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64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坐椅与踏板距离、皮带轮松紧度与阻力大小的运动车。
以往坐式运动车是使用者坐在运动车的座位上,藉双脚施力踩动踏板并驱动传动轮,再利用皮带轮传动阻力轮,来达到运动效果,此种运动车虽然可藉简单的传动机构,达到运动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有以下缺点一、由于座椅和车后架为互动关系,所以当使用时若感到车身长短不合适时,无法直接调整车身长短,必须从座椅起来,旋松锁紧车前架及车后架的螺丝或螺栓,在车后架的管壁内伸缩车前架至适当位置时,再予以固定,达到座位调整的目的,程序非常麻烦、不方便。
二、在阻力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踩踏运动车时如果阻力太大则相当费力,减少使用者的兴趣,如果阻力太小,又无法启动,所以,此种运动车无法满足不同年龄、体型、体力的人,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三、当传动的皮带轮长期承受传动轮及阻力轮的拉张,皮带轮会因过度撑张而产生松弛现象,使皮带轮松脱,造成皮带轮无法顺畅转动,导致运动、使用上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方便、迅速地调整车身长短、皮带轮松紧度且具有多段式阻力调整的运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车,设有相互套接的一个车前架及一个车后架,车后架上延伸设有一个座椅,车前架前段延伸设有一个机箱架,机箱架内枢设有一个传动轮及一个阻力轮,传动轮轮面及阻力轮的心轴绕设一个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后架与车前架套接处前端设有一个座椅调整组,座椅调整组包含一个C形环、一个调整把手及四个偏心块,C形环套设在车后架前端,C形环两端分别向上设有一个接合片,其中两个偏心块分别固设在两接合片外侧,调整把手末端各设有两个耳片,两个耳片与C形环的接合片枢接,另外两个偏心块分别固设在两耳片内侧;所述机箱架上枢设一个皮带调整组,皮带调整组包含一个枢接片、一个压轮及一个弹性元件,枢接片具有数个弧形孔,每个弧形孔分别以一个螺栓穿设而与机箱架枢接,枢接片以螺栓为支点,弧型孔以滑移空间上、下位移,压轮枢设在枢接片背面且压制在皮带轮上,弹性元件一端与枢接片端点勾接,另一端与机箱架勾接,压轮对于皮带具有一弹性压制力;所述机箱架内设有一个磁控制动组,磁控制动组包含一个不导磁环片、一个马达、一个凸轮、一个磁石座及数个磁石,该不导磁环片被覆在所述阻力轮轮面,一马达固设在所述机箱架底端,该马达的心轴固接所述凸轮,所述磁石座环设在阻力轮下方,且一端与车前架枢接,另一端与凸轮的端点枢接,数个磁石固设在磁石座顶面。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车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座椅调整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传动组及皮带调整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座椅调整组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座椅调整组的另一个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运动车包含一个机架10、一个座椅调整组20、一个传动组30、一个皮带调整组40及一个磁控制动组50。
机架10可平放于地面上,由相互套接的一个车后架11及一个车前架12所组成,车后架11内壁可设置护管,以防止车前架12与车后架11套接时相互刮伤,车后架11向上延伸设有一个座椅111,车前架12前段延伸设有一个机箱架13,机箱架13上罩设一个机箱盖14,机箱架13背面延伸设有一个支杆131。
如图2所示,座椅调整组20设置在车后架11与车前架12套接处前端,包含一个C型环21、一个调整把手22、两个第一偏心块23、两个第二偏心块24及一支插销25,C型环21套设在车后架11前端,两端分别向上设有一个接合片211,两第一偏心块23分别固设在两接合片211外侧。调整把手22藉末端垂直的两个耳片221与C型环21的接合片211枢接,两第二偏心块24分别固设在两耳片221内侧,并与第一偏心块23相互对应。插销25依序贯穿其中一耳片221、第一、二偏心块23、24、两个接合片211、第二偏心块24及另一个耳片221,调整把手20旋动时,两对应的第一、二偏心块23、24相互抵推或贴合。
如图3所示,传动组30枢置于机箱架13内,包含一个传动心轴31、一个传动轮32、一组踏板33 、一个转轴34、一个阻力轮35及一个皮带轮36,传动心轴31穿枢在支杆131顶段,传动轮32及踏板33依序穿套于传动心轴31上,转轴34横向枢设在机箱架13间,阻力轮35套设在转轴34上,皮带轮36套绕在传动轮32轮面及转轴34上。
皮带调整组40枢设在机箱架13上,包含一个枢接片41、一个压轮42及一个弹性元件43(如弹簧),枢接片42具有三个弧形孔411,每个弧形孔411分别供一个螺栓412穿设而与机箱架13枢接,使枢接片41以螺栓412为支点,弧形孔411为滑移空间上、下位移,压轮42枢设在枢接片41背面且压制在皮带轮36上,弹性元件43一端勾住枢接片41端点,另一端则勾住机箱架13,使枢接片41及压轮42对皮带具有一弹性压制力。
磁控制动组50设置在机箱架13内,包含一个不导磁环片51(如铜片)、一个马达52、一个凸轮53、一个磁石座54及数个磁石55,由不导磁材料制成的不导磁环片51被覆在阻力轮35轮面,马达52固设在机箱架13底端,马达52的心轴521固接凸轮53,磁石座54环设在阻力轮35下方,一端与车前架12枢接,另一端与凸轮53的端点枢接,磁石55固设在磁石座54顶面,以产生磁阻干扰阻力轮35转动。
