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木材干缩率的木材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1760发布日期:2021-01-26 13:0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木材干缩率的木材连接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木材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木材干缩率的木材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我国的建筑结构主材混凝土、钢材、砖砌体等都属于高耗能材料,形势迫使我们寻找更加节能和环保的建材,木材进入了选择的视线,在西方发达国家,木结构已是居住住宅的主要建筑形式,对木材的大量需求也同时刺激了林业的发展。北美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还大量向其它国家出口木材,这为我国发展现代轻型木结构体系建筑创造了良好条件,木材因天然尺寸有限,或结构构造的需要,而用拼合、接长和节点联结等方法,将木料连接成结构和构件,木结构的连接形式很多,有特定的木与木的连接,如斗拱、榫卯、齿和销等;而现代木结构尤其是轻型木结构中更多的则是通过钢板及螺栓、钉、销等将木结构连系起来,北美木结构中常常用到的主要是金属材质连接件。
[0003]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打孔精度要求高,连接件使用成本高,以及连接强度差等问题。
[0004]
中国专利cn108589922a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建筑木材连接装置的专利,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固定板、固定孔、受压端、连接板、防滑钉,其中,所述连接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所述固定孔,所述连接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受压端,所述受压端的中间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受压端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密集的所述防滑钉,木材本体的连接端设置有凹槽,其通过卯榫结构有效的限制了木材之间的运动,可靠性好,另外,木材上用于连接件的预留槽精度不需要像三合一连接件的预留孔那样高,施工方便,安装简单,连接件本身结构简单,通过冲压一次成型,可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但是连接时使用成本还是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针对打孔精度要求高,连接件使用成本高,以及连接强度差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木材干缩率的木材连接方法。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
一种利用木材干缩率的木材连接方法,包括第一木材件和第二木材件,第一木材件取自阔叶树材(硬木),第二木材件取自针叶树材(软木),第一木材件件的干缩率小于第二木材件的干缩率,包括以下步骤:
[0008]
步骤1:分别对第一木材件和第二木材件进行烘干,烘干至相同的含水率;
[0009]
步骤2:在第一木材件与第二木材件上均开设有相同的连接口与连接块,连接口与连接块的形状相同;
[0010]
步骤3:将第一木材件与第二木材件通过连接口与连接块连接在一起;
[0011]
步骤4:将连接好的第一木材件与第二木材件进行烘干。
[0012]
一种用于烘干使用上述方法连接好的木材件的木材烘干机,包括烘干部,烘干部包括安装台、烘干台和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滑槽,安装台设置在滑槽内,烘干台固定设
置在安装台的上方,烘干台包括烘干盘、支撑柱和传动件,支撑柱与传动件均设置在烘干盘与安装台之间,烘干盘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槽,传动件包括可与传动槽配合的传动轮,传动件通过传动轮和传动槽与烘干盘传动连接,烘干盘设置成环状,支撑柱插接在烘干盘内,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桩,固定桩的侧壁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块,推块靠近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磁块,推块远离弹簧的一端包裹有海绵。
[0013]
作为优选,还包括传送部和外壳,传送部包括传送台和下货台,下货台设置传送台的一侧,下货台与传送台底座与外壳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传送台和下货台均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支脚与外壳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
[0014]
作为优选,电磁铁、弹簧以及推块固定设置在固定桩靠近传送台的侧上,电磁铁和弹簧能够将推块推向传送台或者将推块拉回。
[0015]
作为优选,安装台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安装台通过滚轮在滑槽内运动。
[0016]
作为优选,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风管。
[0017]
作为优选,烘干盘上设置有用来检测木材含水率的传感器。
[0018]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19]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干缩率不同的木材件烘干成含水率一致,再分别在其上开设连接口,通过连接口连接好之后再次烘干,由于干缩率不同,软木的干缩率更大,形变程度也更大,所以木材件的连接处会夹紧,从而达到连接固定的目的,该方法使用的是木材的物理特性使其连接固定,不需要打孔以及其他连接件,并且木材烘干可以使用工厂原有的烘干机,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0020]
