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循环处理工艺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34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循环处理工艺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造纸过程中挤浆污水及洗浆污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装置。
据文献《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娄金生等编著、海洋出版社、1999、北京介绍,目前造成纸厂污水治理的技术中主要为重力分离技术、混凝沉淀技术、吸附技术、活性污泥技术、厌氧生物技术。这些技术设备投资较大且效果较低,污水处理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对造纸厂污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随着经济的发展,纸张用量大幅度增加,伴随着污水、废水的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造成了江河湖海严重污染,殃及生态,危及人类,因此,世界各国对污水治理都十分重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造纸过程中挤浆产生的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循环使用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循环处理工艺及其设备,大大降低造纸过程中水的用量,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综合效益好,造纸厂乐于采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造纸厂中段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循环使用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循环处理工艺及其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工艺,造纸工艺流程为蒸煮-喷放锅-挤浆-洗浆-筛选-漂白-抄纸,本发明中挤浆分多段挤浆,挤浆废水分支处理循环使用,在末段挤浆工序中加入清水,每段挤浆工序对应一由过滤池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的池-井筛滤系统,经过池-井筛滤系统的滤液返回到相邻的前段挤浆工序,首段挤浆工序对应的池-井筛滤系统的滤液进入苛化工序,苛化工序清液进入所对应的池-井筛滤系统,此池-井筛滤系统的滤液进入蒸煮工序循环使用。
多段挤浆工序可分为2-6段,优选为3段挤浆。
每个池-井筛滤系统的滤物进入木素回收工序。
经苛化沉淀的白泥进入回收工序用于制造墙地砖或水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以下述方式实现一种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工艺,造纸工艺流程为蒸煮-喷放锅-挤浆-洗浆-筛选-漂白-抄纸,其中在洗浆、筛选、漂白、抄纸中段产生的污水经絮凝沉淀后进入由过滤池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的池-井筛滤系统,经过筛滤池的氧化、消色处理的滤液返回洗浆工序循环使用。
池-井筛滤系统的结构由过滤池1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其中滤池底部与一下向密封输水管12连通,下向密封输水管12深入井筒13内,井筒13内还装一上向密封输水管10,上向密封输水管10直通地面,位于井筒13内与上向密封输水管10连接有一水泵11,靠近井筒13底部装有一旋涡装置14以清理井底。
滤池1内有积水仓9,积水仓9内装有布水管8。
滤池1上部过滤层至上而下由细至粗分为最细料层3、次细料层4、次粗料层5、粗料层6四至六层过滤层复合而成,细料层滤料最小粒径为≤300目,复合过滤层最上面覆盖有护面层2,复合过滤层下方的积水仓9内有卵石层7。
如果在山岗地区,可利用自然地形高度差,则上述系统简化为由滤池与下向输水管两部分构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一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创造性地设计了具特定构造的池-井筛滤系统,利用池、井的高度差形成的压力对浆液进行抽滤,因而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能源消耗只有水泵,整个系统运转费用平均每吨水处理费用仅有1角钱左右。
二本发明的关键还在于在制浆初期的挤浆工序中采用了分段挤浆,末段加水,其后段滤液加入相邻的前段挤浆工序中,大大提高了纸浆的提取率和黑液净化率,水的循环使用既节省了日益紧缺的水资源,又杜绝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三在洗浆、筛选、漂白、抄纸工艺过程中,同样利用了池-井筛滤系统对造纸中段产生的污水进行抽滤,并且使滤液重新回到洗浆工序,使整个造纸过程无有污水排出,同样达到节省水资源、杜绝环境污染的目的。
四本工艺采取了木素回收和残碱回收工艺,其残碱随处理液又返回到蒸煮工序,回收率达80%,木素回收也很可观,经计算,一个万吨纸厂年回收木素可达1600吨左右,每吨木素提取成本约380元,每吨木素售价为1200元左右,年利润可达131.2万元左右。
从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达到了纸厂污水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综合效益显著,使得纸厂乐于采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工艺所采用的池-井系统结构示意图。
