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拉链牙链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04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织拉链牙链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编制拉链带的同时在该拉链带上编织固定了连续链牙列而成的编织拉链牙链带,尤其涉及拉链带的伸缩性和柔软性得到提高且具有良好的外观品质的编织拉链牙链带。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8-93210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作为安装在包或衣服等的开口部的拉链,公开了拉链带具有弯曲形态的弯曲拉链。此处,一边参照图7—边简单说明专利文献I记载的拉链。专利文献I的拉链具有:编制而成的左右一对拉链带40 ;在各拉链带40编制后,沿着该拉链带40的相对侧缘被缝制的、未图示的线圈状的连续链牙列;沿着连续链牙列滑动的未图示的拉头。此外,在专利文献I中,为了将拉链保持在弯曲形态,在左右拉链带40的外侧侧缘(与相对侧缘相反一侧的侧缘)的部位固定有未图示的带状的伸缩性部件。进一步地,专利文献I的拉链带40为了使带容易弯曲而如图7所示由通过多条编织纱编制而成的经编带构成。在该拉链带40中,在从配置于最靠近相对侧缘侧的第一线圈纵行Wl到第四线圈纵行W4的范围内形成链牙安装部40a,在第五线圈纵行W5 第十四线圈纵行W14的范围内形成带主体部40b,并且,配置在该带主体部40b的最外侧的第十四线圈纵行W14形成拉链带40的带边部。这种情况下,链牙安装部40a的基底组织由0-1/1-0编组织的链状编织纱41、1-0/1-2编组织的特里科(tricot)编织纱42、4-4/0-0编组织的第一纬插入纱43、0_0/3_3编组织的第二纬插入纱44、0-0/1-1编组织的经插入纱45编制而成。这种情况下,带主体部40b和带边部的基底组织由特里科编织纱42和第一纬插入纱43编制而成。再进一步,在编制拉链带40时,在形成带边部的第十四线圈纵行W14上,不仅编制了上述编组织,还编制了 0-1/1-0编组织的临时链状编织纱46。该临时链状编织纱46是水溶性纱,能够在编制成拉链带40之后通过浸溃在水中而溶化。临时链状编织纱46溶化而不复存在的带边部形成为不存在临时链状编织纱46的针脚而残存特里科编织纱42的针脚的形态的基底组织,即形成为每隔I个线圈横列不存在编织纱,在沿线圈纵行方向(拉链带40的长度方向)相邻的针脚之间具有宽间隙的基底组织。由此,带边部(第十四线圈纵行W14)与拉链带40的其他部分相比成为纱线根数少的最粗的基底组织。因此,在使拉链带40变形成弯曲形态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带边部的针脚间的间隙变宽、变窄,所以提高了拉链带40的伸缩性和柔软性。如上述那样,关于专利文献I的拉链,拉链带40的伸缩性和柔软性好,并且在该拉链带40上固定有伸缩性部件,所以拉链带40能够维持弯曲的形态,并且能够防止在拉链带40的带面上产生波纹状的褶皱和隆起部。而且,由于伸缩性部件会弹性变形,所以在对拉链带40施加长度方向的拉拽力时,伸缩性部件能够根据拉链带40的变形伸长,之后,在拉拽力解除时,能够弹性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缩短状态。因此,例如,在将专利文献I的拉链缝制到物品上时,即使在拉链带
40以相对于物品变形的弯曲形态缝制的情况下,带面也几乎不会产生波纹状的褶皱和隆起部,能够维持平坦的状态。此外,作为在拉链带40编制而成后通过缝制而安装连续链牙列的专利文献I那样的拉链不同的拉链,例如已知有在编制拉链带的同时,通过在该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上将连续链牙列编织进去而固定的编织拉链。这样的编织拉链从构造来看柔软性好,所以特别适合用于柔软的被服类(特别是贴身衣物类)等。关于这样的编织拉链,例如在日本专利第339633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以下技术,即:配置在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并固定连续链牙列的多个固定用链状编织纱中的、连续链牙列的啮合头部侧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形成得比其他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粗。由此,能够在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稳定且牢固地安装连续链牙列,并且即使在连续链牙列的啮合状态时有较强的力作用,也能够防止在连续链牙列发生啮合裂开。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32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396335号公报关于编织拉链,为了改善连续链牙列相对于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的安装等,一直以来,如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针对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进行其编组织的改进等。