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活性炭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724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活性炭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活性炭无纺布。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活性炭无纺布,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32-54份、碳纤维30-45份、硅烷偶联剂12-16份、无纺布25-40份,活性炭8-15份,短切纤维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8-16份,脂肪酰胺3.5-5.4份,磷酸酯2.6-4.8份。

进一步的,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32份、碳纤维30份、硅烷偶联剂12份、无纺布25份,活性炭8份,短切纤维10份,羧甲基纤维素8份,脂肪酰胺3.5份,磷酸酯2.6份。

进一步的,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54份、碳纤维45份、 硅烷偶联剂16份、无纺布40份,活性炭15份,短切纤维15份,羧甲基纤维素16份,脂肪酰胺5.4份,磷酸酯4.8份。

进一步的,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36份、碳纤维35份、硅烷偶联剂13份、无纺布30份,活性炭11份,短切纤维13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脂肪酰胺4.1份,磷酸酯3.3份。

进一步的,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45份、碳纤维40份、硅烷偶联剂14份、无纺布35份,活性炭14份,短切纤维14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脂肪酰胺4.8份,磷酸酯4.6份。

采用上述配方后,本发明的活性炭无纺布将活性炭粉融合在无纺布机体之内,再经加热定型制成上述产品;另外,本发明成分成本低,容易获得且工艺简单、效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32-54份、碳纤维30-45份、硅烷偶联剂12-16份、无纺布25-40份,活性炭8-15份,短切纤维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8-16份,脂肪酰胺3.5-5.4份,磷酸酯2.6-4.8份。

实施方式一:

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32份、碳纤维30份、硅烷偶联剂12份、无纺布25份,活性炭8份,短切纤维10份,羧甲基纤维素8份,脂肪酰胺3.5份,磷酸酯2.6份。

实施方式二:

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54份、碳纤维45份、硅烷偶联剂16份、无纺布40份,活性炭15份,短切纤维15份,羧甲基纤维素16份,脂 肪酰胺5.4份,磷酸酯4.8份。

实施方式三:

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36份、碳纤维35份、硅烷偶联剂13份、无纺布30份,活性炭11份,短切纤维13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脂肪酰胺4.1份,磷酸酯3.3份。

实施方式四:

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酚醛树脂45份、碳纤维40份、硅烷偶联剂14份、无纺布35份,活性炭14份,短切纤维14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脂肪酰胺4.8份,磷酸酯4.6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发明的原理和实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