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四面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0368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材四面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材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木材四面铣。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具、集装箱、木地板等木器制作业,要求提供的拼装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故通槽将木料按所需尺寸分割成方料或板料毛坯,然后用木工刨子或平刨机反复刨削,直到光滑为止。此类加工方式一般凭经验感觉,尺寸精度不易控制,加工精度差,操作不安全,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木材四面铣,如图6所示,包括铣削装置1和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2穿通铣削装置1,两侧形成进料端以及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2将木材输送到铣削装置1内进行铣削,同时铣削装置1能够一次性对木材的四个面进行铣削,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的效果。

现有技术不足之处在于,加工木材时,一般通过人工将木材一块一块放置于输送装置2进料端上,输送于铣削装置1内对木材进行加工,这种方式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为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材四面铣,具有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木材四面铣,包括铣削装置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穿通铣削装置两侧、形成进料端与出料端,还包括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位于输送装置进料端一侧,送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底座、位于底座上用于叠放木材的支撑座、用于推送木材进入输送装置内的推送装置,所述支撑座通过升降装置驱动相对底座上下位移。

采用上述结构,对木材进行铣削工作时,将若干木材叠放于支撑座上,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对支撑座进行升降,依次将最上端木材的下端面与输送装置齐平,再经推送装置将最上端木材推送至输送装置内,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铣削装置中进行铣削,达到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于支撑座底部的若干导向杆和齿条、开设于底座上若干分别供导向杆以及齿条穿过的通孔和通槽,所述底座底部与齿条对应设置有若干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轴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作用力下,驱动支撑座上下位移,将木材抬升至便于进入输送装置中位置;进而通过若干导向杆在底座的通孔内上下滑动,使其支撑座升降得更加平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一侧的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上且与输送装置平行设置的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驱动轴朝向输送装置的一端上设有弹性垫。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液压缸一驱动轴的伸缩对木材进行推动,将木材推送至输送装置上;进而通过驱动轴上的弹性垫,减少液压缸一驱动轴对木材的磨损。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一侧的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转动盘、偏心转动连接于转动盘上的连杆、一端与连杆转动连接另一端抵接于木材的驱动杆,所述固定座朝向输送装置一端上设有限位驱动杆仅能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滑动的限位座,固定座上还设有驱动转动盘旋转的转动电机。

采用上述结构,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盘旋转,由于连杆一端与转动盘偏心设置、另一端与驱动杆转动连接,在限位座限制驱动杆的直线运动作用力下,驱使驱动杆相对限位座来回滑动,达到推送木材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杆朝向输送装置的一端上设有弹性垫。

采用上述结构,驱动杆通过弹性垫与木材抵接,减少了驱动杆对木材的磨损。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对输送带进行支撑的支撑架,所述输送装置位于进料端的一侧上设有用于对木材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支撑架宽度方向两侧的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滑动杆与支撑架连接、且与滑动杆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输送装置进料端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导向轮,对木材进行导向,防止木材偏离输送带撞到支撑架上,造成堵塞,便于木材进入铣削装置中。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滑动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槽,通过锁紧螺栓穿过腰型槽与支撑架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滑动杆上设置的腰型槽以及锁紧螺栓穿过腰型槽将滑动杆限位于支撑架上的作用力下,使其两侧导向轮可相对支撑架左右滑动,根据不同木材的宽度调节两侧导向轮间的距离。

进一步优选为:同侧若干滑动杆相对导向轮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同侧滑动杆相对导向轮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成一整体,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若干木材叠放于支撑座上,进而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转动,驱动支撑座相对底座上下滑动,将木材抬升至进入输送装置中的状态,再经液压缸一将木材推送至输送装置中,达到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2、通过输送装置进料端沿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导向轮,达到便于木材输送至铣削装置中的效果;

3、通过滑动杆带动导向轮相对支撑架左右滑动,调节两侧导向轮间距离,达到可适应对不同宽度木材进行输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整体结构;

图2是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送料装置的连接结构;

图3是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升降装置与支撑座之间的连接结构;

图4是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导向机构的连接结构;

图5是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推送装置的连接结构;

