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00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综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尤其用于织机的综丝。
背景技术
织机的综丝本身是已知的。通常,它们有一个由金属板形成的细长主体,在主体上、下端上形成了所谓的综耳;这些综耳用来把它们固定在综框导轨杆上。综丝大致在中心有一个综眼,它用来穿引经纱。通过所有综丝的相应纵向运动,在织机内产生梭口。
类似的综丝被用于提花织机中。然而,它们被单独保持在通丝或所谓的花边上并且被一个弹簧拉紧。
当今,综丝固定在综框上的织机的发展趋势是工作速度越来越高。这意味着越来越长的梭口行程和/或缩短的运动时间,结果,包括综丝在内的所有梭口成形构件的负荷明显增大,确切地说是超比例地增大。除综丝和综框外,所有驱动综框的驱动件也属于梭口成形构件。迄今为止,减小梭口成形构件质量的努力基本都集中在综框上。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以下措施,可以利用这些措施来提高织机的工作速度。
通过优化由综框保持的综丝来完成该任务,其中,权利要求1、4、6、7和11的措施单独地、部分组合或全部组合地导致了综丝质量的减小,同时获得其稳定性并且可能增强其承载能力。如果共同使用所有要求保护的措施,则得到了重量比普通标准低20%的功能适当的综丝。这可以显著提高织机的工作速度和/或减小综丝负荷。
一个用于改进综丝的主要措施是在锥形综耳区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口,它们与先前已知的综丝相比占用更大的面积。事实已经证明,这些开口可以占用锥形综耳区的总面积的1/8以上的面积。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占用锥形综耳区的总面积的1/3以上且最好1/2以上的面积。如果有多个开口,则开口之间距离最好小于这两个开口中的其中一个开口的长度。该间距最好小于较短开口的长度。就在综耳附近减轻重量不仅总体上产生有利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磨损。同时,完全保持了综丝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综耳区里。这些开口可以给锥形综耳区提供一定的弹性,因此提供缓冲作用。关于冲击或震动,过渡区可以被视为是弹簧机构。
该锥形综耳区最好有一个弯成弧形的边,该边的半径小于或等于60mm。与传统综丝相比,这一措施缩小了锥形综耳区的面积,这有助于减轻重量而不会损失强度。
综丝的综耳最好由一个开口构成,其纵向测量的开口端区厚度最好大于开口周围材料的宽度。纵向测量的开口端区的长度最好至多为3mm,最好是大于2mm到2.5mm。因此,综耳具有高强度且同时比较轻。
综丝杆最窄部分的宽度最好被减小到至多为1.6mm。综丝杆可以具有小于综眼宽度的宽度。事实证明,随之而来的重量减轻补偿了抗拉强度的减小,这可以从综丝因其杆宽减小到1-1.6毫米而出现断裂的现象减少了而绝不是增多看出来。这可以通过减轻综丝重量来实现,这对整个梭口形成系统产生有利的影响。
综眼最好位于宽度大于综丝杆剩余部分宽度的综眼区内,其中综眼区较短。其长度至多等于综眼宽度的五倍,最好至多等于综眼宽度的三倍。由于较短地构成综眼区,所以不损失强度地明显减轻了重量。
综眼区最好由直边限定。到综丝杆的过渡最好由弯成S或弧形的区域构成,其中弯曲半径最好小于60mm。结果,在强度足够高的情况下获得了短的过渡区。
在综眼区与综丝杆最窄部分之间最好形成一个过渡区,它又以平行侧面为界,其宽度大于综丝杆最窄部分的宽度且小于综眼区的宽度。该过渡区增强了综丝杆的动态强度,同时减轻了重量。该过渡区的长度最好大于综眼区的长度。


从其中包括尺寸的附图、说明书或附属权利要求中可以显而易见本发明有利实施例的进一步细节。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范例。其中图1以不完整的示意图表示一个综丝杆;图2以侧视图表示用于图1所示综框的综丝;图3以侧视图表示一个综丝的改进型实施例;图4以不同比例的局部侧视图表示图3所示综丝的综眼区;图5以不同比例的局部侧视图表示图3所示的综丝;
