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94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由无机非金属材料纬丝和经丝机织的底面织物层和网格织物层,通过芯层连接构成,以其:所述网格织物层,由低纬密纬丝与经丝呈平纹结构相交织,且经由经向长丝沿纬向分间段通过绞编将每个间段内的多根经丝沿经向捆扎成合股经丝,从而构成沿纬、经双向连续布置网孔的网格织物层;所述网格织物层的层数在2~5层范围内;所述芯层,由芯层长丝分别沿纬向呈连续I字型和V字型交替排布,和沿经向呈连续V字型排布,且由芯层长丝分别将相邻两层织物层之间相对应位置的纬丝与纬丝之间和经丝与经丝之间有间距站立绞接,从而构成多层立体芯材机织物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用其作为轻质建筑构件芯材,具有发泡水泥或石膏等浇注方便,充盈包容性能好,制成品所述砌块或板材质量好等特点。
【专利说明】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作建筑构件诸如轻质砌块或轻质板材的芯材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
【背景技术】
[0002]已有采用发泡水泥或石膏等建筑基材制备的轻质砌块或轻质板材等建筑构件,均采用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丝和纬丝的机织物作为其芯材,以有效增强所述建筑构件的抗冲击强度和多轴向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能。
[0003]然而,已有技术所采用的芯材大多是单层机织物,这对于厚度较大的所述建筑构件来说,其所要求达到的所述物理性能是不够理想的。而若采取多层机织物叠加的芯层方式,则其所述物理性能会有所提高,但又有可能产生分层断开的现象,且其纵向物理性能不会好。
[0004]中国专利所公开的CN2923306Y “增强复合板”的立体状织物芯,它是用这种织物芯作为增强玻璃钢复合板的芯材,达到了制品质轻而坚固的目的。
[0005]然而,上述专利织物面层之间由连接经线间隔在上下对应位置之间呈“8”字形站立连接,其所述的连接结构方式是不理想的。由于其沿经向存在支撑能力,而沿其纬向并不存在支撑力,因而所述立体状织物芯就不可能真正站立起来。就是在其织物面层和连接经线的外部包覆上树脂层,其站立的能力仍然是不足的。
[0006]上述专利之立体织物芯,以及其它种种相近似或相同结构的立体织物芯都不能真正站立起来的缺陷,给所述轻质切块或板材等建筑构件的发泡水泥或石膏的浇注,与芯材的充分包容,和充盈捣实等制备工艺过程加大了难度,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制成品砌块和板材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浇注,发泡水泥或菱镁水泥或石膏等充盈良好,用其制备的轻质建筑构件质量好的多层立体芯材机织物。
[0008]本发明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由无机非金属材料纬丝和经丝机织的底面织物层和网格织物层,通过芯层连接构成,而其:
a、所述网格织物层,由低纬密纬丝与经丝呈平纹结构相交织,且经由经向长丝沿纬向分间段通过绞编将每个间段内的多根经丝沿经向捆扎成合股经丝,从而构成沿纬、经双向连续布置网孔的网格织物层;
b、所述网格织物层的层数在2飞层范围内;
C、所述芯层,由芯层长丝分别沿纬向呈连续I字型和V字型交替排布,和沿经向呈连续V字型排布,且由芯层长丝分别将相邻两层织物层之间相对应位置的纬丝与纬丝之间和经丝与经丝之间有间距站立绞接,从而构成多层立体芯材机织物。[0009]由以上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发明主要是适用于厚实轻质砌块或轻质板材的立体芯材机织物。由于本发明的芯层是由芯层长丝沿纬向呈连续I字型和V字型排布,而沿经向呈连续V字型排布,而所述沿纬向条状排布和沿径向条状排布的若干条芯层长丝,分别沿织物层的径向和纬向有间距分开布置,且由芯层长丝分别将相邻两层机织物层之间相对应位置的纬丝与纬丝之间和经丝与经丝之间有间距站立绞接,从而在纵横向都具备了支撑能力,令本发明真正的站立起来;且本发明采用了低纬密纬丝与由经向长丝捆扎多根经丝而成合股经丝所构成的连续网孔结构的网格状织物层,而十分有利于发泡水泥或菱镁水泥或石膏的浇注及其对芯材的包容充盈,从而简化了所述轻质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且有效提高了所述建筑构件的质量,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主张,所述的底面织物层,是由低纬密纬丝与经丝交织的平纹结构织物层;或者是由低纬密纬丝与经丝相交织,且经由经向长丝沿纬向分间段通过绞编将每个间段内的多根经丝沿经向捆扎成合股经丝,从而构成沿纬、经双向连续布置网孔的呈网格状底面织物层。也就是说所述底面织物层的织物结构,是平纹结构织物层,或者是连续网孔网格状织物层都是可以的。本发明优选的是连续网孔网格状织物层。 [0011]而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网格织物层的网孔和呈网格状底面织物层的网孔的尺寸大小均在5~20 X 5~30mm范围内。但不局限于此。
