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宽幅直辊布铗组合式丝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40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宽幅直辊布铗组合式丝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幅宽在2800mm及以上的直辊布铗组合式丝光机。
背景技术
丝光过程是将棉、麻等纤维素纤维经氢氧化钠浸溃处理,使纤维发生不可逆的溶胀而引起纤维晶格参数变化,部分由晶区转变为无定形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光泽,增加织物强力与尺寸稳定性,消除前处理布面产生的皱痕,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纤维素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改善布面死棉白星,使布面得色均匀亮丽。目前特宽幅棉及棉混纺织物丝光过程绝大多数采用直辊丝光机,直辊丝光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碱液去轧槽102、去碱槽106及去碱箱108,所述碱液去轧槽102与去碱槽106之间装置二辊重轧车105,去碱槽106与去碱箱108之间装置二辊重轧车105 ;碱液去轧槽102及去碱槽106内装置多个上下交替的上直辊103及下直辊104,织物101在排列紧密的上下直辊中通过,通过二辊重轧车105内的重型辊辊轧多余的碱液,进入去碱槽106洗去织物101上大量的碱液并进入去碱箱108,直辊丝光机的优点是通过连续浸轧碱液、碱液可充分渗透纤维,使丝光均匀性好,去碱均匀干净,但是由于其利用织物紧贴在上下直辊的表面,依靠摩擦力放置织物纬向的收缩,由于纬向缺少扩幅装置,因此不适宜生产易向纬向收缩的细薄织物,门幅收缩大。
目前在加工中等厚度以下的细薄织物主要采用布铗丝光机,布铗丝光机的扩幅性能较好,能有效的改善织物的纬向缩水率。如图2所示,布铗丝光机的结构包括浸溃槽201,浸溃槽201的一侧设置8T两辊轧车202,8T两辊轧车202的一侧设置两台带有IOm浸溃槽203的三辊重轧车204,两个三辊重轧车204之间装置绷布辊210,其中一台三辊重轧车204与5T两辊轧车205之间也装置绷布辊210,位于5T两辊轧车205之后还顺序装置8T两辊轧车202、布铗拉幅机206、三辊轧车207及去碱箱208。但是布铗丝光机存在以下缺点:( I)对于府绸及厚重织物去碱性能低,碱吸收不干净,使织物中存在剧烈收缩趋向的大量碱纤维素未转化成稳定的光限位,从而使织物存在收缩性能,在脱铗后进入碱蒸箱洗碱时,浓碱被洗淡,织物松弛并在蒸箱内起皱。(2)在布铗丝光机中织物浸轧浓碱后,包覆在绷布辊上的织物其纬向收缩阻力大于两边,易产生边经密大于中间经密的情况,使布铗丝光机不适宜加工经密高的织物。(3)布铗丝光机中的布铗拉幅机内设置多组洗碱盘,用以分离织物中的大部分水份,同时也对织物起托载作用,由于相邻两组洗碱盘的距离较远,织物在水的重力作用下下垂形成水袋,造成织物运行不流畅,易造成破边或撕坏,同时织物在洗碱盘的吸力及纬向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输送,在幅宽方向中间运行速度滞后两边,易产生纬弧现象。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特宽幅直辊布铗组合式丝光机,具有去碱性能好,丝光均匀,布面光泽度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10]特宽幅直辊布铗组合式丝光机包括浸溃槽,直辊第一碱作用单元、直辊第二碱作用单元、直辊去碱单元、布铗拉幅、去碱单元、直辊淡碱稳定单元及水洗单元,位于各单元之间布置两辊轧车或两辊重轧车;所述直辊第一碱作用单元及直辊第二碱作用单元包括碱液浸轧槽,碱液浸轧槽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及下直辊;所述直辊去碱单元包括去碱槽,位于去碱槽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及下直辊;所述布铗拉幅、去碱单元包括布铗拉幅机,位于布铗拉幅机的两端分别布置门式张力架及主动分丝辊;所述直辊淡碱稳定单元包括淡碱稳定槽,淡碱稳定槽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及下直辊;所述水洗单元由多个顺序排列的去碱箱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对直辊丝光机及布铗丝光机的有效组合形成一种新的丝光组合形式,有效的克服了直 辊丝光机不适宜生产易向纬向收缩的细薄织物,门幅收缩大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布铗丝光机对于府绸及厚重织物去碱性能低,残余门幅收缩量大产生皱条,易产生水袋、破边及运行速度低的问题,解决了原布铗丝光机其适应品种范围广,工艺车速可达65m以上,利用其进行丝光工艺的织物丝光钡值高,布面光泽度好,门幅收缩率仅在2% 2.5%,织物幅宽达及以上。相对直辊丝光机可减少丝光后的预定型生产工序,降低印染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排污,提高效率。

