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桑枝制浆的方法

文档序号:1784327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桑枝制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是以全桑枝为原料制浆过程中原料处理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有报导的全桑枝制浆技术工艺都是用锟式切竹机把桑枝切成段状,或用盘式切片机把桑枝切成片,然后用硫酸盐法蒸煮。贮存方法是采用整条桑枝干法贮存。由于桑枝韧皮部和木质部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皮部果胶多而木素少,木质部木素多,它们的纤维形态也很不相同,皮部纤维长,木质部纤维短。枝条的根部与梢部的直径相差很大,所以一般用通常的切割方法只把桑枝切成段状或片状时,木素含量少的皮部反尔比木素含量多的木质部先吸液,根部比梢部老且直径大,所以更难吸液,故在蒸煮时韧皮部长纤维和梢部纤维受到严重降解,造成浆得率偏低,纸强度下降等,这就给桑枝制浆增加了难题。
桑枝因为含有较丰富的营养,使用干法贮存时,很容易长虫子,也因为太嫩,所以容易腐烂变质,故桑枝在大规模收购时,贮存是个大难题,这就制约了桑枝的大规模生产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套以全桑枝的制浆方法,包括收购原料桑枝的处理切断、除尘、贮存;蒸煮;筛选;洗浆;漂白等工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全桑枝制浆的方法包括原料的处理,将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斜切成厚10mm以下片状;蒸煮;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和漂白。原料的处理方法是将段状或片状的桑枝撕成丝状,除髓尘,在加湿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作制浆的原料; 制浆的具体步骤如下 1.收购桑枝原料时,不收购隔年的宿根,要求把桑叶及离末梢一尺以内桑枝修整掉; 2.把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斜切厚10mm以下片状; 3.把段状或片状桑枝用撕裂机撕成的丝状桑枝,其中夹有直径5mm以下的桑枝段状颗粒; 4.除髓尘,将3.的丝状桑枝用筛孔直径为2mm的筛过筛,把过筛孔的髓尘除去; 5.原料贮存,将4.过筛后的丝状桑枝在含水分60%~80%以上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作制浆原料;或直接将4.过筛、除髓尘后的丝状桑枝作制浆原料; 6、蒸煮,将5.的丝状桑枝在助剂绿氧或蒽醌类及其衍生物的配比0.03%--0.1%(蒸煮助剂),硫化度15%--25%,碱比18%--25%,液比12.5--3.5的硫酸盐法制浆,蒸煮曲线为 7、最后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漂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效益是 1.我们通过在收购时就把桑枝撕裂成丝状。除髓尘后使用湿法贮存,不但避免了桑枝的生虫,也解决了桑枝腐烂变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桑枝的贮存问题。
2.桑枝的根部比尾部老,本发明从备料开始,尽可能地减少桑枝根部与尾部的个体差异,尽量使其缩短吸液差异,从而使蒸煮更均匀。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全桑枝制浆原料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收购桑枝原料时,不收购隔年的宿根,要求把桑叶及离末梢一尺以内桑枝修整掉。
2.把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斜切厚10mm以下片状。
3.把段状或片状桑枝用撕裂机撕成的丝状桑枝,其中夹有少量直径5mm以下的桑枝颗粒; 4.除髓尘,将3.的丝绒状桑枝用筛孔直径为2mm的筛过筛,把过筛孔的髓尘除去; 5.原料贮存,将4.过筛后的丝状桑枝在含水分60%~80%的条件下压实贮存,或把干的丝状桑枝直接拿去蒸煮。
6、蒸煮,将5.的丝状桑枝在蒸煮助剂绿氧或蒽醌类及其衍生物的配比0.03%~0.1%,硫化度15%~5%,碱比18%~25%,液比12.5~3.5的硫酸盐法制浆,蒸煮曲线为 7、最后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漂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叙述。
实施例1 按上述全桑枝制浆原料的处理方法的步骤进行原料的处理操作,把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厚10mm斜切片,并用撕裂机撕成丝状桑枝,其中夹有直径5mm以下的桑枝颗粒;丝状桑枝过筛孔直径2mm的筛,筛去髓尘;在丝状桑枝上喷水,使其在含水分60%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以此为原料按全桑枝制浆工艺,蒸煮、最后蒸煮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漂白。
本实施例的工艺条件及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有现有技术和干丝绒状桑枝作原料制浆的实验结果。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切成丝状的桑枝和成段状(或片状)的桑枝在同条件下蒸煮,因为丝状的桑枝个体差异较小,且容易吸收药液,吸液比较均匀,故丝状的桑枝比段状(或片状)的桑枝容易蒸煮,细浆得率也高很多,达到46.8%,而段状的只有27.1%,片状的也才有30.2%。丝状的粗渣率也比段状和片状的低很多,只有0.2%,而段状的达到53.2%,片状的44.3%。而且成段的和片状的桑枝蒸后还有很多很硬的根部木节存在,如果把蒸煮时间延长,势必会使皮部纤维和尾部纤维降解,造成成纸强度的下降,且使浆的得率降低。要使段状和片状桑枝的浆高锰酸钾值达到10左右,碱比要达到24%(NaOH)以上,比湿法贮存丝状桑枝碱耗高4个百分点。
