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洗涤针织机的针保持器板的单元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723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用于洗涤针织机的针保持器板的单元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洗针织机的针保持器板的单元和方法。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洗针保持器板、所谓“针床”的单元和方法,其形成用于针织物织物和片材的工业生产的当前机器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这些类型的用于针织物片材的工业生产的机器,特别是在本说明书中明确提及的针保持器板,需要定期维护,主要是由于沉积在接触的所有部件或者在处理线的区域附近的污物,释放不同程度和尺寸的残余物,例如织物和处理的羊毛的绒毛。这些残余物又与润滑剂和针床的正确操作所需的其它化学产品混合,其中因此产生固体沉淀物,其尺寸也为毫米级,其以力粘附在表面上和针床本身的孔上。

在工业编织机的定期维护中计划的必要清洁当前由有资质人员手动执行,有资质人员在相关子部件中拆卸待清洗的部件,以避免损坏更精细的部件并清洁难以到达的区域,包括针床的凹槽,进行织造的针和作为最精细部件的针沿该凹槽移动。

众所周知,可移动托架类型的电流编织机的针保持器头通常包括由通常为矩形细长形状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承板,其在上表面上具有一系列横向直线形凹槽。

彼此平行的凹槽在整个相对宽度上垂直于板的纵向轴线延伸。

在每个凹槽内部,呈椭圆形和扁平形状的相应的针以可轴向滑动的方式插入,使得其可以在完全抽出位置和完全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完全抽出位置,针的钩形端以悬臂方式从支承板的侧壁延伸最大预定长度,在完全缩回位置中整个针容纳在支承板的主体内部。

在每个横向直线槽内,上述针保持器头部包括针移动选择器,该针移动选择器也以可轴向滑动的方式插入在针后面的直线横向槽内,并且钩到针移动选择器内使得能够在上述两个极限位置之间向前和向后移动。

通常,上述选择器元件配备有控制齿,该控制齿以悬臂方式从支承板的上表面以直角突出。

每个齿被设计成由针织机的可移动托架的凸轮运动装置选择性地钩住,以便沿着平行于横向直线槽的方向移动,从而允许针选择性地在凹槽内移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针保持器头在每个直线槽内部还包括“板”,其结合针踵和/或针移动选择器的起作用,能够向针给出不同的指令,改变直线槽内的相对位置。

为了使持针器头正常操作,必须定期进行洗涤,因为如上所述,在针织机的正常操作期间,绒毛倾向于累积在各个横向直线槽的底部上,直到它们完全阻塞针在凹槽内的移动为止。

目前已知用于工业生产针织品的机器,其包括箱体,在该箱体内部具有用于支承上述针保持器头的结构,该针保持器头定位成其纵向轴线平行于箱体的纵向轴线。

根据这些机器的第一实施例,在针保持器头部上方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有滑道,使得其可以沿着平行于箱体的轴线的相同方向相对于头部前后移动。

头部清洁器滑道成形为使得在其整个长度上接触针保持器头的上表面。

清洁滑道设置有多个喷嘴,每个喷嘴连接到液压回路,从该液压回路接收加压的水流和/或溶剂,并且将其抵靠针保持器头部的上表面引导。

头部清洁器滑道在其面向针保持器头的表面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针运动的机构,该机构通常包括凸轮轮廓,当沿着上述纵向方向前进时,该凸轮轮廓与各板的齿相遇并允许每个针在相应的座或凹槽内的向前和向后移动。

这使得在压力下被喷嘴针对针保持器头部喷射的液体以更有能量和完全的方式到达凹槽的底部和针。

这些机器的第二实施例包括位于箱体内部的支承框架,针保持器板放置在该支承框架上。

搁架以倾斜的方式定位在支承框架上,使得当针保持器板定位在搁架上时,针保持器板以其前部倾斜,其前部与针所突出的工作部一致,并定位在低于后部的高度处。

这种布置是重要的,以便保证针保持器板的完全清洗以及清洗流体和污物通过凹槽的正确排出以及它们通过工作侧的逸出。

一旦针保持器板定位在倾斜表面上,它们则被手动地推动,在相应的“板”上施加力,使得针沿着凹槽朝向接触杆滑动。

当针的工作端到达接触杆并且针保持在倾斜构造中时,配备有能够将清洗流体的射流引向针保持器板的喷嘴的分配装置开始洗涤过程,沿着具有平行于针保持器板的纵向轴线的方向并且彼此平行的清洗线向前和向后移动以覆盖板的整个表面。

