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238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干衣机,尤其涉及洗衣干衣机的空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洗衣干衣机通常包含处理室,与处理室流体连通的空气加热通道,空气加热通道中设有加热装置,可在干衣程序中加热供往处理室的空气。

洗衣干衣机由于同时具有洗衣及干衣的功能,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冷凝通道中容易大量聚集干衣过程中产生的衣物绒毛,这些绒毛同时粘附了洗衣过程中残留的污垢,尤其是皮脂等油性污垢,很难冲洗;料盒中长期的洗衣液残留导致霉变;门封底部洗衣过后残留洗涤水、泡沫等,从而发霉,滋生细菌;处理室内壁上长期洗衣后积聚大量污垢等。另外,洗衣及干衣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供额外的蒸汽或者热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针对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干衣机,包含处理室,与处理室流体连通的空气加热通道,空气加热通道中设有加热装置,靠近或围绕加热装置设有液体流通装置,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与液体流通装置连接,输出通道与料盒、门封、处理室、和冷凝通道的至少其中之一连接。

液体从输入通道进入液体流通装置后经过加热装置的加热后从输出通道流出,得到加热的液体;当液体流量较小时也可得到液体汽化后的高温蒸汽。热的液体或高温蒸汽通过输出通道输往料盒、门封、处理室、和冷凝通道的至少其中之一,从而对这些部位起到清洁、杀菌、去霉的作用,热的液体或高温蒸汽用在洗衣程序或干衣程序中时还可对衣物起到杀菌、除皱、增强洗涤效果等功效。而且对现有的干衣机改造小。

优选地,输入通道与循环泵连接,进而通过循环泵与处理室连接。于是通过循环泵从处理室将洗涤液泵入液体流通装置,并在其中得到加热后以液体或者蒸汽的方式进入料盒、门封、处理室、和冷凝通道的至少其中之一。不管输出通道与哪个部件连接,最后的液体或蒸汽均回到处理室。通过循环泵的工作,处理室内的液体可以被持续加热,同时还可对其他部件进行除菌、清洁等;而产生的蒸汽进入处理室后又可对衣物进行杀菌、祛皱。

优选地,输出通道末端设有将液体转变为水雾的喷嘴。高温水通过喷嘴后可生成高温的水雾。

优选地,包含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从而调节输出通道输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

优选地,包含促使空气从空气加热通道流向处理室的风扇,风扇受控制装置控制而可改变转速,从而调节输出通道输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风扇转速高时,通过空气加热通道的空气流量大,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分配到空气上的较多,分配到液体流通装置的较少,于是输出通道输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较低;反之,则输出通道输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较高。

优选地,输入通道与水阀或循环泵连接,控制装置可通过控制水阀或循环泵的开关节奏从而调节输出通道输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通过控制水阀或循环泵的开关节奏调节进入液体流通装置的液体的量,当单位时间内进入液体流通装置的液体的量较少时,输出通道输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较高;反之,则输出通道输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较低。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第五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洗衣干衣机的控制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洗衣干衣机具有容纳衣物的处理室2,与处理室流体连通的空气加热通道3。空气加热通道3的上游设有风扇4,促使空气从空气加热通道3进入处理室2。空气加热通道3中设有加热装置5,以加热流经的空气。靠近加热装置5设有液体流通装置6。液体流通装置6连接输入通道7和输出通道8。液体,主要是水或者水和洗涤剂的混合而成的洗涤水,从输入通道7进入液体流通装置6后由于靠近加热装置5,液体得到加热,然后从输出通道8输出到处理室2内。

液体流通装置6被构造为可供液体在其中流动的形状。

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液体流通装置6为上方敞开的盘状结构61,加热装置5位于盘状结构61中。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5也可位于盘状结构61上方或者下方。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液体流通装置6为顶部封闭的水槽62,加热装置5位于水槽62内,或者位于水槽62上方或者下方。