然而,在编织拉链中,关于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以外的带部分,实际情况是到目前为止未进行积极的改进。另一方面,近年来,编织拉链的用途扩大到柔软的被服类等,随之,希望编织拉链本身具有更高的伸缩性和柔软性。并且,在将编织拉链例如安装到被服类等的被覆制品上的情况下,存在对该被覆制品的弯曲部位安装编织拉链的情况。此时,在由于被覆制品的设计等而被覆制品的弯曲部位处的曲率大的情况下等,若在该弯曲部位安装编织拉链,则编织拉链的拉链带以相对于连续链牙列立起的方式翘曲,或者在拉链带的带面形成波纹状的褶皱,所以存在制出的被覆制品的外观性下降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课题而做出的,其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拉链牙链带,其拉链带的伸缩性和柔软性得到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外观品质,而且,在将该编织拉链牙链带安装到被覆制品上时,能够防止拉链带翘曲和在拉链带的带面上形成褶皱的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作为其基本结构,通过在经编拉链带的链牙安装部上,在编制所述拉链带的同时编织固定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列而形成,所述经编拉链带具有带主体部和形成在该带主体部的第一侧缘处的所述链牙安装部,所述编织拉链牙链带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带主体部具有形成针脚且与相邻的线圈横列连结的编织纱,在所述带主体部至少配置:作为所述编织纱而配置在整个该带主体部的特里科编织纱;在所述带主体部的相邻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一纬插入纱;在包含最外缘的线圈纵行在内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二纬插入纱,所述最外缘的线圈纵行配置在所述带主体部的最靠近第二侧缘侧,在最外缘的所述线圈纵行,每隔一个线圈横列配置不具有编织纱的线圈横列,并且在线圈纵行方向交替地纬纱插入所述第一纬插入纱和所述第二纬插入纱。在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链牙安装部配置有:形成该链牙安装部的基底组织的基底链状编织纱;在包含配置于该链牙安装部的线圈纵行在内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三纬插入纱,所述基底链状编织纱中的一部分被用作固定所述连续链牙列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在配置于所述链牙安装部的最靠近带相对侧缘侧的线圈纵行和与该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配置有第四纬插入纱,该第四纬插入纱呈锯齿状行走,并且与所述第三纬插入纱在线圈横列之间交叉,使所述基底链状编织纱的位置稳定。此夕卜,优选的是,对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使用比构成所述带主体部的各构成纱条硬的纱条。再有,在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中,优选的是,对构成所述带主体部的各构成纱条使用与构成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纱条相比长丝数多的多长丝纱。或者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带主体部的各构成纱条的长丝整体的截面积被设定得小于构成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纱条的长丝整体的截面积。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在经编拉链带的带主体部具有形成针脚且与相邻的线圈横列连结的编织纱。此外,在该带主体部至少具有:作为编织纱而配置在整个该带主体部的特里科编织纱;在该带主体部的相邻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一纬插入纱;在包含该带主体部的最外缘的线圈纵行在内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二纬插入纱。而且,在带主体部的最外缘的线圈纵行,每隔一个线圈横列配置不具有编织纱的线圈横列,并且在线圈纵行方向(带长度方向)交替地纬纱插入所述第一纬插入纱和所述第二纬插入纱。此外,编织纱是指在拉链带的至少一个线圈纵行形成针脚,并且与相邻的线圈横列连结的纱线。在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中,在编组织中,在带主体部的最外缘的线圈纵行上,每隔一个线圈横列配置不具有编织纱的线圈横列,换言之,交替地配置有由特里科编织纱形成针脚的线圈横列和不具有针脚的线圈横列,所以能够容易地扩大、缩小其最外缘的线圈纵行上的针脚的间隔。由此,能够容易地使拉链带弯曲、特别是使拉链带在相对于其带面的水平方向上容易地弯曲。因此,能够大幅提高编织拉链牙链带的伸缩性和柔软性。因此,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例如能够容易地安装到被服类等的被覆制品的弯曲部位上,并且在被安装到该弯曲部位上时,能够防止拉链带相对于连续链牙列以立起的方式翘曲,也能够防止在拉链带的带面上形成波纹状的褶皱。