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39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舌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横机中使用的舌针。
技术背景以往,在横机中,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多个针槽,使收容于 各针槽内的织针滑动位移,从而在与针床的一侧相对的齿口编织针织 物。在织针的齿口侧前端形成有针钩。针钩在打开的状态下进入齿口 时,向针钩内供给针织纱。在齿口接受针织纱的供给的针钩向针床侧 退入时,引入针织纱而形成线圈。针钩进入齿口时,在针钩内已经形 成有线圈的话,所形成的线圈从针钩内向针干侧移动。移动至针干侧 的线圈,在针钩向针床侧退入时,从关闭的针钩脱圈而在齿口内脱离, 从而成为旧线圈。由于通过在齿口内脱离的旧线圈的连续形成针织物。 作为横机的织针,广泛使用由针舌开闭针钩的舌针。图4表示舌针1的前端附近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在图4(a) 中从正面观察,在舌针1上用针舌3开闭前端的针钩2。针舌3,以支 点4作为中心,在如用实线表示的关闭针钩2的状态和如用双点划线 表示的最大限度地打开针钩2的状态之间进行摆动位移。关于收容有 舌针1的针槽、形成有针槽的针床虽然省略图示,但针干5的底面沿 着针槽的底部滑动,由此舌针1向附图的左右方向位移。在针干5中 最大限度地打开的针舌3的前端附近,在底面侧设有下凹陷6 (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1)。图4 (b)表示从图4 (a)的底面侧观察的舌针1。如图4 (b)所 示,在舌针1上,在针干5的侧面一侧设有侧面凹陷7,在底面和设有 侧面凹陷7的侧面之间还设有单倾斜凹陷8。如图4 (a)所示,在针9。在阶梯部9的侧方,还设有用于移圈的叶 片10。叶片10是前端为自由端的板簧,前端收容在侧面凹陷7内而关 闭。移圈在隔着齿口而相对的针床的织针之间进行。保持线圈的移圈 侧的舌针1直到阶梯部9附近进入齿口时,保持在针钩2上的线圈, 相对地从针钩2向阶梯部9的方向移动。针钩2即使被针舌3关闭, 移动的线圈也从内侧打开针舌3,由此针舌3通过以支点4为中心的摆 动位移打开至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线圈越过打开着的针舌3而移 动至阶梯部9。叶片10,由于前端关闭,因而进入线圈的内侧。从相 对的针床进入齿口的接圈侧的舌针1的针钩2的前端,被引导至单倾 斜凹陷8而进入叶片10和针干5之间。移圈侧的舌针1从齿口后退时, 线圈被接圈侧的舌针1的针钩2捕捉,捕捉线圈的接圈侧的舌针1的 针钩2打开叶片IO而脱出。被接圈侧的针钩2捕捉的线圈,在使移圈 侧的舌针1进入针舌3的下侧并由针舌3关闭针钩2的同时脱离。(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图4 (c)表示从图4 (a)的切断线C-C观察的下凹陷6的部分 的截面形状。舌针l,由于以金属板的冲裁加工为基础进行制造,因而 针千5的基本的截面形状呈矩形。下凹陷6,由于将针干5的底面侧均 匀地消减而形成,因而虽然截面形状呈矩形,但周长减少。图5表示设置下凹陷6的原因。之所以设置下凹陷6,是为了舌 针1进入齿口 11而形成基本的针织线圈时,使保持在针钩2上的线圈 12打开针舌3而容易向针干5侧脱离。另外,在横机中,由于隔着齿口 11相对的针床以齿口 11侧上升的方式分别倾斜,因而以倾斜的姿 势表示舌针1。舌针1向齿口 11的斜上方进入时,保持在针钩2内的 线圈12,打开针舌3的同时越过针舌3向针干5侧移动而退圈。在齿 口 U向针钩2供给针织纱时,舌针1从齿口 11后退。移动至针干5 側的线圈12进入针舌3和针干5之间,由于关闭针舌3的同时越过针钩2而脱离的脱圈,相对于重新在针钩2内形成的新线圈成为旧线圈13。由此依次形成的旧线圈13,向齿口 11的下方下垂而聚集,从而形 成针织物1。为了准确地进行线圈12的退圈和脱圈,需要在打开状态的针舌3 的前端和针干5之间设置一定程度的高度差。如图5 (a)所示,线圈 12在载置于针舌3的前端的状态下,刚要退圈之前必要的线圈长度变得最大。该线圈长度决定可编织的最小限度的线圈尺寸。针钩2引入 针织纱,即使减小形成线圈12时的引入量,使线圈长度较小,也不能 使针舌3退圈,则不能形成针织物14。设置下凹陷6时,如图5 (b) 所示,能够减少针干5的周长,能够在退圈时减少包围针舌3和针干5 的线圈长度。