图1为现有直辊丝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布铗丝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浸溃槽1’,位于浸溃槽I’的一侧顺序布置直辊第一碱作用单元、直辊第二碱作用单元、直辊去碱单元、布铗拉幅、去碱单元、直辊淡碱稳定单元及水洗单元,位于各单元之间布置两辊轧车或两辊重轧车;直辊第一碱作用单元及直辊第二碱作用单元包括碱液浸轧槽2’,碱液浸轧槽2’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11’及下直辊12’。直辊去碱单元包括去碱槽4’,位于去碱槽4’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11’及下直辊12’。布铗拉幅、去碱单元包括布铗拉幅机5’,位于布铗拉幅机5’的两端分别布置门式张力架7’及主动分丝辊8,。直辊淡碱稳定单元包括淡碱稳定槽9’,淡碱稳定槽9’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11’及下直辊12’。水洗单元由多个顺序排列的去碱箱10’组成,去碱箱10’的数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为5 6个。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织物6’在进入浸溃槽I’后进入直辊第一碱作用单元的碱液浸轧槽2’,织物6’经过上直辊11’及下直辊12’的紧压,使碱液充分渗透至纤维内部,然后进入两辊重轧车3内,通过重型轧车轧去纤维中气体,促进织物纤维对碱的渗透,再次进入直辊第二碱作用单元,提高碱液渗透速度,织物6’经过上直辊11’及下直辊12’的紧压,再一次使碱液充分渗透至纤维内部,经过两辊轧车3’后进入去碱单元。由于去碱槽4’内下直辊12’浸没在稀碱溶液中,织物进入去碱槽4’后,通过稀碱溶液、上直辊11’及下直辊12’洗去织物6’上的大量碱液,然后通过两辊轧车3’轧去多余碱液,通过门式张力架V及主动分丝辊8,进入布铗拉幅机5’,门式张力架V及主动分丝辊8,的布置有效的避免织物在碱液作用下,失去直辊轧压力而产生纬向收缩快,易卷边的问题,实现了直辊与布铗拉幅机的同步传动。织物6’进入拉幅机脱铗后,再一次经过门式张力架7’、主动分丝辊8’、及两辊轧车3后进入直辊淡碱稳定单元,通过淡碱稳定槽9’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11’及下直辊12’对织物6’淡碱清洗稳定后再次进入两辊轧车3,最后进入去碱箱10’,以完成整个丝光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对直辊丝光机及布铗丝光机的有效组合形成一种新的丝光组合形式,有效的克服了直辊丝光机不适宜生产易向纬向收缩的细薄织物,门幅收缩大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布铗丝光机对于府绸及厚重织物去碱性能低,残余门幅收缩量大产生皱条,易产生水袋、破边及运行速度低的问题,解决了原布铗丝光机其适应品种范围广,工艺车速可达65m以上,利用其进行丝光工艺的织物丝光钡值高,布面光泽度好,门幅收缩率仅在2% 2.5%,织物幅宽达及以上。相对直辊丝光机可减少丝光后的预定型生产工序,降低印染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排污,提高效率。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
权利要求1.特宽幅直辊布铗组合式丝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溃槽(Γ ),直辊第一碱作用单元、直辊第二碱作用单元、直辊去碱单元、布铗拉幅、去碱单元、直辊淡碱稳定单元及水洗单元,位于各单元之间布置两辊轧车(3’ )或两辊重轧车(3); 所述直辊第一碱作用单元及直辊第二碱作用单元包括碱液浸轧槽(2’),碱液浸轧槽(2’ )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11’ )及下直辊(12’ ); 所述直辊去碱单元包括去碱槽(4’),位于去碱槽(4’ )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11’ )及下直辊(12’ ); 所述布铗拉幅、去碱单元包括布铗拉幅机(5’),位于布铗拉幅机(5,)的两端分别布置门式张力架(7’ )及主动分丝辊(8’ ); 所述直辊淡碱稳定单元包括淡碱稳定槽(9’),淡碱稳定槽(9’ )内设有互相紧密布置的上直辊(11’ )及下直辊(12’ ); 所述水洗单元由多个顺·序排列的去碱箱(10’ )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宽幅直辊布铗组合式丝光机,包括浸渍槽,直辊第一碱作用单元、直辊第二碱作用单元、直辊去碱单元、布铗拉幅、去碱单元、直辊淡碱稳定单元及水洗单元,位于各单元之间布置两辊轧车或两辊重轧车,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对直辊丝光机及布铗丝光机的有效组合形成一种新的丝光组合形式,工艺车速可达65m以上,利用其进行丝光工艺的织物丝光钡值高,布面光泽度好,门幅收缩率仅在2%~2.5%,织物幅宽达2800mm及以上。相对直辊丝光机可减少丝光后的预定型生产工序,降低印染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排污,提高效率。
文档编号D06B7/08GK203113072SQ20132004146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马继国 申请人:无锡合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