[0012]基于所述网孔大小的需要的考虑,本发明主张,所述底面织物层和网格织物层的纬密在1.5~5根/吋范围内,而两者的经密在6~20根/吋范围内。但不局限于此。
[0013]而本发明主张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纬丝和经丝,以及芯层的芯层长丝,均为玻璃纤维长丝,或者是碳纤维长丝,或者是芳纶长丝;而所述用来捆扎多根经丝的经向长丝,均是合成纤维长丝或者是矿物纤维长丝。但不局限于此,例如采用金属铜丝机织物或半导体材料机织物,也是完全可以的。
[0014]出于进一步提高多根经丝捆扎的坚实度的考虑,本发明所述经向长丝是丙纶长丝,或者是芳纶长丝或者是玻璃纤维长丝。但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优选的是丙纶长丝。
[0015]而本发明还主张,所述纬丝和经丝均是68~1200tra£直接玻纤长丝或其多股合捻玻纤长丝,而芯层长丝是68~1200tex直接玻纤长丝,或其多股合捻玻纤长丝;而所述用来捆扎经丝的经向长丝均是600~2000D直接丙纶长丝或者是其多股合捻丙纶长丝,但不局限于此。这是本发明优选的。尤其是所述纤维的纤度是决定所述轻质建筑构件物理性能的要素,应当慎重选择。由于多股合捻长丝的强度大大高于直接玻纤的强度,而最好选用多股合捻长丝,但其制备成本明显要高得多。
[0016]而本发明还主张,所述芯层的厚度在5~50_范围内。但不局限于此。所述芯层的厚度,即相邻两层织物层之间的距离,这可根据所述轻质建筑构件的实际需要而定。
[0017]出于在多层条件下下层机织物负重较大而不易站立的考虑,本发明还主张,所述芯层的芯层长丝是表面喷塑长丝,或者是浸塑长丝。由于喷塑或浸塑层的存在,可以帮助本发明处于底下层的芯层增强负重能力,从而站立得更加完美。
[0018]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全面实施后,本发明所具有的结构合理,发泡水泥或菱镁水泥或石膏等灌注方便,充盈包容良好,制成品轻质建筑构件质量好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9]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即网格织物层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即底面织物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而其另一种结构如附图3所
示);
图5是图3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1]【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附图1飞所示。
[0022]一种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由无机非金属材料纬丝和经丝机织的底面织物层I和网格织物层2,通过芯层3连接构成,而其:
a、所述网格织物层2,由低纬密纬丝2-1与经丝2-2呈平纹结构相交织,且经由经向长丝2-3沿纬向分间段通过绞编将每个间段内的多根经丝2-2沿经向捆扎成合股经丝2-4,从而构成沿纬、经双向连续布置网孔2-5的网格织物层;
b、所述网格织物层2的层数为2飞层(图示为3层);
C、所述芯层3,由芯层长丝3-1分别沿纬向呈连续I字型和V字型交替排布,和沿经向呈连续V字型排布,而所述沿纬向条状排布和沿径向条状排布的若干条芯层长丝3-1,分别沿织物层的径向和纬向有间距分开布置,且由芯层长丝3-1分别将相邻两层织物层之间相对应位置的纬丝2-1与纬丝1-1之间和合股经丝2-4与经丝1-2之间有间距站立绞接,从而构成多层立体芯材机织物。
[0023]而所述的底面织物层1,是由低纬密纬丝1-1与经丝1-2交织的平纹结构织物层;而所述芯层3的芯层长丝3-1是与其经丝1-2和处在相邻网格织物层2对应位置的合股经丝2-4绞接的。
[0024]而所述网格织物层2的网孔2-5和呈网格状底面织物层I的网孔1-5的尺寸大小均在5?20 X 5?30mm范围内。
[0025]而所述底面织物层I和网格织物层2的纬密在1.5?5根/吋范围内,而两者的经密在6?20根/吋范围内。
[0026]而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纬丝和经丝,以及芯层3的芯层长丝3-1,均为玻璃纤维长丝,或者是碳纤维长丝,或者是芳纶长丝;而所述用来捆扎多根经丝2-2,1-2的经向长丝
2-3,1-3,均是合成纤维长丝或者是矿物纤维长丝。
[0027]而所述经向长丝2-3,1-3是丙纶长丝,或者是芳纶长丝或者是玻璃纤维长丝。
[0028]而所述纬丝2-1、1-1和经丝2-2,1-2均是68?1200tex直接玻纤长丝或其多股合捻玻纤长丝,而芯层长丝3-1是68?1200"χ直接玻纤长丝或其多股合捻玻纤长丝;而所述用来捆扎经丝1-2、2-2的经向长丝1-3、2-3均是600?2000D直接丙纶长丝,或是其多股合捻丙纶长丝;而芯层长丝3-1是表面喷塑丙纶长丝。