因此,即使在将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安装到被覆制品上时也能够防止被覆制品的外观性变差。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I是在拉链带编制而成之后缝制连续链牙列,所以不是涉及本发明那样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但是在该专利文献I的拉链带中,为了提高带的伸缩性和柔软性而在带主体部的最外缘的线圈纵行交替地配置有由特里科编织纱形成针脚的线圈横列和没有针脚的线圈横列。进一步地,在该最外缘的线圈纵行上,在形成针脚的线圈横列上纬纱插入有纬插入纱。因此,在专利文献I的拉链带中,在最外缘的线圈纵行的相邻针脚之间形成了宽的间隙。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I那样,在最外缘的线圈纵行上,在各针脚之间形成宽的间隙的情况下,拉链带的带外缘处的外观与通常的拉链带(即,在最外缘的线圈纵行上,在各线圈横列形成有针脚的拉链带)相比容易给人以锯齿状的外观感,所以存在制品的外观品质下降这一问题。再有,这种情况下,还存在导致拉链带的最外缘强度下降,容易产生纱线被拆散开这样的问题。与之相对,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在带主体部的最外缘的线圈纵行,在线圈纵行方向交替地纬纱插入第一纬插入纱和第二纬插入纱。即,在本发明中,在最外缘的线圈纵行上的形成有特里科编织纱的针脚的线圈横列上,以折回的方式纬纱插入第一纬插入纱或第二纬插入纱,此外,对该线圈纵行上的没有针脚的线圈横列也以折回的方式纬纱插入第二纬插入纱或第一纬插入纱。因此,在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中,不会如上述专利文献I的拉链带那样使带外缘处的外观给人以锯齿状的外观感,能够观察到带外缘呈笔直状态,所以能够提高编织拉链牙链带的外观品质。而且,在本发明中,第二纬插入纱在包含最外缘的线圈纵行在内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所以,能够使带外缘部的强度提高,能够防止在带外缘部产生纱线被拆散开的情况。在这样的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中,在链牙安装部配置有:形成该链牙安装部的基底组织的基底链状编织纱;在包含该链牙安装部的至少I个线圈纵行在内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三纬插入纱,上述基底链状编织纱中的一部分被用作固定所述连续链牙列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由此,能够在编制拉链带的同时将连续链牙列牢固地编织固定到链牙安装部,并且能够使链牙安装部的基底组织稳定。这种情况下,在配置于所述链牙安装部的最靠近带相对侧缘侧的线圈纵行和与该线圈纵行相邻的线圈纵行上配置第四纬插入纱,该第四纬插入纱以锯齿状行走,并且与所述第三纬插入纱在线圈横列之间交叉,使所述基底链状编织纱的位置稳定,所以,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位置稳定,从而能够将连续链牙列可靠地固定在规定位置上。更详细地说,通过第三纬插入纱和第四纬插入纱,能够防止第二线圈纵行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向第一线圈纵行或第三线圈纵行的方向错位,尤其是,由于具有第四纬插入纱,所以第二线圈纵行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不会向第三线圈纵行的方向错位,由此不会接近第三线圈纵行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因此,能够使链牙列在幅宽方向上稳定地固定在第二线圈纵行和第三线圈纵行上。此外,第二线圈纵行在链牙列啮合及分离时具有这样的作用:通过第二线圈纵行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来限制该链牙列中的相邻2个啮合头部的间隔过大的情况,由于第二线圈纵行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不会错位,因此啮合分离能够得到长期的维持,伴随该操作的滑动性也能够长期稳定。此外,对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使用比构成所述带主体部的各构成纱条硬的纱条,从而能够使连续链牙列的固定更稳定。另一方面,构成带主体部的各构成纱条比固定用链状编织纱柔软,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带主体部的柔软性。