另外,还公开有如下技术为了使线圈12的退圈容易,在齿口 11插入弯纱压板15等针织物推压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并且, 还公开有如下技术为了减少包含针舌3和针干5的退圈中所需的周 长,在针舌3侧设置如用双点划线假想地表示的上凹陷16,使针舌3 的前端如用双点划线所示地下降。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图4至图10 中表示的舌针中,确认了相当于上凹陷16的凹部。专利文献l:实开平3 — 70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572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公昭62—15662号公报设置如图4 (a)所示的下凹陷6时,如图5 (a)所示,使用弯纱 压板15时,在弯纱压板15和下凹陷6之间产生间隙。在形成线圈12、 旧线圈13的针织纱较细的情况下,用弯纱压板15推压旧线圈的作用 可能不充分。弯纱压板15的作用不充分时,线圈12在载置于针舌3 的前端的状态下与舌针1 一起向齿口 11侧进入,从而不能使线圈12 退圈。如在图5 (a)用双点划线假想地表示,使弯纱压板15发挥作用的 底面侧平坦地设置上凹陷16,使针舌3下降时,不能使弯纱压板15充 分地发挥作用。通过上凹陷16,退圈时的针舌3的位置接近针干5侦iJ, 能够减少退圈时所需的线圈长度。但是,设置上凹陷16而使针舌3下 降时,进行如上所述的移圈时,在阶梯部9被接圈侧的舌针1的针钩2 捕捉的线圈12难以进入针舌3的下侧,容易通过针舌3的上侧或达到 针舌3的前端。移圈的线圈12通过针舌3的上侧时,回到打开状态的 针钩2内,不能从移圈侧的舌针1的针钩2脱离,从而不能使线圈12 向接圈侧移动。线圈12到达针舌3的前端时,纱线被切断。减少退圈时所需的线圈长度时,不能充分地编织较小的线圈。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舌针,能够缩短退圈时的针干的 周长,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弯纱压板的作用、移圈。本实用新型的舌针,针干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针钩在表面 侧的前端开口,并且设有以摆动位移开闭针钩的针舌,其特征在于, 在针舌最大限度地打开针钩的状态下,针舌的前端靠近针干的表面的 位置附近的针干上设有凹陷,所述凹陷从作为针槽滑动面的底面的中 间部至少到达一侧侧面,周长小于该矩形。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从上述底面的中间 部到达两侧侧面而设置。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底面的中间部到达两 侧侧面而设置的凹陷,包含朝向底面侧成55° ±10°的角度而间隔变 窄的倾斜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针舌最大限度地打开针钩的状态下,针 舌的前端靠近的位置附近的针干,设有从底面的中间部至少到达一侧 侧面且周长小于该矩形的凹陷,因而能够在线圈从针舌退圈的位置使 针干的周长减少。针干的底面侧,即使到达至少一侧侧面被挖掉,在 中间部中也残留不被挖掉或挖掉的程度较小的部分。由于即使底面的 一部分设有凹陷,也在针干的表面和底面之间的间隔残留有与截面形 状的矩形相同的部分,因而在具有弯纱压板的情况下,间隙不会打开, 能够充分进行弯纱压板的作用。在针干的表面侧,能够废除或减少用 于使周长减少的凹陷等。舌针成为移圈侧而进行移圈时,使被接圈侧 的针钩捕捉的线圈进入针舌和针干的表面侧之间,用针舌关闭针钩的 同时使线圈从移圈侧的舌针脱离,从而可靠地进行移圈。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从针干的底面的中间部到达两侧侧面 而设有凹陷,因而与仅在一侧侧面设有凹陷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实 现减少周长。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从底面的中间部到达两侧侧面而设置 的凹陷,包含朝向底面侧成55° ±10°的角度而间隔变窄的倾斜面, 因而能够实现顺利形成线圈。


