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板铺装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3105发布日期:2021-05-14 13:3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板铺装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纤维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板铺装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纤维板又名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添加剂。纤维板具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用途广泛,制造1立方米纤维板约需2.5~3立方米的木材,可代替3立方米锯材或5立方米原木,发展纤维板生产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但是现有技术中,纤维板铺装成型装置实际使用过程无法有效进行不同种纤维材料的充分混合,导致成型的纤维板不同部位材质不够均匀,影响纤维板实际使用效果,同时由于不同纤维材料实际使用湿度要求不一,而现有纤维板铺装成型装置无法有效进行内部湿度的调控,进而使设备内部湿度随着设备实际连续使用次数的增加而改变,进而无法有效确保成型纤维板整体质量,使设备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一注液接头和第一排液接头,使储油框能够有效与现有导热油循环装置进行稳固连接,使现有导热油循环装置能够持续向储油框内部输送一定温度的导热油,通过第二注液接头和第二排液接头,使冷凝框能够有效与现有冷水循环装置进行稳固连接,进而使现有冷水循环装置能够持续向冷凝框内部注入一定温度的循环水,同时通过注料框能够有效将不同的纤维材料投放至载物板顶部,进而在振动电机的振动影响下,使载物板能够有效将结团的纤维材料分散开,进而使分散开的纤维材料有效散落使储油框顶部,进而通过对导热油温度的控制能够有效对纤维材料进行有效加热处理,均匀受热后的纤维材料通过连接口有效注入两个压板和垫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进而当密封板密封连接口,使两个压板和垫板之间形成有效的密闭空间,进而通过启动油缸,使两侧的油缸能够同时对纤维材料进行挤压定型处理,挤压定型完成后控制其中一个油缸回缩,控制另一个油缸继续延伸,进而使压板能够有效将成型后纤维板移动至支撑辊顶部,进而使纤维板在倾斜设置的支撑辊顶部有效滑落至输送带顶部,进而在输送电机的有效带动下,使连动辊能够有效带动输送带将成型的纤维板输送出设备,同时当纤维材料在储油框顶部进行加热处理时,限位材料内部多余水分将有效被蒸发出,进而使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冷凝框时,使水蒸气能够有效冷凝成水滴,同时冷凝出的水滴沿着冷凝框底部流入导液框内部,最终排入集液框内部,同时在风机的有效带动下,使混合框内部的热水蒸气不会注入底框内部,进而确保纤维材料成型时的湿度不会受到影响,进而有效确保纤维板整体实际质量。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纤维板铺装成型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顶部,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两侧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油缸,两个所述
油缸的输出端分别滑动贯穿底框两侧外表面,每个所述油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底框前表面和后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之间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底框顶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框,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框内部均嵌设有支撑弹簧,每个所述支撑弹簧顶端均套设有第二限位框,四个所述第二限位框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混合框,所述混合框一侧外表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混合框另一侧外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风机,所述混合框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贯穿有注料框,所述混合框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储油框,所述混合框一侧内表壁位于风机上方固定连接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框,所述冷凝框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导液框,所述混合框后表面位于导液框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液框。
5.其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两侧内表壁之间且靠近两侧边缘处均滑动嵌设有连动轴,每个所述连动轴外表面均套设有连动辊,两个所述连动辊外表面之间套设有输送带,其中一个所述连动轴一端延伸至支撑框外部,且其中一个连动轴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套设皮带轮,所述支撑框一侧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也套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外表面之间套设有皮带。
6.其中,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集物框。
7.其中,所述底框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连接口。
8.其中,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外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之间且位于连接口内部滑动贯穿有密封板,且密封板前表面延伸至集物框内部。
9.其中,所述垫板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轴,且每个支撑轴一端和底框一侧内表壁均固定连接。
