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接性复合纤维与使用其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79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熔接性复合纤维与使用其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熔接性复合纤维与使用其的无纺布。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熔接性潜在卷缩性复合纤维、及使用其而获得的具有伸缩性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作为获得具有伸缩性的无纺布的方法,通常利用熔喷法将弹性体树脂积层于输送机上,并通过热轧进行粘接来制造片材。但是,由于所获得的片材的蓬松性非常低,因此透气性低且有损手感。另外,还存在因弹性体树脂特有的摩擦而导致表面平滑性差的问题(参照专利文献I)。因此,有利用梳棉法将具有潜在卷缩性的纤维制成网,通过喷射水流使其缠绕后进行热处理,由此使其显现卷缩(收缩处理)而在构造上赋予伸缩的方法,但由于是利用缠绕的构造,因此存在无纺布强度低的问题(参照专利文献2)。 作为其他方法,有如下的方法,即为了赋予粘接性与潜在卷缩性两者,利用梳棉法将鞘部(纤维外周部)使用熔点为80°C 170°C的热塑性树脂,芯部使用熔点高达20°C以上的热收缩特性不同的两种热塑性树脂的热粘接性的潜在卷缩性复合纤维制成网,通过进行热风穿透加工来赋予由低温树脂所产生的粘接性,且通过使潜在卷缩显在化而使卷缩显现来赋予无纺布强度与伸缩性两者,但由于成为粘接成分的鞘部覆盖使卷缩显现的芯部,因此存在无法显现充分的卷缩而损害伸缩性能的问题(参照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9-256856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愿平8-268951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愿平6-28014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尤其在用于无纺布时,可获得蓬松性、较高的无纺布强度、及优异的伸缩性的纤维与使用其而获得的无纺布。本发明人等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反复努力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与纤维长轴方向成直角的纤维截面上,于特定的位置上分别配置有3种树脂成分的纤维解决所述课题,并根据该发现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构成。(I) 一种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是使用第I成分、第2成分及第3成分的3种树脂成分而获得的复合纤维,第I成分是通过熔融或软化而具有热粘接性的树脂成分,其熔点或软化点低于其他2种成分的熔点或软化点,第2成分是非热收缩性或热收缩性低于第3成分的树脂成分,第3成分是热收缩性的树脂成分,该各成分在相对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纤维截面(以下,也简称为纤维截面)上分别独立地存在,第I成分与第3成分以第2成分为中心而并列地配置,至少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一部分,且至少第3成分的一部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一部分。(2)根据所述(I)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第I成分是含有选自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inear Low DensityPolyethylene, L-LDPE)、及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的树脂成分,第2成分是含有结晶性聚丙烯的树脂成分,第3成分是含有丙烯类共聚物的树脂成分。(3)根据所述(I)或(2)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30 % 80 %。(4)根据所述(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第I成分的熔点为70°C以上、125°C以下,第3成分的熔点为120°C以上、147°C以下。(5)根据所述(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第I成分含有茂金属类L-LDPE,第3成分中所含有的丙烯类共聚物是包含含量为4wt% (重量百分比) 10wt%的乙烯,含量为90wt% 96wt%的丙烯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6)根据所述(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第3成分中所含有的丙烯类共聚物是包含含量为Iwt % 7wt %的乙烯,含量为90wt % 98wt %的丙烯,含量为lwt% 5 1:%的I- 丁烯的乙烯-丙烯-丁烯-I三元共聚物。(7) 一种无纺布,其是使用根据所述(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而获得。(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可赋予高收缩性与粘接性,进而在无纺布加工后潜在卷缩显在化地显现,由此成为具有蓬松性、较高的无纺布强度、及优异的伸缩性的无纺布。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的优选的纤维截面的例的图(实例I的形态)。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的优选的纤维截面的例的图(实例2的形态)。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的优选的纤维截面的例的图(实例3的形态)。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的优选的纤维截面的例的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的优选的纤维截面的例的图。