整体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用于与复位组件转动连接的转动孔和用于与阻尼器连接的调节连接槽,所述阻尼器通过连接轴、转动轴承与调节连接槽连接,所述连接轴可调连接在调节连接槽上,所述阻尼器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通过所述改进,实现复位组件与阻尼器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实现
阻尼器与复位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的目的,便于实现阻尼器与复位组件之间传动件的安装调节。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卷扬轮、复位轮和转动轴,所述卷扬轮与复位轮沿着转动轴的轴向设于转动轴上,所述卷扬轮的周向外侧上设有用于固定拉力带一端的卷带槽,所述卷扬轮与转动轴的连接处设有单向轴承,所述复位轮内设有卷簧,所述复位轮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上,所述卷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复位轮上,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通过所述改进,在进行拉力锻炼时,拉力带拉出,带动卷扬轮进行转动,因为单向轴承的设计,可以使转动的卷扬轮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将转动效果传递到阻尼器上,实现阻尼器对拉动拉力带的阻碍,起到了锻炼效果,同时,因为单向轴承的转动,实现了卷簧的收缩,当需要进行复位时,拉力带的拉动端若无外力,卷簧就进行复位,从而带动拉力带重新卷扬到卷扬轮上,且可以保证转动轴不会转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阻尼器包括转动盘和阻尼盘,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所述阻尼盘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上,所述转动盘套接在阻尼盘上,所述转动盘与阻尼盘的周向连接处设有磁性金属,所述阻尼盘上设有磁铁,通过所述改进,利用磁铁与磁性金属之间磁性力,来实现阻尼效果,以保证锻炼效果。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阻尼盘上设有弧形的安装条,所述磁铁固定连接在安装条上且设于安装条与转动盘之间,所述安装条可以进行与转动盘之间的间距调节,通过所述改进,通过调节安装条来实现磁铁与磁性金属之间的间距,以达到调节阻尼力大小的目的,当安装条向外移动时,磁力加强,阻尼变强,反之,阻尼变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阻尼盘的周向上,所述安装条的另一端通过调节器可移动连接在阻尼盘上,通过控制调节器可以实现安装条远离或者靠近转动盘的目的,通过所述改进,实现对安装条的调节。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器包括钢丝绳和钢丝扣,所述阻尼盘上设有供钢丝扣移动的移动槽,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条的另一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钢丝扣上,通过驱动钢丝扣以实现驱动安装条的另一端移动的目的,通过所述改进,实现调节器对安装条的控制,因为移动槽与钢丝扣的配合设计,保证了安装条调节的稳定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条共设有两条,两条所述安装条关于阻尼盘的圆心对称设置,所述阻尼盘上的圆心上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安装条的另一端传动连接,通过所述改进,在对一条安装条进行调节时,实现两条安装条的调节目的,扩大了阻尼力的调节幅度。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驱动轮,所述阻尼器还包括传动轮,所述驱动轮与传动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的直径大于传动轮的直径,所述驱动轮的直径小于阻尼器的直径,通过所述改进,通过驱动轮、传动轮的比例设计,可以实现扩大阻尼器的阻力效果,驱动轮的直径大于传动轮的直径,可以实现转动一圈驱动轮,就需要克服转动多圈传动轮的阻力,而驱动轮的直径小于阻尼器的直径的设计,可以扩大阻尼器的基础阻尼力。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位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卷扬轮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位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阻尼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阻尼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去安装支架后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所示:1、复位组件,1.1、卷扬轮,1.1.1、卷带槽,1.1.2、卷簧座,1.2、复位轮,1.2.1、卷簧,1.3、转动轴,1.4、单向轴承,1.5、驱动轮,2、阻尼器,2.1、转动盘,2.1.1、硅钢片,2.2、阻尼盘,2.2.1、磁铁,2.2.2、安装条,2.2.3、移动槽,2.3、调节器,2.3.1、钢丝绳,2.3.2、钢丝扣,2.4、联动杆,2.5、传动轮,3、拉力带,4、定滑轮,5、安装支架,5.1、转动孔,5.2、调节连接槽,5.3、连接轴,5.4、转动轴承,6、传送带,7、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25.