为了达到所有各种纵向进给和返回方向,一旦分配装置已经完全沿着第一清洗线行进,分配装置横向移动以到达另一个清洗线,所述另一个清洗线沿着相反的方向行进。

以此类推直到完成针保持器板的整个表面的清洗。

上述两个实施例,虽然它们是非常可靠和有效的系统,但是具有机械和实践性的几个缺点。

关于第一实施例,清楚的是,可移动托架的凸轮运动装置,其选择性地联接板的每个齿并允许每个针向前和向后运动到相应的座或凹槽中,同时构成旋转和棱形对,这需要维护并且也是昂贵的。

关于第二实施例,很明显,针在凹槽内部且沿着凹槽的手动移动并非是实用、快速和有效的方案。

此外,关于喷嘴的使用,在第一种情况下,这些喷嘴不能被定向,并且因此不能基于针保持器板的模型和制造来优化,并且在第二种情况下,它们需要非常复杂的运动系统,然而,该系统并不保护其免受损害。

还应该注意,在最近的时间,这些方案甚至更复杂和不经济,因为清洁针保持器头的问题在近年来已经进一步复杂化,随着新的针保持器头部的市场上更复杂,其中每个针的钩形端部与另一个钩形可动元件(在业界的术语中称为“千斤顶”)一起作用,以制造提花型的螺纹。实际上,新的部件趋向于阻碍绒毛从直线横向槽中逸出,并且更紧密地压实在槽的底部上的绒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清洗用于针织机的针保持器板的单元和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清洗用于针织机的针保持器板的单元和方法,其能够去除绒毛的最深和最紧实的沉积物,而不使用复杂的机械装置沿着其凹槽来移动针并且不需要操作者的手动干预。

这些目的通过如所附权利要求中表征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针织机的针保持器板的清洗单元和清洗方法完全实现。

更具体地,一种用于清洗用于针织机的针保持器板的单元,所述针织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纵向主延伸轴线并且包括其中的支承架;矩形针保持器板,其沿着所述箱体的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并定位在所述支承架上,所述针保持器板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横向于所述箱体的轴线并且一个接一个地延伸,在一侧封闭并且在操作侧打开;多个针,每个针定位在相应的凹槽中并且能够沿着凹槽自由移动,在所述操作侧部分地突出,然后完全缩回,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单元包括:洗涤头,用于支承所述洗涤头的装置包括沿平行于所述箱体的纵向轴线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件和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引导件;头部支承装置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引导件在向前和返回两个方向上以第一运动定律执行第一滑动,所述洗涤头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引导件上,并且沿两个方向以第二运动定律执行第二滑动;所述洗涤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喷嘴,所述至少一个喷嘴能够产生指向并朝向针保持器板垂直地定向的第一洗涤液射流,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喷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喷嘴能够产生指向并朝向所述针保持器板倾斜地定向的第二洗涤射流;所述第一和第二射流在垂直于所述箱体的纵向轴线的放置平面中延伸;用于支承所述洗涤头的装置的第一滑动和所述洗涤头的第二滑动的完全执行,执行第一和第二运动定律的组合,允许所述洗涤单元有效地洗涤所述针保持器板。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对通过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示例示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该特征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根据装备有本发明的洗涤单元的针织机的洗涤箱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针床具有完全插入相应凹槽内的针;

-图2示出了第一和第二喷嘴打开的洗涤头;

-图3示出了第一和第三喷嘴打开的洗涤头;

-图4是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洗涤单元的图1的针织机的洗涤箱体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针床具有从针床的工作侧处的相应凹槽中部分地抽出的针;