图6以局部侧视图表示一个综丝的改进型实施例;及图7、8以不同比例示意表示沿线A-A截得的图2综丝的横断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一个可以垂直移动地支承在织机内的综框1。为此,该综框1与一个线性导向装置2、3连接并且通过一个适当的杆与一个驱动机构4连接。综框1形成一个框架5,综丝6保持在该框架上。综丝用来在织机内形成梭口。综丝6具有相同的结构。为了说明,在图2中只示出了唯一的综丝6。
综丝6是一个具有细长的基本形状的整体金属板件。综丝6在每一端上有一个所谓的综耳7、8,综耳有一个开口9、10或所谓的C形钳口。也已经知道其它形状的开口9、10,如J形或O形的开口。每个开口9、10各自由一个笔直的成平行边形状的横隔状部分11、12围成,U形延伸的部分13、14与部分11、12相接。部分13、14分别形成一开口端区。开口端区如图2所示地朝外成圆形。在此延伸的边15、16也可以成钝头状,即具有直的或倒圆的突台部。自开口端区起,短的延伸部分17、18又伸入开口9、10内。形成该开口端区的部分13、14可被构造成有相同或不同的尺寸。至少部分14只有2.5-3mm的纵向长度A。因此,在开口端区内形成与在综耳7或8中的磨损有关的磨损预留部分。
一个锥形综耳区19、20与综耳7或8相接,在锥形综耳区19、20内,综丝6宽度从综耳7、8的较大宽度过渡到综丝杆21的较小宽度。能对称构成的锥形综耳区19、20最好具有彼此对置的弯曲的边23、24、25、26,其半径最好至多为60mm。这样一来,分别获得了非常短的锥形综耳区19、20,但其长度足以均匀地传递出现在综耳7、8和综丝杆21之间的拉力和压力。尤其是,可以避免局部最大力,从而即便在高动态负荷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断裂。在图2中,所述边23、24、25、26的半径被标为R。
综丝杆21形成在锥形综耳区19、20之间,其最窄部分27、28紧接着锥形综耳区19、20。综丝杆的宽度最好为1mm-1.6mm。
为使要减小质量的本发明综丝6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这些部分27、28可以由表面区域45、46构成。在这里,这些表面区域45、46在综丝6纵向上从综眼区29起延伸到综耳区7、8内。这些表面区域45、46最好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从大致在综丝杆21中央的弯曲边44起延伸至部分27、28的边48、49。如图7所示,这些表面区域45、46形成钝角。图8以横断面图表示本发明综丝6的另一实施例。在这里,这些表面区域48、49具有弯曲的构造。
如图3、5所示,由彼此平行定向的边31、32限定出的综眼区29大致形成在综丝杆21的中央。例如,如果在此设置的综眼33具有1.2mm的宽度,则综眼区具有2.4mm的宽度。在图2中,综眼区29的宽度被标为B。该宽度B最好等于综眼宽度的两倍。
综眼区29与一个过渡区34相接,该过渡区在第一部分35中由两个彼此对置的圆形边缘限定出边界。这两个边缘都有约60mm或更小的半径。随后是第二部分36,它由由彼此平行布置的边缘限定出边界。其宽度最好约为1.8mm。它略大于综丝杆21剩余部分27、28的宽度,但小于综眼区宽度。从过渡区34、36到部分27、28的过渡又由弯曲边构成,弯曲边的半径R2至多约为60mm。该部分36的长度最好至多等于综眼区29长度的1.5倍。
在综眼33的相对侧上形成一个同一类型的过渡区34,它包括部分35、36。因此,以上描述适用于此。
迄今所述的综丝6在其动态特性方面被尽可能优化了。在综框1快速垂直运动时,它也以高运动速度引导穿过综眼33的经纱,而不使这些部件或部分承受过高负荷。综框1的质量小,它比传统的综丝能减小20%。如果在传统设备中的综框1的综丝重约5kg,则根据图2和以上描述而构成的综丝5的重量可以减轻到约4kg。
