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1453发布日期:2020-08-07 19:1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凉席,是指夏季为凉爽而铺垫的竹席或草席。属床上用品。民间称之为“花席”。用于夏季。竹纤维凉席是选用洁净无污染(海南深山区)自然环境中,3-4年新生天然翠竹,采用蒸煮等物理方法加工制作而成;

现有的凉席在编织后需要将四周进行包边,在包边时由于凉席的尺寸较大,在包边时需要人侧身操作,包边时由于单个凉席包边是连续不间断的,所以一个凉席完整包边需要人工侧身调节凉席两至三次,且由于缝纫机缝纫位置在机器的左侧,所以凉席在包边时移动是需要左手进行操作,并且由于缝纫时一般为女生操作,女生的力气较小,长时间的连续性侧身左手操作极大的影响工作效率,且容易造成手部过度劳累,进一步的影响生产效率;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凉席在编织后需要将四周进行包边,在包边时由于凉席的尺寸较大,在包边时需要人侧身操作,包边时由于单个凉席包边是连续不间断的,所以一个凉席完整包边需要人工侧身调节凉席两至三吃次,且由于缝纫机缝纫位置在机器的左侧,所以凉席在包边时移动是需要左手进行操作,并且由于缝纫时一般为女生操作,女生的力气较小,长时间的连续性侧身左手操作极大的影响工作效率,且容易造成手部过度劳累,进一步的影响生产效率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包括循环上料机构,控制屏,抬压机构和转换移动机构;循环上料机构底中部前侧设置有控制屏;循环上料机构前中部设置有抬压机构;循环上料机构顶部右侧设置有转换移动机构,并且转换移动机构左前中部与抬压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循环上料机构包括底架,传送带,限位挡板,第一限位块组,第二限位块组,弧面挡板,红外线传感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卡位板和微型推杆;底架内顶部左侧与传送带进行传动连接;底架顶端中前部与第一限位块组进行焊接;底架顶端中部与第二限位块组进行焊接;底架后右侧顶部与弧面挡板进行焊接;底架顶部右前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底架顶部右后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底架底端右中部与第一卡位板进行焊接;第一卡位板内顶部前后均设置有一个微型推杆;传送带外表面曲面等距设置有多个限位挡板;弧面挡板内左侧中部与红外线传感器进行插接;底架底中部前侧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前中部与抬压机构相连接;底架顶部右侧与转换移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抬压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波浪板,支撑框,第一弹簧,第一受力板,第一轴杆,第一传动杆和u型套块;第一电动推杆前端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焊接;第二电动推杆右上方与波浪板进行焊接;波浪板右侧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内底部右前部与第一弹簧进行焊接;支撑框内右中部与第一受力板进行插接,并且第一受力板底端中前部与第一弹簧相连接;支撑框内右中部与第一轴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一轴杆外表面与第一受力板相连接;第一受力板内右侧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右侧与u型套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后侧与底架相连接;支撑框后侧与底架相连接;u型套块右侧与转换移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转换移动机构包括加工台,第一限位辊,凹面槽,第二限位辊,翘边板,第二传动杆,第二弹簧,第三传动杆,电动转盘,电动轴杆,倒j字型板,第二卡位板,第一上料辊,第一凸球,压力传感器,第二上料辊,第二凸球,第一活动槽,支撑板,第三上料辊,第三凸球,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加工台内左侧与第一限位辊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顶部左侧开设有凹面槽,并且凹面槽位于第一限位辊左侧;加工台内左侧与第二限位辊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限位辊位于凹面槽左侧;加工台顶端左侧与翘边板进行焊接;加工台底部左后方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底部左前方与第三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内中部右侧与电动转盘进行套接;加工台内右侧与电动轴杆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右端中部与第二卡位板进行焊接;加工台内中左侧与第一上料辊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内中左侧与压力传感器进行套接;加工台内中左侧与第二上料辊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内中部左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并且第一活动槽位于第二上料辊右侧;第二传动杆右中上方与第二弹簧进行焊接,并且第二弹簧顶部与加工台相连接;电动轴杆外表面与倒j字型板进行插接,并且倒j字型板位于加工台内;第一上料辊外表面曲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球;第二上料辊外表面曲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球;第一活动槽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内顶部与第三上料辊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板底前部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支撑板底后部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三上料辊外表面曲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凸球;加工台底前部右侧和底后部右侧均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内底部与第二限位块组相连接;第三传动杆内底部与第一限位块组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底部与底架相连接;支撑板底部与底架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顶部均呈自右上朝左下倾斜状。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弹簧共设置有八个,每四个为一排,共有两排,分别安装在支撑框和第一受力板夹层的前后侧。

