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8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印染厂染色车间是能源消耗大户,染色工艺中排出的废水温度在100°C以上,并且量很大,此工艺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净化后才能排出工厂。对于水处理站来说,废水温度过高会抑制生化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微生物的活性,导致处理效果不佳。因此,现阶段多采用冷却塔对高温废水降温,高温废水直接与空气换热,热量被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浪费了能源;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汽随空气流失,导致水耗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回收染色车间废水中的热量,节约能源,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水泵2、热交换器3和软水池502,各部分间通过管道与阀门相连;热交换器3有热进接口 301、热出接口 302、冷进接口 303和冷出接口 304;水泵2的进水口连接热印染池1、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热进接口 301,冷进接口 304 连接软水水源5,冷出接口 303连接软水池502。优选的,热进接口 301与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1,热出接口 302处安装有第一测温装置102。优选的,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501、冷却水水源6、第三控制阀601、第二测温装置602、第四控制阀603、冷却塔604、冷却水池605 ;软水水源5通过第二控制阀501与冷进接口 304相连;冷却水水源6通过第三控制阀601与冷进接口 304相连,冷出接口 303通过第四控制阀601与冷却塔604相连,冷却塔604与冷却水水池605相连,冷出接口 303与第四控制阀601间安装有第二测温装置602。优选的,系统还包括根据测温装置102和调节阀门101开度的第一控制器。优选的,系统还包括第二测温装置602和调节第二控制阀501、第三控制阀601或第四控制阀601当中至少一个的开度的第二控制器。优选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为同一个控制器。优选的,测温装置102和/或第二测温装置602为热电偶。优选的,阀门101为调节阀,第二控制阀501、第三控制阀601或第四控制阀601至少有一个为气动阀。优选的,软水池502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热交换器将热印染废水中的热量回收至软水中,加热后的软水进入软水池,回收的热量可以在生产中再次利用,节约了能源。其次,换热过程在封闭的热交换器内完成,水耗小;控制热交换后的热印染废水温度在25-40°C,在次温度段内,分界污水的微生物最活跃,能够提高污水生化处理的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印染池1、第一调节阀101、水泵2、热交换器3、调节池4、软水水源5和软水池502。其中,热交换器3有热进接口 301、热出接口 302、冷进接口 303和冷出接口 304;水泵2的进水口连接热印染池1、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热进接口 301,冷进接口 304 连接软水水源5,冷出接口 303连接软水池502。系统运行时,由水泵2将热印染池1中的高温废水经热进接口 301送至换热器3 中,同时,常温软水由冷进接口 304送入换热器中。在换热器中,高温废水与常温软水进行换热,换热后,低温废水被送入调节池4净化处理,高温软水被送入软水池502暂存,供给生
产使用。实施例二考虑到生化处理所使用的微生物对温度敏感,要对排入调节池4的废水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入第一调节阀101和第一测温装置102,第一调节阀 101设置在水泵2与热交换器3之间,第一测温装置102设置在热交换器3的热出接口 302后。系统维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测温装置102读出排入调节池4的废水的温度,通过调整第一调节阀101的开度,可以控制进入换热器3废水的流量,达到控制排入调节池4废水温度的目的。[0033]实施例三考虑到需要对软水的温度进行调节,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系统还包括连通软水水源5与软水池502的管道与阀门,和软水池中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当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软水池502中的软水温度高于期望值,不宜直接使用时,连通软水水源5与软水池502,并减小第二调节阀501的开度,利用温度较低的软水调节软水池5中软水的温度。实施例四考虑到软水池502容量有限,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阀501、 冷却水水源6、第三调节阀601、第二测温装置602、第四调节阀603、冷却塔604、冷却水池 605和设置在软水池502中的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第二调节阀501安装于软水水源5与换热器3冷进接口 304间。冷却水水源6经第三调节阀602接入换热器3冷进接口 304,换热器3冷出接口 303经第三调节阀603与冷却塔604相连,冷却塔604连接冷却水水池,第二测温装置602 设置在换热器3冷出接口 303与第三调节阀603间。当通过水位传感器检测到软水池502容量不足时,首先连通热交换器3与冷却塔 604间的管道,然后关闭热交换器3与软水池5间的管道;打开第三调节阀601,导入冷却水;关闭第二调节阀501,关闭软水。