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体浮雕填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9869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门体浮雕填充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用于浮雕饰件或标记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体浮雕填充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套装门以全实木榫拼门、实木复合门和夹板模压空心门为主,采用天然木材或纤维板为主体,表面为木质单板贴面、实木贴面或其他材料,存在易变形、易开裂、款式单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10583032.0)公开了一种浮雕套装门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内面板、外面板和夹设于内外面板之间的主体门框架,所述主体门框架内安装有空心竹材门芯板,该方案具有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耐磨、耐热性能高及良好的装饰效果等优点。

但是,上述方案在门板内的竹材门芯板在浮雕过程中,会被刀具割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竹材门芯板割损的地方易开裂,而且造成隔音隔振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门体浮雕填充工艺,以解决门板内的竹材门芯板在浮雕过程中,会被刀具割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竹材门芯板割损的地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门体浮雕填充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制作凹凸部:内面板和外面板采用镂铣机加工凹凸部,加工速度30-90m/min、深度1-5mm;(2)制作主体门框架;(3)模具:制作与凹凸部大小、尺寸一致的模具;(2)粘黏:将模具固定在内面板和外面板上的凹凸部;(3)热压:外面板和内面板相互夹持主体门框架;(4)拌胶:将改性剂、填充料、水、滑石料和木屑合成的复合材料灌入主体门框架内,同时流向模具内;(4)冷却:内面板、外面板和主体门框架形成了门体浮雕,门体浮雕在温度60℃以下,冷却复合材料,等待复合材料凝固。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将内面板、外面板和主体门框架加工成套装,经数控镂铣机在内面板、外面板表面进行浮雕加工,并将上述主要构件组合,最后将复合材料灌入到主体门框架内,填充了内面板和外面板上的凹凸部,使之冷却固定。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模具粘黏在内面板和外面板构成一体,可防止竹质性凹凸部起裂缝,竹复合结构浮雕套装门造型多样、款式丰富,具有竹材的天然质感、坚固耐用、不变形、不开裂。

进一步,所述门体浮雕拌胶步骤中改性剂采用低毒脲醛树脂,且低毒脲醛树脂质量浓度50-65%。由于低毒脲醛树脂具有较高的胶合强度,且有一定的耐水性,因此,在浮雕上采用低毒脲醛树脂可保证很高的耐水性和胶合强度。

进一步,所述门体浮雕拌胶步骤中木屑采用竹碎料,其所述竹碎料在干燥温度80-100℃状态下,所制得的竹碎料含水率至5-8%。利用竹碎料是为了节省材料。

进一步,所述门体浮雕拌胶步骤中填充料颗粒为20-80目。能够更好与门体相结合。

进一步,所述门体浮雕的密度为0.35-0.65g/cm3

进一步,还包括涂饰,所述涂饰的漆膜厚度为150-350μ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内面板1、外面板2、主体门框架3、入料槽孔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门体包括内面板1、外面板2和夹设于内外面板之间的主体门框架3,在内面板1、外面板2上设有形成浮雕的凹凸部,该凹凸部6为显示有多种多样的浮雕图案,在内面板1和外面板2上涂布有水溶性底层涂料和UV表面涂料,在主体门框架3上端设有若干个入料槽孔4,通过入料槽孔4向主体门框架3内加入改性剂、填充料、水、滑石料和木屑合成的复合材料。

更具体实施方式:将竹质重组材加工成套装内面板1、外面板2和主体门框架3,经数控镂铣机在内面板1、外面板2表面进行浮雕加工,并将上述主要构件组合,最后采用水溶性底层涂料与UV表面涂料相结合的工艺对产品表面进行涂饰,而涂层厚度为180μm,竹复合结构浮雕套装门造型多样、款式丰富,具有竹材的天然质感、坚固耐用、不变形、不开裂。门体浮雕填充工艺的步骤如下:

(1)生产内面板1、外面板2的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备料→干燥→配料→软化→镂铣→检验。

2)主要工艺参数

备料:竹质重组材规格厚6-9mm、密度0.85-1.25g/cm3

干燥:放置一段时间,一般为2-4天;

配料:按门面板用材规格配料;

软化:处理温度30-50℃、使竹质重组材含水率30-60%;

镂铣:采用数控镂铣机加工,加工速度30-90m/min、深度1-5mm。

(2)生产主体门框架3的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备料→干燥→配料→零、部件机械加工→装配→检验。

2)主要工艺参数

备料:竹质重组材密度0.85-1.25g/cm3,规格:长度1900-2150mm、宽度100-130mm、厚度25-45mm;

干燥,放置一段时间,一般为2-4天;

配料:按主体框架用材规格配料;