进一步优选地,压力传感器共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中部。

进一步优选地,底架左前部设置有一个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凉席在编织后需要将四周进行包边,在包边时由于凉席的尺寸较大,在包边时需要人侧身操作,包边时由于单个凉席包边是连续不间断的,所以一个凉席完整包边需要人工侧身调节凉席两至三次,且由于缝纫机缝纫位置在机器的左侧,所以凉席在包边时移动是需要左手进行操作,并且由于缝纫时一般为女生操作,女生的力气较小,长时间的连续性侧身左手操作极大的影响工作效率,且容易造成手部过度劳累,进一步的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设计了循环上料机构,抬压机构和转换移动机构,使用时先将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放置在缝纫机的左侧,使抬压机构与人的侧身位置相近,然后将成卷的需要包边的凉席放置在循环上料机构上,然后通过控制屏配合控制运行,接着抬压机构配合将在循环上料机构上需要包边的凉席下压后转移到转换移动机构上,同时联动转换移动机构配合装载需要包边的凉席,接着人工配合在转换移动机构上进行需要包边的凉席的移动配合缝纫机进行包边;

本申请实现了自动上料需要包边的成卷凉席,同时进行转换配合进行包边,包边时还可以实现半自动上料,大大减少了人工频繁搬动凉席和侧身移动凉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工人的劳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循环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抬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换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板,第三上料辊,第三凸球,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h区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w区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循环上料机构,2-控制屏,3-抬压机构,4-转换移动机构,101-底架,102-传送带,103-限位挡板,104-第一限位块组,105-第二限位块组,106-弧面挡板,107-红外线传感器,108-第一凹槽,109-第二凹槽,1010-第一卡位板,1011-微型推杆,301-第一电动推杆,302-第二电动推杆,303-波浪板,304-支撑框,305-第一弹簧,306-第一受力板,307-第一轴杆,308-第一传动杆,309-u型套块,401-加工台,402-第一限位辊,403-凹面槽,404-第二限位辊,405-翘边板,406-第二传动杆,407-第二弹簧,408-第三传动杆,409-电动转盘,4010-电动轴杆,4011-倒j字型板,4012-第二卡位板,4013-第一上料辊,4014-第一凸球,4015-压力传感器,4016-第二上料辊,4017-第二凸球,4018-第一活动槽,4019-支撑板,4020-第三上料辊,4021-第三凸球,4022-第三电动推杆,4023-第四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循环上料机构1,控制屏2,抬压机构3和转换移动机构4;循环上料机构1底中部前侧设置有控制屏2;循环上料机构1前中部设置有抬压机构3;循环上料机构1顶部右侧设置有转换移动机构4,并且转换移动机构4左前中部与抬压机构3相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竹制品生产上料装置放置在缝纫机的左侧,使抬压机构3与人的侧身位置相近,然后将成卷的需要包边的凉席放置在循环上料机构1上,然后通过控制屏2配合控制运行,接着抬压机构3配合将在循环上料机构1上需要包边的凉席下压后转移到转换移动机构4上,同时联动转换移动机构4配合装载需要包边的凉席,接着人工配合在转换移动机构4上进行需要包边的凉席的移动配合缝纫机进行包边;本申请实现了自动上料需要包边的成卷凉席,同时进行转换配合进行包边,包边时还可以实现半自动上料,大大减少了人工频繁搬动凉席和侧身移动凉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工人的劳累度。

其中,循环上料机构1包括底架101,传送带102,限位挡板103,第一限位块组104,第二限位块组105,弧面挡板106,红外线传感器107,第一凹槽108,第二凹槽109,第一卡位板1010和微型推杆1011;底架101内顶部左侧与传送带102进行传动连接;底架101顶端中前部与第一限位块组104进行焊接;底架101顶端中部与第二限位块组105进行焊接;底架101后右侧顶部与弧面挡板106进行焊接;底架101顶部右前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08;底架101顶部右后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09;底架101底端右中部与第一卡位板1010进行焊接;第一卡位板1010内顶部前后均设置有一个微型推杆1011;传送带102外表面曲面等距设置有多个限位挡板103;弧面挡板106内左侧中部与红外线传感器107进行插接;底架101底中部前侧与控制屏2相连接;底架101前中部与抬压机构3相连接;底架101顶部右侧与转换移动机构4相连接。

