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松修复干缩变形木器文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165377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疏松修复干缩变形木器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物木器的修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疏松修复干缩变形木器的方 法;具体地说,涉及考古发掘获得的干缩变形木器的修复方法的材料、制备与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漆木文物,其中不少出土时已发生变化导致变形。 这些文物中不乏有极高价值的文物。过去漆木器文物基本上只对形态完整、未发生扭曲变 形的饱水器物采用较为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脱水保护。对上述扭曲变形的漆木 器文物整形复原还未见报导。对这类干缩变形的漆木修复是非常困难的,可能是国际难题,其困难就在于该类 漆木器因干缩而使原有木质结构变化,而使原有孔隙结构变小,使导水和导气均受到阻塞, 要使该漆木器的复原必须要有有效的方法使它们的孔隙发生膨胀,然后才有可能用适当的 材料(包括化学材料和生物材料)和适当的方法填充,使其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疏松修复干 缩变形木器的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1、木类疏松材料(1)木类疏松材料的组分(重量百分比)木类疏松材料的组分主要是C型碱性生物酶 0.1-0.2%氢氧化钠 9_11%,木素清0.2-2.1%,NNO 分散剂 0. 1-0. 2 %,水87-89%。验证*所有组分下限之和小于100%,所有组分上限之和大于100% ;*每一组分的下限加其它组分的上限之和大于100% ;*每一组分的上限加其它组分的下限之和小于100%。(2)木类疏松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组分置于气混容器里混搅均勻即可。2、木类修复材料(1)木类修复材料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双链葡萄糖7.6-9.6%,聚乙二醇(PEG2000)30-32%,
水50-53.4%,糠醛7.6-9.6%。验证*所有组分下限之和小于100%,所有组分上限之和大于100% ;*每一组分的下限加其它组分的上限之和大于100% ;*每一组分的上限加其它组分的下限之和小于100%。(2)木类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组分置于气混容器里混搅均勻即可。3、疏松修复干缩变形木器的方法疏松修复干缩变形木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用蒸馏水将干缩变形木器清洗干净;②将清洗干净的干缩变形木器浸泡到70°C的木类疏松材料中30-70天;③再将胀润后的干缩变形木器放到木类修复材料中浸泡30-100天。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操作简单,效果明显;②首次将整形复原理念及技术用于木器文物修复,开辟了疏松萎缩技术用于变形 木器文物修复的新领域,填补了疏松萎缩技术在变形木器文物修复应用中的空白;③本发明适用于考古发掘获得的干缩变形木器的修复。


图1是干缩照片;图2是疏松后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一、最佳值1、木类疏松材料的组分(重量百分比)最佳值C型碱性生物酶 0.15%氢氧化钠10.1%,木素清1.2%,NNO 分散剂0.1%,水88.45%。2、木类修复材料的组分(重量百分比)最佳值双链葡萄糖8.6%,聚乙二醇(PEG2000)31%,水51.8%,糠醛8.6%。二、实验使用本方法对九连墩出土的干缩棺椁样品进行疏松修复试验,结果明显。
4
如图1,修复前,文物木器干缩变形明显,有多处的裂纹,已经失去文物的价值。如图2,修复后,文物木器已膨胀恢复,无裂纹,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权利要求
一种木类疏松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是按重量百分比,C型碱性生物酶0.1 0.2%,氢氧化钠 9 11%,木素清 0.2 2.1%,NNO分散剂0.1 0.2%,水 87 89%。
2.一种木类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是 按重量百分比,双链葡萄糖7.6-9.6%,聚乙二醇(PEG2000) 30-32%, 水50-53.4%,糠醛7.6-9.6%。
3.一种疏松修复干缩变形木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①用蒸馏水将干缩变形木器清洗干净;②将清洗干净的干缩变形木器浸泡到70°C的木类疏松材料中30-70天;③再将胀润后的干缩变形木器放到木类修复材料中浸泡30-100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松修复干缩变形木器的方法,涉及一种文物木器的修复方法。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①用蒸馏水将干缩变形木器清洗干净;②将清洗干净的干缩变形木器浸泡到70℃的木类疏松材料中30-70天;③再将胀润后的干缩变形木器放到木类修复材料中浸泡30-100天。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操作简单,效果明显;②首次将整形复原理念及技术用于木器文物修复,开辟了疏松萎缩技术用于变形木器文物修复的新领域,填补了疏松萎缩技术在变形木器文物修复应用中的空白;③适用于考古发掘获得的干缩变形木器的修复。
文档编号B27K3/52GK101913177SQ20101024508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周松峦, 夏璐, 陈子繁 申请人:湖北省博物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