-图5示出了洗涤头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洗涤头的横截面,示出了具有滑门活塞的阀装置;

-图7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洗涤单元的图1的箱体的局部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洗涤单元1使用基于多喷嘴系统的创新的洗涤头2,其倾向于具有不同的压力、幅度和取向。由于直接实施在喷嘴安装头上并通过简单地到达行程末端触发的机械系统来执行喷嘴的启用。

清洁液的加压射流可以一般地分类为:

·低压和全射流-目的是预清洗表面和软化污垢;

·中压射流和中等幅度-目的是去除表面的灰尘层,有效地排出由其和高压射流除去的物质。

·高压射流和局部振幅-其目的是完全去除尚未通过中压除去并且已经用先前喷嘴处理过的污垢。由于高压,它可能达到甚至最狭窄和最隐蔽的地区。

机器的操作包括使用至少低压射流和至少中压射流在箱体的纵向方向上启动洗涤循环:通过低压预处理污垢,并且去除较不顽固的部分并通过中压排空。头部承载装置沿横向方向移动到行程的末端,机械系统停用低压射流并激活高压射流:更顽固的污物或难以到达的污物最终被移除并朝向液压系统的油箱排出。

在可能由于高压射流而损坏的区域上,清洁循环仅使用低压和中压清洗头配置进行。

第一个优点在于清洁液体射流的可用性,其适于洗涤存在于织物生产区域中的针织机中的任何类型的污物。

第二个优点在于清洁液体射流的可用性,其适于洗涤存在于织物生产区域中的针织机中的任何类型的金属和塑料部件。

第三个优点在于进一步优化加压喷嘴的时序和有效性,因为几乎在同一时间(重叠的步骤)进行预洗涤、清洁和排放,不再需要几个洗涤步骤。

第四个优点在于简化和优化喷嘴的洗涤配置的改变,其仅需要活塞穿过洗涤头的机械运动,该运动已经对于正确到达待洗涤的各个区域而进行设置。洗涤头的创新因此允许完全消除专用于改变工作喷嘴的配置的系统。

由于上述创新提供了适合于每种条件的加压射流,并且简化了用于头部承载装置和相关射流的完全控制的程序的实现,因此不需要保护装置来防止损坏。

如附图所示,用于针保持器4的洗涤板3的单元1被设计成安装在针织机上。

单元1包括具有延伸的主纵向延伸轴线6的箱体5,该箱体5在其内部包括支承架7。

用于针保持器4的板3定位在支承架7上,该板3呈沿着箱体5的纵向轴线6的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

针保持器板包括横向于箱体的轴线延伸的多个凹槽8。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定位并且在一侧9封闭并且在工作侧10打开。

多个针(每个针位于相应的凹槽内)沿着凹槽本身自由移动,部分地从工作部分10出来,然后完全重新进入。

洗涤单元包括洗涤头和用于支承洗涤头的装置。

支承装置包括在平行于箱体的纵向轴线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引导件11和在垂直于第一引导件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引导件。

用于支承头部的装置可以在前进F1b和返回F2b两个方向上沿着第一引导件以第一运动定律执行第一滑动。

洗涤头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引导件12上,并且可以沿着第二引导件在两个方向F1a和F2a上以第二运动定律进行第二滑动。

洗涤头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喷嘴13和至少一个第二喷嘴14,第一喷嘴13能够产生指向并垂直朝向针保持器板定向的清洗液体的第一射流13a,第二喷嘴14能够产生指向并朝向针保持器板倾斜定向的第二洗涤射流14a。

第一和第二射流在垂直于箱体的纵向轴线的放置平面中延伸。

应当注意,用于支承洗涤头的装置的第一滑动和洗涤头的第二滑动的完全执行(执行第一运动定律和第二运动定律的组合)允许洗涤单元有效洗涤针保持器板。

洗涤头包括第三喷嘴15,其相对于第一喷嘴13位于第二喷嘴14的相反侧上,并且能够产生相对于第二洗涤射流以镜像方向指向并朝向针保持器板倾斜定向的第三洗涤射流15a并位于相同的放置平面上。

