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柏木开裂变形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74124阅读:5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木家具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柏木开裂变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柏木是主要生长在温带和亚寒带的针叶乔木,柏木具有君子一样的性格形象----斗寒傲雪、坚毅挺拔,乃百木之长,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柏木有多种,以黄柏为上,其它次之。黄柏色泽温润,木质细腻,抚之如幼童肌肤,做成家具别有风韵。柏木家具所营造的朴实原生的风格满足了现代人们追求自然、舒适、典雅的生活,为品味人生的消费者倡导绿色家园、自然淳朴的生活意境。

柏木家具质细、耐水,材质坚硬,生长期长,密度大,遇水不会烂,不会发黑,防腐保温,防蚁、防霉、防臭、防漏水、抗静电、抗菌、保温、不易变形、耐磨,至少可坚持三到四十年。

但是柏木家具如果前期工艺处理不好,就容易出现开裂和变形的缺陷,严重影响柏木家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柏木开裂变形的方法,柏木经过该方法处理后,后期制作而成的柏木家具长期使用也不会出现开裂和变形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柏木开裂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初步加工柏木木材

1.1将柏木木材去皮,切成木段,

1.2在木段中央位置钻轴向孔,轴向孔要贯通整个木段,轴向孔沿着木材轴向延伸,

1.3在木段上钻多个径向孔,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

步骤2,烘干

向木段的轴向孔内通入热风;

步骤3,浸泡

将经过烘干处理后的木段放入浸泡液中浸泡4~8小时,浸泡液是由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构成:氯化镁1.2%~1.8%、氧化钙1.2%~2.6%、醋酸4%~4.6%、聚甲基丙烯酸丁酯1.6%~2.2%、丙烯酸酯0.6%~1.0%、醋酸乙烯0.6%~1.2%、过硫酸铵1.1%~2.2%、磷酸二氢钾1.1%~2.3%,其余为水;

步骤4,再次烘干

将浸泡后的木段取出,擦干表面浸渍液,通过烘干机将木段烘干,烘干温度为110~120℃,烘干4~6小时;

步骤5,树脂浸泡

将经过步骤4的木段浸润到聚丙烯酸树脂中,浸润3~6天;

步骤6,取出经过步骤5处理的木段,在阴凉处自然晾干12~18小时,清洗掉木段表面的树脂;

步骤7,在烘干炉内将木段表面的水分烘干,自然冷却即可。

步骤2中,具体的通入热风的工艺条件为:先通入热风温度控制为80~110℃,通入热风1.5~3.2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静置4~8小时,再次通入热风,热风温度为120~140℃,通热风2~3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

步骤3中,氯化镁1.6%、氧化钙1.5%、醋酸4.4%、聚甲基丙烯酸丁酯1.8%、丙烯酸酯0.8%、醋酸乙烯0.8%、过硫酸铵1.4%、磷酸二氢钾1.6%,其余为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新砍伐的柏木木材经过切断后,加工出轴向孔和径向孔,然后向轴向孔中通入热风,通过热风烘干木段,热风从轴向孔和径向孔中通过,首先烘干的是木段的内层,然后再是外层,这样就避免了传统烘干方式,外层烘干而内层没有烘干,水分慢慢逸出,造成木材变形的缺陷,通过这种方式除去内部水分,然后使用浸渍液浸泡处理,解决内部纤维结构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问题,一方面降低了分子运动的动能,减少外力作用带来的木材不稳定问题,提高力学性能;采用树脂对木材进行浸渍处理,提高了表面润湿性和浸润均匀性,从而提高木材的受力强度和承力均匀性,避免木材开裂;烘干得到的木材,具有很强的防水性和抗曲变性,解决了现有柏木木材易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步骤2中,具体的通入热风的工艺条件为:先通入热风温度控制为80~110℃,通入热风1.5~3.2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静置4~8小时,再次通入热风,热风温度为120~140℃,通热风2~3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这种通风方式的控制要求,能够充分保证木段中的水分是从内层到外层逐步烘干的,避免后期家具变形和开裂。

步骤3中,浸泡液是由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构成:氯化镁1.6%、氧化钙1.5%、醋酸4.4%、聚甲基丙烯酸丁酯1.8%、丙烯酸酯0.8%、醋酸乙烯0.8%、过硫酸铵1.4%、磷酸二氢钾1.6%,其余为水。浸泡液在此重量百分比要求下,其浸泡效果最好,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内部纤维结构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问题,能够防止木材开裂和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止柏木木材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初步加工柏木木材

1.1将柏木木材去皮,切成木段,

1.2在木段中央位置钻轴向孔,轴向孔要贯通整个木段,轴向孔沿着木材轴向延伸,

1.3在木段上钻多个径向孔,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

步骤2,烘干

向木段的轴向孔内通入热风,先通入热风温度控制为80℃,通入热风1.5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静置4小时,再次通入热风,热风温度为120℃,通热风2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

步骤3,浸泡

将经过烘干处理后的木段放入浸泡液中浸泡4小时,浸泡液是由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构成:氯化镁1.2%、氧化钙1.2%、醋酸4%、聚甲基丙烯酸丁酯1.6%、丙烯酸酯0.6%、醋酸乙烯0.6%、过硫酸铵1.1%、磷酸二氢钾1.1%,其余为水;

步骤4,再次烘干

将浸泡后的木段取出,擦干表面浸渍液,通过烘干机将木段烘干,烘干温度为110℃,烘干4小时;

步骤5,树脂浸泡

将经过步骤4的木段浸润到聚丙烯酸树脂中,浸润3天;

步骤6,取出经过步骤5处理的木段,在阴凉处自然晾干12小时,清洗掉木段表面的树脂;

步骤7,在烘干炉内将木段表面的水分烘干,自然冷却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防止柏木木材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初步加工柏木木材

