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线锯机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257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线锯机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线锯机具。
美国专利US 5 027 518公开了一种这类的线锯机具,其结构与手工操作的线锯相同,其中典型的U形锯弓带一个向下垂直凸起的具有一个电动机外壳的手柄,该手柄的背面装有一个用来控制电动机供电的开关。
与手动线锯比较,该机具只具有取消了手工的拉锯运动的优点,而没有其它的操作优点。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本发明线锯机具的优点是该机具很轻巧、手握舒适,而且操作者可对它进行特别安全的控制。
通过在手柄上向后加长手枪式的底部机壳和在操作位置内将它支撑在操作者的前臂,从而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由于U形锯弓的臂比线锯锯片长几倍尤其是长两倍,可用线锯加工面积相当大的工件一直到中心,亦即从工件边缘开始进入木板状工件的最大锯削深度相当高。
由于电动机的通断开关装在手柄的前端,所以该开关特别便于操作尤其是用食指操作。
由于线锯锯片的来回运动用的电动机和传动机构装在底部机壳内,所以它们可以防尘和不受损坏。
由于锯弓的上臂在其自由端上带一个端部外壳,线锯锯片的可拆卸夹紧用的夹紧和导向装置装入该外壳中,所以它们特别防尘和不受损坏。
由于线锯在其底部机壳上部带有一个有沟槽的、与另一个臂成一直线的平面支承面来支承工件,所以线锯相对于工件特别容易控制,而且不产生“抖纹”,因此锯切面象用直尺或用圆规画出的那样光洁。
由于线锯的底部机壳特别容易与一个例如可固定在一个锯台上的工作台进行夹紧和拆卸,同时手柄向下伸出锯台而可方便地被握住,所以线锯可用固定其上的锯台作为特别精确定位的手动工具使用,或者在工作台上连接一个锯台的情况下可作为固定的机具使用。
由于线锯机具的底部机壳可通过纵向导轨尤其是通过不连续的槽-榫导轨与锯台无间隙地连接,所以线锯机具可从上方插入锯台并用卡口式连接方式与该锯台组合成一体,而不需用辅助工具。
由于线锯机具可通过向下按一个扣入的按钮就可与锯台分开,所以无须辅助工具就可特别快速而又方便地松开线锯机具。
由于线锯机具带有一个平行于线锯锯片移动的工件夹紧装置,该装置同时作为手指换向器使用,所以待加工的工件相对于线锯机具特别容易控制进行固定,因此可产生象用圆规或直尺画出那样的特别精确的锯切面。
由于U形锯弓的臂具有平面形的自由端,且在自由端上分别带有一个钢板弹簧,该钢板弹簧整个面积与该臂紧贴连接用作锯片的平行四边形的导轨并可与两个钢板弹簧相互特别精确的平行对准。
由于钢板弹簧在其自由端上带有一个中心槽,线锯锯片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挂入该槽中,因而可实现线锯锯片的无工具的夹紧(这是一种形状连接的夹紧方式,它比迄今为止通过旋转一个元宝螺母来使线锯锯片实现力连接的夹紧方式更可靠)。
由于上钢板弹簧弯曲成U形并用其下臂这样固定在尤其是铆接在U形断面的臂的自由端上,使该臂与该自由端同方向向外指,同时拱形和上U形边可自由旋转,所以特别经济地获得了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的一个弹性的预应力的摇座,其对应摇座构成固定在下臂上的钢板弹簧,对该钢板弹簧来说,锯片就是连接件。