本发明所述的木材烘干机的安装台能够抽出,便于将连接好的木材件放置在传感器上,边烘干边感应木材的含水率,而烘干盘下的传动轮与传动槽配合能够旋转烘干盘,在含水率降低到指定范围内之后电磁铁被激发,将通过磁块将推块推出从而将干燥好的木材件推至传送台,并通过下货台送出木材烘干机。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中第一木材件和第二木材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中木材烘干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中木材烘干器的左视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中木材烘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26]
图6是本发明中烘干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第一木材件、2-第二木材件、3-连接口、4-连接块、5-烘干部、51-安装台、511-滚轮、52-烘干台、521-烘干盘、5211-传动槽、5212-传感器、522-支撑柱、5221-固定桩、5222-电磁铁、5223-弹簧、5224-推块、5225-磁块、523-传动件、5231-传动轮、53-底座、531-滑槽、6-传送部、61-传送台、62-下货台、63-支脚、7-外壳、71-排气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
实施例1
[0030]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木材干缩率的木材连接方法,包括第一木材件1和第二木材件2,第一木材件1取自阔叶树材(硬木),第二木材件2取自针叶树材(软木),第一木材件1的干缩率小于第二木材件2的干缩率,包括以下步骤:
[0031]
步骤1:分别对第一木材件1和第二木材件2进行烘干,烘干至相同的含水率;
[0032]
步骤2:在第一木材件1与第二木材件2上均开设有相同的连接口3与连接块4,连接口3与连接块4的形状相同;
[0033]
步骤3:将第一木材件1与第二木材件2通过连接口3与连接块4连接在一起;
[0034]
步骤4:将连接好的第一木材件1与第二木材件2进行烘干。
[0035]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将干缩率不同的第一木材件1与第二木材件2烘干成含水率一致,再分别在其上开设连接口3,通过连接口3连接好之后再次烘干,由于干缩率不同,软木的干缩率更大,形变程度也更大,所以第一木材件1与第二木材件2的连接处会夹紧,从而达到连接固定的目的,该方法使用的是木材的物理特性使其连接固定,不需要打孔以及其他连接件,并且木材烘干可以使用工厂原有的烘干机,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0036]
实施例2
[0037]
如图2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烘干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连接好的木材件的木材烘干机,包括烘干部5,烘干部5包括安装台51、烘干台52和底座53,底座53的上方设置有滑槽531,安装台51设置在滑槽531内,烘干台52固定设置在安装台51的上方,烘干台52包括烘干盘521、支撑柱522和传动件523,支撑柱522与传动件523均设置在烘干盘521与安装台51之间,烘干盘521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槽5211,传动件523包括可与传动槽5211配合的传动轮5231,传动件523通过传动轮5231和传动槽5211与烘干盘521传动连接,烘干盘521设置成环状,支撑柱522插接在烘干盘521内,支撑柱52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桩5221,固定桩5221的侧壁设置有电磁铁5222,电磁铁5222上套设有弹簧5223,弹簧522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块5224,推块5224靠近弹簧5223的一端设置有磁块5225,推块5224远离弹簧5223的一端包裹有海绵。
[0038]
还包括传送部6和外壳7,传送部6包括传送台61和下货台62,下货台62设置传送台61的一侧,下货台62与传送台61底座与外壳7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传送台61和下货台62均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支脚63与外壳7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外壳7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风管71。
[0039]
电磁铁5222、弹簧5223以及推块5224固定设置在固定桩5221靠近传送台61的侧上,电磁铁5222和弹簧5223能够将推块5224推向传送台61或者将推块5224拉回。
[0040]
此外,安装台5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511,安装台51通过滚轮511在滑槽531内运动。
[0041]
使用时,先将安装台51抽出,将实施例1中连接好的第一木材件1和第二木材件2防止在烘干盘521上,再将安装台51推回,当连接好的第一木材件1和第二木材件2干燥到一定的含水率区间时,电磁铁5222会被固定桩5221内的电流激发,将通过磁块5225将推块5224推出从而将干燥好的第一木材件1和第二木材件2推至传送台61,并通过下货台62送出木材烘干机,此时,电磁铁5222不再被激发,推块5224在弹簧5223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等待下次激发。
[0042]
实施例3
[004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烘干盘521上设置有用来检测木材含水率的传感器52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