上述是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构造、特征相关位置的说明,而组装情形依相关位置组合装配,所以不再重述,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动作原理的说明。
磁石座54顶面的磁石55因产生封闭的磁力线,而位于磁石55上方的阻力轮35好通过此一磁力线区域,且阻力轮35轮面设有一圈不导磁环片51(如铜片),所以当阻力轮35转动时,阻力轮35轮面上的不导磁环片51会切割、阻断封闭的磁力线,破坏磁力线的完整性,利用被切割、分段的磁力线区域产生相互牵拉的制动阻力,使阻力轮35受一制动阻力而转动受阻,因此,踩动踏板33时会驱动阻力轮35,并克服制动阻力,此时必须施予较大的驱动力,来踩压踏板33驱动传动轮32 ,再利用皮带轮36才能驱使转轴34及阻力轮35转动。磁石座54的磁石55愈靠近阻力轮35,阻力轮35所受的磁场就愈大,所产生的制动阻力也愈强,也就愈难踩动踏板33,因此,藉由马达52驱使凸轮53转动,控制磁石座54与阻力轮35的距离,可调整阻力大小,产生多段式、大小不同的制动阻力。
当皮带轮36因过度撑张而有松弛现象时,皮带轮36轮面上的压轮42,可藉由弹簧43的牵拉作用,使枢接片41以三个螺栓412为支点,弧形孔412为滑移空间向下转动,在皮带轮36施加一压制动,使皮带轮36随时调整、保持适当的松紧度,确保传动轮32及阻力轮35能顺畅地传动。
如果使用者感到车身长短不适合,无法舒适坐靠于座椅111踩踏踏板33时,可以调整座椅调整组20,如图5所示,当调整把手22为直立状态时,第一、二偏心块23、24的尖端会相互抵压,而推挤两接合片211,使两C型环21压束车后架11,而固定车前架12于车后架11的内壁,使车身固定,无法调整。调整时,如图4所示,可将调整把手22向下旋压90度,因第二偏心块24与调整把手22的耳片221固定,所以第二偏心块24会随调整把手22旋动,并且利用第一、二偏心块23、24的偏心原理,第二偏心块24会与固设于接合片211的第一偏心块23贴合,使接合片211失去外压的推力而弹开并产生间隙,因此C型环21松开不再压束车后架11,如图6所示,此时,靠坐于坐椅111上,以手推移机箱盖14,就可收缩或推动车前架12至适当长度,让使用者能舒适地坐靠于座椅111上踩踏踏板3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一、利用偏心块23、24的偏心设计,产生抵压、密合的动作,使C型环21可压合或松开,并用利于车前架12于车后架11内壁产生位移的功效,可于座椅111上,直接旋动调整把手22,以手拉住机箱盖14,调整车前架12的长度,并用车后架11内壁设有护套,可避免车前架12于拉伸时,与车后架11相互刮伤,操作简单容易。此外,车前架12、车后架11贴近地面,使用者可以不必常常横跨车前架12、车后架11,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二、利用磁控制动组50针对个人体质任意调整阻力大小,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因此,可满足不同年龄、体型、体力的人,增加使用的实用性。
三、皮带调整组40可随时保持适当的松紧度,确保传动轮32及阻力轮35顺畅地传动,提高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车不但可以任意调整车身长短、阻力大小,且能保持传动作顺畅,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与实用性,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车,设有相互套接的一个车前架及一个车后架,车后架上延伸设有一个座椅,车前架前段延伸设有一个机箱架,机箱架内枢设有一个传动轮及一个阻力轮,传动轮轮面及阻力轮的心轴绕设一个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后架与车前架套接处前端设有一个座椅调整组,座椅调整组包含一个C形环、一个调整把手及四个偏心块,C形环套设在车后架前端,C形环两端分别向上设有一个接合片,其中两个偏心块分别固设在两接合片外侧,调整把手末端各设有两个耳片,两个耳片与C形环的接合片枢接,另外两个偏心块分别固设在两耳片内侧;所述机箱架上枢设一个皮带调整组,皮带调整组包含一个枢接片、一个压轮及一个弹性元件,枢接片具有数个弧形孔,每个弧形孔分别以一个螺栓穿设而与机箱架枢接,枢接片以螺栓为支点,弧型孔以滑移空间上、下位移,压轮枢设在枢接片背面且压制在皮带轮上,弹性元件一端与枢接片端点勾接,另一端与机箱架勾接,压轮对于皮带具有一弹性压制力;所述机箱架内设有一个磁控制动组,磁控制动组包含一个不导磁环片、一个马达、一个凸轮、一个磁石座及数个磁石,该不导磁环片被覆在所述阻力轮轮面,一马达固设在所述机箱架底端,该马达的心轴固接所述凸轮,所述磁石座环设在阻力轮下方,且一端与车前架枢接,另一端与凸轮的端点枢接,数个磁石固设在磁石座顶面。
专利摘要一种运动车,包括一个在车后架及车前架套接处前端的座椅调整组、一个机箱架上的皮带调整组及一个机箱架内的磁控制动组,藉调整把手的旋动,利用偏心块相抵或贴合,使车后架收紧或松放供车前架伸缩,来调整坐椅与踏板距离。该皮带调整组于皮带轮轮面压设有压轮,该压轮藉由枢接片弹性调整皮带轮松紧度。该磁控制动组主要包括马达、凸轮、磁石座及数个磁石,磁石座设于阻力轮下,数个磁石固设在磁石座顶面利用凸轮调整磁石座与阻力轮的间距,控制磁阻大小。
文档编号A63B22/08GK2228788SQ9521642
公开日1996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7日
发明者罗昆泉 申请人:罗昆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