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73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其利用了网格圈及双S曲线控制系统形式的钢柔相济的摩擦力界控制纤维的运动,使主牵伸区内的附加摩擦力界分布更合理。其包括下底座,下底座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设定纱线的前进方向为前方,中罗拉、前罗拉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曲线管的上端面为曲面结构,多组直线弹簧的上端面顶装于曲线管的下端面,每组直线弹簧分别位于对应的张力座、张力架组合形成的直线导槽内,张力架的下端两侧下凸形成轴安装结构,每个张力座滚针的两侧分别支承于对应位置的对应侧的轴安装结构内,每个网格圈分别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张力座滚针、曲线管、中罗拉所形成的外周面。
【专利说明】 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械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各种新型纺织技术应运而生,紧密纺、赛络纺、喷气纺、涡流纺等,现有的牵伸机构为双胶圈牵伸机构,是目前环锭纺细纱机普遍采用的一种牵伸形式。此牵伸形式最核心的部位是双胶圈弹性钳口,双胶圈弹性钳口的结构主要是在中上罗拉上套有上销撑紧的上胶圈,中下罗拉上套有下销以及由胶圈张力架撑紧的下胶圈,在上销的中部预设直线弹簧片,直线弹簧片在牵伸时向下压上销和上胶圈,使其形成为一个可摆动的弹性钳口结构,这就是双胶圈弹性钳口的曲线特征。上下胶圈结合形成须条柔性握持通道,为了增强握持通道作用,该通道设计成由上下销形态所确定的曲线形态,在双胶圈牵伸形式中,根据下胶圈的长度又分为双短胶圈形式和长短胶圈形式,双胶圈弹性钳口牵伸形式改善了前牵伸区中后部摩擦力界强度,牵伸过程中能使须条的纤维变速点前移,纤维变速点前移有利于纤维变速点更集中,能保证被牵伸须条在牵伸后移距偏差在一个较小的区间,从而保证成纱质量不因牵伸运动而严重恶化。但是现有结构上下胶圈线速度会产生差异,其主要原因:一是上下胶圈的运动是中下罗拉通过磨擦传动的,上下胶圈在运动过程中必须克服与上下销的磨擦阻力,而这些阻力都是不稳定的,因此上下胶圈的运动也是不稳定的;二是胶圈内部结构的不匀,抗老化剂等在炼胶时混合不匀,抗静电剂、上下胶圈张力的差异等都能直接影响上下胶圈的运动速度,三是胶圈表面的光洁程度或表面上的清洁程度对上下胶圈的运动也有直接的影响,当胶圈表面缠绕有部分纤维飞花时,影响更严重。
[0003]综上所述,双胶圈牵伸对纤维束的柔性控制通道是有缺陷的,需要更为合理的结构,因而如何获得一个更加合理的控制结构和摩擦力界强度分布,就成了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其利用了网格圈及双S曲线控制系统形式的钢柔相济的摩擦力界控制纤维的运动,该技术彻底摆脱了双胶圈弹性钳口对成纱质量的束缚,使主牵伸区内的附加摩擦力界分布更合理,在相同的原棉基础上,成纱质量水平明显优于传统环锭纺及紧密纺。
[0005]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设定纱线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所述曲线管的上端面为曲面结构,多组直线弹簧的上端面顶装于所述曲线管的下端面,每组所述直线弹簧分别位于对应的张力座、张力架组合形成的直线导槽内,所述张力架的下端两侧下凸形成轴安装结构,每个张力座滚针的两侧分别支承于对应位置的对应侧的所述轴安装结构内,每个网格圈分别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张力座滚针、曲线管、中罗拉所形成的外周面,所述曲线管的两侧卡装于所述中罗拉的安装定位槽内。
[000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07]所述张力座盖装于所述张力架,所述张力架内设置有直线导槽,直线弹簧位于所述直线导槽内,所述直线弹簧的上端外凸于所述张力座的导向孔、并顶装于所述曲线管的下端面。
[0008]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网格圈的上端设置有可活动的S曲线板,其可实现网络圈和S曲线板、曲线管实现对纤维的合理控制,在S曲线板与曲线管之间根据粗纱定量及配棉等级制定出合理的工艺隔距,使S曲线板和曲线管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钳口隔距,当须条通过中罗拉输送到牵伸区的时候,须条随网格圈运转向前罗拉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被牵伸须条不发散、不扩散,对棉纤维的自然弯曲有拉伸作用,须条顺着网格圈排列整齐,对短纤维被均匀抱合在纱线中起到关键作用,短纤维不扩散提高了原棉利用率,改善了车间环境,利用了网格圈及双S曲线控制系统形式的钢柔相济的摩擦力界控制纤维的运动,该技术彻底摆脱了双胶圈弹性钳口对成纱质量的束缚,使主牵伸区内的附加摩擦力界分布更合理,在相同的原棉基础上,成纱质量水平明显优于传统环锭纺及紧密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各序号所对应的标注名称如下:
[0012]前罗拉1、中罗拉2、后罗拉3、纱线4、曲线管5、直线弹簧6、张力座7、张力架8、轴安装结构9、张力座滚针10、网格圈11、安装定位槽12、直线导槽13、S曲线板14、导向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见图1、图2:其包括下底座(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结构),下底座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1、中罗拉2、后罗拉3,设定纱线4的前进方向为前方,中罗拉2、前罗拉1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5,曲线管5的上端面为曲面结构,多组直线弹簧6的上端面顶装于曲线管2的下端面,每组直线弹簧6分别位于对应的张力座7、张力架8组合形成的直线导槽内,张力架8的下端两侧下凸形成轴安装结构9,每个张力座滚针10的两侧分别支承于对应位置的对应侧的轴安装结构9内,每个网格圈11分别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张力座滚针10、曲线管5、中罗拉2所形成的外周面,曲线管5的两侧卡装于中罗拉2的安装定位槽12内。
[0014]张力座7盖装于张力架8,张力架8内设置有直线导槽13,直线弹簧6位于直线导槽13内,直线弹簧6的上端外凸于张力座7的导向孔15、并顶装于曲线管5的下端面。
[0015]其工作原理如下:网格圈11的上端设置有可活动的S曲线板14,其可实现网络圈11和S曲线板14、曲线管5实现对纤维的合理控制,在S曲线板14与曲线管5之间根据粗纱定量及配棉等级制定出合理的工艺隔距,使S曲线板14和曲线管5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钳口隔距,当须条通过中罗拉2输送到牵伸区的时候,须条随网格圈11运转向前罗拉1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被牵伸须条不发散、不扩散,对棉纤维的自然弯曲有拉伸作用,须条顺着网格圈11排列整齐,对短纤维被均匀抱合在纱线中起到关键作用。
[001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其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设定纱线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所述曲线管的上端面为曲面结构,多组直线弹簧的上端面顶装于所述曲线管的下端面,每组所述直线弹簧分别位于对应的张力座、张力架组合形成的直线导槽内,所述张力架的下端两侧下凸形成轴安装结构,每个张力座滚针的两侧分别支承于对应位置的对应侧的所述轴安装结构内,每个网格圈分别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张力座滚针、曲线管、中罗拉所形成的外周面,所述曲线管的两侧卡装于所述中罗拉的安装定位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网格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座盖装于所述张力架,所述张力架内设置有直线导槽,直线弹簧位于所述直线导槽内,所述直线弹簧的上端外凸于所述张力座的导向孔、并顶装于所述曲线管的下端面。
【文档编号】D01H5/56GK204151502SQ20142058122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邓万胜, 万连义, 董劲松 申请人:张家港广众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