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85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刺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尤其是一种针刺无纺布。适用于家俱里布、鞋革底布,等等。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家俱里布是梭织布,但其载剪后会有毛边,使用前还需进行拷边或热熔处理。现有的针刺无纺布,中然载剪后无毛边,但其纤维均为经向排列,纬向强度很差,因而不能单独用作家俱里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向强度和纬向强度都有提高,尤其是纬向强度有显著提高,从而可单独用作家俱里布的针刺无纺布,并且可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根据需要改变无纺布的厚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刺无纺布由经向排列的经向纤维组成经向纤维层,其上分布刺通上下表面的针刺孔,其特征是在经向纤维层上面还铺有由纬向排列的纬向纤维组成的纬向纤维层,经向纤维与纬向纤维交叉重叠;均匀分布于纬向纤维层上表面的针刺孔贯穿于纬向纤维层上表面与经向纤维层底面之间;又整个针刺无纺布从表面到内部分布有无规律随机分布的纤维粘结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技术方案是针刺无纺布由经向排列的经向纤维组成经向纤维层,其上分布剌通上下表面的针刺孔,其特征是该针刺无纺布由三层纤维层构成,底层为经向纤维层,中层由向左斜并与经向呈锐角排列的左斜纬向纤维组成,上层由向右斜并与经向呈同一锐角排列的右斜纬向纤维组成,经向纤维,左斜纬向纤维,右斜纬向纤维交叉重叠;均匀分布于上层上表面的针刺孔贯穿于上层上表面与经向纤维层底面之间;又整个针刺无纺布从表面到内部分布有无规律随机分布的纤维粘结点。
所述左斜纬向纤维与右斜纬向纤维与经向的锐角大小范围为2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本织法织出的无纺布其经向强度和纬向强度都有提高,尤其是纬向强度有显著提高,已达到一般梭织布的强度,可单独用作家俱里布或鞋革底布,从而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采用本织法可以容易地改变无纺布的厚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经向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经向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由经向纤维层1和铺在其上面的纬向纤维层2构成,其中经向纤维层1由许多经向排列的经向纤维1a组成,其厚度为0.3毫米;而纬向纤维层2则由许多纬向排列的纬向纤维2a组成,其厚度为0.3毫米。经向纤维1a与纬向纤维2a交叉重叠。均匀分布在纬向纤维层2上表面,密度为500-700孔/厘米2的一批针刺孔5贯穿于纬向纤维层2上表面与经向纤维层1底面之间。经向纤维1a和纬向纤维2a均采用65毫米长度的纤维,以提高针刺时上下纤维相互穿插纠缠程度,从而提高该针刺无纺布的强度。此外,由于经向纤维1a和纬向纤维2a中均掺有一定比例的低熔点化纤,如丙纶或4080纤维,经过热轧烫平处理后,低熔点纤维收缩、熔化并粘结周围纤维形成许多无规律随机分布的纤维粘结点4,且上述纤维粘结点4存在于整个针刺无纺布的表面和内部。只要调整低熔点纤维的比例,就能调整纤维粘结点4的密度。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由三层纤维层构成,其中底层为经向纤维层1,其厚度为0.2毫米,由许多经向排列的经向纤维1a组成。中层2′
由许多向左斜并与经向呈锐角排列的左斜纬向纤维2′a组成,其厚度为0.2毫米。上层3由许多右斜并与经向呈同一锐角排列的右斜纬向纤维3a组成,其厚度为0.2毫米。上述锐角大小范围为20°-45°较为合适。经向纤维1a、左斜纬向纤维2′a、右斜纬向纤维3a交叉重叠。也就是说,以中层2′和上层3的联合作用来代替实施例1中的纬向纤维层2。一批分布密度为500-700孔/厘米2的针刺孔5贯穿于上层3上表面与底层经向纤维层1底面之间,且针刺孔5均匀地分布在上层3的整个表面。此外,与实施例1一样,经向纤维1a、左斜纬向纤维2′a、右斜纬向纤维3a中均混有一定比例的低熔点纤维,经热轧烫平处理后,整个针刺无纺布表面和内部均有许多无规律随机分布的纤维粘结点4。调整低熔点纤维的比例,就能调整化纤粘结点4的密度。
此外,也可以改变三层纤维层的排序,如将中层改为右斜纬向纤维,而上层改为左斜纬向纤维,甚至还可以将交叉重叠的纤维层数再增加,如4层、5层、6层甚至更多。
由上可见,实施例1的经向纤维1a与纬向纤维2a呈“井”字形交叉重叠,而实施例2中经向纤维1a、左斜纬向纤维2′a、右斜纬向纤维3a交叉重叠,整个针刺无纺布从表面到内部又有许多无规律随机分布的纤维粘结点4,将周围纤维相互粘结。而针刺孔5则使上下纤维相互穿插纠缠连结。同时,随着纤维粘结点4和针刺孔5密度的提高,针刺无纺布的经向强度和纬向强度也将提高。因此,上述两种针刺无纺布的纬向强度较现有单向排列针刺无纺布有很大提高。经测试,实施例1及例2的经向强度为66磅,纬向强度62磅;经向拉撕强度28.7磅,纬向拉撕强度27.7磅。均已达到一般梭织布的强度,可单独用作家俱里布或鞋革底布。
权利要求1.一种针刺无纺布,由经向排列的经向纤维(1a)组成经向纤维层(1),其上分布刺通上下表面的针刺孔(5),其特征在于在经向纤维层(1)上面还铺有由纬向排列的纬向纤维(2a)组成的纬向纤维层(2),经向纤维(1a)与纬向纤维(2a)交叉重叠;均匀分布于纬向纤维层(2)上表面的针刺孔(5)贯穿于纬向纤维层(2)上表面与经向纤维层(1)底面之间;又整个针刺无纺布从表面到内部分布有无规律随机分布的纤维粘结点(4)。
2.一种针刺无纺布,由经向排列的经向纤维(1a)组成经向纤维层(1),其上分布刺通上下表面的针刺孔(5),其特征在于该针刺无纺布由三层纤维层构成,底层为经向纤维层(1),中层(2′)由向左斜并与经向呈锐角排列的左斜纬向纤维(2′a)组成,上层(3)由向右斜并与经向呈同一锐角排列的右斜纬向纤维(3a)组成,经向纤维(1a),左斜纬向纤维(2′a),右斜纬向纤维(3a)交叉重叠;均匀分布于上层(3)上表面的针刺孔(5)贯穿于上层(3)上表面与经向纤维层(1)底面之间;又整个针刺无纺布从表面到内部分布有无规律随机分布的纤维粘结点(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刺无纺布,其行征在于所述左斜纬向纤维(2a)与右斜纬向纤维(3a)与经向的锐角大小范围为20°-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刺无纺布。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向强度和纬向强度都有提高,尤其是纬向强度有显著提高,从而可单独用作家俱里布的针刺无纺布,并且可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根据需要改变无纺布的厚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针刺无纺布由经向排列的经向纤维组成经向纤维层,其上分布刺通上下表面的针刺孔,其特征是在经向纤维层上面还铺有由纬向排列的纬向纤维组成的纬向纤维层,经向纤维与纬向纤维交叉重叠;均匀分布于纬向纤维层上表面的针刺孔贯穿于纬向纤维层上表面与经向纤维层底面之间;又整个针刺无纺布从表面到内部分布有无规律随机分布的纤维粘结点。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家俱里布、鞋革底布。
文档编号D04H3/08GK2786172SQ200520101858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朱可耐, 王海 申请人:朱可耐, 王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