实施例2 按上述全桑枝制浆造纸原料的处理方法的步骤进行原料的处理操作,把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厚10mm以下斜切片,用撕裂机撕成的丝状桑枝,其中夹有直径5mm以下的桑枝段状颗粒;丝状桑枝过筛孔直径2mm的筛,筛去髓尘;在丝状桑枝上喷水,使其含水分80%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以此为原料按全桑枝制浆造纸工艺,蒸煮、最后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漂白。本实施例的工艺条件及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丝状桑枝,其中夹有直径5mm以下的桑枝段状颗粒,在水分70%下贮存,在一样的条件下蒸煮,残碱达到12.1g/l,高锰酸钾值为10.5,粗浆得率46.2%,细浆得率46.0,粗渣率为0.4%,白度为72.1%,而且浆很均匀无生料,各项指标都比段状桑枝要好。
实施例3 按上述全桑枝制浆原料的处理方法的步骤进行原料的处理操作,把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厚10mm以下,用撕裂机撕成的丝状桑枝,其中夹有少量直径3mm以下的桑枝段状颗粒;丝状桑枝过筛孔直径2mm的筛,筛去髓尘;在丝状桑枝喷水,使其含水分60%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以此为原料按全桑枝制浆造纸工艺,蒸煮、最后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漂白。本实施例的工艺条件及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丝状桑枝,其中夹有直径3mm以下的桑枝段状颗粒,在水分60%下贮存,在一样的条件下蒸煮,残碱达到12.3g/l,高锰酸钾值为10.1,粗浆得率46.5%,细浆得率46.4,粗渣率为0.2%,白度为72.8%,而且浆很均匀无生料,各项指标都比段状或片状桑枝要好。
实施例4 按上述全桑枝制浆造纸原料的处理方法的步骤进行原料的处理操作,把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厚10mm以下斜切片,用撕裂机撕成的丝状桑枝,其中夹有少量直径3mm以下的桑枝段状颗粒;丝绒状桑枝过筛孔直径2mm的筛,筛去髓尘;在丝绒状桑枝上喷水,使其含水分70%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以此为原料按全桑枝制浆造纸工艺,蒸煮、最后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漂白。本实施例的工艺条件及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丝状桑枝,其中夹有少量直径3mm以下的桑枝段状颗粒,在水分70%下贮存,在细浆得率46.0,粗渣率为0.6%,白度为72.5%,而且浆很均匀无生料,各项指标都比段状或片状桑枝要好。
权利要求
1.全桑枝制浆的方法,包括原料的处理,将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斜切成厚10mm以下片状,蒸煮,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和漂白,其特征在于,原料的处理方法,将段状或片状的桑枝撕成丝状,除尘,在加湿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作制浆的原料;
全桑枝制浆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收购桑枝原料时,不收购隔年的宿根,要求把桑叶及离末梢一市尺以内桑枝修整掉;
2).把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斜切厚10mm以下片状;
3).把段状或片状桑枝用撕裂机撕成丝状桑枝,其中夹有直径5mm以下的桑枝段状颗粒;
4).除髓尘,将3.的丝状桑枝用筛孔直径为2mm的筛过筛,把过筛孔的髓尘除去;
5).将4)过筛后丝状桑枝蒸煮;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和漂白;或将4)过筛后的丝绒状桑枝在含水分60%~80%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作制浆原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桑枝制浆的方法,包括原料的处理,将桑枝切成50mm以下段状或斜切成厚10mm以下片状,将段状或片状的桑枝撕成丝状,除髓尘,在加湿的条件下压实贮存作制浆的原料,蒸煮,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和漂白;或将过筛后丝状桑枝蒸煮;蒸煮后的浆料经过筛选;洗浆和漂白。本发明的优点是桑枝经本发明方法处理,不但避免了桑枝的生虫,也解决了桑枝腐烂变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桑枝的贮存问题。同时本发明从备料开始,尽可能地减少桑枝根部与尾部的个体差异,尽量使其缩短吸液差异,从而使蒸煮更均匀。
文档编号D21B1/00GK101368346SQ20081007381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廖朝胜, 李耀飞 申请人:廖朝胜, 李耀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