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67493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聚乳酸PLA)纤维从原料、生产、使用到废弃是一个自然循环的过程,该纤维是一种对环境无污染,无毒害的生态纤维,所以玉米纤维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环境循环材料”。加上其低廉的原料成本和优良的性能,使之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研究开发玉米纤维是研究生态纺织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纤维具有如下的优良性能该纤维尘产面料轻盈、飘逸,其体积质量为1.27g/cm3,比涤纶(1.388g/cm3)的小。其回潮率(0.5%),与涤纶较接近,但其具有芯吸效应,有很好的导湿透气性,有良好的服用舒适性。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与涤纶接近,但模量小,与锦纶相近,属于高强、中伸、低模型纤维的,制成后的织物强力高延伸性好,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回弹性好。具有较好的卷曲性和卷曲持久性,可纺性好。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稳定性、耐酸、但不耐碱。耐热性好,难燃性和羊毛相似,优于聚脂棉,极限氧指数>26,燃烧热只有聚脂棉的16%,燃烧发烟量只有聚脂棉的57%,无毒性。该纤维对于染色后的加工或树脂加工的适用性好。
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与用棉、木制成的纤维相比,保持了原有的透气性、吸湿性、染色性、悬垂性好的特点,纤维手感柔软、韧性耐摩、光泽亮丽、并具有抗菌性和防臭性能,是新一代的″绿色纤维″。中国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5月7日公布了竹纤维织造手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02137638.7),其采用的就是纯的竹纤维。但是,竹浆纤维强力低,纤维间抱合力差,织成织物后的缩率大,保型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竹纤维和玉米纤维的特性,提供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其中所述玉米纤维与所述竹纤维的比例为(20~70)(80~30),经密为58~160根/寸,纬密为58~90根/寸。所述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可以为平纹、锻条、斜纹或提花。
较佳的,所述玉米纤维与所述竹纤维的比例为60/40,70/30,60/35,35/65,40/60或20/80之任一选择。
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纺纱、织布、印染和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定比例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为原料生产面料,所述纺纱工艺为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所述织布工艺为整经——浆纱——穿筘——织造——修织——打包,所述印染、后整理工艺为翻布——缝头——退浆——煮漂——烘干——烧毛——染色——烘干——柔软拉幅——预缩——树脂整理——预缩——成品。
较佳的,所述纺纱工艺中清花工艺为所述玉米纤维与所述竹纤维在清花时分开成卷,且玉米纤维进行预处理,竹纤维清花时采用轻定量,薄喂入,轻打多梳,充分开松。
较佳的,所述纺纱工艺中梳棉工艺为锡林针布规格选用2520×1560,道夫针布规格选用4527×2028,工艺配置上适当收紧各部梳理隔距,加长给棉板工作面长度到34mm,刺辊转速降至600-750转/分,锡林转速260-340转/分,锡林与刺辊转速比为1.9-2.1∶1,所述并条采用混和方法控制混和比,所述粗纱工艺的后欠伸倍数在1.20-1.30。
较佳的,所述织布工艺中的所述浆纱工艺采用的是高浓度,中粘度,重加压的上浆工艺。
较佳的,所述织布工艺中的所述浆纱工艺为,浆纱速度60m/min,浆纱以磷酸脂淀粉为主,PVA,聚脂淀粉为辅。
较佳的,所述织布工艺中的所述织造工艺为,采用剑杆织机织造,上机工艺为强张力,小开口,短打纬。
较佳的,所述印染、后整理工艺中,所述缝头时,针脚紧密,接头平整,湿态下缝头强力要好,所述退浆过程中如竹纤维大于50%,用纤维素纤维退浆剂;如玉米纤维大于50%,用Dystar精炼剂,退浆温度为55-60℃,所述煮漂时,采用强碱调节PH至4-5,温度为98℃,时间50分钟,所述热风拉幅温度为140℃,时间为50秒,所述柔软拉幅柔软剂一浸一轧,140℃拉幅,适当超喂,拉幅时间40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的环保面料,该面料在保持竹纤维的抗菌、透气、凉爽的优点的前提下,以玉米纤维的强力高,保形性好的优良特点,弥补了竹纤维强力低,悬垂性大,保形性差的缺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举例说明本发明。
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选择一定比例的玉米纤维和竹纤维和一定的织物组织结构,进行纺纱、织布、印染和后整理等工艺,其工艺详细步骤如下,一、纺纱工艺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清花时,由于玉米与竹纤维比重差异大,两种纤维在清花分开成卷,且玉米纤维要进行预处理。竹纤维强力低,清花采用轻定量,薄喂入,轻打多梳,充分开松的工艺原则,圆盘手包机打手每次下降3mm,小车刀片伸出肋条3mm。适当降低各部打手速度,采用梳针打手,减少纤维损伤和棉结;梳棉时,梳棉工序为了减少棉结,锡林针布规格选用2520×1560,道夫针布规格选用4527×2028。工艺配置上适当收紧各部梳理隔距,以利于纤维的分离,经棉板工作面长度加长到34mm,刺辊转速降至679转/分,锡林转速300转/分,锡林与刺辊转速比为2.0∶1;并条时,采用并条混合方法控制混合比;粗纱时,粗纱后欠伸倍数在1.25左右,合理的控制粗纱张力,粗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适当加重摇架弹簧压力,防止出硬头,罗拉中心距采用43×27mm,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25左右,所用胶辊为中硬度。