当包边时,先将成卷的需要包边的凉席放置在传送带102和多个限位挡板103组成的放置槽上,放置时使收卷面朝上,然后控制传送带102传动配合多个限位挡板103传动,当凉席靠近抬压机构3时,抬压机构3配合将凉席一侧抬起,配合传送带102传动的同时配合将凉席抬起一侧朝移动方向斜上推,使凉席一侧掉入抬压机构3内,传送带102停止运行,接着抬压机构3配合将凉席掉入的一侧下压,使凉席一侧翘起,同时联动转换移动机构4移动将凉席抬起的一侧托住,托住时抬压机构3逐渐取消下压,由于凉席底部的大部分位置被转换移动机构4托住,所以凉席在解除一侧下压后就整个被转换移动机构4托住悬在转换移动机构4上,与此同时转换移动机构4复位,然后配合后续的移动上料,同时底架101上的第一限位块组104和第二限位块组105可以配合使第二传动杆406和第三传动杆408在摆动时底部有一定的轴点,接着弧面挡板106可以配合凉席在包边时移动配合限位,则配合在凉席通过弧面挡板106上移动时红外线传感器107检测到凉席的移动控制第三电动推杆4022和第四电动推杆4023伸缩,第一凹槽108和第二凹槽109则是配合在加工台401移动时起到防脱落的效果,同时第一卡位板1010在转换移动机构4移动要托住凉席时,可以起到限制加工台401,使加工台401保持稳定的效果,转换移动机构4要复位时可以通过微型推杆1011推动第二卡位板4012,使其带动加工台401右倾,使凉席右滑动;实现了承载抬压机构3和转换移动机构4运行,同时配合对成卷需要包边的凉席进行上料,同时配合上料后的凉席转移,和转移时的保护。

其中,抬压机构3包括第一电动推杆301,第二电动推杆302,波浪板303,支撑框304,第一弹簧305,第一受力板306,第一轴杆307,第一传动杆308和u型套块309;第一电动推杆301前端与第二电动推杆302进行焊接;第二电动推杆302右上方与波浪板303进行焊接;波浪板303右侧设置有支撑框304;支撑框304内底部右前部与第一弹簧305进行焊接;支撑框304内右中部与第一受力板306进行插接,并且第一受力板306底端中前部与第一弹簧305相连接;支撑框304内右中部与第一轴杆307进行插接,并且第一轴杆307外表面与第一受力板306相连接;第一受力板306内右侧与第一传动杆3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308外表面右侧与u型套块3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01后侧与底架101相连接;支撑框304后侧与底架101相连接;u型套块309右侧与转换移动机构4相连接。

当凉席靠近抬压机构3时,第二电动推杆302带动倾斜的波浪板303斜向上伸缩使波浪板303右上弧面配合将凉席一侧托住抬起,配合传送带102传动的同时配合将凉席抬起一侧朝移动方向斜上推,使凉席一侧掉入支撑框304内的第一受力板306上,此时传送带102停止运行,接着第一电动推杆301配合带动第二电动推杆302和波浪板303同时伸缩,接着使波浪板303超过凉席的位置,然后第二电动推杆302带动波浪板303收缩,使波浪板303的左下方弧面将凉席贴靠住,同时第二电动推杆302继续收缩,使凉席一侧被下压带动第一受力板306倾斜,倾斜时凉席会靠远离第一轴杆307一侧的支撑框304一侧倾斜,然后倾斜时第一弹簧305配合收缩,接着第一受力板306倾斜拉动第一传动杆308使其带动u型套块309拉动转换移动机构4移动,移动时转换移动机构4配合将凉席托住,然后托住时第二电动推杆302带动波浪板303逐渐取消下压,由于凉席底部的大部分位置被转换移动机构4托住,所以凉席在解除一侧下压后就整个被转换移动机构4托住悬在转换移动机构4上,与此同时转换移动机构4复位,然后配合后续的移动上料,支撑框304内的第一受力板306和第一弹簧305均复位,实现了联动转换移动机构4运行的同时配合对需要包边的成卷凉席进行推动移动配合进行转移到转换移动机构4上。