由图1、图2可以看出,在造纸工艺流程为蒸煮-喷放锅-挤浆-洗浆-筛选-漂白-抄纸中挤浆分为三段挤浆,在末段挤浆工序中加入清水,三段挤浆工序分别对应三个由过滤池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的池-井筛滤系统(A池、B池、C池),经过池-井筛滤系统筛滤的滤液首先进入井筒内,再抽入各自对应的贮液池中,然后返回到相邻的前段挤浆工序循环使用,首段挤浆工序对应的池-井筛滤系统(A池)的滤液进入苛化工序,在苛化工序中,先将石灰消化成石灰乳液再流入苛化池,苛化池内含碱清液进入所对应的池井筛滤系统(D池),此池-井筛滤系统的滤液先进入净化池再进入蒸煮工序循环使用,苛化工序下层沉淀用于制作墙地砖或水泥。每个池-井筛滤系统的滤物进入木素回收工序。
由图1还可以看出,在洗浆、筛选、漂白、抄纸中段产生的污水经絮凝沉淀后进入由过滤池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的池-井筛滤系统(E池),经过筛滤池的氧化、消色处理的滤液再进入储水池,而后返回洗浆工序循环使用。
由图2可看出,池-井过滤系统的结构是由过滤池1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无渗漏井位于过滤池1前面,滤池底部与一下向密封输水管12连通,下向密封输水管12另一端穿过进壁深入井筒13内,井筒13内与下向密封输水管12并排还装一上向密封输水管10,上向密封输水管10直通地面,位于井筒13内与上向密封输水管10连接有一水泵11,靠近井筒13底部装有一旋涡装置14以清理井底;滤池1内有积水仓9,积水仓9内装有布水管8;滤池1上部过滤层至上而下由细至粗分为最细料层3、次细料层4、次粗料层5、粗料层6四层过滤层复合而成,复合过滤层最上面覆盖有护面层2,复合过滤层下方的积水仓9内有卵石层7。
权利要求
1.一种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为蒸煮-喷放锅-挤浆-洗浆-筛选-漂白-抄纸,其特征在于挤浆分多段挤浆,挤浆废液分支处理循环使用,在末段挤浆工序中加入清水,每段挤浆工序对应一由过滤池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的池-井筛滤系统,经过池-井筛滤系统的滤液返回到相邻的前段挤浆工序,首段挤浆工序对应的池-井筛滤系统的滤液进入苛化工序,苛化工序清液进入所对应的池-井筛滤系统,此池-井筛滤系统的滤液进入蒸煮工序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多段挤浆工序可分为2-6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多段挤浆为3段挤浆。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在于每个池-井筛滤系统的滤物进入木素回收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苛化沉淀的白泥进入回收工序用于制造墙地砖或水泥。
6.一种物化同步法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工艺流程是蒸煮-喷放锅-挤浆-洗浆-筛选-漂白-抄纸,其特征在于在洗浆、筛选、漂白、抄纸中段产生的污水经絮凝沉淀后进入由过滤池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的池-井筛滤系统,经过筛滤池的氧化、消色处理的滤液返回洗浆工序循环使用。
7.一种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设备,它是由过滤池(1)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的池-井筛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滤池(1)底部与一下向密封输水管(12)连通,下向密封输水管(12)深入井筒(13)内,井筒(13)内还装一上向密封输水管(10),上向密封输水管(10)直通地面,位于井筒(13)内与上向密封输水管(10)连接有一水泵(11),靠近井筒(13)底部装有一旋涡装置(14)以清理井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滤池(1)内有积水仓(9),积水仓(9)内装有布水管(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滤池(1)上部过滤层至上而下由细至粗分为最细料层(3)、次细料层(4)、次粗料层(5)、粗料层(6)四至六层过滤层复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细料层滤料最小粒径为≤300目,复合过滤层最上面覆盖有护面层(2),复合过滤层下方的积水仓(9)内有卵石层(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化同步法造纸污水循环处理工艺及其设备,它是将造纸工艺流程中的挤浆分多段挤浆,在末段挤浆工序中加入清水,在挤浆工序和洗浆工序中利用由过滤池与无渗漏井密封连通组成的池-井筛滤系统高度差所形成的的压力对浆液进行抽滤,滤液循环使用,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节省水资源、杜绝污水排出造成环境污染,副产木素和墙地砖原料,整个系统为盈利系统,造纸厂乐于采用。
文档编号D21C11/04GK1282817SQ0011602
公开日2001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8日
发明者徐宗谦, 刘长泰, 刘校军, 王海, 熊修河, 夏绍亮, 宋来锁, 刘汉付, 马新义, 李广太, 姚秀林 申请人:徐宗谦, 刘长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