如图1所示,一种拉力阻尼器,包括用于拉力复位的复位组件1和用于提供拉力阻尼的阻尼器2,所述复位组件1与阻尼器2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复位组件1卷扬连接有拉力带3,所述拉力带3用于进行拉力锻炼,所述拉力带3绕过一个定滑轮4,所述拉力阻尼器还包括安装支架5,所述复位组件1、阻尼器2与定滑轮4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5上,所述安装支架5上设有用于与复位组件1转动连接的转动孔5.1和用于与阻尼器2连接的调节连接槽5.2,所述阻尼器2通过连接轴5.3、转动轴承5.4与调节连接槽5.2连接,所述连接轴5.3可调连接在调节连接槽5.2上,所述阻尼器2通过转动轴承5.4转动连接在连接轴5.3上,所述复位组件1还包括驱动轮1.5,所述阻尼器2还包括传动轮2.5,所述驱动轮1.5与传动轮2.5之间通过传送带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1.5的直径大于传动轮2.5的直径,所述驱动轮1.5的直径小于阻尼器2的直径。阻尼器2可调节连接在转动槽的设计,便于传送带6的安装与调节。
26.如图2-4所示,所述复位组件1包括卷扬轮1.1、复位轮1.2和转动轴1.3,所述卷扬轮1.1与复位轮1.2沿着转动轴1.3的轴向设于转动轴1.3上,所述卷扬轮1.1的周向外侧上设有用于固定拉力带3一端的卷带槽1.1.1,所述卷扬轮1.1与转动轴1.3的连接处设有单向轴承1.4,所述复位轮1.2内设有卷簧1.2.1,所述复位轮1.2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5上,所述卷簧1.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复位轮1.2上,所述卷簧1.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卷扬轮1.1上,卷扬轮1.1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卷簧座1.1.2,卷簧座1.1.2插入到复位轮1.2中,单向轴承1.4为常规技术结构。
27.如图5、图6所示,所述阻尼器2包括转动盘2.1和阻尼盘2.2,所述转动盘2.1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5上,所述阻尼盘2.2通过连接轴5.3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5上,所述转动盘2.1套接在阻尼盘2.2上,所述转动盘2.1与阻尼盘2.2的周向连接处设有硅钢片2.1.1,所述阻尼盘2.2上设有磁铁2.2.1,所述阻尼盘2.2上设有弧形的安装条2.2.2,所述磁铁2.2.1固定连接在安装条2.2.2上且设于安装条2.2.2与转动盘2.1之间,所述安装条2.2.2可以进行与转动盘2.1之间的间距调节,所述安装条2.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阻尼盘2.2的周向上,所述
安装条2.2.2的另一端通过调节器2.3可移动连接在阻尼盘2.2上,通过控制调节器2.3可以实现安装条2.2.2远离或者靠近转动盘2.1的目的,所述调节器2.3包括钢丝绳2.3.1和钢丝扣2.3.2,所述阻尼盘2.2上设有供钢丝扣2.3.2移动的移动槽2.2.3,所述钢丝绳2.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条2.2.2的另一端,所述钢丝绳2.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钢丝扣2.3.2上,通过驱动钢丝扣2.3.2以实现驱动安装条2.2.2的另一端移动的目的。钢丝扣2.3.2的一端通过钢丝绳2.3.1与安装条2.2.2相连,钢丝扣2.3.2的另一端通过驱动绳连接到调节器2.3上,通过控制驱动驱动绳来调节钢丝扣2.3.2的位置,从而实现调节阻尼力的目的。
28.所述安装条2.2.2共设有两条,两条所述安装条2.2.2关于阻尼盘2.2的圆心对称设置,所述阻尼盘2.2上的圆心上转动连接有联动杆2.4,安装条2.2.2的另一端设有与联动杆2.4的端部相配合的配合孔,联动杆2.4的端部可活动连接在配合孔内,所述联动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安装条2.2.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以此类推,安装条2.2.2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与改进。
29.如图7所示,在转动盘2.1上还传动连接有一发电机7,通过转动盘2.1的转动对发电机7进行发电,发电机7可以为调节器2.3以及拉力阻尼器上的仪表进行供电,从而减少了拉力阻尼器外接电源的供电需求。
30.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