由于下钢板弹簧特别是通过形状连接的方式通过传动机构尤其是通过一根连杆可与电动机连接,传动力不直接传递到锯片上,所以死点内的逆转运动在锯片的运动轨道上是减振的。
由于下钢板弹簧在其自由端上具有一块向下拱起的冲压的连接板,该连接板形成一个环圈与该连杆啮合,所以可在连杆和钢板弹簧之间建立特别经济的连接。
由于钢板弹簧在其自由端分别具有一个垂直于该槽延伸的凹槽,锯片的各一个内接头内其用其顶尖可在该凹槽定中心并可摇摆支承,所以线锯锯片可与不断振动的钢板弹簧不拉紧地铰接在平行四边形的传动机构中。
由于该内接头由做成一体的塑料制成并具有一个指向锯片的四方区,该内接头无间隙地通过该槽,所以线锯锯片的夹紧端可靠定中心并可减振地支承在钢板弹簧对面。
由于U形锯弓用金属尤其是用金属管制成的底部机壳及端部外壳在其U形断面的自由端用塑料尤其是用由两半组成的塑料外壳制成,所以在线锯机具的轻型结构和人机工程造型的情况下,实现了线锯锯片支座的高度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表示

图1从左前方看去的本发明手持式线锯机具的立体图;图2从右前方看去的与一个锯台锁紧的图1所示线锯机具;图3在待夹紧的锯台锁紧之前图2的线锯机具;图4从前面看去的线锯机具;图5拆掉外壳或打开外壳时从右方看去的立体图;图6在锁紧杆旋转到松开位置时从上方看去的图5的视图;图7带有钢板弹簧的U形锯弓的详图;图8带有线锯锯片的挂入夹紧端的下部钢板弹簧;图9带连杆的下部钢板弹簧的底视图;图10线锯锯片的夹紧端;图11夹紧杆的大样图;图12锯片的大样图;图13锯台的断面图;图14线锯机具带有相应机壳区的锯台的立体分解图;图15与锯台连接的底部机壳的横断面的一部分;图16底部机壳的右半外壳的内部视图;图17安装了电动机和传动机构的底部机壳的左半外壳;图18和19上钢板弹簧做成梯形的实施例。
图1所示的线锯机具10包括一个手枪式的垂直向下伸出一个手柄13的底部机壳12。手柄13从底部机壳12的出口区向后弯起。手柄13的后轮廓在从机壳12出来的出口区内形成一个凹进的拱起的喉部14,该喉部水平向后延伸成底部机壳12的下部外轮廓。喉部14紧贴操作者的手并大致位于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中心。这时底部机壳12的水平延伸的后部支承在操作者的手背和前臂并形成一根延长的杆,从而在操作线锯机具10对构成特别可靠的支承。
手柄13的前端有一个用来断开或接通电路的按钮15。按钮15四周被手柄13侧向伸出的凸起部130框住。从手柄13下方伸出一根装在底部机壳12内部的电动机11的供电用的电源电缆16(图1,4)。
在开关15下方的手柄13上设置了电动机11的一个未详细示出的转速电子调节装置的调节轮17。
底部机壳12由两半纵向分离的外壳1201、1202组成,且上部带有一个有纵向槽20的平面的船甲板状的支承面18,在该支承面上可支承一个被加工的工件19。
底部机壳12在两侧环绕的外边缘68下方各有两个相隔一定的距离的弹簧夹头21,其中只能看到设置在左侧上的两个。
从底部机壳12向后伸出一个U形锯弓22的下臂221,该锯弓用弯管制成并被两半外壳1201、1202严密包住。下臂221经一个向后的凹进弯曲部向前过渡成一个平行于下臂221延伸的上臂222。上臂222在其向前的自由端有一个端部外壳24,该外壳通过固定螺丝23(图5,6)与上臂222固定,并由两半纵向分离的外壳240、241组成。端部外壳24带有一根从上方操作的锁紧杆25,操作者的手指可通过一个凹口242从下方握住该锁紧杆的手柄127,并沿操作箭头26的方向旋转向上打开。
