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44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材的水处理设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泡桐木材的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木材颜色不仅是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是评价木材质量并决定木材产品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木材的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木材颜色也是短周期速生人工用材林木材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色度学指标直接关系到木材表观质量,影响木材使用价值及利用率。木材变色一直困绕着木材加工企业和用户,人们想方设法脱出变色木材颜色。 泡桐木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用材,广泛用于生产室内建筑装修材料、家具、工艺品等,每年有50万立方米的桐木板材出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欧美等国家,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泡桐木材有加工容易,色泽淡雅,尺寸稳定性好等很多优点,但泡桐木材还有一个重要的材质缺陷,即泡桐木材容易变色,极大地限制了泡桐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泡桐木材变色是成熟泡桐活立木心材发生变色以及采伐后木材在干燥过程中逐渐产生色变,在桐木制品表面产生色差。泡桐木材变色严重影响泡桐材的深加工利用,在外贸出口中每年由于变色而被迫降等、削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泡桐木材变色是目前严重影响我国泡桐木材加工利用和泡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一个科学难题。关于泡桐木材变色和防治,桐木加工企业普遍采用简易水池冷水浸泡处理,也有个别企业采用煤炭及加工剩余物做燃料加热水处理来防止泡桐材变色。水处理持续15 21天,期间多次换水,多次排放处理水液。其缺点一是冷水处理效果差,泡桐木材中热溶性内含物不能有效去除,加工过程中,泡桐木材仍然会变色;二是处理池结构过于简易,池体只是砖混结构的水泥池,四周墙体无保温隔热层,上边无盖子防止散热,池子保温效果极差;三是使用热水处理的效果虽好,但是因为加热使用大量燃料,如煤炭或者木材碎料,增加企业成本,且浪费资源;四是使用木材碎料做燃料的,燃烧效果差,释放大量浓烟,污染周围空气;五是水温没有任何监测与调控,处理效果比较随意;六是处理过程中水液不进行循环利用,浪费淡水资源;七是脱色水液不进行任何处理就对外排放,其含有大量半纤维素、淀粉、糖类等木材内含物,且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呈黑褐色,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和水源;八是处理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泡桐木材冷水脱色效果差,热水脱色费水耗能,排放废水,释放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的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该系统处理泡桐木材既节省能源、水源、又保证脱色效果好,还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它由浸泡处理池、与浸泡处理池连通的污液池、与污液池连通的净化池组成一水循环系统,其浸泡处理池内设有与太阳能加热器连通的热交换器,浸泡处理池通过上水管与净化池连通,上水管上连有一将净化池内的水泵入浸泡处理池内的泵体,污液池通过净化管与净化池连通,浸泡处理池墙体是带有保温隔热层的夹层墙体。浸泡处理池上盖有一密闭盖。密闭盖为保温透光塑料盖。浸泡处理池底高于污液池底,污液池底高于净化池底以利用水势能进行流通。净化管内装有过滤基质,过滤基质包括黄河滩土、粉煤灰和田土。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加热,节能环保,节省燃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浸泡处理池可自动控温、便于很好控制泡桐木材水溶物质溶出。浸泡处理池中的处理水液首先排放 到污水池存放,然后经过净化管将污水净化,流入到净化池,然后通过泵体将净化池中的水液打到浸泡处理池,实现水循环利用,同时,过滤效果好,泵体、浸泡处理池与净化池与污液池组成一抽滤系统强制污水通过净化管。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多糖、矿物质等木材内含物通过净化管的基质收集,可做为农田肥料使用,变肥为宝。本系统因浸泡处理池温度高,可达60°C 7fC,如果太阳能加热板功率大,水温还可提高,水液循环,利于木材内含物浸出,脱色时间短,7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完成浸泡处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为泡桐木材加工企业提供便利快捷的脱色手段及专用设施,保证理想的脱色效果,又可节能减排,避免环境污染。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I可以看出本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它由浸泡处理池7、与浸泡处理池7连通的污液池9、与污液池9连通的净化池11组成一水循环系统,其浸泡处理池7内设有与太阳能加热器I连通的热交换器5,浸泡处理池7通过上水管12与净化池11连通,上水管12上连有一将净化池内的水泵入浸泡处理池内的泵体13,污液池9通过净化管10与净化池11连通,浸泡处理池7墙体是带有保温隔热层6的夹层墙体。由图I还可以看出浸泡处理池7上盖有一密闭盖4以防水汽蒸发散热;密闭盖4为保温透光塑料盖以利吸收太阳光。由图I还可以看出浸泡处理池底高于污液池底,污液池底高于净化池底以利用水势能能进行流通,节约泵体能量。由图I还可以看出净化管10内装有过滤基质,过滤基质包括黄河滩土、粉煤灰和田土 ;过滤基质各成分重量比为黄河滩土 粉煤灰田土 =J 50:1 25:2 40。当浸泡处理池处理泡桐木材时,装在太阳能上的泵体2在智能温控开关3的作用下工作,将太阳能热水传给热交换器内,使热交换器温度提高,热交换器散热给处理池水液,进而提高处理池水温,实现对热交换器5的循环加热。处理池中的水液在处理木材后经管道8排入污水池9中,然后经净化管10的净化成为清洁水,流入到净化池11中存放,通过装有泵体13的上水管12打入到浸泡处理池7中,继续循环使用。本处理池使用太阳能加热,节能环保,浸泡过程由自动控温监测。本加热系统不使用煤炭及木材等燃料,完全用太阳能清洁能源,安全可靠。特别是对浸泡处理池进行了保温隔热措施处理,墙体有中空保温隔热层,池顶部有保温透光塑料盖,减少浸泡处理池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净化管中的净化基质达到饱和后,可拆卸净化管10,倒出其中达到饱和的净化基质可作为田地肥料用,然后配制新基质,重新装入净化管,保持净化过滤功能。处理水液经过净化可实现循环利用,没有废 液对外排放,淡水资源实现高效利用,而且脱色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它由浸泡处理池(7)、与浸泡处理池(7)连通的污液池(9)、与污液池(9)连通的净化池(11)组成一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浸泡处理池(7)内设有与一太阳能加热器(I)连通的热交换器(5),浸泡处理池(7)通过水管(12)与净化池(11)连通,水管(12)上连有一将净化池内的水泵入浸泡处理池内的泵体(13),污液池(9)通过净化管(10)与净化池(11)连通,浸泡处理池(7)墙体是带有保温隔热层(6)的夹层墙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浸泡处理池(7)上盖有一密闭盖(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密闭盖(4)为保温透光塑料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浸泡处理池底高于污液池底,污液池底高于净化池底以利用水势能进行流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桐木材脱色处理系统,它由浸泡处理池、与浸泡处理池连通的污液池、与污液池连通的净化池组成一水循环系统,其浸泡处理池内设有与太阳能加热器连通的热交换器,浸泡处理池通过上水管与净化池连通,上水管上连有一将净化池内的水泵入浸泡处理池内的泵体,污液池通过净化管与净化池连通,浸泡处理池墙体是带有保温隔热层的夹层墙体。太阳能热水通过安在连接太阳能水管上的泵体将热水通过热交换器散热至浸泡处理池中。本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节能环保,节省燃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泡桐木材脱色时间短,7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完成浸泡处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保证理想的脱色效果,又可节能减排,避免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B27K5/02GK202572565SQ20122013915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5日
发明者常德龙, 黄文豪, 谢青, 黄琳 申请人: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