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器式压力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628阅读:8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合器式压力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的纺纱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集合器式压力棒。(二)
背景技术
:目前细纱机前区使用的集合器属框型吊挂式集合器。该种集合器存在的问题是轻浮而容易跑偏,同时集合器与前胶辊之间在运转摩擦中引起发热,产生静电吸附纤维引起纱线质量波动。带压力棒隔距块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在牵伸浮游区增加压力棒有效减少浮游区慢速纤维提前变速的机会,从而提高纱线质量指标,但是在采用大牵伸时,由于喂入半制品较粗,,须条在通过压力棒时宽度就要扩大,通过的须条过宽会使须条两侧的纤维和短纤维容易离散,形成毛羽。为了解决这两种纺专器件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发明了集合器式压力棒,他克服了框型吊挂式集合器和带压力棒隔距块的缺点,同时兼具了这两种纺专器件的优点,它实施了对纤维附加控制作用,使得前牵伸区摩擦力界分布更稳定,更靠近前钳口并又对须条起集聚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纱线条干和毛羽。(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集合器式压力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方案的集合器式压力棒,由框型吊挂件和带压力棒的隔距块构成,二者之间通过集合器组合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集合器式压力棒在牵伸浮游区形成一定强度的附加摩擦力界,相当附加的控制钳口,使纤维变速点较稳定地向前集中,有效减少浮游区慢速纤维提前变速的机会,同时集合器式压力棒又对须条起聚集作用,使进入加捻三角区的须条宽度变窄,防止纤维离散,达到改善纱线条干并减少毛羽的目的。(四)附图1为本方案的集合器式压力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1为框型吊挂件,2为集合器组合件,3为带压力棒的隔距块。附图2为前牵伸区侧视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4为前皮辊,5为前罗拉,6为集合器式压力棒,7为下销,8为中罗拉,9为上销。(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方案的集合器式压力棒,由框型吊挂件1和带压力棒的隔距块3构成,二者之间通过集合器组合件2连接。[0013]1、改进点及创新点集合器式压力棒与传统集合器及压力棒在形状、尺寸、质量等方面均不相同。集合器式压力棒是由隔距块、压力棒、集合器和框型吊挂件四部分组成,压力棒是一根长度为100mm,直径为2.95mm的高耐磨合金钢精制而成的,采用浇注法与隔距块有机结合为一整体。集合器采用凹槽结构,将集合器套在压力棒上增强其稳定性,解决了传统集合器轻浮而容易跑偏的问题。同时根据细纱牵伸区内须条有8mm至10mm的横动位移要求,将集合器设计为可移动式。为了控制集合器的移动量和防止集合器沿压力棒径向转动特设计一种挂件装置加以控制。2、工艺过程说明(见附图2)(1)本发明适用于在细纱牵伸系统中。集合器式压力棒安装在上销上,在前钳口和中钳口之间形成附加摩擦力界,它即允许快速纤维在集合器式压力棒下滑溜,又对浮游纤维进行完善的控制,同时集合器有效的收縮纱条宽度、减小加捻三角区,使纱条在比较紧密的状态下加捻,使成纱结构紧密、外观光洁、毛羽较少并提高强力;同时,还能阻止边缘纤维散失,减少飞花,从而提高纱线质量指标。(2)集合器的口径宽度应根据纤维数量来决定,过宽失去作用,过小影响该区的摩擦力界进而会影响纤维的运动。集合器口径宽度分别选择1.0mm、1.6mm、1.9mm、2.2mm。3、本发明通过创新设计克服了集压力棒隔距块和框型吊挂式集合器的缺点,在细纱前牵伸区内形成有一定强度附加摩擦力界同时又有效的收縮纱条宽度、减小加捻三角区,使纱条在比较紧密的状态下加捻,使成纱结构紧密、外观光洁、毛羽较少并提高纱线条干水平和强力。试验数据对比JC9.7tex<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一种集合器式压力棒,其特征在于它由框型吊挂件(1)和带压力棒的隔距块(3)构成,二者之间通过集合器组合件(2)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集合器式压力棒,它由框型吊挂件(1)和带压力棒的隔距块(3)构成,二者之间通过集合器组合件(2)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集合器式压力棒在牵伸浮游区形成一定强度的附加摩擦力界,相当附加的控制钳口,使纤维变速点较稳定地向前集中,有效减少浮游区慢速纤维提前变速的机会,同时集合器式压力棒又对须条起聚集作用,使进入加捻三角区的须条宽度变窄,防止纤维离散,达到改善纱线条干并减少毛羽的目的。文档编号D01H5/46GK201545964SQ20092025099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发明者张昊,李建凯,王伟,胡新立,胡艳丽,董明军申请人: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