端部外壳24在其倒圆的前端带有一个工件压紧装置27,该装置由两根圆的滑动杆28组成,这两根杆可固定支承在端部外壳24中而又可相对于下部机壳12移动。这两根滑动杆28向上伸出端部外壳24并通过一个U形弧段281相互连接。滑动杆28在其面向支承面18的下自由端带有一个脚状的挡块30,该挡块平行于支承面18呈马蹄形向后延伸并由此构成一个向前敞口的槽29,在该槽中,锯齿尖32(图5、6)向前的线锯锯片33侧向和向后都是导向的,即防止了太大的侧向或向后的偏转。
工件压紧装置27在压下它前方的从端部外壳伸出的按钮270后便可从它的锁紧位置向上移动。
线锯锯片33具有两个夹紧端(图5、6),该夹紧端作为用塑料注塑的内接头34构成并在夹紧端明显加大锯片33的直径,所以该夹紧端可挂入叉形的支座56、57(图5、6)上,从而达到固定。
端部外壳24在其前端范围内的按钮270下方具有一个槽形的安装口243,通过该安装口可把锯片33做成内接头34的夹紧端挂入它的上支座56。为此,底部机壳12具有一个相应的前端安装槽35,通过该槽可把第二个内接头34形式的线锯锯片33的下固定端挂入。
图2表示与一个锯台37连接的从右上方看去的线锯机具10,其上部平面的支承面137齐平地过渡到底部机壳12的支承面18,其中支承面137,18的槽20有规则地相互过渡。
锯台37前端具有一个向下伸出的排屑管接头38(图13、14),该管上方在支承面137的范围内连通一个排屑孔39,当排屑管接头38与吸尘器之类的软管连接时,锯削过程中形成的锯屑便可通过排屑孔排出。
锯台37在其后部范围内带有一个U形的伸入支承面137向下的凹口40,该凹口相当于机壳12的支承面18的外轮廓或外缘68。该凹口40上部对面有纵向导轨69、70、73(图13),这些导轨可使线锯机具10的底部机壳12以卡口方式锁在锯台37中以及将其无间隙地固定其中。
锁紧按钮42有一个锁紧爪43,该锁紧爪啮合在支承面18附近的底部机壳12的一个相应的凹槽1210中并把底部机壳12从而把线锯机具10相对于锯台37可拆卸地固定。
锯台37的支承面137垂直向下设有从外部可穿过的等距离螺孔44,螺丝可插入这些孔,锯台37用这些螺丝拧紧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例如工作台上。此外,锯台37在其外缘上设有夹紧孔(71),以便放入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夹钳来把它固定到一个固定的支架上。
手柄13在锯台37下方伸出,所以线锯机具10与固定的锯台37可共同作为手动工具使用。这样,线锯机具10相对于工件19特别方便对准,即工件相对于锯片33或支承面18、137垂直定位即可。
图3表示在松开锯台37时或在与该锯台锁紧之前的线锯机具10。从图中可看出,底部机壳12必须相对于锯台37平行于它的支承面137推到最终锁紧或松开位置。在这之前,线锯机具10的底部机壳12必须垂直从上插入凹口40中,以便弹簧夹头21以及机壳12的外缘68用锯台37的相应的导向键69、70、73进入啮合位置。
箭头46、48表示在底部机壳12垂直插入凹槽40后线锯机具10相对于锯台37的松开或固定方向。
图4表示线锯机具10的正面图,图中可特别清楚地看出与锯台37连接的底部机壳12的重要的横断面或带有弹簧夹头21和外边缘68的底部机壳12的轮廓。还可看出安装孔35或安装口243和前面各图的其它细节,这里不再重述。
图5表示U形锯弓22的下臂221和上臂222的前部范围,图中没有示出下部机壳12,只示出了端部外壳24的左半外壳和锯片33的松开或固定用的夹紧机构。
