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球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315阅读:1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足球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戏棋A63F 3/00,9/04,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足球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足球棋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把场外踢球和下象棋规则应用在新的棋上,使其提供一种适用于体育爱好者和儿童智力开发、易普及推广的足球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是根据足球场和球的结构及比赛规则而设计的,特征在于它包括棋盘、射球棋子、裁判棋子、争球棋子、球门网、柱球、罚球牌,所述棋盘的板面为分体结构,在其中心线处活动连接合为一体,并可折叠,在其两端设有活动连接的球门网在其平面上设有两种不同颜色标记的方格形的具有规则的走棋区域,规则的走棋区域在相互垂直的等间隔的横行及纵列上都相间地排列,在每一规则的走棋区域的各结点处均设有可连接射球棋子或裁判棋子的定位孔,各定位孔与棋盘底部的相应凸起相连通;模型状的射球棋子的背上设有突起的圆柱孔,在腔内装有射球机构,带有球柄的柱球通过射球机构对其控制射球或与其固定,模型状的射球棋子和圆柱状的裁判棋子的底部都设有与定位孔相连接的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射球棋子腔内装有的射球机构,它由卡销、簧片和弹簧组成,置于射球棋子腔内的卡销的下部设有通孔,其卡销另一端通过射球棋子背上的圆柱孔并延伸外部,柱球上的球柄通过射球棋子嘴部的圆孔延伸腔内,并通过卡销的下端的通孔,在球柄上的卡口相卡接,其端头正对沟槽内的弹簧,弹簧另端通过簧片与卡销的拐角处连接;模型状的射球棋子和圆柱状的裁判棋子底部的定位件设置为与定位孔相插接的定位柱。另外,模型状的射球棋子和圆柱状的裁判棋子底部的定位件也可设置为磁性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优点如下本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普及、生产成本低,是一种适用于体育爱好者和儿童智力开发的玩具。通过玩足球棋,可引导孩子们去热爱足球,增强足球意识。
本实用新型的
图1是本新型的棋盘平面图;图2是带局部剖视的图1的A-A方向的前视图图3是本新型的射球棋子的结构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新型的柱球示意图图6是本新型的裁判棋子示意图;图7是本新型的卡销正视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本新型的争球棋子示意图;下面结合各附图详细说明该足球棋的结构特征及其玩棋的规则实施例1参见附图1、图2,棋盘1视为球场,是一块长方形板,其面积为长600mm*宽400mm,比例3∶2可采用木材或塑料制成。在棋盘1的平面上设有两种不同颜色的标记的具有规则的走棋区域4,它们在相互横排与纵排上分别相间布置。棋盘1共标出了96个相等的黑色和红色的方格形的走棋区域4,横向黑线为8格,竖线为12格,每个走棋区域4的面积为50*50mm,以中心线为界把棋盘1分成两部分制做,然后并将两部分活动相连接合为一体,即可折叠装入盒中。球盘1两端设的球门网3为活动型即可立起或放倒,各球门网3的前面对应的两方格走棋区域4的周边用红色线标出为球门区41,走棋区域4的1、3、7、9列为红线并一通到底,还有1、3列之间的第3和11行处的红线区为二球门区42,棋盘1的中心处的圆圈为开球区域43,其圆心线也为红线,具有规则的走棋区域4在相互垂直的等间隔的横行及纵列上都相间地排列,在每一规则的走棋区域4的结点处均设有与射球棋子2或裁判棋子2′相连接的定位孔5,其孔延伸棋盘1底部并与凸起5′连通;见图3~图9,射球棋子2与裁判棋子2′的底部都设有与其孔相连接的定位件10,其定位件10为定位柱,使其定位柱插入定位孔5中与其固定;射球棋子2设计独特、新颖,可用塑料压缩成虎型或海狮型或其它模型,装入柱球6后其长度不超40mm,射球棋子2由两半组合成,在未装前为两半,然后将射球机构A的各零件装进去,再合起来,用胶沾合成型;柱球6为空心球并带球柄7,该球的球柄7通过射球棋子2的嘴处的圆孔15延伸,并通过其内的卡销12的通孔16穿通,当按一下卡销12时,正好与球柄7中的卡口8相咬合固定,其球柄7的端头正对弹簧9。准备射柱球6时,再按一下该棋子背上的卡销12,卡销12下移,推动簧片13,簧片13连动弹簧9向前的力将柱球6弹出,圆柱状的裁判棋子2′为黑色子,用塑料或木料制成;争球棋子2″为正方体正面和背面分别为兰、红色或黄绿色,周边为褐色,使用时,每次抛向空中落地辨别正背面的颜色。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射球棋子2和圆柱状的裁判棋子2′底部的定位件10,也可设置为磁性的定位块,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下面为走棋规则1、走棋方法该足球棋分为两方对垒,即分为兰方和红方,或黄方和绿方各方均设13个射球棋子,视为各方10名球员、2名候补球员和1名守门员;双方各设2个黑色的裁判棋子2′,视为裁判员;设教练员2名为双方下棋者;设1枚争球棋子2″;设柱球6为30个,视为足球;设黄色的罚球牌6个,红色的罚球牌2个。
