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捡球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9732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自动捡球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捡球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捡球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应用在各种领域中,如工业、运动及特种高危领域。
[0003]在运动领域中,如足球、篮球或排球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过程中,为了节省比赛或训练时间,场地上通常会放置多个球,球被使用后散落于运动场的各个角落,往往比赛完毕或训练完毕后需要专人对球实施回收,不仅浪费体力,而且捡球的效率不高。专人捡球,不仅对球队的训练或比赛,都增加了相应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球队训练或比赛成本、无需人工操作、捡球效率高的自动捡球机器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捡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体、设于机体上的收取装置及回收装置,收取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通过传送装置衔接,所述机体上相对于设置收取装置、回收装置及传送装置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车轮及万向轮,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有呈倾斜状架设于机体上的板体及于板体平行设置的传送件,传送件与板体之间具有球体传动空间,机体上设有传动件驱动机构。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体通过车轮及万向轮运行至需要捡起的球体处时,收取装置将球收入至传送装置的球体传动空间内,然后由传送装置将球体输送至回收装置处,便完成了球体的捡取,机体可通过遥控或在其上设置传感器或设定球场的坐标,使机体可自行运行至球体处对球体实施捡取,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了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因捡球而浪费的体力,同时也无需专人实施捡球,减少了球队的训练及比赛费用,结构简单。
[000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板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上支撑架及下支撑架,所述的球体传动空间包括有靠近机体设置的下部开口及上部开口,所述的传送件包括有分别架设于上支撑架及下支撑架上的传动轴及绕两传动轴设置的传送带;所述的收取装置包括有架设于下支撑架上并与球体传动空间的下部开口对应设置的压辊,压辊与机体之间设有压球空间,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架设于机体上并通过皮带轮与压辊联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传动轴通过皮带与压辊的轴向一端联动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体运行至球体处时,压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同时联动传动带运行,处于压辊处的球体被压制到球体传动空间,并通过传动带及板体的摩擦将其输送至回收装置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0009]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回收装置包括有与球体传动空间导通且与板体衔接的球体回收通道,该球体回收通道与球体传动空间导通的一端为球体进入端,另一端为球体输出端,球体进入端与球体输出端之间设有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与球体输出端之间设有球体挡位机构。
[0010]其中,球体挡位机构包括有架设于球体回收通道的连接端与球体输出端之间的电机,电机上设有延伸至球体回收通道内并与电机联动连接的挡位件,该挡位件包括有与电机联动连接的转轴及均于转轴外周面上的至少两片叶片;所述球体进入端包括有与板体衔接的平直状放置框、连接端包括有与平直状放置框衔接的横截面呈“U”字形的连接框,球体输出端为与连接框衔接的竖直状输出框。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收装置中球体挡位机构的设置是为了使该机器人一次可收入更多的球体,并将球体积聚于球体回收通道的连接端处,待球体需要排出时,电机驱动叶片,使球体可依次被排出至球体回收通道外,而且排出球体的数量可通过叶片实施控制。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1 ;
[001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2 ;
[001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3 ;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自动捡球机器人,包括有机体1、设于机体I上的收取装置2及回收装置3,收取装置2与回收装置3之间通过传送装置4衔接,机体I上相对于设置收取装置2、回收装置3及传送装置4 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车轮11及万向轮12,传送装置4包括有呈倾斜状架设于机体I上的板体41及于板体41平行设置的传送件42,传送件42与板体41之间具有球体传动空间43,机体I上设有传动件42的驱动机构44。上述方案中,当机体I通过车轮11及万向轮12运行至需要捡起的球体处时,收取装置2将球收入至传送装置4的球体传动空间内43,然后由传送装置4将球体输送至回收装置3处,便完成了球体的捡取,机体I可通过遥控或在其上设置传感器或设定球场的坐标,使机体I可自行运行至球体处对球体实施捡取,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了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因捡球而浪费的体力,同时也无需专人实施捡球,减少了球队的训练及比赛费用,结构简单。