下臂221在其自由端具有一个平面54,一个平面的钢板弹簧51在固定点59固定在尤其是铆接在该平面上。钢板弹簧51在其作为锯片夹紧端的支座用的自由端57带有一个叉形槽58,以便通过锯片33的铁芯和固定锯片的内接头34。下部钢板弹簧51的自由端57在最外端向下-然后向后呈屋面状向上-弯起,所以在屋面状弯起的下侧在横向内形成一个凹槽62,内接头34的一个顶尖61可摆动地铰接式地支承在该凹槽中,下部钢板弹簧51的自由端57在屋面状的范围后面继续一段短的平面范围,在该平面范围后面紧接一个带有一个中心纵向槽660的拱起部66,该纵向槽通过冲压形成一个向下拱起的连接板64。拱起部66和连接板64一起构成一个用来悬挂一根连杆67的椭圆形的圈环(图9),该连杆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下部钢板弹簧的上下运动。
用固定螺钉23把端部外壳24的左半外壳241固定在锯弓22的上臂222上。上臂222的自由端构成一个平面53,在固定点59把上部钢板弹簧50固定在尤其是铆接在该平面的上侧。上部钢板弹簧50用其臂501、502呈向右敞口的U形向外延伸-象上臂222的自由端53那样,其中短的下臂501固定在上臂222上。臂501、502通过一个拱起部52相互连接。
钢板弹簧50的较长的上臂502的自由端56在自由端向上弯起并接着向下构成V形-与下钢板弹簧51的外端57呈镜像对称并同样构成一个凹槽62,该凹槽同样通过一个中间的叉形槽穿过它的中心,所以锯片33用其另一个内接头34与锯片33的下固定端34呈镜像铰接在这个V形区的叉形槽58或凹槽62中。
臂221、222在其自由端附近带有穿通孔123,这些穿通孔垂直于通过锯弓22夹紧的平面延伸并用来穿过固定螺钉23,以固定底部机壳12或端部外壳24。
上钢板弹簧50的上臂502配置了一根做成双倍杆的夹紧杆25,该杆用其把手127可绕端部外壳24内的一根旋转轴125向上旋转,这样该杆的凸块126向下移动并同时朝下臂221带动钢板弹簧50的上臂502。为了便于操作者的手指插入,夹紧杆25的手柄127是一个向下敞口的管状空心体,操作者通过端部外壳24外轮廓的凹部242用一个手指方便地插入该空心体中并可向上旋转。
图5也表示带有工件夹紧装置27的端部外壳24的上部范围,它的滑动杆28在端部外壳24的下方带有一个中心槽29的脚状的挡块30。图中可看出侧面和后面包围锯片33的挡块30的马蹄形结构。同样可看出按钮270,通过按下该按钮可解除夹紧装置27或滑动杆28的锁定(向上)。其中,夹紧装置27可用操作者的手通过弓形段281的向上或向下移动方便地进行调节。
夹紧杆25的位置在图中处于夹紧位置,该夹紧杆可沉入凹部242,从而与端部外壳24的外轮廓齐平。图中只用虚线示出了上钢板弹簧50的上死点位置即夹紧位置,并用实线表示更换锯片33时的松开位置。
图6表示与图5相同的细节,只是夹紧杆25用它的手柄127向上并用它的凸块126向下旋转向下压钢板弹簧50的上臂502。从图中清楚看出凹部242在端部外壳24的外轮廓内变成齐平沉入手柄127。此外,示出了一根与旋转轴125相邻的一半外壳241的锁紧销129,在达到松开位置时,夹紧杆25的一个空心的圆筒形锁紧孔128可插入该锁紧销中。这样,锯片33就可从上和下钢板弹簧50、51的支座或自由端56、57松开并向前取下或又重新装入该支座。为此,端部外壳24的安装口243或底部机壳12的安装孔35(图1)必须穿通。
图7表示用圆形横断面的金属管制成的U形锯弓22和铆接其上的钢板弹簧50、51。中可特别清楚地看出带有纵向延伸的叉形槽58和带有凹槽62的上钢板弹簧50的自由端56,同样可清楚看出上下臂221、222的上下平面53、54的平面的平行对准,其余的-已在前面图中示出的-细节不再重述。
