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醛环保细木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097发布日期:2018-11-13 22:0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吸醛环保细木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木工板,具体是吸醛环保细木工板。



背景技术:

细木工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中已广泛应用,比如家具、办公桌和工作柜。由于在细木工板生产过程中,一般会使用甲醛基胶粘剂,因此其成品会或多或少地释放游离甲醛,当游离甲醛含量超过一定限制时,会影响人体健康,现有的细木工板对甲醛的吸收效果较差,同时现有的细木工板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吸醛环保细木工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吸醛环保细木工板,包括接槽口、吸醛胶粘层、加强板、第一单板、第二单板、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所述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所述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通过吸醛胶粘层与第一芯板上表面和第二芯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接槽口,所述第一芯板下表面通过吸醛胶粘层与第二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芯板的上表面通过吸醛胶粘层与第一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均为浸入纳米竹活性炭的单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单板的厚度和第二单板的厚度均为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醛胶粘层的厚度为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单板上表面和第二单板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甲醛清除剂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甲醛清除剂涂层的厚度为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浸入纳米竹活性炭实现了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对甲醛的吸收,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通过设置加强板提高了细木工板的强度,坚固耐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接槽口用于方便多块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相互拼接,通过采用吸醛胶粘层实现了对甲醛的进一步吸收,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通过设置甲醛清除剂涂层用于对甲醛进行再进一步的吸收,从而再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吸醛环保细木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甲醛清除剂涂层1、接槽口2、吸醛胶粘层3、加强板4、第一单板5、第二单板6、第一芯板7、第二芯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醛环保细木工板,包括甲醛清除剂涂层1、接槽口2、吸醛胶粘层3、加强板4、第一单板5、第二单板6、第一芯板7和第二芯板8,所述第一单板5和第二单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芯板7和第二芯板8,所述第一单板5和第二单板6均为浸入纳米竹活性炭的单板,通过将第一单板5和第二单板6浸入纳米竹活性炭实现了第一单板5和第二单板6对甲醛的吸收,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所述第一芯板7和第二芯板8之间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通过吸醛胶粘层3与第一芯板7上表面和第二芯板8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板4提高了细木工板的强度,坚固耐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第一芯板7和第二芯板8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接槽口2,通过设置接槽口2用于方便多块第一芯板7和第二芯板8相互拼接,所述第一芯板7下表面通过吸醛胶粘层3与第二单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芯板8的上表面通过吸醛胶粘层3与第一单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吸醛胶粘层3实现了对甲醛的进一步吸收,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所述第一单板5的厚度和第二单板6的厚度均为5mm,所述加强板4的厚度为4mm,所述甲醛清除剂涂层1的厚度为1.5mm,所述吸醛胶粘层3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一单板5上表面和第二单板6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甲醛清除剂涂层1,通过设置甲醛清除剂涂层1用于对甲醛进行再进一步的吸收,从而再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第一单板5和第二单板6浸入纳米竹活性炭实现了第一单板5和第二单板6对甲醛的吸收,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通过设置加强板4提高了细木工板的强度,坚固耐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接槽口2用于方便多块第一芯板7和第二芯板8相互拼接,通过采用吸醛胶粘层3实现了对甲醛的进一步吸收,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通过设置甲醛清除剂涂层1用于对甲醛进行再进一步的吸收,从而再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