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玩具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28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玩具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玩具飞机,特别是一种可飞回原丢掷处的组合式玩具飞机。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是不可或缺的玩伴,除了娱乐,更富有教育训练的功效,诸如身体功能的发展、手眼协调、角色扮演……等等,因此给予儿童一良好的安全玩具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相当具有功效。
摺纸飞机玩,几乎是每一位小朋友皆会的简易玩具游戏,但其成功飞起的机准则相当有限,若能够成功飞翔,但其飞行方向及路径又不易控制,不易受到儿童的青睐,缺点甚多。而科技的进步所发展出的遥控飞机,可以控制其飞行的路径与方向,虽然相当方便好玩,但其所需要的空间相当大,故常受到场地空间不足的限制,无法在室内玩耍,且其价格亦相当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圈飞回原丢掷处的玩具飞机,且因其不须要太大的空间即可玩耍,故可在室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又兼具安全、趣味、教学等多项功效的玩具飞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玩具飞机,它包括摺合机身,其中心线具有一预留的摺痕,在该摺合机身的二侧各设有一相对的机翼槽孔,其形成特定的曲线并于尾端弯曲倾斜一角度;机翼为一对称的角形翼片,可穿置于该机翼槽孔内,在该机翼中心线上设有第一槽孔与第二槽孔,并在中心线的前后边缘各设有一缺口,且该机翼的尾端弯摺形成有转向辅翼;一驾驶座片体,其具有一配重槽与一第一卡槽,该驾驶座片体置于该摺合机身内,第一卡槽卡设在该机翼的前缺口与第一槽孔上,该机翼的中心线固定在该摺合机身的中央;尾翼一侧有一第二卡槽,该尾翼置在该摺合机身的后段内部,该第二卡槽卡固在该机翼的后缺口与第二槽孔上;一配重块驾驶座片体的配重槽将该配重块固设在该摺合机身前段内部;数片贴合片黏贴在该摺合机身一侧未密合处该机翼槽孔的尾端倾斜的角度最佳为4度。
该贴合片为贴纸或胶带。
该驾驶座片体的第一卡槽的后端有一卡榫,卡固在该第一槽孔内。
该尾翼的第二卡槽的前端有一卡榫,卡固在该第二槽孔内。
由于机翼随机翼槽孔而形成一特定的曲线,以及其尾端倾斜一适当角度,并配合配重块的作用,利用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动升力维持机身在平面上飞行,转向机翼使机身转圈、尾翼平衡让飞机不致翻转,故当将玩具飞机配合一定的丢掷方向与力量而丢掷出去时,玩具飞机即旋转一圈自动飞回到原来的丢掷处,可控制此玩具飞机飞行的方向与路径,相当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可吸引儿童的注意,且因其不须要太大的空间即可玩耍,故可在室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材料以珍珠簿板制成,故具价格低廉,又兼具安全性,可放心给小朋友玩耍,而不会发生危险。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成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行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利用机翼的曲线与其尾端倾斜的角度相互配合,使玩具飞机具有一定的飞行方向与路径,以便顺利飞回原投掷点。
图1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成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玩具飞机10由一摺合机身12、一机翼14、一驾驶座片体16、一尾翼18以及数贴合片20所组成,且于摺合机身12内装设一配重块22(图中未示),以提供一适当的重量。
如图2所示,上述摺合机身12为玩具飞机的主体,其具一沿中央的中心线对称的结构,中心线上具有一预留的摺痕24以方便机身12对摺,在摺合机身1 2的二侧分设有一相互对称的机翼槽孔26,机翼槽孔26形成一特定的曲线,并在其尾端倾斜一适当的角度,最佳角度为水平倾斜4度,机翼槽孔26供插设一机翼用。其中,该机翼槽孔26的曲线形状能够导引规范机翼呈现同样的弧度,以便在飞行时,能提供玩具飞机的动升力,而机翼槽孔26尾端倾斜的部份则能规范机翼转向角度定型。