弯曲的上钢板弹簧50和直的下钢板弹簧51通过空心铆钉以形状连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在U形锯弓22的臂122、121的扁平的端部53、54上。铆钉连接的优点在于振动相对于钢板弹簧50、51的动荷载不敏感。但锯弓22在底部机壳12和端部外壳24中不断振动的弹簧钢板50、51之间起着刚性连接件的作用并在自重很小的情况下就具有特别好的抗弯和抗扭刚度。
为了提高在锯片提升方向内的锯弓22的刚度,锯弓的横断面最好选用椭圆形而不用圆形,或不用由碳纤维材料的金属制造。
由于下钢板弹簧51在其支座57的范围内多次拱起成型,防止了它的环圈65范围内的过量伸长,在该环圈旁边,电动机的传动力通过连杆67传递到钢板弹簧51上。
下钢板弹簧51在其平行于臂221的直的位置内是中性的并通过一个在自由端57测出的4毫米的偏转而产生大约12牛顿的力增加。下钢板弹簧51只对锯片33的导向起作用。与它不同的是,U形的上钢板弹簧50以其向上作用的预应力而可在锯片33的整个工作行程内引起均匀的锯片应力。其中钢板弹簧50是这样设计的,即它在上终端位置或上死点施加大约50牛顿的力。这个力在达到下死点之前的8毫米的行程时增加到大约65牛顿,所以,锯片33在工作行程中的拉力在至少50牛顿和最大65牛顿之间波动。
不用U形的上钢板弹簧50,也可用梯形的平面钢板弹簧。但这种相同弹簧特性曲线的梯形弹簧还具有较大侧向稳定性的优点,亦即可靠避免锯片的侧向偏转,这是因为避免了钢板弹簧50的拱起部52的相当小的横向抗弯刚度的缘故。此外,减小了运动的质量,而且直的梯形弹簧与锯弓22的臂222的铆接比U形弹簧50的铆接简单。其次,由于梯形而可使锯片33工作行程中在弹簧端偏转时的弯曲应力分布比较均匀。
图8表示带叉形槽58、凹槽62、连接板64、拱起部66、环圈65和槽660的下弹簧51自由端57的放大图。从图中可看出,线锯锯片33的内接头34用其顶尖61可摇摆地支承在凹槽62中。在顶尖61上连接一个四方36或带有齿32的线锯锯片33穿通叉形槽58。塑料内接头34由于无间隙地支承在叉形槽58中,所以它在顶尖61后面以一个四方36的形状继续延伸,该四方伸过顶尖61相当远并全面包围锯片33。四方36也对锯片33相对于电动机或传动机构起电绝缘作用。
图9表示下钢板弹簧51的自由端57的底视图,其中可看出叉形槽58、凹槽62、连接板64以及环圈65或纵向槽660,一根钩状的连杆67挂在该环圈中,该连杆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电动机产生往复运动或上下运动。
图10表示内接头34,该内接头在线锯锯片33的最外端呈圆柱形延伸并通过到另一个内接头34的两个屋面状的斜面构成顶尖61,四方范围从该顶尖伸出并使线锯锯片33无间隙地、抗扭地支承在钢板弹簧50、51的叉形槽58中。
图11表示作为两臂杆构成的夹紧杆25的细节,该杆的一个臂做成空心的手柄区127,而其另一个臂则做成凸起126,其间设置了一根旋转轴125。
图12表示带有作为内接头34构成的夹紧端及其屋面状斜面、顶尖61和四方区36的线锯锯片33的细节。
图13表示锯台37的部分立体纵断面,图中可看出排屑管接头38、排屑孔39、凹部40、带锁紧爪43的锁紧按钮42、螺丝孔44和槽20。此外,还可看出作为底部机壳12的纵向导向装置用的导向键69,该导向键带有断口75和侧向斜台73;以及还可看到外侧后面的螺旋夹钳的卡爪的入口71,该夹钳用来把锯台固定到一个支架上,例如工作台上。
导向键69的断口75用来垂直引入底部机壳12的侧向弹簧夹头21,以便从下方卡住导向键69并侧向支承在斜台73上。