图6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比较例的纤维截面的例的图(比较例I的形态)。图7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比较例的纤维截面的例的图(比较例2的形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是具有如下的纤维截面的复合纤维低熔点(或低软化点)树脂(第I成分)与热收缩行为剧烈的树脂(第3成分)以将非热收缩性树脂或热收缩性小的树脂(第2成分)作为中心而夹持其的形态并列地排列。本发明的原理如下热收缩性最大的第3成分在受到热处理时收缩而使复合纤维显现卷缩,且其成为卷缩的内侦牝熔点(或软化点)低于第2成分及第3成分的第I成分作为参与热粘接的成分而发挥功能,即便其他2种成分显现卷缩,也不会损害其卷缩的形状而在卷缩的外侧保持已熔融(或软化)的状態,因此即便固化,也以保持卷缩的形状的状态在卷缩的外侧形成粘接点(复合纤维的卷缩的外侧的接点相互热熔融而粘接)。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的第I成分若为熔点或软化点低于其他2种成分,且通过熔融或软化而形成粘接点的树脂成分,则并无特别限定。关于与其他2种成分之中熔点(或软化点)较低的成分的熔点(软化点)差,若考虑树脂的获得可能性、或在热处理中不使其他成分熔融(软化)而使第I成分熔融(软化)时的温度范围,则优选选择5°C 40°C的较低的熔点(软化点)差,更优选选择10°C 35°C的较低的熔点(软化点)差的情况。作为此种第I成分,具体而言,可列举含有选自LDPE、L-LDPE、及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的树脂成分。 第2成分若为非热收缩性或热收缩性低于第3成分的树脂成分,则并无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含有结晶性聚丙烯的树脂成分。第3成分若为热收缩性的树脂成分,则并无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含有丙烯类共聚物的树脂成分。在本发明中,第I成分作为具有热粘接性的树脂成分而对粘接性作出贡献。作为用作第I成分的LDPE或L-LDPE,优选熔点为70°C以上、125°C以下的范围内的LDPE或L-LDPE,更优选95°C以上、120°C以下。若第I成分中所含有的LDPE或L-LDPE的熔点为125°C以下,则可在第I成分热熔融的温度下,抑制含有丙烯类共聚物的第3成分的由熔融所引起的对于热粘接的参与,因此可防止第3成分在无纺布中形成粘接点,而可保持无纺布的伸缩性。在此情况下,无纺布的强度通过第I成分的粘接而被充分地保持。若第I成分的熔点为70°C以上,则在制作网的梳棉步骤中金属线的梳理摩擦得到抑制,不会引起棉结的产生(纤维熔接)等,质地被良好地保持。进而,就低温加工性或伸展、表面平滑性的观点而言,优选L-LDPE是使用茂金属类催化剂所制造的L-LDPE。作为第I成分,也可以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当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时,通过热塑性弹性体因热而软化来进行热粘接。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就加工性的观点而言,优选软化点为70°C 110°C的热塑性弹性体,更优选软化点为80°C 100°C的范围的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此种热塑性弹性体,可例示氢化苯乙烯类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tyrene-EthyIene-Butylene-Styrene, SEBS))、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另外,就相容性的观点而言,也可以列举烯烃类弹性体作为优选例。作为烯烃类弹性体,可例示乙烯-辛烯-I共聚物(陶氏化学(Dow Chemical)公司制造Engage8402)。若使用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第I成分,则纤维间的接点经由该弹性体成分而热粘接,因此其粘接点本身带有弹性,并具有对于伴随施加至无纺布的张力等的变形的缓冲效果,结果对无纺布赋予柔软性、伸缩性,并且通过弹性体成分所具有的粘着性而增强粘接点的粘接强度,结果粘接点的粘接强度也变高。作为第I成分,可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的I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另外,也可以将它们与LDPE或L-LDPE混合使用。在不阻碍由熔融或软化所产生的热粘接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使第I成分中进一步含有其他树脂、或者润滑剂或颜料、或者碳酸钙或氧化钛等无机物等添加剂。
作为第3成分所例示的丙烯类共聚物是将丙烯作为主成分的烯烃共聚物。此种丙烯类共聚物可通过使丙烯与乙烯、或者丙烯与乙烯及α-烯烃共聚而获得。作为丙烯类共聚物中所使用的α -烯烃,可例示丁烯-I、戊烯-I、己烯-I、庚烯-I、辛烯-1、4-甲基-戊烯-I等,另外,也可以并用这些α-烯烃中的两种以上。作为此种丙烯类共聚物的具体例,可例示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丙烯-丁烯-I二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I三元共聚物、丙烯-己烯-I 二元共聚物、丙烯-辛烯-I二元共聚物等及它们的混合物等。这些共聚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作为此种丙烯类共聚物,就低温热收缩性的观点而言,更优选的具体例可列举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I三元共聚物,进而,就低温热收缩性、成本的观点而言,可列举包含含量为4wt% 10wt%的乙烯,含量为90wt% 96wt%的丙烯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包含含量为Iwt % 7wt%的乙烯,含量为90wt% 98wt%的丙烯,含量为lwt% 5 1:%的I- 丁烯的乙烯-丙烯-丁烯-I三元共聚物。