再有,在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中,对构成所述带主体部的各构成纱条使用与构成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纱条相比长丝数多的多长丝纱,或者将构成所述带主体部的各构成纱条的长丝整体的截面积设定得小于构成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的纱条的长丝整体的截面积小,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带主体部的柔软性。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而构成的拉链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该编织拉链牙链带中的加强用链状编织纱溶化之前的拉链带的编组织的组织图。图3是放大地示意性示出该编织拉链牙链带的带主体部中的加强用链状编织纱溶化之前的编组织的示意图。图4是在该编织拉链牙链带中使用的各构成编织纱的编组织图。图5是表示该编织拉链牙链带中的加强用链状编织纱溶化之后的拉链带的编组织的组织图。图6是放大地示意性示出该编织拉链牙链带的带主体部中的加强用链状编织纱溶化后的编组织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以往的拉链中的拉链带的编组织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丝毫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并且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多种变更。例如,在以下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拉链牙链带的连续链牙列是通过将单根长丝成型为线圈状而形成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将单根长丝成型为锯齿状而形成。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牙链带而构成的拉链的主视图。此外,图2及图3表示该编织拉链牙链带中的加强用链状编织纱溶化之前的拉链带的编组织,图5及图6表示加强用链状编织纱溶化之后的拉链带的编组织。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编织拉链牙链带中的拉链带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指拉链带的带宽方向,表背方向指与拉链带的带面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拉链I具有:编织固定有连续链牙列12的左右一对编织拉链牙链带10 ;沿着左右一对连续链牙列12滑动而使该连续链牙列12啮合、分离的拉头5。此时,作为上述拉头5,使用与以往通常使用的拉头相同的拉头。左右一对上述编织拉链牙链带10分别具有:编制而成的拉链带11 ;在编制拉链带11的同时被编织固定在该拉链带11上的连续链牙列12。上述连续链牙列12是如下形成的:通过冲压以固定间隔按压聚酰胺或聚酯等合成树脂制单根长丝而形成啮合头部12a,之后,卷绕成线圈状。该连续链牙列12以啮合头部12a从拉链带11的带相对侧缘突出的方式在编制拉链带11的同时被编入其中而固定。此外,在各连续链牙列12的前端(上端)分别固定有前码13,在连续链牙列12的后端(下端)固定有一个后码14。由此,能够防止拉头5从连续链牙列12的前端和后端拔脱的情况。此外,在本发明中,代替上述后码14,也可以固定具有插管和座管的打开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拉链带11具有带主体部I Ia和链牙安装部I Ib,该链牙安装部Ilb形成在该带主体部Ila的一侧缘(第一侧缘),且编织有连续链牙列12。如图2所示,该拉链带11由通过多根编织纱和多根纬插入纱编制而成的经编带构成。此外,在拉链带11中,将配置在左右拉链带11的最靠近带相对侧缘侧(内侧)的线圈纵行作为第一线圈纵行W1,在该第一线圈纵行Wl 第三线圈纵行W3的范围内形成有链牙安装部11b,在其他的第四线圈纵行W4 第十三线圈纵行W13的范围内形成有带主体部11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该带主体部Ila的最靠近另一侧缘(第二侧缘)侧的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形成带边部。拉链带11在其编制时以具有图2及图3所示的编组织的方式编制。具体进行说明,带主体部Ila的编组织使用以下纱构成,S卩:配置在第四线圈纵行W4 第十三线圈纵行W13的区域中的特里科编织纱20(1-2/1-0);配置在带主体部Ila的区域中并在4个线圈纵行的范围内呈锯齿状行走的第一纬插入纱21 (4-4/0-0);在从第十一线圈纵行Wll到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这三个线圈纵行的范围内呈锯齿状行走的第二纬插入纱22(0-0/3-3);仅配置在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中的水溶性临时链状编织纱25 (0-1/1-0);配置在第四线圈纵行W4 第六线圈纵行W6上的加强用链状编织纱 26(0-1/1-0)。这种情况下,第二纬插入纱22以使得在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第一纬插入纱21和第二纬插入纱22被交替纬纱插入的方式,使行走位置相对于第一纬插入纱21错开一个线圈横列而配置。因此,第一纬插入纱21和第二纬插入纱22在线圈横列之间交叉地配置。此外,为了编制成拉链带11,作为基本结构,必须在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配置链状编织纱,因此,在编制编织拉链牙链带10时,水溶性的临时链状编织纱25被编织在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中。