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肌肉锻炼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928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主体 的重量为120g,全长为540_,弹性板22的长度为380_,厚度为0. 6_,热塑性聚氨酯的包 覆层23的厚度为平均6mm,重物30的重量为18g,23g,28g中的任意一个。并且,在验证试 验前、也就是使用前和验证试验结束后、也就是使用后拍摄被试验者的面部,并用2维皮肤 表面分析软件、即由美国的Canfield Scientific公司制造的型号为"Mirror",对该相片 影响进行分析来测量验证试验前后的变化状态,并将其结果制成图表。
[0122] 图21 (a)、(b)以及图22为验证了被试验者的嘴角抬高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测 量在使用前、使用后的相片中的67名被试验者的嘴角和眼袋之间的距离106,并算出使用 前、使用后的距离106的变化。并且,对67名使用前以及使用后的计算结果分别进行平均, 并在图22中将其制成图表。从图22可以明显地看出,使用后相对于使用前所述距离106 平均缩短大致0. 6mm并使嘴角抬高,锻炼效果被认可。
[0123] 图23(a)、(b)以及图24为验证可颊部抬高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在67名使用 前、使用后的侧脸相片中,设定通过耳屏间切迹的水平线107、和通过嘴角的水平线108,并 决定在两个水平线107,108之间以耳屏间切迹作为起点109的脸颊轮廓上的最长点110, 测量对于从起点109到最长点110为止距离的使用前、使用后的状态。但是,耳屏间切迹和 脸颊轮廓部不明显的9名从验证对象排出,并对58名的数据进行平均化。在该情况下,锻 炼结果、即最长点110的位置向上移动。并且,计算67名的使用前、使用后的变化,并在图 23中将其制成图表。可以从图23明显地看出,使用后相对于使用前所述距离平均缩短大致 0. 7_,所以锻炼效果被认可。
[0124] 图25(a)、(b)以及图26为验证了脸线的绷紧效果效果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 在67名的使用前、使用后的正面相片中设定通过鼻翼脚的根部的水平线111,并设定该水 平线111下侧的脸部轮廓112。并且,算出在使用前以及使用后的所述水平线111和轮廓 112之间的面积并算出其变化,在图26中将其制成图表。但是,在该情况下,脸部轮廓112 不明显的11名的相片从验证对象排出,并对56名的数据进行平均化。可以从图26明显地 看出,使用前相对于使用后平均减小大致〇. 7平方厘米的面积的减少被认可。
[0125]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面部肌肉锻炼器21,而使脸的各部的尺寸变短,所以返老还童 的效果被认可。
[0126] (第2实施方式)
[0127] 接着,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28]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省略了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重物30。并且,在弹性 板22的两个端部形成有大面积部122,并使其具有由该大面积部122代替重物30的负载功 能。在该构成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弹性板22设置有贯穿孔222和衬套26,并且优 选地,衬套26被设置在大面积部122的顶端部。
[0129]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部件数量减少,所以构成被简化。
[0130] (第3实施方式)
[0131] 接着,按照图21至图26,以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对本发明的第3 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32]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包覆层23的两端部形成有由该包覆层23形成的大面 积部122。弹性板22被形成为达到大面积部122的中央部的长度。弹性板22被形成为,其 厚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从长度方向中央部越向顶端逐渐减小。
[0133] 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面部肌肉锻炼器的大面积部122的两端埋设有由金属 板制成的加重片330。在加重片330上形成有一个第1通孔331和一对第2通孔332,第2 通孔332位于包覆层23内。构成包覆层23的合成树脂进入该第2通孔332,从而确保加重 片330和包覆层23的结合强度。在加重片330的表背两面上,在包覆层23的两端形成有 缺口部333,并且所述第1通孔331位于该缺口部333内。
[0134] 在所述缺口部333内嵌合有合成树脂制的装饰夹334,并且该装饰夹334着色为与 包覆层23不同的颜色,且其外表面与包覆层23的外表面连续。如图24-图26所示,在装 饰夹334中,一对夹持片335通过连接部338连结,夹持片335的整体被形成为截面为锐角 状。在两个夹持片335的根部形成有夹持突起336,并通过这些夹持突起336来夹持所述加 重片330。在两个夹持片335的顶端内表面分别形成有嵌合突起337。该嵌合突起337被 嵌合在加重片330的第1通孔331内。通过该嵌合,装饰夹334被固定在加重片330。