机械加工:锯轴转速4000-6000rpm。

(3)门体浮雕的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模具→粘黏→热压→拌胶→冷却。

改性剂10Kg、填充料20Kg、滑石料30Kg和木屑40Kg通过粉碎机进行混合粉碎,粉碎形成的粉碎物,再加水80Kg进行混合,形成复合材料。

根据外面板1与内面板2上的凹凸部,制作与凹凸部大小、尺寸一致的模型,将模型固定在外面板1和内面板2的凹凸部上,再向主体门框架3内灌入改性剂、填充料、水、滑石料和木屑合成的复合材料,让复合材料充满整个主体门框架3,由于外面板1和内面板2夹持主体门框架3,主体门框架3内的复合材料流向外面板1和内面板2上凹凸部上的模型内,待干燥后,将模型取下,进而形成浮雕。

2)主要工艺参数

干燥:80-100℃状态下干燥竹碎料含水率至5-8%;

筛选:复合材料颗粒20~80目;

拌胶:改性剂采用低毒脲醛树脂,且低毒脲醛树脂质量浓度50-65%、施胶量5-12%;

热压:压力1.8-2.8MPa、温度95-160℃、时间20-30min/mm;

冷却:板坯温度60℃以下;

堆放:48小时以上;

芯板密度:0.35-0.65g/cm3

(4)涂饰

1)工艺流程

零、部件→砂光→腻子→干燥→砂光→底涂→红外干燥→砂光→第二道底涂→红外干燥→砂光→第三道底涂→红外干燥→砂光→第四道底涂→红外干燥→砂光→第五道底涂→红外干燥→砂光→第六道底涂→红外干燥→砂光→第七道面涂→紫外干燥→精砂→第八道面涂→紫外干燥→检验。

本方案采用了多次砂光、底涂和红外干燥,其目的是为了将涂层能够均匀的与门体结合,且能够更好的保护门体,如减少了第七道面涂、紫外干燥和精砂,其门体表面会遗留下干颗

粒,凹凸不平的效果。

2)主要工艺参数

涂层配比:水溶性底涂用量10-50%、UV面涂用量50-90%(质量百分比);

漆膜:厚度150-350μm;

干燥:红外波长15-45μm、紫外波长2000-5000A。

(5)复合装配

按装配流程将框架、内门板、外门板、门套、封边条、五金件等依次复合组装。

(6)检验、包装。

涂料检测实验:

实验过程:木试验采用PARC378电化学阻抗测量系统,阻抗测量在室温敞开的条件下进行。测量频率范围为105HZ—108HZ,其中高频段为105HZ—106HZ,由锁相技术完成,低频部分FFT技术完成,测量信号为幅值6mv正弦波,每个试样选取60个频率点进行测试,电解池采用为测量涂层性能而特制的电解池(有机聚氯乙烯管),测量面积为11.94cm2,电解质为3%NaCI溶液。待涂膜完全干燥后,用3%NaCI溶液将涂层浸泡起来,通过测量不同浸饱时间涂层电阻的变化。

测试时间一般为40分钟,每次测试前均要待开路电位稳定以后,方可开始测试,试验初期,可每天测一次,以后可把间隔时间拉长,一般按上次测试结果确定试样的测试周期。

本实验涂层的钎剂重量份数:14份数、18份数和24份数,涂层需要在3%NaCl溶液中浸泡57d、89d。

实验结果:

表1为涂料中Rp、Cp与涂料厚度的关系

由表1可知,不同厚度的涂层经过相同的浸泡时间(如5d7、89d)后,随涂膜厚度的增加涂层的孔隙电阻增大,涂层的双电层电容减小,对于同一厚度的涂膜,经过57d和8d9浸泡后,双电层电容均增大,增大的幅度随膜厚的增加而减小,钎剂重量份数为14份数的涂层在3%NaCl溶液中浸泡57d、89d后,双电层电容增加的幅度为69.86%,说明腐蚀性介质渗入涂层内的速度很快,钎剂重量份为18份数的涂层在3%NaCl溶液中浸泡57d、89d后,双电层电容增加的幅度为29.64%,钎剂重量份数14份数的涂层电容增加幅值比钎剂重量份数18份数的涂层的电容增加幅值要高,说明钎剂重量份数18份数的涂层电解质渗入的速度较缓慢,涂层的屏蔽性能较好。

结果说明:钎剂重量份数为18份的涂层抗渗透性能较强,腐蚀性介质不容易渗入涂层内,在腐蚀性介质在涂层内部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涂层的孔隙电阻的幅度和双电层电容增加的幅度均较大,由于涂层的孔隙电阻增大,说明孔隙较小,在孔隙度提高的同时,涂层的耐磨性提高,粘着力提升,涂层能够均匀的与门体结合。其中每份3g。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