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琴髹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1132阅读:20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琴的髹漆工艺。



背景技术: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汉民族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古琴的音色以听起来要有下沉感,声音松透不散而韵味悠长者为佳。一把古琴的好坏受槽腹结构和漆胎处理的影响最大,特别是漆胎处理,往往影响琴体的使用寿命和音色的变化。现有的油漆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漆、合成漆和传统漆。化学漆光亮度大,漆脆,光滑,但漆面手感生涩、易开裂,使用寿命最短。合成漆漆质光滑,丰润,流平性佳,但在擦漆后仍会留存一些细微的痕迹。传统漆漆质坚韧光滑,有质感,使用寿命长,但现有的制备工艺进行髹漆处理后其效果仍不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琴髹漆方法,该方法对传统髹漆工艺进行改进,制备出的古琴音质优美,漆质光滑,无划痕,使用寿命长。

一种古琴髹漆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找平:用生漆调和精细鹿角霜,生漆和精细鹿角霜的重量比为1-2.5:1,调和后将其刮涂在古琴木坯上进行找平,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阴干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平整。

2、蒙布:将生漆均匀涂刷在步骤1得到的木坯上,然后用麻布包裹,再将生漆均匀的涂刷在麻布上,反复涂刷使麻布与琴面紧密贴合;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

3、粗灰:将生漆与粗目数鹿角霜按照质量比1-2.5: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刮在步骤2得到的琴体上,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

4、中灰:将生漆与中等目数鹿角霜按照质量比1-2.5: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刮在步骤3得到的琴体上,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

5、细灰:将生漆与细目数鹿角霜按照质量比1-2.5: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刮在步骤4得到的琴体上,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干透后的灰胎进行标签,记录,放入特定仓库,时间不低于半年,使其适应自然变化,让灰胎更稳定。

6、找平:用砂纸打磨平整后用生漆调和精细鹿角霜按照质量比1-2.5: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刮涂在步骤5得到的琴体灰胎上找平,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干透后再打磨平整。

7、排音:调节龙龈与岳山高度,以保持手感最佳,然后打磨排除沙音、打板现象。

8、收毛孔:将生漆调和精细鹿角霜按照质量比1-2.5: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进行收刮,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干透后打磨光滑;此步骤重复4-7遍。

9、复音:检查手感,排除沙音、打板。

10、收毛孔:将生漆调和精细鹿角霜按照质量比1-2.5: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进行收刮,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干透后打磨光滑;反复收毛孔打磨不少于9遍,直至达到擦漆标准。

11、擦漆:用精制生漆均匀的涂擦于琴体表面,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

12、水磨:用砂纸进行水磨处理直至光滑。

13、擦漆:再次用精制生漆均匀的涂擦于琴体表面,然后放置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然后再水磨;反复涂擦水磨不少于10遍,直到表面光滑,温润,有质感。

进一步地,步骤1至13中要求温度为9-12℃,湿度为60%-80%。

进一步地,粗目数鹿角霜的粒度为20-30目,中等目数鹿角霜的粒度为50-60目,细目数鹿角霜的粒度为80-100目,精细鹿角霜的粒度为200-300目。

进一步地,精制生漆采用如下步骤制得:以1kg生漆计,采用烤灯进行照射,边照射边搅拌以蒸发其水分,直至生漆重量减少到0.6kg为止,即得精制生漆。

进一步地,步骤1-2中在阴房里阴干的时间为5-8天,步骤3-5中在阴房里阴干的时间为20-25天,步骤6中在阴房里阴干的时间为7-9天,步骤8和10中在阴房里阴干的时间为2-5天,步骤11和13中在阴房里阴干的时间为1-3天。

进一步地,古琴木坯的长度为1.1-1.26m。

进一步地,将古琴木坯分为13个单元,依次进行如下操作,对第1-13单元执行步骤1,对第2-13单元执行步骤2,第3-13单元执行步骤3,第4-13单元执行步骤4,第5-13单元执行步骤5,第6-13单元执行步骤6,第7-13单元执行步骤7,第8-13单元执行步骤8,第9-13单元执行步骤9,第10-13单元执行步骤10,第11-13单元执行步骤11,第12-13单元执行步骤12,第13单元执行步骤13。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古琴。