1.1将柏木木材去皮,切成木段,

1.2在木段中央位置钻轴向孔,轴向孔要贯通整个木段,轴向孔沿着木材轴向延伸,

1.3在木段上钻多个径向孔,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

步骤2,烘干

向木段的轴向孔内通入热风,先通入热风温度控制为110℃,通入热风3.2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静置8小时,再次通入热风,热风温度为140℃,通热风3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

步骤3,浸泡

将经过烘干处理后的木段放入浸泡液中浸泡8小时,浸泡液是由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构成:氯化镁1.8%、氧化钙2.6%、醋酸4.6%、聚甲基丙烯酸丁酯2.2%、丙烯酸酯1.0%、醋酸乙烯1.2%、过硫酸铵2.2%、磷酸二氢钾2.3%,其余为水;

步骤4,再次烘干

将浸泡后的木段取出,擦干表面浸渍液,通过烘干机将木段烘干,烘干温度为120℃,烘干6小时;

步骤5,树脂浸泡

将经过步骤4的木段浸润到聚丙烯酸树脂中,浸润6天;

步骤6,取出经过步骤5处理的木段,在阴凉处自然晾干18小时,清洗掉木段表面的树脂;

步骤7,在烘干炉内将木段表面的水分烘干,自然冷却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防止柏木木材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初步加工柏木木材

1.1将柏木木材去皮,切成木段,

1.2在木段中央位置钻轴向孔,轴向孔要贯通整个木段,轴向孔沿着木材轴向延伸,

1.3在木段上钻多个径向孔,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

步骤2,烘干

向木段的轴向孔内通入热风,先通入热风温度控制为90℃,通入热风2.2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静置6小时,再次通入热风,热风温度为130℃,通热风2.5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

步骤3,浸泡

将经过烘干处理后的木段放入浸泡液中浸泡6小时,浸泡液是由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构成:氯化镁1.6%、氧化钙2.2%、醋酸4.2%、聚甲基丙烯酸丁酯1.8%、丙烯酸酯0.8%、醋酸乙烯0.8%、过硫酸铵1.6%、磷酸二氢钾2.1%,其余为水;

步骤4,再次烘干

将浸泡后的木段取出,擦干表面浸渍液,通过烘干机将木段烘干,烘干温度为115℃,烘干5小时;

步骤5,树脂浸泡

将经过步骤4的木段浸润到聚丙烯酸树脂中,浸润4天;

步骤6,取出经过步骤5处理的木段,在阴凉处自然晾干15小时,清洗掉木段表面的树脂;

步骤7,在烘干炉内将木段表面的水分烘干,自然冷却即可。

实施例4

一种防止柏木木材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初步加工柏木木材

1.1将柏木木材去皮,切成木段,

1.2在木段中央位置钻轴向孔,轴向孔要贯通整个木段,轴向孔沿着木材轴向延伸,

1.3在木段上钻多个径向孔,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

步骤2,烘干

向木段的轴向孔内通入热风,先通入热风温度控制为95℃,通入热风2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静置5小时,再次通入热风,热风温度为135℃,通热风2.6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

步骤3,浸泡

将经过烘干处理后的木段放入浸泡液中浸泡7小时,浸泡液是由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构成:氯化镁1.5%、氧化钙2.4%、醋酸4.4%、聚甲基丙烯酸丁酯2.1%、丙烯酸酯0.7%、醋酸乙烯0.9%、过硫酸铵1.6%、磷酸二氢钾1.8%,其余为水;

步骤4,再次烘干

将浸泡后的木段取出,擦干表面浸渍液,通过烘干机将木段烘干,烘干温度为116℃,烘干4.5小时;

步骤5,树脂浸泡

将经过步骤4的木段浸润到聚丙烯酸树脂中,浸润4.5天;

步骤6,取出经过步骤5处理的木段,在阴凉处自然晾干17小时,清洗掉木段表面的树脂;

步骤7,在烘干炉内将木段表面的水分烘干,自然冷却即可。

实施例5

一种防止柏木木材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初步加工柏木木材

1.1将柏木木材去皮,切成木段,

1.2在木段中央位置钻轴向孔,轴向孔要贯通整个木段,轴向孔沿着木材轴向延伸,

1.3在木段上钻多个径向孔,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

步骤2,烘干

向木段的轴向孔内通入热风,先通入热风温度控制为95℃,通入热风2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静置7.5小时,再次通入热风,热风温度为136℃,通热风2.5小时后,停止通入热风。

步骤3,浸泡

将经过烘干处理后的木段放入浸泡液中浸泡6小时,浸泡液是由以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构成:氯化镁1.6%、氧化钙1.5%、醋酸4.4%、聚甲基丙烯酸丁酯1.8%、丙烯酸酯0.8%、醋酸乙烯0.8%、过硫酸铵1.4%、磷酸二氢钾1.6%,其余为水;

步骤4,再次烘干

将浸泡后的木段取出,擦干表面浸渍液,通过烘干机将木段烘干,烘干温度为115℃,烘干5.5小时;

步骤5,树脂浸泡

将经过步骤4的木段浸润到聚丙烯酸树脂中,浸润5.5天;

步骤6,取出经过步骤5处理的木段,在阴凉处自然晾干17小时,清洗掉木段表面的树脂;

步骤7,在烘干炉内将木段表面的水分烘干,自然冷却即可。

分别使用实施例1-5的方法处理柏木木材,并以现有的处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处理的木材为同一批,处理后加工成同一木制品,将该木制品在水中浸泡2小时后,再加热至80℃,在日光下晾干,测定记录木制品的形变、曲率半径和回复率,将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本发明烘干得到的木材,具有很强的防水性、抗曲变性和抗开裂形,解决了现有柏木木材易变形和开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