其中,转换移动机构4包括加工台401,第一限位辊402,凹面槽403,第二限位辊404,翘边板405,第二传动杆406,第二弹簧407,第三传动杆408,电动转盘409,电动轴杆4010,倒j字型板4011,第二卡位板4012,第一上料辊4013,第一凸球4014,压力传感器4015,第二上料辊4016,第二凸球4017,第一活动槽4018,支撑板4019,第三上料辊4020,第三凸球4021,第三电动推杆4022和第四电动推杆4023;加工台401内左侧与第一限位辊402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401顶部左侧开设有凹面槽403,并且凹面槽403位于第一限位辊402左侧;加工台401内左侧与第二限位辊404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限位辊404位于凹面槽403左侧;加工台401顶端左侧与翘边板405进行焊接;加工台401底部左后方与第二传动杆406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401底部左前方与第三传动杆408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401内中部右侧与电动转盘409进行套接;加工台401内右侧与电动轴杆4010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401右端中部与第二卡位板4012进行焊接;加工台401内中左侧与第一上料辊4013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401内中左侧与压力传感器4015进行套接;加工台401内中左侧与第二上料辊4016进行转动连接;加工台401内中部左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4018,并且第一活动槽4018位于第二上料辊4016右侧;第二传动杆406右中上方与第二弹簧407进行焊接,并且第二弹簧407顶部与加工台401相连接;电动轴杆4010外表面与倒j字型板4011进行插接,并且倒j字型板4011位于加工台401内;第一上料辊4013外表面曲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球4014;第二上料辊4016外表面曲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球4017;第一活动槽4018内部设置有支撑板4019;支撑板4019内顶部与第三上料辊4020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板4019底前部与第三电动推杆4022进行螺栓连接;支撑板4019底后部与第四电动推杆4023进行螺栓连接;第三上料辊4020外表面曲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凸球4021;加工台401底前部右侧和底后部右侧均与底架10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406内底部与第二限位块组105相连接;第三传动杆408内底部与第一限位块组104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4022底部与底架101相连接;支撑板4019底部与底架101相连接。

u型套块309拉动第三传动杆408时,加工台401被同时带动移动,并且第二传动杆406配合与第三传动杆408移动相同的角度,并且第二弹簧407配合拉伸,使加工台401在移动时保持稳定,然后凉席被抬起时,加工台401移动使凉席被卡在第一限位辊402和第二限位辊404中部的凹面槽403内,起到暂时托住凉席的效果,翘边板405则可以起到快速导向凉席的效果,此时加工台401是呈朝凉席一侧微微倾斜的,此时第二卡位板4012被0第一卡位板1010卡住,401加工台401要复位时可以通过1011微型推杆1011推动4012第二卡位板4012,使其带动401加工台401右倾,使凉席右滑动到4013第一上料辊4013和4016第二上料辊4016中间,此时4022第三电动推杆4022和4023第四电动推杆4023伸缩带动4019支撑板4019上升将倾斜滚动的凉席拦截住,然后401加工台401复位,复位后将凉席一侧拉起,接着配合缝纫机开始包边,包边时402第一限位辊402,404第二限位辊404和4020第三上料辊4020同时转动,并且402第一限位辊402,404第二限位辊404和4020第三上料辊4020上的4014第一凸球4014,4017第二凸球4017和4021第三凸球4021可以配合更好的与凉席接触,实现凉席的上料,缝纫时,只要手部在凉席上轻轻的推动同时配合其402第一限位辊402,404第二限位辊404和4020第三上料辊4020的上料,即可实现便捷省力包边,此时是实现长尺寸一侧的包边,包边的同时4010电动轴杆4010带动4011倒j字型板4011翻转,凉席在包边推动后已包边的一侧被4011倒j字型板4011内部限位,配合将凉席收卷,当长尺寸一侧包边快好时,4011倒j字型板4011翻转复位,在包边好的同时409电动转盘409转动,然后手轻轻的使凉席摆动,即实现了省力的调节凉席的短尺寸包边,然后106弧面挡板106可以配合凉席在摆动时防止卷好的部分掉出,同时配合在凉席通过106弧面挡板106上移动时107红外线传感器107检测到凉席的移动控制4022第三电动推杆4022和4023第四电动推杆4023收缩,使其带动4019支撑板4019下降,待卷好的凉席部分重新摆动到402第一限位辊402和404第二限位辊404之间时,4022第三电动推杆4022和4023第四电动推杆4023伸缩,使其带动4019支撑板4019上升到4018第一活动槽4018内,重复第一次的上料方式,当重复完另一侧的长尺寸包边和量一侧的短尺寸包边后,将凉席包边料剪断后,直接推到远离人的一侧收集,可以在收集处设置传送机构配合转移,实现了大大减少手部的操作摆动,无需侧身操作,同时大大减少了左手的施力,进一步的保护了工作时左手的过度劳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其中,108第一凹槽108和109第二凹槽109顶部均呈自右上朝左下倾斜状,可以配合401加工台401左移时有一个下倾的状态时可以更好的贴合保护401加工台401稳定。

其中,305第一弹簧305共设置有八个,每四个为一排,共有两排,分别安装在304支撑框304和306第一受力板306夹层的前后侧,可以增加306第一受力板306下压时的稳定性。

其中,4015压力传感器4015共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4013第一上料辊4013和4016第二上料辊4016中部,可以同时对成卷凉席进行放置位置的检测,确保上料的精准度。

其中,101底架101左前部设置有一个缺口,可以防止成卷凉席抬起时靠近3抬压机构3一侧的夹角面较小,影响凉席上料的问题。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