二、织布工艺整经——浆纱——穿筘——织造——修织——打包浆纱时,浆纱是织布生产的重要环节,玉米纤维、竹纤维表面均较光洁,毛羽容易产生,所以浆纱要尽可能将毛羽伏帖,否则极易造成经纬断头,浆纱工艺采用的是高浓度,中粘度,重加压的上浆工艺;其中,浆纱速度60m/min,浆纱以磷酸脂淀粉为主,PVA,聚脂淀粉为辅。配方为磷酸脂淀粉50kg,PVA1799 22kg,聚脂胶粉15kg,丙烯酸浆料6kg,浆纱膏12kg,甘油4kg,腊片4kg,上浆工艺中,上浆率10%-11%,含固量7.5%-9.5%,浆槽粘度6.57秒-7.5秒,卷绕张力偏小掌握,控制湿伸长,并控制回潮。
织造时,利用剑杆织机织造,采用强张力,小开口,短打纬的上机工艺,经纱强力要好,上机张力要适当,开机前要将机台状态调整好,中途最好不要调,因为张力大小直接影响坯布的风格,张力不均会在染色时出现差异。织造的工艺参数为,速度400转/分,后梁水平位置第三孔,开口时间320秒,后梁垂直位置+1,开口高度29mm,综框动程等级+2,后梁位置1,停经片离最后片综距离440mm。
三、印染,后整理工艺翻布——缝头——退浆——煮漂——烘干——烧毛——染色——烘干——柔软拉幅——预缩——树脂整理——预缩——成品缝头时,针脚紧密,接头平整,湿态下缝头强力要好;退浆时,如竹纤维大于50%,用纤维素纤维退浆剂;如玉米纤维大于50%,用Dystar精炼剂,退浆温度55-60℃,不能采用烧碱和高温,玉米纤维在高温和烧碱作用下要水解;煮漂时,强碱调节PH=4-5,温度98℃,时间50分钟;热风拉幅时,温度140℃,时间50秒;烧毛时,刷毛均匀,尽可能让布面毛羽竖起,火焰均匀有力,确保烧毛质量,减少织物与设备间的摩擦,提高织物表面的光洁度;染色时,如竹纤维大于50%且染中浅色,可采用活性染料一浴法,如染深色则必须采用二浴法;如玉米纤维大于50%推荐Dystar、中温型Dispersol Palaoil染PLA,最后还原清洗,还原清洗最好采用酸性还原清洗,推荐BASF液体还原清洗剂;柔软拉幅时,柔软剂一浸一轧,140℃拉幅,适当超喂,拉幅时间40秒,赋予织物平整的外观及柔软滑爽的手感,又不失吸湿透气性;树脂整理时,使布面平挺,缩水率稳定;预缩时,根据产品的要求织物的缩水率控制在5%以内,通过预缩可以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糯的手感。
权利要求
1.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玉米纤维与竹纤维为原料,其中所述玉米纤维与所述竹纤维的比例为(20~70)∶(80~30),经密为58~160根/寸,纬密为58~90根/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纤维与所述竹纤维的比例为60/40,70/30,60/35,35/65,40/60或20/80之任一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为平纹、锻条、斜纹或提花。
4.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纺纱、织布、印染和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定比例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为原料生产面料,所述纺纱工艺为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所述织布工艺为整经——浆纱——穿筘——织造——修织——打包,所述印染、后整理工艺为翻布——缝头——退浆——煮漂——烘干——烧毛——染色——烘干——柔软拉幅——预缩——树脂整理——预缩——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艺中清花工艺为所述玉米纤维与所述竹纤维在清花时分开成卷,且玉米纤维进行预处理,竹纤维清花时采用轻定量,薄喂入,轻打多梳,充分开松。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艺中梳棉工艺为锡林针布规格选用2520×1560,道夫针布规格选用4527×2028,工艺配置上适当收紧各部梳理隔距,加长给棉板工作面长度到34mm,刺辊转速降至600-750转/分,锡林转速260-340转/分,锡林与刺辊转速比为1.9-2.1∶1,所述并条采用混和方法控制混和比,所述粗纱工艺的后欠伸倍数在1.20-1.30。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布工艺中的所述浆纱工艺采用的是高浓度,中粘度,重加压的上浆工艺。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布工艺中的所述浆纱工艺为,浆纱速度60m/min,浆纱以磷酸脂淀粉为主,PVA,聚脂淀粉为辅。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布工艺中的所述织造工艺为,采用剑杆织机织造,上机工艺为强张力,小开口,短打纬。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后整理工艺中,所述缝头时,针脚紧密,接头平整,湿态下缝头强力要好,所述退浆过程中如竹纤维大于50%,用纤维素纤维退浆剂;如玉米纤维大于50%,用Dystar精炼剂,退浆温度为55-60℃,所述煮漂时,采用强碱调节PH至4-5,温度为98℃,时间50分钟,所述热风拉幅温度为140℃,时间为50秒,所述柔软拉幅柔软剂一浸一轧,140℃拉幅,适当超喂,拉幅时间40秒。
全文摘要
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根据竹纤维和玉米纤维的特性,以一定比例的玉米纤维与所述竹纤维为原料,采用一定的经密和纬密生产面料,所述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可以为平纹、锻条、斜纹或提花。所述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纺纱、织布、印染和后整理等工艺。获得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的环保面料,该面料在保持竹纤维的抗菌、透气、凉爽的优点的前提下,以玉米纤维的强力高,保形性好的优良特点,弥补了竹纤维强力低,悬垂性大,保形性差的缺点。
文档编号D03D15/00GK1712595SQ20041002517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5日
发明者胡继红, 殷庆永 申请人: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