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蚊虫叮触人体的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26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蚊虫叮触人体的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蚊虫叮触人体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般用于制衣的布料只是经过浸渍防蚊药剂的处理,使蚊虫不敢靠近,以此达到防止蚊虫叮咬的效果。但此类防蚊布料重复洗涤后,其防蚊药剂会逐渐淡化、消失,导致防蚊效果变差,于是就带来了此类防蚊布料在使用期限上的问题。也就是只能作为短期性防蚊措施,而非理想的完善的防蚊设计。
其次,此类防蚊布料是直接进行防蚊药剂处理的,穿着后,与人体肌肤无适当的隔离,容易造成过敏、不适甚而中毒等不良反应,必须加以解决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护人体避免被蚊虫叮咬的布料结构。并克服现有产品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止蚊虫叮触人体的的防护结构,主要由一毛绒层与触感较佳的里层复合织结成型;其中该毛绒层是采用具有毛绒特性的编织物以条贯及纬目以适当的密度编织而成的,从而表面具有绵密而不规则的毛绒结构;该里层是采用触感较佳的织线编织而成,从而使人体与之接触不产生不适、过敏、中毒等问题;将该毛绒层与里层复合叠置后,在利用织线将二者织结成一体,且在毛绒层与里层叠置时,尽量使二者的织纹缝隙产生交叠错离的效果,配合毛绒层表面的不规则绒毛结构,可有效降低蚊虫针嘴直线贯穿缝隙而插入人体皮肤的可能性。其中的毛绒层经过防蚊药药剂浸渍处理,而里层则不做防蚊药剂处理,以此来使人体不接触毛绒层上的防蚊药剂,亦达到降低蚊虫叮触人体机率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不规则毛绒结构、毛绒层、里层、人体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蚊虫针嘴叮触人体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衣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帽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脚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层毛绒层10与一层里层20复合织结成型。其中,该毛绒层10由具有毛绒特性的编织线条以适当密度以条贯及纬目编织而成,形成表面具有绵密不规则毛绒结构1的布料;再将该等布料经过防蚊药剂的浸渍处理,使该毛绒层布料10具有适当的防蚊效果,且其防蚊药剂至少能耐上百次的洗涤。然后,将该毛绒层与里层复合叠置,使两者布料上的空隙尽可能相互交错,最后用织线织结成一体。
其次,请继续参阅图4、图5所示,经由上述结构组成,在该毛绒层表面具有不规则的毛绒结构1,并且经过毛绒层10与里层20空隙交错后,该布料对人体形成了一个极佳的防护层;因为其毛绒层经过防蚊药剂的处理,蚊虫已不太喜欢靠近,即使日后因洗涤而使药剂淡化,消失时,当蚊子40停留在不规则毛绒结构1上,也会因其绵密而不规则的毛绒结构,而很难将针嘴41插入缝隙,另外,毛绒层10与里层20复合构成的防护结构,其本身即具有极佳的防蚊效果,再加上毛绒层10的防蚊药剂处理,使其防蚊效果更为理想,可以用此类布料制做全套的衣服(如图6所示)、帽子(如图7所示)、手套(如图8所示)或脚套(如图9所示)等诸多产品。
穿戴此类布料衣服、帽子或袜子后,可达到驱蚊的效果,而当防蚊药剂经洗涤而逐渐淡化、消失后,仍能凭借毛绒层10及里层20构成的双层覆合防护结构,有效防止蚊虫直接叮触人体,其效果绝对优于现有单纯浸渍防蚊药剂的布料,堪称为目前最理想的防蚊布料,对于防治因蚊虫叮咬而传染登革热等疫情,将有极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毛绒层及里层覆合织结构成的双层防护结构,不但能有效防止蚊虫直接叮触人体,同时在对毛绒层进行防蚊药剂处理后,更可凭借里层形成人体与毛绒层的适当区隔,可避免防蚊药剂可能造成的皮肤过敏、不适或中毒等诸多问题,成为一类极具防蚊效果的安全无虞的实用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蚊虫叮触人体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绒层和里层,该毛绒层是由具有毛绒特性的编织物组成的编织结构,其上具有绵密而不规则的毛绒结构;该里层是由触感较佳的织线组成的编织结构;上述的毛绒层与里层通过织线结成一体,该毛绒层与里层的织纹隙缝是交叠错离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蚊虫叮触人体的防护布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毛绒层是经过防蚊药剂浸渍处理的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蚊虫叮触人体的防护结构,包括一层毛绒层和一层触感较佳的里层,两者复合织结成型;其中该毛绒层经过防蚊药剂的浸渍处理,里层则不做防蚊药剂的处理,以此使人体经由里层的隔离而不致接触毛绒层上的防蚊药剂,从而避免人体皮肤受到防蚊药剂的伤害而产生不适、过敏或中毒等问题;同时,由于毛绒层与里层复合叠置所造成的织纹缝隙交错的效果,配合毛绒层上不规则的绒毛结构,可有效降低蚊虫针嘴直线贯通织物缝隙而插入皮肤的可能性,以此达到极佳的蚊虫叮咬防护功能。
文档编号D04B1/02GK2747239SQ200420081100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3日
发明者周淑贞 申请人:周淑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