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6143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该材料制成的采光板以及采光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量出现的普通的采光板通常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虽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但其透明度也非常高,在用作采光材料时红外线会直接照射到室内,造成室内温度较高,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车间、厂房内温度升高,需要室内开启空调或风扇等降温电器,消耗大量的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用该复合材料制成的采光板在满足采光板的力学性能要求和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阻隔了红外线的透过。本发明同时还要一种在保证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阻隔红外线透过的低热辐射型米光板。本发明同时还要提供一种低热辐射型采光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成本低,所得低热辐射型采光板可在保证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阻隔红外线透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种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原料配方如下不饱和聚酯树脂50% 80%;玻璃纤维18% 45%;助剂O 1%;固化剂1.0% 2. 5%;促进剂O. 3% 1.0%;红外线阻隔剂0.1% 10%;其中所述助剂为选自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红外线阻隔剂为能够吸收或阻隔红外线的纳米氧化物。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可以为例如选自邻苯二甲酸丙二醇型、邻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型、间苯二甲酸丙二醇型、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型、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型以及对苯二甲酸丙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固化剂可以为选自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及过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促进剂可以为选自环氧酸钴、辛酸钴、异锌酸钴、二甲基苯胺以及二乙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短切纱、毡及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该所述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优选为8 14 μ m。根据本发明,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那些,而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抗氧化剂可以为例如选自3,5_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亚磷酸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酯以及四苯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为例如选自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4_ 二羟基二苯甲酮及水杨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光稳定剂可以为例如双(2,2,6,6_四甲基苯哌啶剂)癸二酸酯或三(1,2,2,6,6_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或二者的混合物等。本发明米取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低热福射型米光板,其包括PET上膜、PET下 膜以及形成在PET上膜和PET下膜之间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特别是,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由本发明上述的低热辐射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成,所述采光板还包括形成在低热辐射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与PET上膜或PET下膜之间的胶衣层,其中,PET上膜、PET下膜的厚度独立地为20 50 μ m ;胶衣层的厚度为10 500 μ m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O. 8 6. 0mm。进一步地,所述的胶衣层可以由选自间苯新戊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对苯新戊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含氟间苯新戊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含氟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胶衣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本发明上述的低热辐射型采光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I)、将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红外线阻隔剂按配方比例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匀后备用;(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控制在需要的厚度;(3)、在另一 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依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0 100°C,停留时间为2 4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0 100°C,停留时间为2 4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0 150°C,停留时间为2 5min。或者,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低热辐射型采光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I)、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红外线阻隔剂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匀后备用;(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控制在需要的厚度;(3)、在另一 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与红外线阻隔剂的混合物,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依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0 100°C,停留时间为2 4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0 100°C,停留时间为2 4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0 150°C,停留时间为2 5min ;其中以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固化剂和红外线阻隔剂的总质量为基准,各组份的用量比例如下不饱和聚酯树脂50% 80%; 玻璃纤维18% 45%;助剂O 1%;固化剂1.0% 2. 5%;促进剂O. 3% 1.0%;红外线阻隔剂0.1% 10%;其中所述助剂为选自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红外线阻隔剂为能够吸收或阻隔红外线的纳米氧化物。在本发明提供的该制备方法的方案中,所提及的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玻璃纤维、固化剂、促进剂等等与本发明所提供的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相同的概念。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本发明通过对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配方进行合理设计,能够在保持采光率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实现红外线的阻隔,一方面,抑制白天红外线直射入室内,造成室内温度较高,避免为了降温所必须的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可防止在夜间因红外线辐射而导致的热量损失,提高室内的保温效果。特别是,由于配方设计合理,材料的力学性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满足采光板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采光板是一种新型低辐射热采光板,既能满足采光要求,又能有效阻隔红外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与普通采光板相比,没有提高。本发明提到的采光板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采光板的连续批量生产,操作性强,成本较低,所得采光板既能满足采光要求,又能有效阻隔红外线。


图I为实施例3的采光板的光谱透射比谱图;图2为普通的采光板的光谱透射比谱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I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光板,其原料组成及用量参见表1,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邻苯二甲酸丙二醇型(购自常州华科树脂有限公司);玻璃纤维的直径为8 14微米(型号T984,购自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红外线阻隔剂(型号GT0,购自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促进剂为异辛酸锌;抗氧化剂为3,5_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亚磷酸三(2,4_二叔丁基苯基)酯以及四苯甲基(3,5_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按质量比I : I : I组成;紫外线吸收剂为2-(2’_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光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苯哌啶剂)癸二酸酯。采光板的制备方法如下(I)、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红外线阻隔剂按表I比例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匀后备用;(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的厚度控制在2_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间苯新戊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购自昆山亚仕兰树脂有限公司),厚度为ΙΟΟμπι,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依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80 100°C,停留时间为3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70 80°C,停留时间为3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100 120°C,停留时间为4min。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光板,其原料组成及用量参见表1,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型(购自常州华科树脂有限公司);玻璃纤维的直径为8 14微米(型号T984,购自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红外线阻隔剂(型号GT0,购自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促进剂为异辛酸锌;抗氧化剂为3,5_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光稳定剂为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采光板的制备方法如下(I)、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红外线阻隔剂按表I比例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匀后备用;(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的厚度控制在2_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含氟乙烯基树脂,购自大连振邦涂料有限公司),厚度为50μπι,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依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60 100°C,停留时间为3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70 80°C,停留时间为3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100 120°C,停留时间为3min。