10.其中,每个所述支撑轴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支撑辊。
11.其中,所述混合框后表面位于导液框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液框,所述集液框内部和导液框内部连通。
12.其中,所述储油框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液接头,且第一排液接头底端延伸至混合框下方,所述储油框一侧外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第一注液接头,且第一注液接头一端延伸至混合框外部。
13.其中,所述冷凝框前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第二注液接头,且第二注液接头一端延伸至混合框外部,所述冷凝框后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第二排液接头,且第二排液接头一端延伸至混合框外部。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通过注料框能够有效将不同的纤维材料投放至载物板顶部,进而在振动电机的振动影响下,使载物板能够有效将结团的纤维材料分散开,进而使分散开的纤维材料有效散落使储油框顶部,进而通过对导热油温度的控制能够有效对纤维材料进行有效加热处理,均匀受热后的纤维材料通过连接口有效注入两个压板和垫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进而当密封板密封连接口,使两个压板和垫板之间形成有效的密闭空间,进而通过启动油缸,使两侧的油缸能够同时对纤维材料进行挤压定型处理,挤压定型完成后控制其中一个油缸回缩,控制另一个油缸继续延伸,进而使压板能够有效将成型后纤维板移动至支撑
辊顶部,进而使纤维板在倾斜设置的支撑辊顶部有效滑落至输送带顶部,进而在输送电机的有效带动下,使连动辊能够有效带动输送带将成型的纤维板输送出设备,进而使设备能够充分进行纤维材料均匀混合,有效确保成型纤维板的实际质量。
15.(2)本发明中,当纤维材料在储油框顶部进行加热处理时,限位材料内部多余水分将有效被蒸发出,进而使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冷凝框时,使水蒸气能够有效冷凝成水滴,同时冷凝出的水滴沿着冷凝框底部流入导液框内部,最终排入集液框内部,同时在风机的有效带动下,使混合框内部的热水蒸气不会注入底框内部,进而确保纤维材料成型时的湿度不会受到影响,进而有效确保纤维板整体实际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剖视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输送机构正视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a部分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的加工机构正视剖视展开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b部分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的加工机构仰视剖视展开立体图;图9为本发明的加工机构后视剖视展开立体图。
17.图中标记:1、输送机构;101、支撑框;102、连动轴;103、连动辊;104、输送带;105、输送电机;106、皮带轮;2、加工机构;201、底框;202、油缸;203、限位板;204、密封板;205、集物框;206、垫板;207、支撑辊;208、压板;209、第一限位框;210、支撑弹簧;211、混合框;212、振动电机;213、注料框;214、载物板;215、冷凝框;216、导液框;217、储油框;218、第二限位框;219、集液框;22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实施例一,参照图1

9:一种纤维板铺装成型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和加工机构2,加工机构2设置于输送机构1顶部,加工机构2包括底框201,底框201的设立方便进行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设置,底框201两侧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设立方便进行油缸202的安装设置,每个固定板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油缸202,油缸202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压板208移动位置的调节,进而有效进行纤维材料的挤压定型处理,两个油缸202的输出端分别滑动贯穿底框201两侧外表面,每个油缸20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208,压板208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纤维材料的挤压处理,底框201前表面和后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3,限位板203的设立配合垫板206、压板208和密封板204能够有效形成挤压纤维材料的储存空间,两个限位板203相对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之间固定连接有垫板206,底框201顶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框209,第一限位框209的
设立配合第二限位框218方便进行支撑弹簧210的安装设置,每个第一限位框209内部均嵌设有支撑弹簧210,支撑弹簧210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混合框211的稳固支撑,进而使振动电机212的振动效果无法影响底框201,每个支撑弹簧210顶端均套设有第二限位框218,四个第二限位框218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混合框211,混合框211的设立方便进行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设置,混合框211一侧外表面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212,振动电机212的设立提供纤维材料分散所需动力,振动电机212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混合框211另一侧外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风机220,风机220的设立能够有效将水蒸气向混合框211外部引导,进而有效防止水蒸气进入底框201内部,混合框211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贯穿有注料框213,注料框213的设立方便进行纤维材料的投入,混合框211