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肌肉锻炼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92802阅读:来源:国知局
86] (表 2)
[0087] 共振频率(Hz)容易产生共振等级
[0088]
[0089] 如可以从表1和表2明显地看出,在使用所述衔口 41以小于6. 50赫兹(Hz)的振 动数进行振动时使弹性板22的臂进行共振的试样120的情况下,虽然使用者不容易使臂产 生共振,但还是能使臂产生共振,因而可以用于锻炼面部肌肉。
[0090] 在使用衔口 41以小于5. 00Hz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的情 况下,由于使用者容易使臂产生共振,所以是优选的。在使用衔口 41以小于3. 50Hz的振动 数进行振动时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的情况下,使用者更容易使臂产生共振,所以是最 优选的。
[0091] 在上述的条件中,在使用衔口 41以超过4. 67Hz的振动数产生振动时使臂产生共 振的试样120的情况下,虽然使用者很难使臂产生共振,但是由于可使臂产生共振,所以可 用于锻炼面部肌肉。
[0092] 在使用衔口 41以超过3. 33Hz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的情 况下,由于使用者容易使臂产生共振,所以可用于锻炼面部肌肉。在使用衔口 41以1. 17Hz 以上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的情况下,所述臂特别容易产生共振, 所以是最优选的。虽然振动数小于1. 17Hz也能产生共振,但是由于臂在每1秒进行振动的 次数减少且运动效果降低,所以是不可取的。
[0093] 在使用所述衔口 41以6. 33Hz以下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 的情况下,虽然不容易使臂产生共振,但由于使用者可使臂产生共振,所以可用于锻炼面部 肌肉。
[0094] 试样120优选为在衔口 41以3. 50Hz以上且4. 67Hz以下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可 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试样120特别优选为在衔口 41以1. 17Hz以上且3. 33Hz以下的振 动数进行振动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
[0095] 试样120还优选为在衔口 41以1. 17Hz以上且3. 40Hz以下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 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试样120也可以是在衔口 41以1. 17Hz以上且4. 80Hz以下的振 动数进行振动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即使是在衔口 41以1. 17Hz以上且6. 40Hz以下 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也可以进行锻炼。
[0096] 从其他观点来看,在所述衔口 41以1. 17Hz以上且6. 33Hz以下的范围内的振动数 进行振动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可用于锻炼。在衔口 41以5. 0Hz以上且6. 33Hz以 下的范围内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可使臂产生共振。
[0097] 试样120还优选为,在衔口 41以3. 50Hz以上且6. 33Hz以下的范围内的振动数进 行振动时可使臂产生的共振的试样。试样120更优选为,衔口 41以1. 17Hz以上且4. 67Hz 以下的范围内的振动数进行振动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
[0098] 表 3 是基于厚度为 0· 6謹、0· 8mm、1. 0mm 这 3 种,全长为 400mm..SOOmm.600mm、 700mm、800mm、1000mm 这 6 种,总计 18 种的弹性板 22、和重量为 6. 0g、11. 5g、23. 5g、48. 0g、 92. Og这5种重物的组合做出的90种的试样120。并且,如图18所示,以mm单位测量在自 然状态下的弹性板22的左右臂的挠曲量a,并将该数值与弹性板22的臂的长度b的比率、 即作为挠度计入表3。并且,这些各种试样120与上述同样地,由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体感试 验,并与所述表2同样地在表4中将其结果排成4个等级。
[0099] (表 3)
[0101] (表 4)
[0102] 自然状态挠度易产生共振等级
[0103]
[0104] 因此,当为臂在静止状态下的挠度超过4. 8%的试样120时,使用者能够使臂产生 共振。当为挠度超过8.1%的试样120时,由于能够容易使臂产生共振,所以是优选的。当 为挠度超过15. 0%的试样120时,能够特别容易使臂产生共振,所以是更优选的。并且,虽 然在挠度小于8. 3%时不容易产生共振,但还是能够使臂产生共振。当挠度小于15. 2%时, 由于能够容易产生共振,所以是优选的。当挠度小于60. 8%时,由于特别容易产生共振,所 以是更优选的。
