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织锦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81阅读:10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织锦提花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特别是一种双面织锦提花织物。适用于真丝双面织锦工艺品,双面装饰纺织面料,如双面窗帘布等。
背景技术
传统上的织锦技术一般用单层经线与多种纬线进行交织(如图1所示),设计师以此为基础作提花织物的纹样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设计的着眼点只在织物的正面,织成的纺织品具有明显的正面与背面的区别,织物正面图案完整、花型饱满、色彩突出,而织物的背面效果则完全相反,消费者在使用时只能采用织物的正面,对于一些特殊要求(如双面都有完整图案和色彩的窗帘)就不能满足。例如,传统的织锦缎面料和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织锦画等。同时,由于传统设计手段的落后、织造设备的限制(如经纬线密度低、织造效率低、色纬数量少等),制约了传统织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生产的提花纺织品层次少、色彩不丰富、立体感差,不能满足消费者更多、更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具有明显正面与背面区别的缺陷,提供一种织物双面都有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形态逼真、色彩真实之图案的双面织锦提花织物,且织物正反二面的图案可以完全不同,使产品不再具有正面与背面的概念。用途多样,不仅可作真丝双面织锦工艺品,还可用于双面装饰纺织面料。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现代提花织机相结合,降低设计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面织锦提花织物,具有经线和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为双层结构,正面是用经线20枚、纬线10枚编织的系列组织结构I,背面同样是用经线20枚、纬线10枚编织的系列组织结构II,系列组织结构I和系列组织结构II均具有沿纬线方向作经组织点逐渐加强的变化规律,正、背面之间通过部分经、纬线的互相交织使正面结构与背面结构结合成一体。
正面结构中的部分纬线与背面结构中的部分经线交织,形成正面接结组织。
背面结构中的部分纬线与正面结构中的部分经线交织,形成背面接结组织。
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单数经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双数经线的排列比为1∶1;同样,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单数纬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双数纬线的排列比为1∶1,经纬线的排列秩序分别按照“单双单双……”规律依次排列。
经纬线的设置还可以是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双数经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单数经线的排列比为1∶1;同样,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双数纬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单数纬线的排列比为1∶1,经纬线的排列秩序分别按照“双单双单……”规律依次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织物克服了传统纺织品具有明显正面与背面区别的局限,织物正反二面都有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形态逼真、色彩真实的图案,而且织物双面的图案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完全不同,使产品不再具有正面与背面的概念,更好地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是丝绸提花技术的一次全面创新。本提花织物用途多样,不仅可作真丝双面织锦工艺品,还可用于双面装饰纺织面料,如双面窗帘布等,具有幅面大、层次多、色彩丰富的优点。在设计时,可与纺织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纹织CAD)、现代提花织机相结合,能使图案的层次比传统产品提高十个数量级,图案的题材几乎不受限制、还原度高,大大拓展了产品图案的表现范围。同时,由于数码纺织技术的运用,极大地降低了设计师进行织物提花组织结构设计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系列组织结构I”的组织结构图。(一个循环为一幅完整的组织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系列组织结构II”的组织结构图。(一个循环为一幅完整的组织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面接结组织”的组织结构图。(一组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面接结组织”的组织结构图。(一组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面织锦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7所示,本例织物为双层结构,正面图案和背面图案为面朝两个方向的奔马(图7所示),正面用经线(1)20枚、纬线(2)10枚组成系列组织结构I,背面同样用经线(1)20枚、纬线(2)10枚组成系列组织结构II,系列组织结构I和系列组织结构II都是沿纬线方向作经组织点逐渐加强的变化规律(图3、4所示),图3所示的是提正面图案时的经、纬丝线的运动规律(从左至右逐渐加强,步骤①-④完成一次组织加强规律),本例设定单数经线和单数纬线用于表现织物的正面图案,根据正面图案的具体外形、色彩、分布从“系列组织结构I”选择相适配的组织,用于控制单数经线和单数纬线的运动规律,以达到正面图案设计的要求;同理,图4所示的是提背面图案时的经、纬丝线的运动规律(从右至左逐渐加强,步骤①-④完成一次组织加强规律),本例设定双数经线和双数纬线用于表现织物的背面图案,根据背面图案的具体外形、色彩、分布从“系列组织结构II”选择相适配的组织,用于控制双数经线和双数纬线的运动规律,以达到背面图案设计的要求,由此得到正、背面均是图案完整、层次清晰的双面提花织物。