图6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整体结构。

图中,1、铣削装置;2、输送装置;21、输送带;22、支撑架;3、送料装置;31、机架;32、底座;33、支撑座;34、升降装置;341、齿条;342、齿轮;343、驱动电机;344、导向杆;35、推送装置;351、固定座;352、液压缸一;353、转动电机;354、转动盘;355、连杆;356、驱动杆;357、限位座;36、滑轨;37、滑座;38、驱动件;4、导向机构;41、导向轮;42、滑动杆;43、腰型槽;44、锁紧螺栓;45、转轴;4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木材四面铣,如图1和2所示,包括铣削装置1、输送装置2和送料装置3,输送装置2穿通铣削装置1两侧、形成进料端与出料端,送料装置3位于进料端一侧,通过送料装置3将木材送至输送装置2进料端上,进而通过输送装置2将木材送至铣削装置1中进行铣削,铣削后木材经出料端输出。

参照图2和3,上述送料装置3包括机架31、固定于机架31上的底座32、设置于底座32上方的支撑座33以及推送装置35,支撑座33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34,木材叠放于支撑座33上方,通过升降装置34驱动支撑座33相对底座32上下位移,将最上端木材抬升至便于进入输送装置2的状态,进而通过推动装置将木材推送至输送装置2内。

参照图2和3,上述升降装置34包括四根竖直固定于支撑座33下方的导向杆344和两根竖直固定于支撑座33下方的齿条341,底座32上分别开设有供导向杆344和齿条341上下滑动的通孔(图中未示出)和通槽(图中未示出),底座32下方固定有两个驱动电机343,两驱动电机343的驱动轴上分别固定有与齿条341啮合的齿轮342,通过驱动电机343带动齿轮342转动,在齿条341与齿轮342的啮合作用力下,驱动齿条341带动支撑座33相对底座32上下位移。

参照图2,上述推送装置35包括液压缸一352和固定座351,固定座351设置于机架31一侧,液压缸一352固定于固定座351上方、且与输送装置2平行设置;其中液压缸一352驱动轴朝向输送装置2的一端上固定有弹性垫。

参照图1和4,上述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带21和用于支撑输送带21的支撑架22,输送装置2位于进料端的一侧上设置有导向机构4,导向机构4包括分别设置于支撑架22沿宽度方向两侧的若干导向轮41,导向轮41分别通过滑动杆42与支撑架22连接、且导向轮41通过转轴45与滑动杆42转动连接;通过导向轮41对木材进行导向,便于木材平稳的进入到铣削装置1中进行铣削。

参照图4,上述滑动杆42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腰型槽43,通过锁紧螺栓44穿过腰型槽43与支撑架22螺纹配合将滑动杆42限位于支撑架22上;其中,同侧若干滑动杆42相对导向轮41的一端通过连接杆46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实施例1工作原理:对木材进行铣削时,先将若干木材叠放至支撑座33上,然后通过驱动电机343带动齿轮342旋转,在驱动齿条341带动支撑座33相对底座32向上位移,将最上端木材底面于输送装置2的输送带21上端面齐平,再通过液压缸一352推动最上端木材进入到输送装置2中,经导向轮41对木材的导向作用,将木材平稳的输送至铣削装置1中进行铣削,铣削后的木材经出料端输送出,进行集中处理。

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推送装置35包括固定座351、转动盘354、连杆355、驱动杆356、驱动转动盘354旋转的转动电机353以及限位座357,固定座351设置于机架31一侧,转动电机353固定于固定座351上,连杆355一端通过销轴一(图纸未示出)与转动盘354偏心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二(图中未示出)与驱动杆356一端转动连接,限位座357固定于固定座351上、且对驱动杆356进行限位,限制驱动杆356仅能沿输送装置2长度方向滑动;其中,驱动杆356朝向输送装置2的一端上固定有弹性垫。

实施例3:如图2和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底座32与支撑座33沿机架31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组,机架31沿其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36,两底座32下方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相对滑轨36滑动连接的滑座37,机架31沿其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固定有驱动件38,两驱动件38分别与两底座32固定连接,驱动两底座32相对沿机架31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来回切换其一底座32与液压缸一352、输送装置2处于同一直线上;其中,驱动件38设置为液压缸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