[0029]而所述芯层3的厚度在5?50mm范围内。
[0030]而所述2?5层芯层3的厚度是相等的或者是不相等的。
[0031]而所述芯层3的芯层长丝3-1是表面喷塑长丝,或者是浸塑长丝。[0032]【具体实施方式】之二,请见附图1?3和5所示。
[0033]一种多层立体芯材机织物,其底面织物层1,是由低纬密纬丝1-2与经丝1-2相交织,且经由经向长丝1-3沿纬向分间段通过绞编将每个间段内的多根经丝1-2沿经向捆扎成合股经丝1-4,从而构成沿纬、经双向连续布置网孔1-5的呈网格状底面织物层。而所述芯层3的芯层长丝3-1是与网格状底面织物层I的合股经丝1-4和处于相邻网格织物层2对应位置的合股经丝2-4绞接的,且芯层长丝3-1为非喷塑或非浸塑长丝。除此之外,其它均如同【具体实施方式】之一。
[0034]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网格织物层2,也可以作为厚度不大的轻质建筑构件砌块或板材的芯材。
[0035]本发明的纬丝、经丝和芯层长丝等若用导电铜丝或半导体材料长丝的话,则所制备的多层立体芯材机织物,可用作电磁波屏蔽轻质砌块或板材的芯材,或制成太阳能自发热板材等。
[0036]本发明是在本 申请人:设计研发的立体织机上生产的。
[0037]本发明小试显示,其效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实现了本发明的初衷。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由无机非金属材料纬丝和经丝机织的底面织物层(I)和网格织物层(2 ),通过芯层(3 )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网格织物层(2),由低纬密纬丝(2-1)与经丝(2-2)呈平纹结构相交织,且经由经向长丝(2-3)沿纬向分间段通过绞编将每个间段内的多根经丝(2-2)沿经向捆扎成合股经丝(2-4),从而构成沿纬、经双向连续布置网孔(2-5)的网格织物层; b、所述网格织物层(2)的层数在2飞层范围内; C、所述芯层(3),由芯层长丝(3-1)分别沿纬向呈连续I字型和V字型交替排布,和沿经向呈连续V字型排布,而所述沿纬向条状排布和沿径向条状排布的若干条芯层长丝(3-1),分别沿织物层的径向和纬向有间距分开布置,且由芯层长丝(3-1)分别将相邻两层织物层之间相对应位置的纬丝与纬丝之间和经丝与经丝之间有间距站立绞接,从而构成多层立体芯材机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织物层(1),是由低纬密纬丝(1-1)与经丝(1-2)交织的平纹结构织物层;或者是由低纬密纬丝(1-2)与经丝(1-2)相交织,且经由经向长丝(1-3)沿纬向分间段通过绞编将每个间段内的多根经丝(1-2)沿经向捆扎成合股经丝(1-4),从而构成沿纬、经双向连续布置网孔(1-5)的呈网格状底面织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织物层(2)的网孔(2-5)和呈网格状底面织物层(I)的网孔(1-5)的尺寸大小均在5?20X5?30m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织物层(I)和网格织物层(2)的纬密在1.5?5根/吋范围内,而两者的经密在6?20根/吋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纬丝和经丝,以及芯层(3)的芯层长丝(3-1),均为玻璃纤维长丝,或者是碳纤维长丝,或者是芳纶长丝;而所述用来捆扎多根经丝(2-2,1-2)的经向长丝(2-3,1-3),均是合成纤维长丝或者是矿物纤维长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长丝(2-3,1-3)是丙纶长丝,或者是芳纶长丝或者是玻璃纤维长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纬丝(2-1、1-1 )、经丝(2-2,1-2)和芯层长丝(3-1)均是68?1200tex直接玻纤长丝或其多股合捻玻纤长丝,而所述用来捆扎经丝(1-2、2-2)的经向长丝(1-3、2-3)均是600?2000D直接丙纶长丝,或是其多股合捻丙纶长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的厚度在5?50mm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2?5层芯层(3)的厚度是相等的或者是不相等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层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的芯层长丝(3-1)是表面喷塑长丝,或者是浸塑长丝。
【文档编号】D03D25/00GK103757797SQ20141004164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史旭凯, 刘家庆, 陆秋枚 申请人:常州悦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