此外,当该临时链状编织纱25配置在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时,牢固地形成拉链带11,但使拉链带11的伸缩性和柔软性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在将编织拉链牙链带10编制而成之后,将临时链状编织纱25溶化,由此临时链状编织纱25被从编组织中去除。另一方面,链牙安装部Ilb的编组织使用以下纱构成,即:配置在第一线圈纵行Wl 第三线圈纵行W3上的基底链状编织纱27(0-1/1-0);配置在从第一线圈纵行Wl到第五线圈纵行W5的区域中且在包含第一线圈纵行Wl 第三线圈纵行W3的3个线圈纵行范围内呈锯齿状行走的第三纬插入纱23(3-3/0-0);在第一及第二线圈纵行Wl、W2上呈锯齿状行走,并且与第三纬插入纱23在线圈横列之间交叉的第四纬插入纱24(0-0/2-2)。此外,配置在第一线圈纵行Wl 第三线圈纵行W3上的基底链状编织纱27中的、配置在第二线圈纵行W2和第三线圈纵行W3上的基底链状编织纱27被用作固定连续链牙列12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临时链状编织纱25使用由聚乙烯醇构成的水溶性的多长丝纱,对其他的编织纱及纬插入纱使用尼龙或聚酯类的多长丝纱。此外,在本发明中,对各纱的材质不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由其他材质构成的纱。再有,这种情况下,对配置在带主体部Ila上的特里科编织纱20、第一纬插入纱21、第二纬插入纱22以及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使用比配置在链牙安装部Ilb上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柔软的多长丝纱(换言之,对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使用比配置在带主体部Ila上的特里科编织纱20、第一纬插入纱21、第二纬插入纱22、以及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硬的多长丝纱)。例如,在利用具有相同细度的纱条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对特里科编织纱20、第一纬插入纱21、第二纬插入纱22、以及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使用每单位截面积的长丝数比链牙安装部Ilb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多的多长丝纱。或者,也可以对特里科编织纱20、第一纬插入纱21、第二纬插入纱22、以及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使用长丝整体的截面积比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小的多长丝纱。作为具体的一例,在对链牙安装部Ilb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使用细度为167dtex以上且330dtex以下、长丝数为40根以上且不足120根的多长丝纱的情况下,带主体部Ila的特里科编织纱20、第一纬插入纱21、以及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分别使用细度为84dtex以上且167dtex以下、长丝数为120根以上且160根以下的多长丝纱。此外,在对长丝的根数进行计数的情况下,按拉链牙链带的构成纱条对多长丝纱进行分类,并利用例如电子显微镜放大其圆形截面。由此,能够按构成纱条对长丝的根数进行计数。此外,在测量长丝的截面积的情况下,也同样地放大多长丝纱的圆形截面,从而能够进行该测量。此外,对第二纬插入纱22使用细度为167dtex以上且330dtex以下、长丝数为120根以上且160根以下的多长丝纱。由此,能够利用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将连续链牙列12牢固地固定在链牙安装部Ilb上,并且能够柔软地形成带主体部11a。并且,以上述那样的编组织编制的编织拉链牙链带10在编制而成之后实施热固来固定其形态。再然后,将所得到的编织拉链牙链带10浸溃在水中,从而将配置在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的水溶性临时链状编织纱25溶化而去除。由此,得到具有图5及图6所示那样的编组织的编织拉链牙链带10。在这样得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编织拉链牙链带10中,在整个带主体部I Ia配置有特里科编织纱20和第一纬插入纱21,在带主体部Ila的第七线圈纵行W7 第十三线圈纵行W13的区域中不存在形成将在相同线圈纵行上相邻的线圈横列连结起来的针脚的组织。另一方面,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仅配置在带主体部Ila中的链牙安装部Ilb侧的第四线圈纵行W4 第六线圈纵行W6上。因此,拉链带11的带主体部Ila与例如在整个带主体部配置了链状编织纱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伸缩性和柔软性,能够柔软地构成该带主体部11a。并且,在带主体部Ila中的第七线圈纵行W7 第十三线圈纵行W13的区域中,不会相对于一个针脚形成2个以上的针圈,所以能够得到以下效果,S卩:能够使该区域中的拉链带11的厚度薄,并且能够以比较平坦的状态形成其带面。