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788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木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在森林工业中,星星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化学加工同为森林采伐运输的后续工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

中国木材加工业的逐渐机械化始于清末。这时外商在中国建立机械化制材厂,继而发展地板、门窗等以房屋建筑为对象的木材加工厂;20世纪初又设厂生产胶合板。从50年代中期起,胶合板生产有了发展,接着并开始制造刨花板及纤维板;表面装饰材料及层积材等也陆续出现。这标志着中国的木材加工业已进入以综合利用为中心的现代化时期。

在世界四大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中,木材是唯一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现在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板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木业加工、木制品生产基地和最主要的木制品加工出口国,同时也是国际上最大的木材采购商之一。我国的人造板、家具、地板年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2013年我国国内木材产量增长为836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进口木材(原木和锯木)79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进口额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6%。国内木材产量和进口量比值约为51:49与2012年基本持平。用途方面,我国国内生产的木材主要用于生产纤维板,坑木和农村地区建设方面。而进口木材多用于施工、家居室内装修和家居的生产。

近年来,我国木材工业呈现出投资主体多样、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聚集度提高的良好趋势,已初步实现3个战略性转变:由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扩大生产规模的单一发展模式向扩大规模与节约使用并举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利用一个市场、一种资源向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转变。

今后中国对木材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快速增加。21世纪前3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主要在东亚,特别是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该区域对林木产品的需求增长将最快。预计中国在2015年前木材消费量将以更快的速度递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环保要求也逐渐加强,因此,未来市场上高档次的环保木材加工产品将越来越受到青睐。另外,我国相关税收政策的实施,限制了一次性及资源高消耗性木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这类木制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对于节约代用型的木制品,不仅市场需求较大,而且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因此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我国木材加工业仍处于迅速发展的上升周期,但是企业的经营难度将越来越大,行业的整合势在必行。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木材加工行业的需求势必得到拉升,从而电动工具的需求亦会实现增长,然而木材加工的意向需求是否能全部转化为实际需求,木材的供给则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国际社会目前对于木材出口的限制情况来看,用于木材加工的电动工具在短期内的需求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为稳定。

木材加工,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在森林工业中,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化学加工同为森林采伐运输的后续工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切削有锯、刨、铣、钻、砂磨等方法。由于木材组织、纹理等的影响,切削的方法与其他材料有所不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加工也有影响,如单板制法与木片生产需湿材切削,大部加工件则需干材切削等。干燥通常专指成材干燥。其他木质材料如单板、刨花、木纤维等的干燥,都分别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组成部分。木材胶粘剂与胶合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是木材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再造木材和改良木材,如各种层积木、胶合木等产品生产的前提。木材表面涂饰最初是以保护木材为目的,如传统的桐油和生漆涂刷;后来逐渐演变为以装饰性为主,实际上任何表面装饰都兼有保护作用。

木材加工已成为一个稳定的工艺系统,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制材技术的革新,木制品加工工业系统的变革,以至人造板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工程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今后微处理机将更加深入到许多木材加工工艺领域,如原木、锯材的检尺、分等,木材、单板等干燥过程的控制以及热压工艺参量的调节等。同时,生物工程应用于纤维分离过程的可能性也已出现,定向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有可能使刨花和纤维按照产品用途性能的要求进行组织和纹理排列,成为木材加工中的最新技术。此外,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无木芯旋切、无胶胶合、无屑切削,以及木制品工业中应用柔性加工系统等的试验研究,都预示木材加工技术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革。

现有市面上的刨木机结构过于单一,当木条毛料送入切割时,往往需要直接通过刨木机上的刨刀进行切割,但是由于木条毛料的形状为不规则状,单纯地依靠刨刀切割使得其进料非常不顺,最终刨出来的木料的精度也大受影响,而且体积较大,移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包括装置工作台、装置移动把手、电机散热板和木料修边刀,所述装置工作台上方安装有润滑油入口,所述润滑油入口上方安装有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上方安装有所述装置移动把手,所述装置移动把手上方设置有防滑刻纹凹槽,所述防滑刻纹凹槽下方安装有刨木速度调控把手,所述装置工作台右侧安装有小型驱动电机,所述小型驱动电机上方连接有所述电机散热板,所述装置工作台内部安装有刨木刀调速器,所述刨木刀调速器下方安装有梯形刨木刀,所述梯形刨木刀左侧连通有修边刀控制器,所述修边刀控制器下方安装有所述木料修边刀,所述木料修边刀右侧安装有刨木口。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装置工作台与所述润滑油入口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器与所述梯形刨木刀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防滑刻纹凹槽与所述装置移动把手连接,所述小型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机散热板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刨木刀调速器与所述刨木速度调控把手连接,所述修边刀控制器与所述木料修边刀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刨木口设置在所述装置工作台上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梯形刨木刀由合金钢压制而成,表面进行喷塑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装置工作台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小型驱动电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小型驱动电机为三相驱动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该装置设备体积较小,携带方便,能够自由移动,能够对木料进行修正,确保刨木工作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装置工作台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小型驱动电机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装置工作台;2、润滑油入口;3、高度调节器;4、装置移动把手;5、防滑刻纹凹槽;6、刨木速度调控把手;7、小型驱动电机;8、电机散热板;9、刨木刀调速器;10、梯形刨木刀;11、修边刀控制器;12、木料修边刀;13、刨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包括装置工作台1、装置移动把手4、电机散热板8和木料修边刀12,装置工作台1上方安装有润滑油入口2,润滑油入口2上方安装有高度调节器3,高度调节器3上方安装有装置移动把手4,装置移动把手4上方设置有防滑刻纹凹槽5,防滑刻纹凹槽5下方安装有刨木速度调控把手6,装置工作台1右侧安装有小型驱动电机7,小型驱动电机7上方连接有电机散热板8,装置工作台1内部安装有刨木刀调速器9,刨木刀调速器9下方安装有梯形刨木刀10,梯形刨木刀10左侧连通有修边刀控制器11,修边刀控制器11下方安装有木料修边刀12,木料修边刀12右侧安装有刨木口13。

装置工作台1用以对刨木装置进行支撑,润滑油入口2用以将润滑油送入装置内部,对装置内部零件进行润滑,高度调节器3用以调节梯形刨木刀10高度,装置移动把手4用以方便使用者对刨木装置进行移动,防滑刻纹凹槽5用以防止使用者在对刨木装置移动时滑落,刨木速度控制把手6用以控制刨木装置工作速度,小型驱动电机用以为刨木装置工作提供动力,电机散热板8用以在小型驱动电机7工作时进行散热,刨木刀调速器9用以与刨木速度控制把手6共同作用对刨木速度进行调节,梯形刨木刀10用以对木料进行刨削,修边刀控制器11用以对木料修边刀12进行控制,木料修边刀12用以对木料进行修边,刨木口13用以将木料送至梯形刨木刀10下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移动的刨木装置的使用功能,装置工作台1与润滑油入口2连接,高度调节器3与梯形刨木刀10连接,防滑刻纹凹槽5与装置移动把手4连接,小型驱动电机7与电机散热板8连接,刨木刀调速器9与刨木速度调控把手6连接,修边刀控制器11与木料修边刀12连接,刨木口13设置在装置工作台1上方,梯形刨木刀10由合金钢压制而成,表面进行喷塑处理,装置工作台1两侧均设置有小型驱动电机7,小型驱动电机7为三相驱动电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