更具体地,洗涤头包括阀体16,该阀体16具有用于洗涤液体的入口和用于供给第一、第二和第三喷嘴的三个路径。

定位在阀体内部的活塞滑门17可以沿着在阀体中形成并且由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限定的阀座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端部位置其打开第一和第二喷嘴,从而关闭第三喷嘴,在第二端部位置其打开第一和第三喷嘴,从而关闭第二喷嘴。

应当指出,在沿着第一引导件进行第一滑动时,用于支承头部的装置到达第一和第二操作端部位置。

当在沿着第二引导件进行第二滑动时,洗涤头也到达第一和第二操作端部位置。

支承装置到达的第一操作端部位置与头部的第一操作端部位置相一致,该第一操作端部位置对应于滑门活塞的第一操作端部位置,因此打开第一和第二喷嘴;

当由支承装置到达的第二操作端部位置与头部的第二操作端部位置相一致,该第二操作端部位置对应于滑门活塞的第二操作端部位置,因此打开第一和第三喷嘴并关闭第二喷嘴。

在由支承装置达到的第一操作端部位置处和在由洗涤头达到的第一操作端部位置处,第一喷嘴产生第一扇形喷射型射流,并且第二喷嘴产生朝向针保持器板侧倾斜定向的第二全锥形射流,其中凹槽闭合且针完全保持在相应的凹槽内而不沿着它们移动。

在由支承装置达到的第二操作端部位置处和在由洗涤头达到的第二操作端部位置处,第一喷嘴产生扇形喷射型式的第一射流,并且第三喷嘴产生朝向针保持器板侧倾斜定向的第三全锥形射流,其中各凹槽是开口的,并且随着各针的随后移动将所述针从所述相对凹槽推向其部分抽出位置并且增加所述凹槽和所述针的清洗效果。

第一喷嘴具有低流率的全扇形喷射射流,由此其施加在针保持器板的表面上的力相对较低,第二喷嘴具有圆柱形的全锥形射流,其处于平均流率,在针保持器板上的压力大于其他射流;第三喷嘴具有比其他喷嘴更高的流率系数且具有平均压力。

第二射流和第三射流在形成第一射流形成α角的同时离开它们的相关喷嘴;α角可以在25°与55°之间变化,优选地为45°。

用于支承头部的装置的上述第一滑动和洗涤头的第二滑动与第一喷嘴的操作同时进行。

而第二喷嘴的操作在洗涤头支承件的第一滑动在第一和第二操作端位置之间沿第一输送方向进行的整个时间期间发生。

最后,第三喷嘴的操作在洗涤头支承件的第一滑动在第二和第一操作端位置之间沿第二返回方向进行的整个时间期间发生。

图1是用于容纳针床的洗涤单元的箱体的俯视示意图。箱体具有纵向轴线,平行于该纵向轴线延伸有用于支承装置的支承和滑动的两个引导件。

支承装置从左到右(第一纵向方向F1b)和从右到左(第二纵向方向F2a)的运动(对于明显地观察到图1的人而言)是通过围绕两个端部滑轮并通过马达装置(皮带和马达装置未示出)移动来实现的。

当清洗头沿其横向支承杆(没有杆的活塞)滑动时,其移动到其第一横向位置F1a,活塞与第一止动件接触并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

在该位置,具有第一流动或扇形喷射射流的第一垂直喷嘴和相对于第一射流的垂直方向成角度倾斜的第二喷嘴打开。

在这一点上,装置开始沿着第一纵向方向移动,并且利用第一和第二喷嘴执行针床的第一次洗涤。

在到达图1的右侧之后,并且在执行第一洗涤步骤之后,头部移动到其第二横向位置F2a。

活塞遇到第二接触元件,在洗涤头内部移动,关闭第二喷嘴并打开第三喷嘴。

参考图3。

此时,装置开始沿着第二纵向方向从右向左移动。

头部具有有其第一射流的工作的第一喷嘴和具有其第三射流的第三喷嘴。第三射流也是管状射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