作为第3成分的丙烯类共聚物的熔点,以熔点高于第I成分为条件,优选120°C以上、147°C以下,更优选125°C以上、140°C以下的范围。若熔点为120°C以上,则可充分地取得与先前所述的第I成分的熔点差,可抑制与第I成分的熔融或软化的同时第3成分熔融的情况。若可抑制第3成分的熔融,则在通过热处理而显现的卷缩的外侧(第I成分侧)形成粘接点,因此无纺布变柔软,第3成分本身的热收缩也未因粘接而受到阻碍,可有效率地显现,因此可制造富有伸缩性的无纺布。另外,若熔点为147°C以下,则与后述的第2成分中所使用的结晶性聚丙烯的熔点差可取较大值,因此可使卷缩有效率地显现而优选。第3成分的熔点就无纺布加工性的观点而言,优选高于第I成分,更优选第3成分与第I成分的熔点差(第3成分的熔点-第I成分的熔点)为10°C 70°C的范围,进而更优选20°C 40°C的范围。作为第3成分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elt mass-flow rate),就纺丝性、加工性的观点而言,在JIS-K7210的条件14下,优选O. lg/10min 80g/10min,更优选3g/10min 40g/10mino在不阻碍这些效果的范围内,第3成分也可以含有其他树脂、润滑剂或颜料、或者碳酸钙或氧化钛等无机物等添加剂。所谓第2成分中所使用的结晶性聚丙烯,是指丙烯均聚物或者丙烯与少量的通常为2wt%以下的乙烯或α-烯烃的共聚物。作为此种结晶性聚丙烯,可例示由通用的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或茂金属催化剂所获得的结晶性聚丙烯。作为第2成分的熔点,就收缩加工性的观点而言,优选高于第3成分的熔点,它们的熔点差优选15°C 45°C的范围,更优选20°C 30°C的范围。作为第2成分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就纺丝性、加工性的观点而言,在JIS-K7210的条件 14 下优选 O. lg/10min 80g/10min,更优选 3g/10min 40g/10min。在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的纤维截面(相对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截面)中,各成分在纤维截面上分别独立地存在,第I成分与第3成分以第2成分为中心而并列地配置,至少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一部分,且至少第3成分的一部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一部分。此种形态的具体例可列举如图I 图5所示的纤维截面。如所述各图所示,各成分在纤维截面上分别独立地存在,各图中以第2成分为中心将第I成分配置在左侧,将第3成分配置在右侧。通过成为粘接成分的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并位于表面,尤其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30 % 80 %,而显示纤维彼此的自我粘接性及与其他素材的适度的粘接性,且通过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并列而可获得具有高潜在卷缩性的纤维。尤其,就粘接性的观点而言,更优选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30% 80%。在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纤维截面上,并列地配置的3种成分间的各边界线可分别独立为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尤其,如图I 图3所示,至少以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边界线朝第3成分侧(图I 图3中为右侧)画凹状的弧(图I 图3中以朝左侧突出的方式画弧)的方式排列的情况,或者在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纤维截面上,形成以3种成分的各边界线朝第I成分未露出的纤维表面侧(图I 图3中为右侧)分别画凹状的弧(同样在图I 图3中朝左侧突出)的方式配置而成的并列构造的情况也是本发明的纤维的优选形态之一。通过采用此种并列构造,纤维间经由具有热粘接性的第I成分而接触的机会变多,可 有效率地达成热粘接,因此就无纺布加工后的无纺布强度的观点而言优选。另外,本发明也包含图4或图5所示的纤维截面的形态。作为第I成分、第2成分及第3成分的截面积比,将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面积比率设为40 : 60 60 : 40的范围,更优选第I成分的面积对于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合计面积的比例为1/3 I的范围。若成为粘接成分的第I成分对于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合计面积的面积比为1/3以上,则由第I成分所产生的粘接力被充分地保持,另外,若该面积比为I以下,则第I成分的量被保持在可完全排除妨碍第3成分的热收缩的可能性的范围内,因此卷缩显现性良好。当要获得此种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纤维截面时,可通过使用日本专利特愿平2-172718所示的三成分并列型复合纺丝头而获得。使用与该文献中所记载的模具相同的模具,并控制例如树脂的流动性(熔融温度、熔体流动速率(Melt Flow Rate, MFR)),由此可有效率地制造成分间的边界线朝第3成分侧成凹状地画弧的截面形状的纤维。例如,在流动性相同的树脂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截面成为半月状,但若提高其中一种树脂的流动性,则向如覆盖流动性低的树脂的截面变化。通过利用该点,可使三成分间的截面形状变化。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的纤度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I. Odtex 20dtex的范围,更优选I. 5dtex IOdtex,进而更优选2. 2dtex 6. 6dtex。若纤度为I. Odtex以上,贝丨J在梳棉步骤中可完全防止棉结的产生等,因此无纺布的质地变得良好。