每个射球棋子2均可在棋盘1上,沿黑色方格线横向和竖向一次起2格,也可按″日″或″田″字斜走1步,和中国象棋走法相同,只准走一步,可按红线上、下一走到底。每个射球棋子2都可以用本身自带的柱球6去弹自方和对方射球棋子2,视为运球,也示为走一步,被射中的自方射球棋子2在对方走完一步后可走一步或弹射一次,过了中心线可在任何位置向球门网3中射柱球6。如在二门区42内,用柱球6故意射中对方射球棋子2时,可获得一次替对方走该棋子的权力,可走到不利于对方的位置,如射自方射球棋子2未中,而射在对方射球棋子2上,对方可获得一次走棋子权,指自己的射球棋子2。如射中自己射球棋子2,但又碰到对方射球棋子2,不论几个棋子,并使之离位,视为争球,这时通过扔争球棋子2″的颜色定。射球棋子2走动时必须小心,不可碰在对方射球棋子2上,否则视为撞人或踢人,出示黄色的罚球牌警告,并判罚任意球,即对方可在此位置直接向球门网3射,但必须过中线,如在自方区内可出示黄色的罚球牌警告,当三次出示黄色的罚球牌时,即亮出红色的罚球牌,并罚下对方最有威力的射球棋子2。如在球门区41自方将球射出底线即为球门球,由自方″守门员″,即自方射球棋子2射柱球6,不管弹射或示意发球,都标明球已过中线,可选自方任意位置上的射球棋子2继续前进。弹射目标时没有射中,而是飞出界外,为界外球,由对方从界外弹射发球,由对方将球在二门区42内踢出界外为角球,由自方在角上射柱球6。进攻中进攻射球棋子2不得超过对方后卫,但可射球门网3,否则视为越位。前锋、中锋、后卫均可过中线,进攻对方,球门区41、二门区42撞人罚十二码射门,防卫可在对方走子或弹射以前,判断对方意向,用手拿起射球棋子2横向左右摆动,不得超过两格,予以防御和阻档,迫使对方改变落点和弹射方向,″守门员″指射球棋子2可在球门区41左、右摆动,阻止柱球6入球门网3中。攻方过了中线可带球射球门网3但两个裁判棋子2′中的一个必在该子的位置竖线方向两内格以内,即前后格,横向不限,射球门网3方算有效。
2、开棋方法和胜负标准A.双方可按足球规则设计战术,如443、433阵容,也可以自行规定玩法。
B.可以象围棋一样满盘下棋子,行成对垒,也可以先在自方摆好位置开战。
C.胜负可以用时间计算,也可以凭进球多少,两场为决胜负。
3、裁判在各走2~4步,即应走裁判棋子2′一次,如射门时,要求裁判(自方或对方),在竖线方向前后不得超过两格,横向不限。
权利要求1.一种足球棋,特征在于它包括棋盘(1)、射球棋子(2)、裁判棋子(2′)、争球棋子(2″)、球门网(3)、柱球(6)、罚球牌,所述棋盘(1)的板面为分体结构,在其中心线处活动连接合为一体,并可折叠,在其两端设有活动连接的球门网(3),在其平面上设有两种不同颜色标记的方格形的具有规则的走棋区域(4),规则的走棋区域(4)在相互垂直的等间隔的横行及纵列上都相间地排列,在每一规则的走棋区域(4)的各结点处均设有连接射球棋子(2)或裁判棋子(2′)的定位孔(5),各定位孔(5)与棋盘(1)底部的相应凸起(5′)相连通;模型状的射球棋子(2)的背上设有装卡销(12)的突起的圆柱孔(11),其腔内装有射球机构(A);带有球柄(7)的柱球(6)通过射球机构(A)对其控制射球或与其固定;模型状的射球棋子(2)和圆柱状的裁判棋子(2′)的底部都设有与定位孔(5)连接的定位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球棋,特征在于模型状的射球棋子(2)腔内装有的射球机构(A),它由卡销(12)、簧片(13)和弹簧(9)组成,其卡销(12)的下部设有通孔(16),其带孔端置于射球棋子(2)腔内,另一端通过其射球棋子(2)背上的圆柱孔(11)延伸外部,柱球(6)上的球柄(7)通过射球棋子(2)嘴部的圆孔(15)延伸腔内,并通过卡销(12)的下端的通孔(16),在其卡口(8)处相卡接,其球柄端头正对沟槽(14)内的弹簧(9),弹簧(9)另端通过簧片(13)与卡销(12)的拐角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球棋,特征在于模型状的射球棋子(2)和圆柱状的裁判棋子(2′)底部的定位件(10)设置为与定位孔(5)相插接的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球棋,特征在于模型状的射球棋子(2)和圆柱状的裁判棋子(2′)底部的定位件(10)可设置为磁性定位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球棋,特征在于:它包括棋盘、射球棋子、裁判棋子、争球棋子、球门网、柱球,罚球牌,其棋盘的板面为分体结构,在其中心线处活动连接,在其两端设有活动连接的球门网,在其平面上设有两种不同颜色标记的方格形的具有规则的走棋区域,在每一规则的走棋区域的各结点处均设有可连接射球棋子或裁判棋子的定位件,射球棋子在其内装有射球机构,柱球可通过射球机构对其控制射球或与其固定,该足球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普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是一种适用于体育爱好者和儿童智力开发的游戏棋。
文档编号A63F3/00GK2276825SQ9623930
公开日1998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9日
发明者佟士俊 申请人:佟士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