此时冷却水经热交换器3的冷进接口 304进入,完成换热后由冷出接口 303排出, 经冷却塔冷却后送入冷却水池;通过第二测温装置602的读数,调整第三调节阀601的开度,将冷却水换热后的温度调整在适当范围内。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为了使余热回收的过程实现自动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系统包括热印染池1、第一调节阀101、第一测温装置102、水泵2、热交换器3、调节池4、软水水源5、第二调节阀501、软水池502、冷却水水源6、第三调节阀601、第二测温装置602、第四调节阀603、冷却塔604、冷却水池605、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软水池中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热交换器3有热进接口 301、热出接口 302、冷进接口 303和冷出接口 304;第一调节阀101、第二调节阀501、第三调节阀601、第四调节阀603均为气动阀;第一测温装置102和第二测温装置602为热电偶。热交换器3的热进接口 301经第一调节阀101和水泵2连接至热印染池1 ;热出接口 302经第一测温装置102连接至调节池;冷进接口 304分别经第二调节阀501和第三调节阀601,连接至软水水源5和冷却水水源6 ;冷出接口 303连接两条管路第一条管路连接软水池;第二条管路经第二测温装置602、第四调节阀603和冷却塔604连接至冷却水池;软水水源还经管道和阀门直接与软水池相连。系统运行时,水泵2将热印染池1中的高温废水送入热交换器,与来自软水水源5 的低温软水换热。换热后,低温废水经第一测温装置102送入调节池4,高温软水被送入软水池502暂存,供给生产使用。[0053]换热过程中,控制器根据第一测温装置102测得的温度,调整第一控制阀101和第二控制阀501的开度,通过调节高温废水与低温软水的流量控制换热后低温废水的温度。控制器通过软水池502中的温度传感器监测软水池502中软水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高于期望值时,控制器调整控制阀501的开度并连通软水水源5与软水池502间的管路,用温度较低的软水调节软水池502中软水的温度。控制器通过软水池502中的温度传感器监测软水池502中软水的水位,当检测到软水池502容积不足时,控制器首先连通热交换器3与冷却塔604间的管路,关闭热交换器3与软水池502间的管路,之后打开第三调节阀601,导入冷却水;关闭第二调节阀501, 关闭软水。此时冷却水经热交换器3的冷进接口 304进入,完成换热后由冷出接口 303排出,经冷却塔冷却后送入冷却水池;控制器通过第二测温装置602的获得换热后冷却水的温度,调整第三调节阀601的开度,将冷却水换热后的温度调整在适当范围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泵、热交换器和软水池,各部分间通过管道与阀门相连;所述热交换器有热进接口、热出接口、冷进接口和冷出接口 ;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热印染池、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热进接口,所述冷进接口连接软水水源,所述冷出接口连接软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进接口与所述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热出接口处安装有第一测温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冷却水水源、第三控制阀、第二测温装置、第四控制阀、冷却塔、冷却水池;所述软水水源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冷进接口相连;所述冷却水水源通过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冷进接口相连,所述冷出接口通过所述第四控制阀与所述冷却塔相连,所述冷却塔与所述冷却水水池相连,所述冷出接口与所述第四控制阀间安装有所述第二测温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根据测温装置和调节阀门开度的第一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测温装置和调节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或第四控制阀当中至少一个的开度的第二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为同一个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和/或第二测温装置为热电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调节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或第四控制阀至少有一个为气动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池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水泵、热交换器、软水池、控制器、若干测温装置、若干阀门和连接各个设备的管路。水泵将热印染池中的高温废水送入热交换器,高温废水与来自软水水源的低温软水在热交换器中发生热交换。热交换后的低温废水送入调节池做进一步处理;高温软水送入软水池暂存,供给生产使用。控制器利用设置在系统中的若干测温装置获得管路中流体的温度,并通过控制若干阀门的开度,调节管路中流体的流速,将废水温度和软水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余热回收系统,将废水的余热回收至软水中再次利用,节省了能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文档编号D06B23/22GK202298195SQ20112037675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冯学, 冯杰, 尹华明, 江海滨 申请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