图3表示综丝6的一个变型实施例。与图2的综丝6相比,图3的综丝6具有不对称构造,因为综眼33和开口9、10不在同一条线上。尤其是,包括锥形综耳区19、20的综丝杆21不是对称于综丝杆21纵向地构成的。一连续的直边37从综耳7起延伸至综耳8。相反的边47弯曲形成在锥形综耳区19、20内,弯曲半径至多为60mm。随后是一个限定出部分27、28的笔直部分。随后,该边以半径R2过渡到在部分36内的一个又是笔直的且与边37平行地延伸的部分。该部分是过渡区34的一部分,边47通过该过渡区最终又以约60毫米的半径R1过渡到综眼区29。综眼区29的长度最好小于长椭圆形综眼33的长度的三倍。如果综眼长度被定为5.5mm,则综眼29长度最好小于10mm。
在锥形综耳区19、20内可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在此实施例中,在锥形综耳区20(图4)里,象在锥形综耳区19内那样设置一圆形开口38和一缝状开口39。例如为了运输或装配,开口38使综丝6穿到一个杆上。缝状开口39用于定向和定位,尤其当不对称地构成综丝6时。这两个开 38、39总共占了至少大于各自锥形综耳区19或20的总面积的1/8的表面区域。在给定开口尺寸的情况下,这可以通过非常小或短地构成锥形综耳区19、20来实现。因此,与现有技术的综丝相比,锥形综耳区19、20有助于减小综丝6的重量。
如图6所示,锥形综耳区19、20都可以有扩大的开口38、39。尤其是,这些开口38、39可以成滴状。这两个开口38、39之间距离最好小于缝状开口39的长度。滴状开口39可以由两个呈V形相互取向的支腿41、42构成,这两个支腿彼此间成锐角并且圆滑过渡到综丝杆21的部分27。这两个支腿41、42的顶端通过一个接片43相接。接片43形成综丝杆的支承部。来自接片的力通过支腿41、42被传给综丝杆21,但不会出现局部应力过高。这些开口38、39可以减弱刚性并因而减小了锥形综耳区20在综丝杆纵向上的固有频率。因此,可以缩小或消除在综耳附近的杆部。
已经结合一个具有所谓的C形综耳的综丝6描述了质量将减小20%的本发明构想。但也可以减小从ISO标准11677-2和11677-3中知道的带有J形和O形综耳的综丝的质量。在此采用与上述相同或类似的措施。重点是缩小综丝杆宽度并且除去在综耳区内的材料。
对综丝6来说,细窄的综丝杆21被加长要归咎于综耳7、8和综眼区29。这一方面是通过将综耳区7、8缩短至其绝对最小值来实现,而另一方面,这是通过使用于输送综丝的辅助开口38靠近综耳7、8来实现的。综耳7、8区域内的半径R被减小。取代通常2mm宽度地,综丝杆21仍然有1.6mm的最大宽度。取代通常4mm长度地,综丝6的超过端部开口的区域14、13仍有2.5mm-3mm的长度。就在综眼33的周围,综丝的宽度象目前那样等于综眼33宽度的两倍。但此区域的长度被缩短到综眼宽度两倍至三倍的最大值。从综丝杆21最窄部分27、28过渡到在综眼33周围的较宽部分29的过渡部的特点是一个细长延伸的过渡区34,该过渡区有1.8mm的最大宽度并且用来提高该区域的机械强度。
附图标记一览表1 综框2,3 线性导向机构4 驱动机构5 框架6 综丝7,8 综耳9,10 开口11,12,13,14 部分15,16 边17,18 延伸部分19,20 锥形综耳区21 综丝杆23,24,25,26 边27,28 部分29 综眼区31,32 边33 综眼34 过渡区35,36 部分37,47 边38,39 开口41,42 支腿43 接片44 弯曲边45,46 表面区域48,49 边A 纵向长度B 综眼区宽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综丝(6),它具有至少一个综耳(7,8),所述综耳有一个开口(9,10);一个综丝杆(21),该综丝杆有至少一个综眼(33)并且该综丝杆的宽度小于综眼区(29)的宽度;一个位于该综耳(7,8)与该综丝杆(21)之间的锥形综耳区(19,20),其中至少一个其中锥形综耳区(19,20)有至少一个开口(38,39),其特征在于,该锥形综耳区(19,20)的这个开口或这些开口(38,39)所占的面积大于该锥形综耳区(19,20)的总面积的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该锥形综耳区(19,20)有一个弯成弧形的边(23,24,25,26),该边的半径(R)小于或等于6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在该锥形综耳区(19,20)内的这些开口(38,39)呈圆形和/或缝形和/或滴形,并且这两个开口(38,39)之间的间距最多等于该开口(39)的长度。
