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辐射功能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63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辐射功能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辐射功能布料。
背景技术
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 爱。尤其是经编针织面料具有纵尺寸稳定性好,织物挺括,脱散性小,不会卷边,透气性好等 优点。但一般经编针织面料常以涤纶、锦纶、维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为原料,也有用棉、毛、 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作原料织制的。风格单一,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尤其是现在各种电磁 复杂环境下生活,不少消费者需要得到特殊保护,因而市场要求传统的针织布在保持原有 特征及特点的基础上,又要求增加防护、保健等功能特征。而现有技术的普通针织布不具备 这些特殊功能。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辐射、防电磁功能的针织布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抗辐射功能针织布,其中所述针织布采用涤纶、棉、金属丝混纺纱线编织而 成。所述的抗辐射功能针织布,其中所述的混纺纱线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涤50 60% ;棉20 30% ;金属15 25%。所述的抗辐射功能针织布,其中所述的针织布为经编织布料。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是由于针织布所用材料为棉、涤、金属纤维混纺线 纱,针织布内形成一层防辐射、防电磁金属网层,具备较好的防辐射、防电磁屏蔽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辐射功能针织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如下抗辐射功能针织布由涤纶、棉、金属丝混纺纱线编织而成。混纺纱线的原料重量配 比为涤50 60%;棉20 30%;金属15 25%。由于所用材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金 属纤维,在布料内形成一层防辐射、防电磁金属网层,如图中1所示,具备了较好的防辐射、 防电磁功能。采用经编织方法织成的针织布料,面料具有纵尺寸稳定性好,织物挺括,脱散性 小,不会卷边,透气性好等优点。经屏蔽效能测试,混纺线含20%金属纤维的针织布料,对于频率为30-1500MHZ的电磁辐射的屏蔽效能为8. 2-31. 7db。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涤、棉、金属纤维混纺纱线经编织而成的搞辐射功能的 针织布料,具有较好的抗电磁辐射功能,且具备经编织布料的优点,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 的。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抗辐射功能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采用涤纶、棉、金属丝混纺纱线编 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辐射功能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纺纱线的原料重 量配比为涤50 60% ;棉20 30% ’金属:15 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辐射功能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布为经编织布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辐射功能针织布。所用原料为棉涤金属纤维混纺纱线,纱线中各原料比例为涤50~60%;棉20~30%;金属15~25%,采用经编法针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具备传统针织布全部特点和颜色的基础上,具备较好的防辐射、防电磁屏蔽功能。适用于作防止电磁辐射的针织服饰或制品的制作面料。
文档编号D04B21/14GK201835086SQ20102056441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伟勇, 邓沁兰, 黄敏 申请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