若为20dtex以下,则可使卷缩充分地显现。当将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制成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m2左右的网,并将该网在125°C的烘箱内放置5分钟时,可容易地显现50 %以上的收缩率,进而,也可以适宜地显现60%以上的收缩率。若收缩率为50%以上,则可对无纺布赋予充分的伸缩性,而成为柔软的无纺布。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也可以与例如其他潜在卷缩复合纤维等其他纤维进行混棉。其他潜在卷缩复合纤维可列举仅包含本发明的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具有并列或偏心的截面的纤维等。以下对使用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制造无纺布的方法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纤维可在一个步骤内进行纤维的利用热熔接的无纺布化、及该纤维的潜在卷缩的显现,也可以先实施无纺布化步骤,然后实施潜在卷缩的显现步骤。尤其,若以后者的方法来实施,则在无纺布加工后,可使用能够以无张力化赋予热的预缩烘干机等,从而可更均匀地赋予高收缩。作为前者的情况下的制造例,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利用梳棉法对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进行处理而制成网,在第I成分的熔点以上、且纤维产生收缩的加工温度下穿过热风循环式热处理机(热风穿透机),而同时进行粘接与收缩。后者的情况下的制造例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利用梳棉法将本发明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制成网,在第I成分的熔点以上、且纤维的收缩起始温度以下的加工温度下穿过热风循环式热处理机(热风穿透机)而形成无纺布后,在收缩起始温度以上、第3成分熔点以下的加工温度下利用预缩烘干机进行热处理。以下,通过实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例。< 纤维 > 将熔点为98 °C、MI为30g/10min的弹性体树脂(品名Engage8402陶氏化学公司制造)用于第I成分,将熔点为160°C、MFR为16g/10min的均聚聚丙烯树脂(JapanPolypropylene公司制造,SA2E)用于第2成分,将熔点为130°C、乙烯含量为4wt%、丁烯-I含量为 2. 7wt% > MFR 为 16g/10min 的丙烯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公司制造,SG02)用于第3成分,使用以第I成分与第3成分将第2成分作为中心而夹持其的形式进行喷出的230个孔的纺丝头,在任意的加工温度下挤出,由此变更截面积比而获得纤维。利用90°C的延伸辊使该纤维延伸至2. 5倍,获得2. 2dtex、切割长度为51mm的原棉。<收缩率测定法>通过下述的各实例中所示的方法将复合纤维加工成无纺布,针对热处理前的样品,测定纵向(Machine Direction)(制造无纺布的机器的流动方向)的各中央与其两端这3个部位的长度并将其平均作为(A)值。继而,在热处理后也同样地进行测定并将其平均作为(B)值,通过以下的式而算出收缩率。热处理是在温度为100°C及125°C的烘箱中进行,并测定其结果。收缩率(%) = ((A)-(B))/(A) X100实例I使用纤维截面上的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面积比率为50 50,第I成分的面积对于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合计面积的比例为1/2的纤维。纤维具有如图I的截面,在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方向的截面上,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33%。在100°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3%,在125°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70%。利用小型梳棉机将该纤维制成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的网,然后利用加工温度为100°c的热风穿透机来制成无纺布。继而,在125°C的加工温度下进行热风穿透加工,并进行热收缩处理。所获得的无纺布柔软且显示高强度与伸缩性。实例2
使用纤维截面上的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面积比率为40 60,第I成分的面积对于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合计面积的比例为1/3的纤维。纤维具有如图2的截面,在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方向的截面上,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20%。在100°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7%,在125°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78%。利用小型梳棉机将该纤维制成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的网,然后利用加工温度为100°c的热风穿透机来制成无纺布。继而,在125°C的加工温度下进行热风穿透加工,并进行热收缩处理。所获得的无纺布柔软且显示高伸缩性。实例3使用纤维截面上的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面积比率为60 40,第I成分的面积对 于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合计面积的比例为1/2的纤维。纤维具有如图3的截面,在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方向的截面上,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48 %。