[0135] 如上述构成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面部肌肉锻炼器21同样 地使用。
[0136] 并且,在该第3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效果。
[0137] (1)由于没有像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那样设置与主体分开的重物,所以部件数量 减少,从而可以实现降低制造成本。
[0138] (2)在臂21的两端埋设有加重片330。因此,能够利用该加重片330的重量,使臂 21的两个端部较大地振动,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锻炼。
[0139] (3)在臂21的两端和加重片330之间设置有间隔。因此,在该间隔部分上的合成 树脂容易弯曲,并能够利用该弯曲而使臂21的两个端部容易振动,并且利用该特性有效地 进行锻炼。并且,由于在臂21的两端和加重片330之间设置有间隔,所以即使在加重片330 和其周围的包覆层23上因加重片330的动作而发生与锻炼几乎不怎么相关的较小的振动, 该振动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也会被所述间隔部分的包覆层23吸收。因此,臂21的弯曲运动 变得柔和,从而变得易于使用。
[0140] (4)由于弹性板22的厚度尺寸以及宽度尺寸被形成为从其长度方向中央部越向 顶端越逐渐减小,所以弹性板22的两端部容易挠曲。因此,能够使臂21的两端部较大地振 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弹性板22的两端部的弹性进行锻炼。
[0141] (4)在成形包覆层23时,加重片330以通过中子夹以中空状态把持在未予图示的 成形模具内。并且,通过伴随成形结束的脱模,而形成使加重片330在包覆层22的两端露出 的缺口部333。因此,能够利用该缺口部333来简单地安装成为设计上重点的装饰夹334。
[0142] (变形例)
[0143]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更并具体化。
[0144] ?不设置将弹性板22覆盖的包覆层23,而将弹性板22设定为裸露状态,并将构成 加重部25的重物30直接固定在弹性板22上。在该情况下,重物30的固定通过使用螺栓、 或将形成在重物30上的突起嵌合在弹性板22的孔来进行。并且,重物30也可以通过进行 卷绕、或进行弯折、或设为大面积来构成,以使重物30变成弹性板22的端部所需要的重量。
[0145] ?弹性板22的材质除了钢板,也可以变更为其他的材质、例如碳纤维、FRP(纤维增 强复合塑料)等。
[0146] ?如上述那样,弹性板22的材质除了钢板,也可以变更为其他材质、例如碳纤维、 FRP (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等,并省略包覆层23。
[0147] ?也可以省略弹性板22的包覆层23。
[0148] ?如在图1中用双划线所示,在保持孔29的附近的、弹性板22的两端位置设置缓 和部件32。该缓和部件32由比包覆层23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以具有与包覆层23的表 面连续的表面的方式埋设于包覆层23。并且,突出于该缓和部件32的内侧面的、未予图示 的销被嵌合在弹性板22的两端的小孔224,从而固定缓和部件32。缓和部件32缓和作用 于弹性板22的两端上的集中应力,从而防止包覆层23的裂缝等的产生。
[0149] ?作为弹性板22的包覆层23,也可以将合成树脂板粘在弹性板22的表背面的一 面或两面上、或在表背的一面或两面上以薄板状注塑合成树脂、或在弹性板22包上胶带。
【主权项】
1. 一种面部肌肉锻炼器,具备弹性变形部和被设置在所述弹性变形部的长度方向的中 间位置,并被嘴唇含住的衔持部,其中, 所述面部肌肉锻炼器被构成为,在所述衔持部以小于6. 50赫兹的振动数在上下方向 进行振动时,所述弹性变形部产生共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肌肉锻炼器,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在其两端部具有加重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肌肉锻炼器,其中, 在所述弹性变形部的两端埋设有加重片。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部肌肉锻炼器,其中, 将所述加重片和所述弹性板分开。
【专利摘要】在左右的臂(31)的端部设置有加重部(25)。在两个臂(31)之间设置有被嘴唇含住的衔持部(24)。在该衔持部(24)以小于6.50赫兹的振动数在上下方向摇晃时,所述臂(31)产生共振。因此,加重部(25)的负荷作为对衔持部(24)的负荷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得到对面部肌肉的锻炼效果。
【IPC分类】A63B23/03
【公开号】CN105246555
【申请号】CN201480002892
【发明人】松下刚
【申请人】株式会社Mtg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公告号】CN105013146A, WO2015166604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