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储油框217,储油框217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导热油的存储,混合框211一侧内表壁位于风机220上方固定连接有载物板214,载物板214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纤维材料的承载,使纤维材料能够充分分散开,载物板214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框215,冷凝框215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低温冷凝循环水的存储,冷凝框215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导液框216,导液框216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冷凝出水滴的引导输送,混合框211后表面位于导液框216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液框219,集液框219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水渍的集中收集,其中一个限位板20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集物框205,集物框205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密封板204顶出纤维材料的收集处理,底框201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的设立使纤维材料能够有效注入底框201内部,两个限位板203相对外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之间且位于连接口内部滑动贯穿有密封板204,且密封板204前表面延伸至集物框205内部,垫板206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轴,支撑轴的设立方便进行支撑辊207的安装设置,且每个支撑轴一端和底框201一侧内表壁均固定连接,每个支撑轴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支撑辊207,支撑辊207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成型纤维板的移动运输,混合框211后表面位于导液框216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液框219,集液框219内部和导液框216内部连通,储油框217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液接头,第一排液接头的设立配合第一注液接头使储油框217能够有效与现有导热油循环装置进行连接,且第一排液接头底端延伸至混合框211下方,储油框217一侧外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第一注液接头,且第一注液接头一端延伸至混合框211外部,冷凝框215前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第二注液接头,第二注液接头的设立配合第二排液接头使冷凝框215能够有效与现有冷水循环装置进行有效连接,且第二注液接头一端延伸至混合框211外部,冷凝框215后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第二排液接头,且第二排液接头一端延伸至混合框211外部。
20.参照图3

9:输送机构1包括支撑框101,支撑框101的设立提供设备其他功能部件设置的安装基础,支撑框101两侧内表壁之间且靠近两侧边缘处均滑动嵌设有连动轴102,连动轴102的设立方便进行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设置,每个连动轴102外表面均套设有连动辊103,连动辊103的设立方便进行输送带104的安装设置,两个连动辊103外表面之间套设有输送带104,输送带104的设立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纤维板的移动运输,其中一个连动轴102一端延伸至支撑框101外部,且其中一个连动轴102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套设皮带轮106,皮带轮106的设立配合皮带使输送电机105能够有效带动连动轴102进行转动,支撑框101一侧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设立方便进行输送
电机105的安装设置,且固定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105,输送电机105的设立提供设备正常运行所需动力,输送电机105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输送电机105的输出端也套设有皮带轮106,两个皮带轮106外表面之间套设有皮带。
21.使用时,通过第一注液接头和第一排液接头,使储油框217能够有效与现有导热油循环装置进行稳固连接,使现有导热油循环装置能够持续向储油框217内部输送一定温度的导热油,通过第二注液接头和第二排液接头,使冷凝框215能够有效与现有冷水循环装置进行稳固连接,进而使现有冷水循环装置能够持续向冷凝框215内部注入一定温度的循环水,同时通过注料框213能够有效将不同的纤维材料投放至载物板214顶部,进而在振动电机212的振动影响下,使载物板214能够有效将结团的纤维材料分散开,进而使分散开的纤维材料有效散落使储油框217顶部,进而通过对导热油温度的控制能够有效对纤维材料进行有效加热处理,均匀受热后的纤维材料通过连接口有效注入两个压板208和垫板206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进而当密封板204密封连接口,使两个压板208和垫板206之间形成有效的密闭空间,进而通过启动油缸202,使两侧的油缸202能够同时对纤维材料进行挤压定型处理,挤压定型完成后控制其中一个油缸202回缩,控制另一个油缸202继续延伸,进而使压板208能够有效将成型后纤维板移动至支撑辊207顶部,进而使纤维板在倾斜设置的支撑辊207顶部有效滑落至输送带104顶部,进而在输送电机105的有效带动下,使连动辊103能够有效带动输送带104将成型的纤维板输送出设备,同时当纤维材料在储油框217顶部进行加热处理时,限位材料内部多余水分将有效被蒸发出,进而使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冷凝框215时,使水蒸气能够有效冷凝成水滴,同时冷凝出的水滴沿着冷凝框215底部流入导液框216内部,最终排入集液框219内部,同时在风机220的有效带动下,使混合框211内部的热水蒸气不会注入底框201内部,进而确保纤维材料成型时的湿度不会受到影响,进而有效确保纤维板整体实际质量。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