需要说明的是用单数经、纬线控制正面,双数经、纬线控制背面,还是用双数经、纬线控制正面,单数经、纬线控制背面都是根据需要设计的,而并不是唯一的。
为了使织物的正面结构与背面结构融为一体,并且织纹缜密,将正面结构中的部分纬线与背面结构中的部分经线交织,达到正面与背面接结的目的,这样的组织结构称作“正面接结组织”(如图5所示,黑点表示背面提上来的经线);同理,将背面结构中的部分纬线与正面结构中的部分经线交织,达到背面与正面接结的目的,这样的组织结构称作“背面接结组织”(如图6所示,白点表示正面沉下去的纬线)。可以达到正面结构与背面结构接结、符合本实用新型发明原则的接结组织有许多,图5、图6所示的接结组织规律仅为其中的二个例子。
在经纬丝线的排列上,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单数经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双数经线的排列比为1∶1;同样,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单数纬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双数纬线的排列比为1∶1。经纬丝线的排列秩序分别按照“单双单双……”规律依次排列。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是1)根据流行趋势和消费需求,选择织物正面与背面所需要设计、织造的图案;2)用“系列组织结构I”对设计好的织物正面图案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纹织CAD)制作成纹版文件,简称为“纹版1”;3)用“系列组织结构II”对设计好的织物背面图案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纹织CAD)制作成纹版文件,简称为“纹版2”;4)把“纹版1”与“纹版2”进行合成,得到完整的上机织造纹版文件,简称为“纹版3”;5)把制作完成的“纹版3”输入到提花织机上,就可以生产出所设计的双面提花织锦面料,如图7所示的双面织锦剖视图。
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织锦提花织物,具有经线(1)和纬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为双层结构,正面是用经线(1)20枚、纬线(2)10枚编织的系列组织结构I,背面同样是用经线(1)20枚、纬线(2)10枚编织的系列组织结构II,系列组织结构I和系列组织结构II均具有沿纬线方向作经组织点逐渐加强的变化规律,正、背面之间通过部分经、纬线的互相交织使正面结构与背面结构结合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织锦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正面结构中的部分纬线与背面结构中的部分经线交织,形成正面接结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织锦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背面结构中的部分纬线与正面结构中的部分经线交织,形成背面接结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双面织锦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单数经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双数经线的排列比为1∶1;同样,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单数纬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双数纬线的排列比为1∶1,经纬线的排列秩序分别按照“单双单双……”规律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双面织锦提花织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双数经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单数经线的排列比为1∶1;同样,用于控制正面图案的双数纬线与用于控制背面图案的单数纬线的排列比为1∶1,经纬线的排列秩序分别按照“双单双单……”规律依次排列。
专利摘要一种织物双面都有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形态逼真、色彩真实之图案的双面织锦提花织物,且织物正反二面的图案可以完全不同,使产品不再具有正面与背面的概念。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织物为双层结构,正面是用经线20枚、纬线10枚编织的系列组织结构I,背面同样是用经线20枚、纬线10枚编织的系列组织结构II,系列组织结构I和系列组织结构II均具有沿纬线方向作经组织点逐渐加强的变化规律,正、背面之间通过部分经、纬线的互相交织使正面结构与背面结构结合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真丝双面织锦工艺品,双面装饰纺织面料,如双面窗帘布等。
文档编号D03C19/00GK2578355SQ02283038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1日
发明者伏兵, 马廷方 申请人:杭州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