[001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板体4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上支撑架411及下支撑架412,球体传动空间43包括有靠近机体I设置的下部开口 431及上部开口 432,传送件42包括有分别架设于上支撑架411及下支撑架412上的传动轴421及绕两传动轴421设置的传送带422 ;收取装置2包括有架设于下支撑架412上并与球体传动空间43的下部开口 431对应设置的压辊,压辊与机体I之间设有压球空间21,驱动机构44包括有架设于机体I上并通过皮带轮441与压辊联动连接的驱动电机442,传动轴421通过皮带443与压辊的轴向一端联动连接。当机体I运行至球体处时,压辊通过驱动电机442驱动,同时联动传动带422运行,处于压辊处的球体被压制到球体传动空间43,并通过传动带422及板体41的摩擦将其输送至回收装置3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进一步的保证球体能够在球体传动空间43内运行,可在板体41上设置与传送带422适配的传送机构,使球体具有双重的拉力,从而加快球体的回收速度,参照本发明实施例后,这样的改进是无需付出任何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便可实现的。而且传送带422上还可间隔设置挡块,各挡块之间的空间与球体的直径适配,这样便可使球体能够被更为稳定的实施输送。
[001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回收装置3包括有与球体传动空间43导通且与板体衔接的球体回收通道31,该球体回收通道31与球体传动空间43导通的一端为球体进入端311,另一端为球体输出端312,球体进入端311与球体输出端312之间设有连接端313,连接端313与球体输出端312之间设有球体挡位机构32。该球体挡位机构32包括有架设于球体回收通道31的连接端313与球体输出端312之间的电机321,电机321上设有延伸至球体回收通道31内并与电机321联动连接的挡位件322,该挡位件322包括有与电机321联动连接的转轴及均于转轴外周面上的至少两片叶片;球体进入端311包括有与板体I衔接的平直状放置框、连接端313包括有与平直状放置框衔接的横截面呈“U”字形的连接框,球体输出端312为与连接框衔接的竖直状输出框。回收装置3中球体挡位机构32的设置是为了使该机器人一次可收入更多的球体,并将球体积聚于球体回收通道31的连接端313处,待球体需要排出时,电机321驱动叶片,使球体可依次被排出至球体回收通道31外,而且排出球体的数量可通过叶片实施控制。球体回收通道31通过上述设置,可放置多个球体,便于球体的收集。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捡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体、设于机体上的收取装置及回收装置,收取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通过传送装置衔接,所述机体上相对于设置收取装置、回收装置及传送装置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车轮及万向轮,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有呈倾斜状架设于机体上的板体及于板体平行设置的传送件,传送件与板体之间具有球体传动空间,机体上设有传动件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捡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上支撑架及下支撑架,所述的球体传动空间包括有靠近机体设置的下部开口及上部开口,所述的传送件包括有分别架设于上支撑架及下支撑架上的传动轴及绕两传动轴设置的传送带;所述的收取装置包括有架设于下支撑架上并与球体传动空间的下部开口对应设置的压辊,压辊与机体之间设有压球空间,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架设于机体上并通过皮带轮与压棍联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传动轴通过皮带与压棍的轴向一端联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捡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有与球体传动空间导通且与板体衔接的球体回收通道,该球体回收通道与球体传动空间导通的一端为球体进入端,另一端为球体输出端,球体进入端与球体输出端之间设有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与球体输出端之间设有球体挡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捡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体挡位机构包括有架设于球体回收通道的连接端与球体输出端之间的电机,电机上设有延伸至球体回收通道内并与电机联动连接的挡位件,该挡位件包括有与电机联动连接的转轴及均于转轴外周面上的至少两片叶片;所述球体进入端包括有与板体衔接的平直状放置框、连接端包括有与平直状放置框衔接的横截面呈“U”字形的连接框,球体输出端为与连接框衔接的竖直状输出框。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捡球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捡球机器人。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捡球机器人,包括有机体、设于机体上的收取装置及回收装置,收取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通过传送装置衔接,机体上相对于设置收取装置、回收装置及传送装置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车轮及万向轮,传送装置包括有呈倾斜状架设于机体上的板体及于板体平行设置的传送件,传送件与板体之间具有球体传动空间,机体上设有传动件驱动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降低球队训练或比赛成本、无需人工操作、捡球效率高的自动捡球机器人。
【IPC分类】A63B47-02
【公开号】CN104667491
【申请号】CN201410857983
【发明人】谷志阳
【申请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