4.一种综丝(6),它具有至少一个综耳(7,8),所述综耳(7,8)有一个开口(9,10);一个形成在该开口(10)上的且在该综耳(7,8)的各自外端上的部分(14,13),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14,13)具有在该综丝杆纵向上测量的至多为3mm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13,14)的长度大于2毫米。
6.一种综丝(6),它具有一个综丝杆(21),所述综丝杆有至少一个综眼(33)并且该综丝杆的宽度小于综眼区(29)的宽度,其特征在于,该综丝杆(21)在其纵向长度的绝大部分范围里具有至多为1.6mm的宽度。
7.一种综丝(6),它具有一个综丝杆(21),所述综丝杆具有至少一个有至少一个综眼(33)的综眼区(29),其特征在于,该综眼区(29)的宽度大于该综丝杆(21)的最小宽度,并且该综眼区(29)的长度最多是该综眼(33)宽度的五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该综眼区(29)的长度至多是该综眼(33)宽度的三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该综眼区(29)以至少一个弯曲边(半径R1)过渡到该综丝杆(21)的剩余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该弯曲边的半径(R1)至多为60mm。
11.一种综丝(6),它具有一个综丝杆(21)和一个综眼区(29),该综眼区有至少一个综眼(33),其特征在于,与该综眼区(29)相接地形成有一个过渡区(34),该过渡区至少部分由彼此平行的边限定,并且该过渡区的宽度大于该综丝杆(21)的最小宽度且小于该综眼区(29)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该过渡区(34)的长度至多是该综眼区(29)长度的1.5倍。
13.如权利要求1、6、7和11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该综丝杆(21)有一个不平坦的侧面(45,46)。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该侧面(45,46)具有一些彼此间成钝角的表面区域(45,46)。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综丝,其特征在于,该侧面(45,46)是弯曲的。
全文摘要
在综丝(6)中,细窄的综丝杆(21)被加长归咎于综耳(7,8)和综眼区(29)。一方面,这是通过将综耳区(7、8)缩短至绝对最小值来实现的,另一方面,这是通过使用于综丝输送的辅助开口(18)靠近综耳(7,8)来实现的。在综耳(7,8)区域里的半径R被减小。取代通常2mm宽度地,综丝杆(21)仍有1.6mm的最大宽度。取代通常4mm长度地,综丝(6)的超过端部开口的区域(14,13)仍有2.5mm-3mm的长度。就在综眼(33)的周围,综丝的宽度如同以前那样等于综眼(33)宽度的两倍。但此区域的长度被缩短至综眼宽度的两倍至三倍的最大值。从综丝杆(21)的最窄部分(27、28)过渡至综眼(33)周围的较宽部分(29)的过渡的特点是一个细长的过渡区(34),它有1.8mm的最大宽度并且用来提高该区域的机械强度。
文档编号D03C9/02GK1572932SQ20041004951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7日
发明者F·梅特勒, H·施万 申请人: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