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投掷训练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98475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铅球投掷训练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球投掷训练装置。
[0003]【背景技术】:
[0004]目前,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训练的科技化也被各国所重视,铅球是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对增强体质,特别是发展躯干和上下肢力量有显著的作用。但是对于铅球投掷的训练目前缺少相应的训练设备,出现的投掷训练设备在进行训练时投掷出去的铅球需要费时费力的收集,非常浪费时间和浪费体力,因此涉及一种可以锻炼投掷力量和投掷姿势自动回落的铅球投掷训练装置。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球投掷训练装置。
[0007]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8]—种铅球投掷训练装置,其组成包括:铅球缓冲网,所述的铅球缓冲网安装在缓冲支架上,所述的铅球缓冲网下对应有斜坡,所述的斜坡上开有豁口,所述的豁口处具有铅球回位装置,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前端具有L形挡板,所述的L形挡板前端具有投掷圈,所述的投掷圈两侧具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上具有弹力簧,所述的弹力簧与手套连接。
[0009]所述的铅球投掷训练装置,所述的豁口宽度大于铅球内径,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由三个钢筋焊接而成,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底端钢筋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的支撑杆下与支撑片连接,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内斜面角度为25°,所述的L形挡板的底面上具有与铅球回味装置对应的圆形凹孔。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铅球投掷训练装置,在进行使用和操作时,通过训练人员站在投掷圈内,投掷手带上手套,手握铅球进行投掷,同时根据需要调整伸缩杆的高度,投掷时可以往复通过拉伸弹力簧进行力量训练,往复几次后投掷出去,落入对面的铅球缓冲网上,在铅球缓冲网上缓冲后,通过下面斜坡进入豁口通过铅球回位装置回位,由于回位装置内具有倾斜角可以很好保证回位,撞击L形挡板落入L形挡板底面的圆形凹孔内即可。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训练人员进行力量训练和姿势训练同时投掷出去的铅球可以自动的回位方便下次投掷,无需配备拾球人员。
[0013]【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种铅球投掷训练装置,其组成包括:铅球缓冲网6,所述的铅球缓冲网安装在缓冲支架7上,所述的铅球缓冲网下对应有斜坡,所述的斜坡上开有豁口 8,所述的豁口处具有铅球回位装置,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前端具有L形挡板11,所述的L形挡板前端具有投掷圈I,所述的投掷圈两侧具有伸缩杆2,所述的伸缩杆上具有弹力簧5,所述的弹力簧与手套4连接。
[0018]实施例2:
[0019]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铅球投掷训练装置,所述的豁口宽度大于铅球内径,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由三个钢筋焊接而成,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底端钢筋与支撑杆10连接,所述的支撑杆下与支撑片连接,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内斜面角度为25°,所述的L形挡板的底面上具有与铅球回味装置对应的圆形凹孔,所述的伸缩杆上具有旋转手柄3。
【主权项】
1.一种铅球投掷训练装置,其组成包括:铅球缓冲网,其特征是:所述的铅球缓冲网安装在缓冲支架上,所述的铅球缓冲网下对应有斜坡,所述的斜坡上开有豁口,所述的豁口处具有铅球回位装置,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前端具有L形挡板,所述的L形挡板前端具有投掷圈,所述的投掷圈两侧具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上具有弹力簧,所述的弹力簧与手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球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豁口宽度大于铅球内径,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由三个钢筋焊接而成,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底端钢筋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的支撑杆下与支撑片连接,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内斜面角度为25°,所述的L形挡板的底面上具有与铅球回味装置对应的圆形凹孔。
【专利摘要】<b>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球投掷训练装置。目前,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训练的科技化也被各国所重视,铅球是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对增强体质,特别是发展躯干和上下肢力量有显著的作用。一种铅球投掷训练装置,其组成包括:铅球缓冲网(</b><b>6</b><b>),所述的铅球缓冲网安装在缓冲支架(</b><b>7</b><b>)上,所述的铅球缓冲网下对应有斜坡,所述的斜坡上开有豁口(</b><b>8</b><b>),所述的豁口处具有铅球回位装置,所述的铅球回位装置前端具有</b><b>L</b><b>形挡板(</b><b>11</b><b>),所述的</b><b>L</b><b>形挡板前端具有投掷圈(</b><b>1</b><b>),所述的投掷圈两侧具有伸缩杆(</b><b>2</b><b>),所述的伸缩杆上具有弹力簧(</b><b>5</b><b>),所述的弹力簧与手套(</b><b>4</b><b>)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铅球投掷训练装置。</b>
【IPC分类】A63B65/06, A63B69/00
【公开号】CN205108981
【申请号】CN201520927332
【发明人】王安洪, 房英杰
【申请人】王安洪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