图14再次示出了底部机壳12和锯台37之间的卡口式锁紧系统的动作方式,这是从下方倾斜看出的部分断面。其中可清楚看出导向键69及其断口75、向下构成的斜台75和锁紧爪43内的锁紧按钮42。还可清楚看出排屑管接头38、排屑孔39和凹部40以及分解的-在观察方向上方-底部机壳12的侧部范围及其弹簧夹头21和用来啮合在锯台37凹部40中的底部机壳12的上部外缘68。
图15表示带有锯台37的底部机壳12的一个横断面,图中还示出了底部机壳12和锯台37之间的卡口式夹紧系统,图中可看出纵向延伸的外缘68以及弹簧夹头21之间的导向件69的侧向和垂直支承情况。在弹簧夹头21和外缘68之间形成一个用来插入导向键69的导向槽70。
还可清楚看出斜台73,该斜台侧向靠到弹簧夹头21上并用来水平无间隙地使底部机壳12固定在锯台37旁边。
此外,还可看出机壳12的支承面18内和锯台37的支承面137内的槽20,手柄13从锯台37中向下伸出相当的距离,以便于操作者用手握住它。
图16所示的底部机壳12的右半外壳1201的内部视图清楚地示出了手柄13、喉部14、一个凸起部130、安装槽35、到穿通孔的出口1211和下臂221的窄的环形部以及机壳12与锯弓22固定连接的螺钉穿通孔。
图17对图16补充示出了带有安装好的电动机11和传动机构的底部机壳12的左半外壳1202,其中,电动机外壳110通过橡皮圈112构成弹性的支承点111,以实现电动机111的减振支承。电动机轴1103带有一个通风机113并为此带有一个轴向相邻的小齿轮114,该小齿轮与一个对应小齿轮115啮合。对应小齿轮115抗扭地装在一根曲轴116上,该曲轴在自由端带有一个驱动连杆67用的曲柄销119。
图18和19表示U形上钢板弹簧50的另一种方案即平面的梯形钢板弹簧500,该钢板弹簧具有弹簧50相同的弹簧特性曲线,但制造比较简单而且锯弓22的上臂222的铆接也比较简单。此外,由于钢板弹簧500呈梯形,所以与U形钢板弹簧50比较保证了锯片33在工作行程中弹簧端部偏转时的较均匀的弯曲应力分布。
图18中的钢板弹簧500处于松驰状态,其外端501在工作行程的上死点向上拱起,而图19则表示向下弯曲的即直的弹簧-在锯片33的向上工作行程之前-处于下死点的张紧状态。
权利要求
1.带有一个可拆卸夹紧在最好由一个U形锯弓(22)构成的两个臂(221、222)的臂端之间的线锯锯片(33)的手持式线锯机具(10),其中两个臂(221,222)之一带有一个手柄(13),其特征为,上臂(222)在其端部带有一个端部外壳(24),该端部外壳包围固定线锯锯片(33)的一端的一个第一支座(56)及其可拆卸夹紧的夹紧杆(25)。
2.按权利要求1的线锯,其特征为,下臂(221)在其端部有一个底部机壳(12),该机壳包住固定线锯锯片(33)另一端的一个第二支座(57)。
3.按权利要求2的线锯,其特征为,线锯锯片(33)的夹紧端(34)固定用的支座分别由布置在上下臂(221、222)上的各一个钢板弹簧(50、51)的端部(56、57)构成。
4.按权利要求3的线锯,其特征为上钢板弹簧(50)弯曲成U形并具有两个臂(501、502),其中,该钢板弹簧用一个臂(501)固定在尤其是铆接在上臂(222)的端部(53)上;臂(501、502)与臂(222)的自由端向外指着同一方向。
5.按权利要求4的线锯,其特征为托住钢板弹簧(50、51)的臂(221、222)的端部(53、54)是扁平的。
6.按权利要求5的线锯,其特征为,钢板弹簧(50、51)的作为支座用的端部(56、57)带有一个最好是中心的叉形槽(58),线锯锯片(33)的各一个夹紧端(34)可拆卸地挂入该叉形槽中,其中线锯锯片(33)在钢板弹簧(50、51)的叉形端部(56、57)上可平行于纵向轴进行上下导向运动。