一机翼14为一对称的角形翼片,如图3所示,机翼14的宽度与长度均与机翼槽孔26紧密接合,以便将机翼14穿置于机翼槽孑L26内,在该机翼14中,心线上的适当位置设有第一槽孔28与第二槽孔30,并在机翼14中心线的前后缘各设有一前缺口32与后缺口34,机翼14尾端弯摺形成有转向辅翼36,同时如图4所示,其可作一细微的调整,主要作用在于让飞机10微调转向。其中,摺合机身12摺叠后由于材料具有弹性的作用,使摺合机身12自机头往机尾看去形成一V字形,此V字形将可固定机翼14在一平面并与机身12垂直,而不致使机翼14上下摇晃。
另有一驾驶座片体16,其一侧形成一配重槽38与一第一卡槽40,且第一卡槽40的后端形成有卡榫42,驾驶座片体16装置在摺合机身12摺合后的前中段内部,即摺合机身12的二薄板的间,并利用第一卡槽40卡设在机翼14的前缺口32与第一槽孔28内,使第一卡槽40尾端的卡榫42插入并卡固在第一槽孔28内而不脱落;而驾驶座片体16的配重槽38的位置位在摺合机身12的前段鼻头内部处,并在配重槽38内放置一金属配重块22,配重块22的重量随机型的大小而不同,此配重块22乃此玩具飞机飞行的重要环节,其赋予其飞行所需的冲力。
一尾翼18的适当位置形成有一第二卡槽44,其前端亦形成有一卡榫46,尾翼18设置在摺合机身12二薄板间的后段内部,并利用第二卡槽44卡固在机翼14的第二槽孔30与后缺口34上,同时第二卡槽44前端的卡榫46则插入该第二槽孔30并卡固于其内,故因尾驶座片体16与尾翼18二组件的作用,二卡榫42、46分别插入机翼H的第一槽孔28与第二槽孔30,且因材料具弹性的性质使其卡住后不脱落,交接密合并将机翼14的中心线固定在摺合机身12的中央,以取得机翼14二端的平衡;以及数片贴合片20,黏贴在以弯摺的摺合机身12一侧未密合处,分别把摺合机身12的二薄板与其间的驾驶座片体1 6与尾翼18相互密合,并以贴合片20贴住,以确实固定装设于其内部的各组件,组装完成后。如
图1所示,换言的,贴合片20主要贴住压合摺合机身12,并在机头与机尾分别贴上贴合片20,使摺合机身12夹住固定驾驶座片体18及尾翼20,因此的前所提摺合机身12呈V字形将得以密合,以减少机身12飞行时的阻力。但在机翼14以下的摺合机身12中段部份仍维持原来的V字形状,如图5所示,以稳定固定机翼14与摺合机身12在水平与垂直的关系,使其不易因冲撞而位移。
其中,上述的贴合片20可使用贴纸或胶带。
当将玩具飞机配合一定的丢掷方向与力量而丢掷出去时,如图5所示,玩具飞机1 0即旋转一圈自动飞回到原来的丢掷处,可控制此玩具飞机10飞行的方向与路径,相当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可吸引儿童的注意,且因其不须要太大的空间即可玩耍,故可在室内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摺合机身,其中心线具有一预留的摺痕,在该摺合机身的二侧各设有一相对的机翼槽孔,其形成特定的曲线并于尾端弯曲倾斜一角度;机翼为一对称的角形翼片,可穿置于该机翼槽孔内,在该机翼中心线上设有第一槽孔与第二槽孔,并在中心线的前后边缘各设有一缺口,且该机翼的尾端弯摺形成有转向辅翼;一驾驶座片体,其具有一配重槽与一第一卡槽,该驾驶座片体置于该摺合机身内,第一卡槽卡设在该机翼的前缺口与第一槽孔上,该机翼的中心线固定在该摺合机身的中央;尾翼一侧有一第二卡槽,该尾翼置在该摺合机身的后段内部,该第二卡槽卡固在该机翼的后缺口与第二槽孔上;一配重块驾驶座片体的配重槽将该配重块固设在该摺合机身前段内部;数片贴合片黏贴在该摺合机身一侧未密合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该机翼槽孔的尾端倾斜的角度最佳为4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该贴合片为贴纸或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该驾驶座片体的第一卡槽的后端有一卡榫,卡固在该第一槽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该尾翼的第二卡槽的前端有一卡榫,卡固在该第二槽孔内。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玩具飞机,包括中心线具有一预留的摺痕的摺合机身,在该摺合机身的二侧各设有一相对的机翼槽孔,机翼为一对称的角形翼片,穿置于该机翼槽孔内,机翼的尾端弯摺形成有转向辅翼;驾驶座片体置于该摺合机身内,第一卡槽卡设在该机翼的前缺口与第一槽孔上;尾翼置在该摺合机身的后段内部,第二卡槽卡固在该机翼的后缺口与第二槽孔上。本实用新型可转圈飞回原丢掷处的玩具飞机,可在室内使用,并且价格低廉,又兼具安全、趣味、教学等多项功效。
文档编号A63H27/16GK2396857SQ9924456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5日
发明者廖运焕 申请人:廖运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