再有,在该编织拉链牙链带10中,在成为带主体部Ila的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中每隔一个线圈横列配置不具有编织纱的线圈横列,换言之,形成特里科编织纱20的一端侧(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侧)的线圈横列每隔一个线圈横列而配置。特别是,在通过拉链带的编组织图观察的情况下,在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交替配置有通过特里科编织纱20形成针脚的线圈横列和无针脚的线圈横列。此外,如图6所示,配置在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的特里科编织纱20的一端侧(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侧)、以及该特里科编织纱20的另一端侧(第十二线圈纵行W12侧)在第二纬插入纱22的上侧穿过。此外,在配置于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的特里科编织纱20中,配置于第十三线圈纵行W13和与其相邻的第十二线圈纵行W12之间的纬向横连的纱部分在第二纬插入纱22的下侧穿过。如上述那样,由于在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每隔一个线圈横列配置不具有编织纱的线圈横列,所以例如在拉链带11受到外力时等,由特里科编织纱20形成的针脚的间隔容易扩大、收缩,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拉链带11的带主体部Ila的伸缩性和柔软性。因此,例如,能够使拉链带11在相对于其带面的水平方向以期望的曲率容易地弯曲。因此,根据该编织拉链牙链带10,即使在安装于例如被服类等被覆制品的弯曲部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配合该弯曲部位的形状而容易地安装。而且,当在该弯曲部位安装了编织拉链牙链带10时,能够防止拉链带11相对于连续链牙列12以立起的方式翅曲,也能够防止在拉链带11的带面形成波纹状的褶皱。由此,能够防止安装有编织拉链牙链带10的被覆制品的外观性变差,能够提供外观品质良好的被覆制品。此外,在该编织拉链牙链带10中,在带主体部Ila的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第一纬插入纱21和第二纬插入纱22在线圈纵行方向上被交替地纬纱插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最外缘的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的、形成有特里科编织纱20的针脚的线圈横列上,以折回的方式纬纱插入了第二纬插入纱22,并且在该第十三线圈纵行W13上的、没有针脚的线圈横列上以折回的方式纬纱插入了第一纬插入纱21。由此,在拉链带11的带外缘处的外观中,看上去锯齿状的观感变弱,能够对该带外缘赋予笔直的外观感而使之看上去整齐漂亮。因此,能够提高该编织拉链牙链带10处的外观品质。再有,通过纬纱插入了该第二纬插入纱22,使拉链带11的外缘部处的强度提高,从而能够防止纱线在该拉链带11的外缘部被拆散开。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编织拉链牙链带10中,链牙安装部Ilb由基底链状编织纱27、第三纬插入纱23、第四纬插入纱24形成,并且连续链牙列12被配置在第二线圈纵行W2和第三线圈纵行W3上的基底链状编织纱27固定。因此,能够在编制拉链带11时将连续链牙列12稳定地编入链牙安装部11b,并且能够牢固地固定该连续链牙列12。特别是,在该链牙安装部Ilb中,在第二线圈纵行W2上,在相同线圈横列上纬纱插入了第三纬插入纱23和第四纬插入纱24,所以在编制而成的编织拉链牙链带10中,能够防止配置在第二线圈纵行W2上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的位置在线圈横列方向错位,能够在规定位置稳定地保持该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其结果,连续链牙列12相对于链牙安装部Ilb的固定位置也稳定,能够在使用该编织拉链牙链带10构成拉链I时稳定地得到拉头5的期望的滑动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编织拉链牙链带10中,在带主体部Ila中的第四线圈纵行W4 第六线圈纵行W6的区域配置有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配置有该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的区域在如图1所述那样构成拉链I时,成为拉头5上的未图示的左右的凸缘部可能会接触的区域。因此,通过在该第四线圈纵行W4 第六线圈纵行W6的区域中编织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6,能够提高该区域的强度,即使反复进行拉头5的滑动也能够有效防止拉链带11磨损等不良情况。此外,在本发明中,对于编织拉链牙链带10的编组织,只要在带主体部Ila至少使用特里科编织纱20、呈锯齿状配置在带主体部Ila中的第一纬插入纱21、在包含最外缘的线圈纵行在内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呈锯齿状行走的第二纬插入纱22,就不受特别限定,也可以在带主体部Ila和链牙安装部Ilb配置其他编织纱和纬插入纱等。