7.按权利要求1或2的线锯,其特征为,作为线锯锯片(33)夹紧/松开用的夹紧装置用一根双臂杆(25),该杆的一端作为尤其是可用操作者的一个手指从下方握住的操作工具,而该杆的另一端则作为上支座(56)的下压用的凸块(126)。
8.按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的线锯,其特征为,下钢板弹簧(51)尤其是以形状连接的方式通过传动机构(80)与电动机(11)连接。
9.按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的线锯,其特征为,下钢板弹簧(51)在其自由端(57)具有一个尤其是冲压的向下拱起的连接板(64),该连接板构成一个啮合一根连杆(67)用的圈环(65)。
10.按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的线锯,其特征为,下钢板弹簧(51)在其自由端(57)具有一个垂直于叉形槽(58)延伸的槽(62),在该槽中可支承一个作为内接头(34)构成的锯片(33)的夹紧端,尤其是用其顶尖(61)构成一个自动对中心的旋转关节。
11.按权利要求1的线锯,其特征为,底部机壳(12)做成手枪状并垂直向下过渡成一个手柄(13),在其过渡到弯起的底部机壳(12)的后轮廓构成一个喉部(14),该喉部在操作位置内垂直和水平紧贴在操作者的手中,其中下臂(221)从机壳(12)后部伸出向下呈弓形并向前过渡成第二臂(222),所以弓形拱起部用其凸起侧指着后面。
12.按权利要求11的线锯,其特征为,底部机壳(12)连接在手柄(13)上向后延伸并作为下臂支承使用。
13.按权利要求11或12的线锯,其特征为,手柄(13)前端带有一个开关(15)。
14.按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线锯,其特征为,底部机壳(12)中装有电动机(11)和传动机构(80),以使下钢板弹簧(51)从而使锯片(33)上下运动。
15.按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线锯,其特征为,底部机壳(12)尤其是可锁紧、可拆卸地与一个尤其是固定在一个工作台上的锯台(37)连接。
16.按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线锯,其特征为,线锯机具(10)带有一个平行于锯片(33)移动的工件夹紧装置(27),该装置同时作为手指转向器(28)使用。
17.按权利要求16的线锯,其特征为,线锯锯片(33)具有两个夹紧端,这两个夹紧端用加厚部尤其是以内接头(34)的形式固定在作为支座用的钢板弹簧(50、51)自由端(56、57)的叉形槽(58)中。
全文摘要
带有一个可拆卸夹紧在最好由一个U形锯弓(22)构成的两个臂的自由端之间的线锯锯片(33)的手持式线锯机具(10),其中一个臂的自由端带有一个垂直弯起的手柄(13),由于上臂在其自由端带有一个端部外壳,该端部外壳包住固定线锯锯片的一端的第一支座(56)及其可拆卸夹紧的夹紧装置(25),以及由于下臂在其自由端带有一个底部机壳,该机壳包住固定线锯锯片另一端的一个第二支座(57),使该线锯机具有变得坚固而又便于维修,尤指在更换锯片时。
文档编号B27B19/00GK1276282SQ00118019
公开日2000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5日
发明者T·卢茨, S·科伊施 申请人: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