图1 (a)是表示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舌针21的前 端附近,线圈12退圈的部分附近的结构的部分主视图。图1 (b)是表示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舌针21的 前端附近,线圈12退圈的部分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 (a)是表示图1的舌针21中包含移圈部分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 (b)是表示图1的舌针21中包含移圈部分的结构的仰视图。图2 (c)是使线圈退圈的部分的剖视图。图3 (a)是对于图1的舌针21表示上凹陷和移圈时的线圈12的 移动轨迹之间的关系的部分主视图。7图3 (b)是对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舌针32表示 上凹陷和移圈时的线圈12的移动轨迹之间的关系的部分主视图。图3 (c)是对于比较例表示上凹陷和移圈时的线圈12的移动轨迹 之间的关系的部分主视图。图4 (a)是表示现有的舌针1的前端附近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 的主视图。图4 (b)是表示现有的舌针1的前端附近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 的仰视图。图4 (c)是使线圈退圈的部分剖视图。图5 (a)是表示在图4的舌针1的前端附近,线圈12退圈的部分 附近的结构的部分主视图。图5 (b)是表示在图4的舌针1的前端附近,线圈12退圈的部 分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舌针21的前端附近的结 构。在以下图1至图3中,在舌针21以外的结构部分且与图4、图5 所示的结构部分相同的结构部分,有时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 说明。如图1所示,舌针21的针钩22、针舌23、支点24及针干25等 基本结构分别与图4和图5所示的舌针1的针钩2、针舌3、支点4及 针干5相同。其中,在舌针21上,不设置舌针1的下凹陷16,而设置 两侧倾斜凹陷26。设置两侧倾斜凹陷26的程度,在最大限度地打开的 状态的针舌23的前端附近变得最大,朝向舌针21的长度方向的南侧 而平滑减少。在舌针1中,针钩22在针干25的表面25a侧开口 ,针舌23设在 与针钩22的开口相对的位置上。两侧倾斜凹陷26从针干25的底面25b 形成至两侧的侧面25c、 25d。作为两侧倾斜凹陷26的顶部26a,残留有与针干25上未设有凹陷的部分的底面25b的中间部相当的部分。如 舌针1等的横机的织针,收容于设在针床上的针槽内而进行滑动位移, 底面25b形成滑动面。例如在图1 (b)从图1 (a)的截面线B-B观察表示,两侧倾斜凹 陷26形成将在针干25的截面形状中除去成矩形下边的底面25b的中 间部的两侧和两侧侧面25c、 25d之间短路倾斜面。直线状的两侧倾斜 凹陷26,由于相对于倒角前的矩形截面的角落部相当于直角三角形的 斜边,因而相比夹住相对的直角的二边的长度之和更短,周长减少。 针干25的表面25a和两侧倾斜凹陷26的顶部26a之间的距离,与矩形 截面部分中的表面25a和底面25b之间的距离为相同程度,由于不会 如图4的设置下凹陷6的情况一样减少,因而可防止与图1 (b)的纸 面垂直的、针干25的长度方向的弯曲刚性降低。如图1 (a)所示,在使用弯纱压板15的情况下,由于作为弯纱压间的间隙减少,因而能够充分地发挥弯纱压板15的作用。在弯纱压板 15的作用下,旧线圈13不会与舌针21—起向齿口 ll上升,能够使线 圈12可靠地从针舌23的前端退圈。另外,作为两侧倾斜凹陷26的顶 部26a,与针干25的底面25b的中间部的部分不完整地残留,即使顶 部26a相比底面25b更靠向表面25a的一侧凹陷,只要其程度较小就看 作平坦。这是因为顶部26a和弯纱压板15之间的间隙较小,弯曲刚性 的降低也较小。即使顶部26a稍微凹下(例如,O.lmm左右),弯纱 压板15的作用也有效。图2为图1的舌针21,与图4的舌针1对应地表示包含移圈部分 的结构。在针干25上,与两侧倾斜凹陷26—起设有侧面凹陷27、单 倾斜凹陷28、阶梯29以及叶片30。所述结构要素分别与图4的舌针1 的侧面凹陷7、单倾斜凹陷8、阶梯部9以及叶片10相同。图2 (a) 表示从正面观察的结构,图2 (b)表示从图2 (a)的底面侧观察的结构,图2 (c)表示从图2 (a)的截面线C-C观察的截面形状。如图2 (a)所示,在打开的状态下的针舌23的前端附近的针干 25的表面25a上,设有稍微的上凹陷31。但是,该上凹陷31小至不 会在移圈时不会发生障碍的程度。如图2 (b)所示,两侧倾斜凹陷26 的两侧倾斜面在舌针21的底面25b相交,成为棱线的顶部26a通过针 干25的大致中央。如图2 (c)所示,两侧倾斜凹陷26的部分截面形状为残留未设有 凹陷的部分的矩形截面的底面25b的中间部的V形,在针干25的两侧 成为对称的形状。由两侧倾斜凹陷26的两个斜面之间所成的角度e , 由进行各种试验的结果,可知优选为55。 ±10°程度。