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跑道划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990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田径跑道划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田径跑道划线装置。
目前田径场地弯道划线主要有下面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圆心,以一定的长度为半径,用丈绳划每一条弯道线。这种方法要求从圆心到分道线之间不能有体育设施,但往往其间有足球门框、单双杠、爬杆、篮排球架等。二是用钉耙划分道线,用此法划线时,必须使钉耙尺的横梁始终与弯道半径成一直线,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经验技术和其它一些原因,往往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致使钉耙尺的横梁与弯道半径不成一直线,造成所划弯道分道宽度不符合要求往往小于所规定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不用定圆心就可以方便地画出弯、直跑道线的跑道划线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底架一端的下方前后各固定一个脚轮,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一轴,轴的未端固定撒灰轮或漏斗型的撒灰装置,撒轮到两脚轮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以划出不同宽度分道宽的分道线。划弯道分道线时,首先根据跑道宽,确定撒灰轮距两脚轮的距离,然后将两脚轮压住内道线外沿向前行走,撒灰轮向前滚动的同时,将外道线画出,依次可以划出所需要的弯道分道线,划直道线只要重新调整撒灰轮到两脚轮的距离就可以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划线以内道线为基准,不用定圆心,因此,使用方便快捷,所划跑道质量高;2)由于撒灰轮到两脚轮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因此,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可划出不同分道宽度的分道线;3)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是学校、体育场馆必备用具。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左视图。

图1、2所示为第一实施例,底架3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前后通过轴承各固定一脚轮1,此端底架3上还固定一推把2,用来通过推动推把2使脚轮1滚动。直管6一端固定在底架3的顶角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底架3底边上,直管6壁上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有螺栓4。直径比直管6内孔径稍小的轴7一端通过轴承固定撒灰轮5,另一端从底架3顶角处插入直管6内,用螺栓4可以将轴7与直管6固定,轴7上有刻度,以显示撒灰轮到两脚轮的距离,用来确定跑道宽度。在靠近底架3底边的直管6上有刻度9,此处悬挂重锤10。使用时,重锤10要垂直指向内道线。
如图3、4所示为第二实施例,其中撒灰轮及其固定轴、底架和直管及其上的螺栓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不同的是等腰三角形底架的底边与一简易自行车车架固定。通过脚踏自行车来划分道线以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田径跑道划线器,其特征在于底架(3)一端的下方前后各固定一个脚轮(1),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一轴(7),轴(7)的末端固定撒灰轮(5),撒灰轮(5)到两端脚轮(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线器,其特征在于底架(3)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前后通过轴承各固定一脚轮(1),此端底架(3)上还固定一推把(2),一直管(6)一端固定在底架(3)的顶角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底架(3)底边上,直管(6)壁上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有螺栓(4),一直径比直管(6)内孔径稍小的轴(7)一端通过轴承固定撒灰轮(5),另一端从底架(3)顶角处插入直管(6)内,螺栓(4)可以将轴(7)与直管(6)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划线器,其特征在于轴(7)上有刻度。
4.一种田径跑道划线器,其特征在于底架(3)的底边一端与简易自行车(8)固定,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一轴(7),轴(7)的末端固定撒灰轮(5),撒灰轮(5)到两端脚轮(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划线器,其特征在于底架(3)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一端固定简易自行车(8),一直管(6)一端固定在底架(3)的顶角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底架(3)底边上,直管(6)壁上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有螺栓(4),一直径比直管(6)内孔径稍小的轴(7)一端通过轴承固定撒灰轮(5),另一端从底架(3)顶角处插入直管(6)内,螺栓(4)可以将轴(7)与直管(6)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划线器,其特征在于靠近底架(3)的直管(6)上有刻度(9),此处悬挂重锤(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田径跑道划线装置。底架一端的下方前后各固定一个脚轮,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一轴,轴的末端固定撒灰轮,撒灰轮到两脚轮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它具有以内道线为基准,使用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的优点,是学校、体育场馆必备用具。
文档编号A63C19/08GK2362545SQ98246550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30日
发明者翟平川 申请人:翟平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