[0105] 从其他观点来看,当挠度在5.0%-60.8%的范围内时,能够使臂共振。具体地 讲,显示了这样的结果:当挠度在5. 0% -8. 1%的范围内时能够使臂产生共振,当挠度在 8. 3% -60. 8 %的范围内时容易使臂产生共振,当挠度在8. 3% -15. 0%以及60. 8 %时容易 使臂产生共振,当挠度在15. 2% -48. 8%时特别容易使臂产生共振。如上所述,虽然在挠度 为60.8%时容易使臂产生共振,但是若挠度超过该数值、即60.8%时,可以估计为衔口 41 的动作不容易传到弹性板22上,而使臂不容易产生共振。
[0106] 在表5中,与上述同样地,厚度为0. 6mm、0. 8mm、1. 0mm这3种,全长为400_、 500謹、600111111、700111111、800111111、1000111111这6种,总计18种的弹性板22和重量为6.(^、11.5 8、 23. 5g、48. 0g、92. 0g这5种重物的组合做出90种的试样120。并且,如图20 (b)所示,用振 动试验机103从上下夹住弹性板22的突出部223,并由该振动试验机103以与上述表1相 同的条件使弹性板22上下振动。此时,通过挠曲传感器104检测出作用于试样120的最大 负荷。作为挠曲传感器,可以使用東京测具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制的型号为Strain Gauges TYPE :FLA-5-ll-3L的传感器。顺便说一下,作用于试样120上的负荷受到弹性板22和重 物的负载、弹性板22的推斥力、以及振动而附加的加速度的影响。并且,试验机103将处于 静止状态的挠曲传感器104的输出值设定为基准值、即零,并从通过挠曲传感器104检测出 的弹性板22的挠曲量计测施加到弹性板22的突出部223上的负荷。并且,加上施加到弹 性板22上的重力的作用量,并将以这样的方式算出的负荷的最大值计入表5中。并且,使 用各种试样120,与上述同样地,由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体感试验,并将其结果排成如下的3 个等级:不能产生共振(等级3);虽不容易产生共振但可以使其产生共振(等级2)、容易产 生共振(等级1)。表6为表示该等级的表。
[0107] (表 5)
[0108] 负荷(N)
[0110] "不可测定":测定设备的测定定范围外.即、因为共振频率在测定范围外.所以不 能测定共振时的负荷没有数据.没有进行数据抽取.
[0111] (表 6)
[0112] 负荷易于摇晃等级(N)
[0113]
[0114] 其结果,在使用负荷小于7. 4N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时,使用者能够使臂 产生共振,在使用负荷小于3. 9N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时,特别容易产生共振。另 外,在使用负荷小于1. 5N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时,也能推测为容易使臂产生共振。
[0115] 从其他观点来看,在使用施加于衔口 41上的负荷在3. 9N-7. 1N的范围内时可使 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时,使用者能够使臂产生共振,在使用该负荷在1. 5N-3. 8N的范围 内时可以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时,能够特别容易使臂产生共振。即使在使用负荷在 1. 5N-3. 85N的范围内时可使臂产生共振的试样120时,也能够使臂产生共振。在负荷小于 1.5N时,虽然能使臂产生共振,但是负荷量减少、且运动效果降小。
[0116] 因此,如果将面部肌肉锻炼器21的臂31的长度、重物30的重量等各种条件设定 为任意的话,表示被计入到表1-表6中的各种举动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会被具体化。这 样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能够得到与上述验证结果同样的效果。
[0117] 并且,在表7中记载了被用于上述各种试验的弹性板22、即厚度为0. 6mm、0. 8mm、 1. 0mm 这 3 种,全长为 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1000mm 这 7 种,总计 21 种 的弹性板22的弹簧常数(g/mm)。从表7可以明显地看出,最小的弹簧常数为0.23g/mm、最 大的弹簧常数为39. 35g/mm。并不仅限于这些弹簧常数,也可以设定为任意的弹簧常数。并 且,可以通过使用表7的弹簧常数和任意的弹簧常数的弹性板22,将面部肌肉锻炼器具体 化。任意的弹簧常数为填到表7的弹簧常数的各值之间的值的弹簧常数、具有超过表7中 的最大弹簧常数值的值的弹簧常数、或者是具有小于最小弹簧常数值的值的弹簧常数。
[0118] (表 7)
[0119] 用于实验的弹性板的弹簧常数(g/mm)
[0121] 可是,以年龄在20-70代的男女67名为对象,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面部肌肉锻炼器 21并以每次30秒每日2次的形式连续使用8周,而对其效果进行验证。该验证的条件和结 果被示出在图21-图26中。在验证中所使用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由除了重物30以外的 面部肌肉锻炼器21的主体、即由弹性板22、包覆层23、芯27以及衔口 28构成,并且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