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光板,其原料组成及用量参见表1,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邻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型(购自上海天和树脂有限公司);玻璃纤维的直径为8 14微米(型号T984,购自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红外线阻隔剂(型号GT0,购自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促进剂为辛酸钴;抗氧化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光稳定剂为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采光板的制备方法如下(I)、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按表I比例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 匀后备用;(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的厚度控制为2_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与红外线阻隔剂的混合物,胶衣为含氟不饱和聚酯树脂,购自大连振邦涂料有限公司,红外线阻隔剂的量参见表1,胶衣与红外线阻隔剂的混合物涂的厚度为100 μ m,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依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70 80°C,停留时间为3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90 100°C,停留时间为3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130 140°C,停留时间为2min。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光板,其原料组成及用量参见表1,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邻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型(购自常州华科树脂有限公司);玻璃纤维的直径为8 14微米(型号T984,购自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红外线阻隔剂(型号GT0,购自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促进剂为异辛酸钴;抗氧化剂为3,5_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亚磷酸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酯以及四苯甲基(3,5_ 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按质量比I : I : I组成。采光板的制备方法如下(I)、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按表I比例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匀后备用;(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的厚度控制为2_ ;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与红外线阻隔剂的混合物,胶衣为含氟乙烯基树脂,购自大连振邦涂料有限公司,红外线阻隔剂的量参见表1,胶衣与红外线阻隔剂的混合物涂的厚度为50 μ m,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依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70 80°C,停留时间为3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90 100°C,,停留时间为3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130 140°C,停留时间为2min。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光板,其原料组成及用量参见表1,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型(购自常州华科树脂有限公司);玻璃纤维的直径为8 14微米(型号T984,购自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红外线阻隔剂(型号GT0,购自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促进剂为异辛酸锌;抗氧化剂为3,5_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与四苯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按质量比·I I组成;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光稳定剂为三(1,2,2,6,6_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I)、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红外线阻隔剂按表I比例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匀后备用;(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的厚度控制在2_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含氟乙烯基树脂,购自大连振邦涂料有限公司),厚度为50μπι,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依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0 60°C,停留时间为4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70 80°C,停留时间为3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100 120°C,停留时间为3min。按照标准方法对实施例I 5的采光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光学性能测试。同时,为便于比较,还对市面上销售的普通采光板(淄博华龙采光板有限公司820型)的相关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参见表I。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原料配方如下 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 50% 80% ; 玻璃纤维18% 45% ; 助剂O 1% ; 固化剂1.0% 2. 5%; 促进剂O. 3% I. 0% ; 红外线阻隔剂 O. 1% 10% ; 其中所述助剂为选自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红外线阻隔剂为能够吸收或阻隔红外线的纳米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选自邻苯二甲酸丙二醇型、邻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型、间苯二甲酸丙二醇型、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型、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型以及对苯二甲酸丙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为选自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及过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剂为选自环氧酸钴、辛酸钴、异辛酸钴、二甲基苯胺以及二乙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短切纱、毡及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该所述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为8 14 μ 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选自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以及四苯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选自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及水杨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苯哌啶剂)癸二酸酯或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或二者的混合物。
7.一种低热辐射型采光板,其包括PET上膜、PET下膜以及形成在所述PET上膜和PET下膜之间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由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低热辐射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成,所述采光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的低热辐射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与所述PET上膜或PET下膜之间的胶衣层,其中,所述的PET上膜、PET下膜的厚度独立地为2(Γ50 μ m ;所述的胶衣层的厚度为1(Γ500 μ m ;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O. 8^6. 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热辐射型采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衣层由选自间苯新戊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对苯新戊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含氟间苯新戊二醇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含氟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胶衣构成。
9.一种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低热辐射型采光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红外线阻隔剂按配方比例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匀后备用; (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控制在需要的厚度; (3)、在另一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T10(TC,停留时间为2 4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TlO(TC,停留时间为2 4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Tl50°C,停留时间为2 5min。
10.一种低热辐射型采光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待完全均匀后备用; (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连续地向生产线上的承载平台供料,通过刮刀或喷涂均匀涂布在由牵引机牵引而不断前拉的连续PET膜上,再从生产线上将玻璃纤维均匀地加入到树脂混合物中,并通过浸润段的浸润、压实、排气泡,使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均匀,通过对辊将树脂与玻璃纤维混合物控制在需要的厚度; (3)、在另一PET膜上均匀涂布一层胶衣与红外线阻隔剂的混合物,经胶衣炉加热凝胶后,覆盖至已混合均匀的玻璃纤维和树脂的混合物上; (4)、将步骤(3)的组合体送入成型加温调控区,依次经第一成型加温区、第二成型加温区以及第三成型加温区加热获得所述的采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Γ100 ,停留时间为2 4min ;第二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Γ 00 ,停留时间为2 4min,第三成型加温区的温度为5(Tl50°C,停留时间为2 5min ; 其中以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助剂、固化剂和红外线阻隔剂的总质量为基准,各组份的用量比例如下 不饱和聚酯树脂 50% 80% ; 玻璃纤维18% 45% ; 助剂O 1% ; 固化剂1.0% 2. 5%; 促进剂O. 3% I. 0% ; 红外线阻隔剂 O. 1% 10% ; 其中所述助剂为选自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红外线阻隔剂为能够吸收或阻隔红外线的纳米氧化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采光板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原料配方如下不饱和聚酯树脂50%~80%;玻璃纤维18%~45%;助剂0~1%;固化剂1.0%~2.5%;促进剂0.3%~1.0%;红外线阻隔剂0.1%~10%,助剂为选自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红外线阻隔剂为能够吸收或阻隔红外线的纳米氧化物。本发明通过对采光用低热辐射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配方进行合理设计,能够在保持采光率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实现红外线的阻隔。
文档编号C08K5/17GK102816425SQ20121032257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艾清平, 刘强, 李节萌, 史勇杰 申请人:苏州多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