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93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机针,该机针具有较大的优势用于包容中粗缝线和避免缝线穿过针眼时形成的弯曲现象以及由弯曲现象导致的缝纫过程中的其它若干缺陷。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499005A(申请号200310104333.0)公开了一种“缝纫机机针”,其说明书对现有的缝纫机作出了分类并分别指出不同类型缝纫机的特点和缺陷,并提供了一种缝纫机机针5,该缝纫机机针不管高速且多功能的缝纫机和多样的所使用的材料都能够防止跳圈和纺织品的纱线断裂。
专利文献CN1386149A(申请号01801964.1)公开了一种“缝纫机针”,它是从线槽的设计出发,提供了有利于细线导引的线槽轮廓的同时,更能够阻抗弯曲作用力的缝纫机针。
还有诸多其他文献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记载了对缝纫机机针的技术改进,但未披露本申请下文提及的现有机针存在的技术缺陷和相关解决措施。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同样在进步,单从服饰上讲,前述的机针结构已经难以满足缝纫时尚服饰的要求如在服饰上缝制点缀缝线时,则因前述结构的机针多适用于中细缝线(401-20/3以下),若用于中粗缝线(2000D/3及毛线),则会发生如下缺陷(1)机针很难有效的包容缝线;(2)缝线穿过针眼时形成“S”形弧度;(3)缝线和机针穿过缝料时的阻力较大;(4)易对缝料造成损伤;(5)造成断线现象;(6)长时间工作后机针易发热。以及由上述原因造成的对最终产品(如服饰)质量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机针不适用于中粗缝线的缺陷,提供一种缝纫机机针,以便具有较大的优势用于包容中粗缝线和避免缝线穿过针眼时形成的弯曲现象以及由弯曲现象导致的缝纫过程中的其它若干缺陷。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机针,包括用于夹持的柄部、自柄部向前延伸的杆部和位于杆部前端的尖端部,所述的柄部、杆部和尖端部形成具有中心线(O-O)的一体结构,在所述杆部与尖端部的结合部开设有针眼,在所述杆部的一侧开设有自所述的针眼向柄部延伸的进线槽,在所述的尖端部上与进线槽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出线槽,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线槽、出线槽加深至二者的槽底延伸至所述的针眼处在截面方向上形成间隙。
所述进线槽、出线槽的槽底与所述的中心线分别形成夹角。
所述出线槽的截面呈 状。
所述进线槽的底面为平面。
所述进线槽的截面呈 状。
所述的进线槽临近针眼处的宽度D和深度H符合公式1.5H≤D≤4H。
所述的杆部背向进线槽一侧临近针眼的位置具有内凹段。、所述针眼的在中心线方向的尺寸为其横向尺寸的1.5~3倍。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线槽、出线槽加深至二者的槽底延伸至针眼处在截面方向上形成间隙,从而有效避免缝线穿过针眼时形成的弯曲现象以及由弯曲现象导致的缝纫过程中的其它若干缺陷,尤其适用于中粗缝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K-K向剖视图;
图3是图1后视图;图4是图1的A-A截面放大图;图5是图1的B-B截面放大图;图6是图2的M部放大图。
图中I、柄部;II、杆部、III、尖端部;IV、内凹段;1、针眼;2、进线槽;3、出线槽;4、进线槽底;5、进线槽壁;6、出线槽底;7、进线槽底延伸线;8、出线槽底延伸线;S、进线槽、出线槽的槽底延伸至针眼处在截面方向上形成的间隙;D、进线槽临近针眼处的宽度;H、进线槽临近针眼处的深度;L、针眼在中心线方向的尺寸;E、针眼的横向尺寸;α、进线槽槽底与中心线形成的夹角;β、出线槽槽底与中心线形成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缝纫机机针,包括用于夹持的柄部I、自柄部向前延伸的杆部II和位于杆部前端的尖端部III,柄部I、杆部II和尖端部III形成具有中心线O-O的一体结构,在杆部II与尖端部III的结合部开设针眼1,在杆部II的一侧开设自针眼1向柄部I延伸的进线槽2,在尖端部III上与进线槽2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出线槽3,进线槽槽底4、出线槽槽底6延伸至针眼处1在截面方向上形成间隙S;且进线槽槽底、出线槽槽底与中心线形成的夹角α、β分别约为2°和5°;出线槽的截面呈 状;进线槽的截面呈 状;进线槽临近针眼处的宽度D约为其深度H的2倍;杆部背向进线槽一侧临近针眼的位置具有内凹段IV;针眼的在中心线方向的尺寸L约为其横向尺寸E的1.8倍。
上述结构的机针,可以顺利的供中粗缝线穿过针眼,避免形成“S”形弯曲以及由该弯曲导致的缝纫过程中的其它若干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机针,包括用于夹持的柄部、自柄部向前延伸的杆部和位于杆部前端的尖端部,所述的柄部、杆部和尖端部形成具有中心线(0-0)的一体结构,在所述杆部与尖端部的结合部开设有针眼,在所述杆部的一侧开设有自所述的针眼向柄部延伸的进线槽,在所述的尖端部上与进线槽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出线槽,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线槽、出线槽加深至二者的槽底延伸至所述的针眼处在截面方向上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机针,其特征是所述进线槽、出线槽的槽底与所述的中心线分别形成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机针,其特征是所述出线槽的截面呈“”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机针,其特征是所述进线槽的底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机针,其特征是所述进线槽的截面呈“”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机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线槽临近针眼处的宽度D和深度H符合公式1.5H≤D≤4H。
7.根据权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缝纫机机针,其特征是所述的杆部背向进线槽一侧临近针眼的位置具有内凹段。
8.根据权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缝纫机机针,其特征是所述针眼的在中心线方向的尺寸为其横向尺寸的1.5~3倍。
专利摘要一种缝纫机机针,包括用于夹持的柄部、自柄部向前延伸的杆部和位于杆部前端的尖端部,所述的柄部、杆部和尖端部形成具有中心线的一体结构,在所述杆部与尖端部的结合部开设有针眼,在所述杆部的一侧开设有自所述的针眼向柄部延伸的进线槽,在所述的尖端部上与进线槽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出线槽,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线槽、出线槽加深至二者的槽底延伸至所述的针眼处在截面方向上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线槽、出线槽加深至二者的槽底延伸至针眼处在截面方向上形成间隙,从而有效避免缝线穿过针眼时形成的弯曲现象以及由弯曲现象导致的缝纫过程中的其它若干缺陷,尤其适用于中粗缝线。
文档编号D05B85/00GK2853853SQ20052011658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
发明者胡永珠 申请人:胡永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