盘状结构61与水槽62的区别可以仅在于顶部敞开还是封闭,于是从俯视投影图上看可以比较接近,因此盘状结构61及水槽62型式的液体流通装置6在图1中用同一个机构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说明书及附图可以清晰判断以上实施方式的内容。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液体流通装置63为与加热装置5形状接近且伴随延伸的曲线型管件63。液体流通装置63紧挨加热装置5,更为靠近热源,因而可以吸收更多热量,使其中的液体得到快速加热。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输出通道8的出口位于空气加热通道3内。于是从输出通道8流出的液体直接落在空气加热通道3底部。空气加热通道3底部的内表面覆盖亲水涂层20,于是高温的液体在空气加热通道3底部的内表面铺展形成水膜。水膜受加热装置5的进一步加热可产生汽化,生成蒸汽进入处理室2。当风扇4启动,热空气在水膜表面迅速蒸发液体,形成大量蒸汽。

若为了清洁、除菌等目的而生成高温水雾,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在输出通道8末端设置将液体转变为水雾的喷嘴21。喷嘴21可设于以上各种实施方式的输出通道8上。

也可使输入通道7单位时间内输入较少的液体,而使加热装置5产生较高的温度,从而使液体在高温的作用下蒸发产生蒸汽。输入通道7上设有受控制装置10控制的水阀9,如图5所示,或者如图4所示设有循环泵11。循环泵11的输入端与处理室2连接,从而将处理室2内的液体泵入液体流通装置6。

上文所述之处理室2既可作为烘干室,也可作为洗涤室。

输出通道8中输出的高温液体或者高温的汽液混合物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输往合适的部位。

如图4所示,输出通道8与门封12连接。输出通道8的出口81靠近门封12底部,在该部位上容易积聚洗涤液及泡沫,从而形成菌膜。输出通道8输出的高温液体或高温汽液混合物可对该部位进行进行冲洗,避免菌膜的产生,保持清洁。高温液体随后流入处理室2,又可参与衣物的洗涤。

输出通道8也可直接连接到处理室2,尤其是处理室2后部容易堆积污垢的部位,从而不但保持该部位的清洁,高温液体随后又可参与衣物的洗涤。

此外,如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出通道8还可与料盒13和/或冷凝通道14连接,从而起到清洗、杀菌、防霉等效果。

其中,输出通道8可以与以上各实施方式中的单个部件连接,也可包含多个管道从而与多个部件连接。

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0与风扇4、加热装置5及水阀9或循环泵11连接。为了调节输出通道8输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0调节加热装置5的功率或开关节奏;调节风扇4的转速;和/或控制水阀9或循环泵11的开关节奏来实现。调节风扇4的转速可调节加热装置5的热量传递到液体和空气的比例。降低风扇4转速可减小空气流量,减少传递到空气的热量,于是可以提高输出通道8排出的液体或水汽混合物的温度。尤其当关闭风扇4时,空气加热通道3内的空气自然对流。空气达到一定温度后,加热装置5大部分的热量都用于加热液体流通装置6中的液体。

控制装置10还控制洗衣程序。洗衣程序包含主洗阶段、漂洗阶段及甩干阶段。在洗衣程序的主洗阶段以前,先启动加热装置5以及水阀9。水从输入通道7进入液体流通装置6后受到加热装置5的加热,然后从输出通道8输出到处理室2内。输出到处理室2内的可以是高温的水或汽液混合物。优选地,控制装置10同时启动风扇4,以使输出通道8向处理室2输出加热的水或汽液混合物的同时空气加热通道3向处理室2输出加热的空气。进入处理室2的高温空气、水或汽液混合物等与衣物接触,对衣物进行加热、杀菌。因为此时衣物处于比较干的状态,可以快速达到较高温度,从而杀死衣物中的细菌。同时干燥状态下加热减少衣物掉色、缩水等损害。杀菌完成后进入后续的主洗阶段衣物更加卫生。而且此时衣物已经处于高温状态,提高后续的主洗阶段中洗涤剂的活性。另外,输出通道8进入处理室2的高温水或汽液混合物也用于后续的主洗阶段。

另外,加热装置5以及水泵9还可以在主洗阶段和/或漂洗阶段处于开启状态。例如也可在主洗阶段的初始部分开启。当输入通道7连接循环泵11时,在主洗阶段和/或漂洗阶段开启加热装置5以及循环泵11,于是处理室2内的洗涤液循环地得到加热,而且在进入处理室2之前还可对料盒13、门封12、冷凝通道14进行清洁、杀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