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识字魔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05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识字魔盒的制作方法
电子识字魔盒是一种电子智力玩教具,其盒面为棋盘型,它能帮助儿童独自看图识字,并通过魔盒的声光显示使儿童自行判断所识字词的对错。
已有的识字玩具有看图识字卡,正面图反面字;有插入式识字卡,每插入框内一卡即显露与字相应的图等,这类玩具价廉但少变化,难以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国外还有一种外导线连通方式的逻辑识图玩具,识对了也有声光显示,但外导线连接方式使原理过于显露,卡片上每图下还要打孔,变化也少,外导线易缠绕,同时外导线不经图卡,只要相接,电路也要显示,儿童的注意力就要转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变化多,有趣味、成本适中,能帮助儿童独自学习识字的玩教具。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方形或圆形的盒状,盒上放有可任意更换的印有若干对相互对应的图字卡片,盒内有与卡片上对应图字位置相应的分电路开关,当儿童正确指示卡片上对应的图与字后,魔盒内电路接通并发声发光,以示所识图字对应关系正确,魔盒配有许多图字卡,各图字卡放在盒面上时,各有着一定的安放方位,为此盒面上与各卡片上都要有特定的主要由几何形体构成的指示标记,如盒面为正方形,盒中央有一正三角形变形了的凸型装饰,装饰上可装有发彩光、发声的器件,图字卡也是正方形,内有一个与凸型装饰相应的孔洞,以这样外形设计为指示标记,是为了在使用魔盒时,1、各图字卡每转动120°时,都可以套在凸型装饰上,这三种套法中只有一种套法,才能使正方形的图字卡与正方形的盒面相吻合,即为正确套法。2、图字卡上印刷的图字又可以与装饰孔洞分别成0°、90°、180°、270°。即上、
四种方位,当儿童正确把图字卡套在盒面上,还要将魔盒与图字卡一起原地旋转到卡上图字于使用者为正常的阅读方位,每换用一张卡片,都要套准,转动一下,无论魔盒转动90°、180°、270°、仅凸型装饰方位稍有变化,正方形外形总又恢复原状,这样,虽然盒内各对应电路开关位置是固定的,但因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转动,盒内各对应电路开关位置相对于使用者的方位就有了几种类型变化,使得反映在图字卡上的图字对应点也呈现出几种类型的变化,而魔盒在转动中,外形基本不变,虽经多次使用,也很难记住盒内对应电路变化的规律,由此可避免儿童靠死记对应位置去猜测的毙病,促使其独立思考,认真学习。为帮助低幼儿童套准卡片,图字卡上孔洞边旁还可以加上与盒上凸型装饰彩光相应的色点标记。魔盒可采用非外导线连接的外控盒内电路方式,如磁控式或插销式,采用磁控方式卡片图字位置不用打孔,更具魔力,磁控开关可采用弹性薄钢片,造价低、感应区大,盒面可采用印刷线路板,这样盒内电源、电路、音乐集成片、磁控开关、凸型装饰都可为一整体电路,便于生产维修,魔盒外壳用塑料注塑而成,磁控指示棒用柱形磁性材料外套塑料装饰套组成。
魔盒平时可兼做电子门铃,为此盒上可加挂壁结构并安装外接插座,还可开发为儿童教学识字板,如采用每一分电路多个开关的方式,还可做成逻辑图类的游艺板玩具。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1电子识字魔盒的平面图,其中央有凸型装饰(1),上装发光二极管(2),盒面上安放图字卡片(3)。
附图2电子识字魔盒的侧面图。
附图3电子识字魔盒的电路图,其中有音乐集成片(4)。
附图4磁性开关示意图,图字卡片(3)上有外套塑料装饰套(5)的柱形磁棒(6)使装在印刷线路板(7)下的弹性薄钢片(8)变形,接通电路。
附图5插销式开关示意图,图字卡片(3)与印刷线路板(7)在图字位置下有孔(9),下装有两弹性簧片(10),插销(11)插入可使簧片压合,电路接通。
权利要求
1.电子智力玩教具,特别是棋盘型,有图字对应、或逻辑识图卡片,并有可判断所识图字对错电路显示的电子识字魔盒,其特征是a、盒体与各图字卡片有不同的安放方位,为此,盒面上与卡片上都有特制的,主要由几何形体构成的指示标记,d、采用了非外导线触发的外控内电路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子识字魔盒,其特征是a、盒面基形为正方形、盒面中央有一基形为正三角形的凸型装饰,内装有发光(2)发声器件,图字卡上有与之配合的相应的孔洞。d、采用磁感应的外控内电路方式,盒内磁性开关为一弹性薄钢片(8),且整体电路都焊装在一块印刷线路板(7)上。
专利摘要
电子识字魔盒是一电子智力玩教具,它可帮助儿童独立看图识字,并能通过魔盒所发的音乐、闪光自行判断所识字词的对错。魔盒外形为棋盘型,盒上放有印着若干对图字相互对应的卡片,盒内装有与卡片上图字位置相应的电路,通过调换卡片及各卡片在盒上各有不同的安放方位,形成了卡片上图字关系位置的变化。魔盒可采用非外导线连接的外控盒内电路的方式和整体电路结构,平时能兼做电子门铃,还可开发为儿童教学板,逻辑图游艺板等。
文档编号A63H33/26GK86201424SQ86201424
公开日198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3月17日
发明者谷春和, 贾弘 申请人:谷春和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