图3表示在图2 (a)表示的上凹陷31和移圈时的线圈12的移动 轨迹之间的关系。如图3 (a)所示,在移圈时,相对地退入至阶梯29 的线圈12相对地向针舌23 —方前进。上凹陷31如果不深,则舌针21 上的移动轨迹21a,沿着针干25的表面25a进入针舌23和上凹陷31 之间,线圈12进而前进时,用针舌23关闭针钩22而可从移圈侧的舌 针21脱离。图3 (b)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而未设置上凹陷 的舌针32的结构。如果不设置上凹陷,沿着针干35的表面35a的线 圈12的移动轨迹32a,能够可靠地进入针舌23和针干35的表面35a 之间。代替不设置上凹陷,可以使从针干35的底面35b设在两侧面的 两侧倾斜凹陷36增大,从而减少针干35的周长,能够防止退圈时所 需的线圈长度增大。以如图2 (c)所示的V形的截面形状,使两侧倾 斜凹陷26的倾斜面变大时,由倾斜面之间所成的角度e变小。图3(c)表示作为比较例的舌针40而在针干45仅设置上凹陷41, 在底面45b上未设置凹陷的结构。即使在底面45b侧不设置凹陷,也能够通过表面45a侧的上凹陷41以及使针舌23降低来縮短退圈时的 周长。并且,由于针干45的底面45b平坦,因而使用弯纱压板15时 的作用还能够充分地进行。但是,移圈时的线圈12的移动轨迹40a与 针舌23碰撞,容易通过针舌23的上侧,从而难以进入针舌23和上凹 陷41之间。移动轨迹40a与针舌23碰撞时线圈12的纱线被切断。移 动轨迹40a通过针舌23的上侧时,线圈12退回针钩22内,从而不能 进行移圈。在图3 (a)所示的舌针21中,由于即使设置上凹陷31也成为较 浅的状态,因而移动轨迹21a可进入针舌23和针干25之间,用针舌 23关闭针钩22的同时能够使线圈12向接圈侧移动。并且,在舌针21、 舌针32中,在针舌23最大限度地打开针钩22的状态下,与靠近针舌 23前端的针干25、 35的表面25a、 35a相对的底面25b、 35b,除了成 为顶部26a、 36a的中间部的两侧作为两侧倾斜凹陷26、 36而被挖掉, 因而能够使将线圈12从针舌23退圈的针干25、 35的部分周长减少。 由于底面25b、 35b的中间部不被挖掉,因而在具有弯纱压板情况下, 间隙不会很大地打开,从而弯纱压板15的作用能够充分地进行。在针 干25、 35的截面形状中与设有针舌22的一侧对应的表面25a、 35a上, 能够废除或减少用于使周长减少的凹陷等,因而能够使被接圈侧的针 钩22捕捉的线圈12从用针舌23关闭的针钩22脱离,能够可靠地进 行移圈。另外,在图1 (b)中表示两侧倾斜凹陷26的截面形状具有直线 状的倾斜面,但两侧倾斜凹陷26、 36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成为曲线的 曲面。并且,即使仅在从底面25b至侧面25c、 25d的一侧设置凹陷, 也能够实现周长的縮短,能够充分进行弯纱压板15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舌针,针干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针钩在表面侧的前端开口,并且设有以摆动位移开闭针钩的针舌,其特征在于,在针舌最大限度地打开针钩的状态下,针舌的前端靠近针干的表面的位置附近的针干上设有凹陷,所述凹陷从作为针槽滑动面的底面的中间部至少到达一侧侧面,周长小于该矩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从所述底 面的中间部到达两侧侧面而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底面的中间 部到达两侧侧面而设置的凹陷,包含朝向底面侧成55° ±10°的角度 而间隔变窄的倾斜面。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舌针,能够缩短退圈时的针干的周长,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弯纱压板的作用、移圈。在所述舌针中,针干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针钩在表面侧的前端开口,并且设有以摆动位移开闭针钩的针舌,其特征在于,在针舌最大限度地打开针钩的状态下,针舌的前端靠近针干的表面的位置附近的针干上设有凹陷,所述凹陷从作为针槽滑动面的底面的中间部至少到达一侧侧面,周长小于该矩形。
文档编号D04B35/00GK201165584SQ20072012557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6日
发明者北原健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