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57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布料加工台,缝纫机本体包括缝纫针,缝纫针位于布料 加工台的上方。现有的缝纫机的缝纫针速度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缝纫机的一些周 边辅助功能却一直成为缝制速度的瓶颈,比如在缝制一些呈圆筒状的衣物时,往往最麻烦 的不是缝纫机的速度问题而是需要人为去调整衣物,导致这类衣物的加工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机,包括机架、设 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具有缝纫针的缝纫机本体、设置于所述的机架上位于所述的缝纫针下 方的布料加工台,还包括至少一个是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能 够供筒状衣物套设从而使得筒状衣物被撑开的两个滚动传输机构,两个所述的滚动传输机 构分别一前一后地设置于所述的布料加工台的前后两侧,每个所述的滚动传输机构都包括 下端部设置于所述的机架上的支撑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杆上端部的滚动件。所述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的 前后两侧部分别开有两个导向槽,每个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部固定有螺栓,所述的螺栓插 在相应的所述的导向槽内,并且所述的螺栓的端部上套设有松紧螺母。所述的滚动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工作台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 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 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可以方便 固定圆筒状衣物,且通过调节两个滚动传输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来满足各种筒状衣 物的尺寸,操作者在缝纫过程中不需要时时调整衣物,提高了缝纫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 的劳动强度。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其中1、缝纫机本体;2、布料加工台;3、滚动件;4、支撑杆;5、固定座;6、衣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各附图,一种缝纫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具有缝纫针的缝纫机本体1、设置于所述的机架上位于所述的缝纫针下方的布料加工台2,还包括至少一个是能 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能够供筒状衣物6套设从而使得筒状衣物 6被撑开的两个滚动传输机构,该筒状衣物6如裤子的腰围处,两个所述的滚动传输机构分 别一前一后地设置于所述的布料加工台2的前后两侧,每个所述的滚动传输机构都包括下 端部设置于所述的机架上的支撑杆4、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杆4上端部的滚动件3。所述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 5的前后两侧部分别开有两个导向槽,每个所述的支撑杆4的下端部固定有螺栓,所述的螺 栓插在相应的所述的导向槽内,并且所述的螺栓的端部上套设有松紧螺母,将所述的松紧 螺母拧松后,即可移动支撑杆4,改变其位置。所述的滚动件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工作台面2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等方位词是以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布料的走向为基准的, 布料是从后往前走的,即位于操作者的一侧为后。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具有缝纫针的缝纫机本体(1)、设置 于所述的机架上位于所述的缝纫针下方的布料加工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 是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能够供筒状衣物(6)套设从而使得筒 状衣物(6)被撑开的两个滚动传输机构,两个所述的滚动传输机构分别一前一后地设置于 所述的布料加工台(2)的前后两侧,每个所述的滚动传输机构都包括下端部设置于所述的 机架上的支撑杆(4)、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杆(4)上端部的滚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长度方 向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的前后两侧部分别开有两个导向槽, 每个所述的支撑杆(4)的下端部固定有螺栓,所述的螺栓插在相应的所述的导向槽内,并 且所述的螺栓的端部上套设有松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件(3)的上端部与所 述的工作台面(2)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缝纫针的缝纫机本体、设置于机架上位于缝纫针下方的布料加工台,还包括至少一个是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能够供筒状衣物套设从而使得筒状衣物被撑开的两个滚动传输机构,两个滚动传输机构分别一前一后地设置于布料加工台的前后两侧,每个滚动传输机构都包括下端部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撑杆、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杆上端部的滚动件。本发明可以方便固定圆筒状衣物,且通过调节两个滚动传输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来满足各种筒状衣物的尺寸,操作者在缝纫过程中不需要时时调整衣物,提高了缝纫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D05B35/00GK102094298SQ2009101866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许金根 申请人:苏州佳锣制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