再有,第一纬插入纱21也可以不像上述那样在4个线圈纵行的范围内配置成以锯齿状行走,而例如在2个或者3个线圈纵行的范围内、或者5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配置成以锯齿状行走。此外,同样地,对于第二纬插入纱22,也可以在包含最外缘的线圈纵行在内的2个线圈纵行或者4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配置成以锯齿状行走。附图标记说明I 拉链5 拉头10编织拉链牙链带11拉链带Ila带主体部Ilb链牙安装部12连续链牙列12a啮合头部13 前码14 后码20特里科编织纱21第一纬插入纱22第二纬插入纱23第三纬插入纱24第四纬插入纱25临时链状编织纱26加强用链状编织纱27基底链状编织纱27a固定用链状编织纱Wl W13第一线圈纵行 第十三线圈纵行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织拉链牙链带(10),通过在经编拉链带(11)的链牙安装部(Ilb)上,在编制所述经编拉链带(11)的同时编织固定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链牙列(12)而形成,所述经编拉链带(11)具有带主体部(Ila)和形成在该带主体部(Ila)的第一侧缘处的所述链牙安装部(11b),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链牙安装部(Ilb)配置有:形成该链牙安装部(Ilb)的基底组织的基底链状编织纱(27);在包含配置于该链牙安装部(Ilb)的线圈纵行在内的3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三纬插入纱(23), 所述基底链状编织纱(27)中的一部分被用作固定所述连续链牙列(12)的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 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被用在与第一线圈纵行(Wl)相邻的第二线圈纵行(W2)和与所述第二线圈纵行(W2)相邻的第三线圈纵行(W3),所述第一线圈纵行(Wl)配置于所述链牙安装部(Ilb)的最靠近带相对侧缘侧, 在所述第一线圈纵行(Wl)和所述第二线圈纵行(W2)上,第四纬插入纱(24)呈锯齿状行走且与所述第三纬插入纱(23)在线圈横列之间交叉, 在所述第二线圈纵行(W2)与所述第三线圈纵行(W3)之间只有所述第三纬插入纱(23)行走, 所述链牙安装部(Ilb)由形成所述第一线圈纵行(Wl)的基底链状编织纱(27)、形成所述第二线圈纵行(W2)及所述第三线圈纵行(W3)的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以及所述第三纬插入纱(23)和所述第四纬插入纱(24)形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使用比构成所述带主体部(Ila)的各构成纱条硬的纱条。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对构成所述带主体部(Ila)的各构成纱条使用与构成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的纱条相比长丝数多的多长丝纱。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带主体部(Ila)的各构成纱条的长丝整体的截面积被设定得小于构成所述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的纱条的长丝整体的截面积。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主体部(Ila)具有形成针脚且与相邻的线圈横列连结的编织纱, 在所述带主体部(Ila)至少配置:作为所述编织纱而配置在整个该带主体部(Ila)中的特里科编织纱(20);在所述带主体部(Ila)的相邻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一纬插入纱(21);在包含最外缘的线圈纵行(W13)在内的2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二纬插入纱(22),所述最外缘的线圈纵行(W13)配置在所述带主体部(Ila)的最靠近第二侧缘侧, 在最外缘的所述线圈纵行(W13),每隔一个线圈横列配置不具有编织纱的线圈横列,并且在线圈纵行方向交替地纬纱插入所述第一纬插入纱(21)和所述第二纬插入纱(2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编织拉链牙链带,其经编拉链带(11)具有带主体部(11a)和形成在其第一侧缘处的链牙安装部(11b)。在链牙安装部配置有形成基底组织的基底链状编织纱(27);在包含配置于链牙安装部的线圈纵行在内的3个以上线圈纵行的范围内以锯齿状行走的第三纬插入纱(23),基底链状编织纱中一部分被用作链牙列固定用链状编织纱(27a),固定用链状编织纱被用在与第一线圈纵行(W1)相邻的第二线圈纵行(W2)和与第二线圈纵行(W2)相邻的第三线圈纵行(W3),在第一和第二线圈纵行上,第四纬插入纱(24)呈锯齿状行走且与第三纬插入纱(23)在线圈横列之间交叉,在第二与第三线圈纵行之间只有第三纬插入纱(23)行走。
文档编号D04B21/14GK103082590SQ2013100122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3日
发明者鱼住典央, 池口祥人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