本发明通过对传统髹漆工艺进行改进,采用特定配比的漆料和细化的工艺步骤,对古琴进行髹漆,在保证古琴高品质琴音的同时,实现漆质坚韧光滑,有质感,漆面贴合牢固,使用寿命长,经过多次擦漆操作后无擦痕。同时通过对琴面进行区域设置,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操作步骤,能够将整个髹漆工艺在同一把琴中展示出来,方便教学和展示。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古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第1单元,2-第2单元,3-第3单元,4-第4单元,5-第5单元,6-第6单元,7-第7单元,8-第8单元,9-第9单元,10-第10单元,11-第11单元,12-第12单元,13-第13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描述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古琴,采用如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

1、找平:用生漆调和精细鹿角霜,生漆和精细鹿角霜(200目)的重量比为1:1,调和后将其刮涂在古琴木坯上进行找平,然后放置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8天);阴干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平整。此步骤是为了防止后续步骤中蒙布脱壳。

2、蒙布:将生漆均匀涂刷在步骤1得到的木坯上,然后用麻布包裹,再将生漆均匀的涂刷在麻布上,反复涂刷使麻布与琴面紧密贴合;然后放置在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8天)。

3、粗灰:将生漆与粗目数鹿角霜(20目)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刮在步骤2得到的琴体上,然后放置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25天)。

4、中灰:将生漆与中等目数鹿角霜(50目)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刮在步骤3得到的琴体上,然后放置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25天)。

5、细灰:将生漆与细目数鹿角霜(80目)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刮在步骤4得到的琴体上,然后放置在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25天)。干透后的灰胎进行标签,记录,放入特定仓库,时间不低于半年,使其适应自然变化,让灰胎更稳定。

6、找平:用砂纸打磨平整后用生漆调和精细鹿角霜(200目)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刮涂在步骤5得到的琴体灰胎上找平,然后放置在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9天)。干透后再打磨平整。

7、排音:调节龙龈与岳山高度,以保持手感最佳,然后打磨排除沙音、打板现象。

8、收毛孔:将生漆调和精细鹿角霜(200目)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进行收刮,然后放置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5天)。干透后打磨光滑;此步骤重复5遍。

9、复音:检查手感,排除沙音、打板。

10、收毛孔:将生漆调和精细鹿角霜(200目)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调制均匀进行收刮,然后放置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5天)。干透后打磨光滑;反复收毛孔打磨不少于9遍,直至达到擦漆标准。

11、擦漆:用精制生漆均匀的涂擦于琴体表面,然后放置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3天)。精制生漆采用如下步骤制得:以1kg生漆计,采用烤灯进行照射,边照射边搅拌以蒸发其水分,直至生漆重量减少到0.6kg为止,即得精制生漆。

12、水磨:用砂纸进行水磨处理直至光滑。

13、擦漆:再次用精制生漆均匀的涂擦于琴体表面,然后放置在温度为10℃、湿度为60-80%的阴房里,直至干透(约3天),然后再水磨;反复涂擦水磨不少于10遍,直到表面光滑,温润,有质感。

采用上述特定工序制备得到的古琴,琴声悠扬,漆质坚韧光滑,有质感,漆面贴合牢固,使用寿命长,经过多次擦漆操作后无擦痕。

实施例2

一种古琴,采用如下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在于将古琴分为13个区域,并命名为第1-13单元,具体髹漆时,对第1-13单元执行步骤1,对第2-13单元执行步骤2,第3-13单元执行步骤3,第4-13单元执行步骤4,第5-13单元执行步骤5,第6-13单元执行步骤6,第7-13单元执行步骤7,第8-13单元执行步骤8,第9-13单元执行步骤9,第10-13单元执行步骤10,第11-13单元执行步骤11,第12-13单元执行步骤12,第13单元执行步骤13。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古琴,能够使得古琴第1-13单元上分别显示出步骤1-13操作完毕后的漆面形貌,即人们可以通过该把古琴的漆面形貌变化,了解整个古琴的制作工艺变化,方便教学和展示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