在100°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1%,在125°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68%。利用小型梳棉机将该纤维制成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的网,然后利用加工温度为100°c的热风穿透机来制成无纺布。继而,在125°C的加工温度下进行热风穿透加工,并进行热收缩处理。所获得的无纺布柔软且显示伸缩性。比较例I使用第2成分与第3成分并排(并列)地配置,纤维截面上的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面积比率为50 50,第I成分的面积对于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合计面积的比例为1/3且包围外周的图6所示的纤维。在100°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0%,在125°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40%。利用小型梳棉机将该纤维制成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的网,然后利用加工温度为IOO0C的热风穿透机来制成无纺布,继而在125°C的加工温度下进行热风穿透加工,并进行热收缩处理,可获得较小的收缩的无纺布的伸缩性变低。比较例2使用第2成分与第3成分并排地配置,纤维截面上的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面积比率为50 50,第I成分的面积对于第2成分与第3成分的合计面积的比例为1/3且包围外周的偏心构造(图7)的纤维。在100°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30%,在125°C的烘箱中的收缩率测定中,收缩率为50%。利用小型梳棉机将该纤维制成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的网,然后利用加工温度为100°c的热风穿透机来制成无纺布,结果无纺布中由收缩所引起的质地不良显著。继而在125°C的加工温度下进行热风穿透加工,并进行热收缩处理,但因所述质地不良而无法均匀地收缩,无纺布上可看到疏密。因此,所获得的无纺布是伸缩性低的无纺布。将以上的实例及比较例的结果汇总并示于表I。[表 I]
权利要求
1.一种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是使用第I成分、第2成分及第3成分的3种树脂成分而获得的复合纤维,所述第I成分是通过熔融或软化而具有热粘接性的树脂成分,其熔点或软化点低于其他2种成分的熔点或软化点,所述第2成分是非热收缩性或热收缩性低于所述第3成分的树脂成分,所述第3成分是热收缩性的树脂成分,所述各成分在相对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纤维截面上分别独立地存在,所述第I成分与所述第3成分以所述第2成分为中心而并列地配置,至少所述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一部分,且至少所述第3成分的一部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所述第I成分是含有选自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及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的树脂成分,所述第2成分是含有结晶性聚丙烯的树脂成分,所述第3成分是含有丙烯类共聚物的树脂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所述第I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据纤维表面的30 % 80 %。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所述第I成分的熔点为70°C以上、125°C以下,所述第3成分的熔点为120°C以上、147°C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所述第I成分含有通过茂金属类催化剂而聚合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第3成分中所含有的丙烯类共聚物是乙烯含量为4wt*% IOwt丙烯含量为90wt*% 96wt*%的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其中所述第3成分中所含有的丙烯类共聚物是乙烯含量为Iwt % 7wt*%,丙烯含量为90wt*% 98wt*%, I- 丁烯含量为Iwt% 5wt%的乙烯-丙烯-丁烯-I三元共聚物。
7.一种无纺布,其是使用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接性复合纤维而获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用于无纺布时,可获得蓬松性、较高无纺布强度及优异的伸缩性的纤维与使用其而得的无纺布。一种热熔接性复合纤维及使用其的无纺布,热熔接性复合纤维是使用第1成分~第3成分的3种树脂成分而获得的复合纤维,第1成分是通过熔融或软化而有热粘接性的树脂成分,其熔点或软化点低于其他2种成分的熔点或软化点,第2成分是非热收缩性或热收缩性低于第3成分的树脂成分,第3成分是热收缩性的树脂成分,该各成分在相对于纤维长轴成直角的纤维截面上分别独立存在,第1成分与第3成分以第2成分为中心而并列地配置,至少第1成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纤维表面的一部分,且至少第3成分的一部分在纤维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占纤维表面的一部分。
文档编号D01F8/06GK102808238SQ20121016717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寺田博和, 藤原寿克 申请人:捷恩智株式会社, 捷恩智纤维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